文学艺术
-
李贺诗集[唐] 李贺,刘辰翁 著;徐传武 校;[宋] 吴正子 注唐代诗人李贺的诗集,宋吴正子注刘辰翁评。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
-
文学批评的应许与期许刘巍新世纪已过去了十几年,文学在创作理念、写作体式、发行出版、评价标准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与文学本身的繁荣驳杂相比,批评显得被动而滞后。本书试图把脉文艺批评,梳理、厘定、评述新世纪以来的文艺批评现状、得失及未来发展。书中章节拟细分为文学发生、文学制度、文学接受、文学图像、文学寿命几部分,并将批评的外延扩充至文学相关的文化领域,以期文学与批评的共荣发展。该论著既立足于当下的潮流,又不乏历史未来的贯通,将理论阐述与文本体悟相融合,视域的开阔与内蕴的丰富相结合,将文学的方法理念与价值观引入对文艺的读解,导向对一切符号的意义价值的追寻,在面对所谓“现实”与现成事物时获得一种否定性、批判性的向度。
-
林庚文选林庚 著,葛晓音 编选《林庚文选》,林庚先生是著名现代诗人、在古典文学研究界独树一帜的专家。本书精选其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代表性论文16篇,反映了作者在楚辞研究、唐诗研究、明清小说研究以及现代诗歌格律探索等方面的精辟见解和卓著成就。
-
谢女士 谢女士谢舒1986年,谢舒告别故乡南京,飞往纽约陪读。彼时,牛仔裤、摇滚乐等正流行,金融海啸的“黑色星期一”尚未到来,木心即将为艺术家讲解文学史,曼哈顿渐渐成文华人*的社区。谢舒在纽约见到了不一样的人和事,但让她*震撼的,还是遇到、听到、见到的华人故事:她遇到辗转定居到纽约、仍然惦记深埋故里的金子的镇江老板;遇到一生倾力收藏中国画、默默承接和传递文化记忆的邓仕勋先生;遇到来自台湾的、同样生于动荡时期的谢女士;遇到国内波折国外风光、*后孤独死去的小曹;遇到少女时为抗日军队送信、年老后在美国开诊所的周老太……三十年后,已成为作家、收藏家的谢舒,用史家的透彻眼光、新闻记者的敏锐观察、小说家的文笔,记录下这些人的故事,记录隐没在时间长河中大历史的小细节,记录这个时代下普通人的沧桑与传奇。
-
西班牙三棵树木心 著“三棵树”是西班牙产的一种酒,木心说,“西班牙与我何涉,三棵树与我何涉……” 木心诗集《西班牙三棵树》,依据木心晚年定稿,第一辑收入《中世纪的第四天》《赴亚当斯阁前夕》《夏夜的婚礼》《面对面的隐士》《J J》《论拥抱》等,多处可见对文学大家叶慈、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帕斯卡尔、博尔赫斯等的祭奠,第二辑收入《艾华利好兄弟》《啊,回纹针》《第二个滑铁卢》《南极·青草》《埃及·拉玛丹》《无忧虑的叙事诗》等,第三辑收入文言短篇十九则,像是诗又像小品,全书并配有作家影像、创作手迹。 木心自序,在白鲸酒吧啜“三棵树”,写长短句,消磨掉像零碎钱一样的零碎韶华,韶华,在辞典里是青春岁月的称谓,我忘掉辞典就是了。酒吧人走过来悄悄说,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就种一棵树——这也太美丽得犬儒主义的春天似的;我是,是这样想,当谁欺侮了谁时,神灵便暗中播一棵树,森林是这样形成的,谁树即谁人,却又都不知道……
-
老舍翻译文学研究张曼 著;查明建 编《老舍翻译文学研究/中国文学译介研究系列丛书》把老舍的文学翻译(自译)与老舍作品的英译(被译)放在一起考察发现,翻译是实现“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一部分”(老舍语)的手段之一,对世界文学的构成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与意义,同时,说明了翻译的生存性认知才是实现其欲望的策略与方法。《老舍翻译文学研究/中国文学译介研究系列丛书》共分5章,主要内容包括老舍翻译文学及其研究概述、老舍的文学翻译、老舍作品的英译、在译与被译之间。《老舍翻译文学研究/中国文学译介研究系列丛书》适合所有翻译研究者、爱好者以及广大外语与文学喜好者阅读使用。
-
论艺术家:心理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陈思红 著陀思妥耶夫斯基以艺术家—心理学家著称。他青年时代立志探索“人的秘密”,并在一生的创作中努力付诸实践。但迄今为止,对他的心理描写艺术,还极少有人进行专门的探索。《论艺术家 心理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力求以翔实、丰富的材料为基础,以作家的言论为依据,从细读文本出发,选取具体、典型的例证,以避免违背原意的解释,全面地展现作家灿烂多姿的心理描写艺术技巧。
-
无路可逃冯骥才 著尽管这一切都已时过境迁,物去人非,连那个时代种种标志物都成了收藏品,但它在社会生活里和我的心里却还时隐时现,并使我不得安宁。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足本自今年2月出版以来,备受广大读者欢迎,现已累计发行近20万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和市场效益。
-
竹影横斜祝德纯 著《竹影横斜》为作者多年诗文结集,共分五辑,包括天光云影、如梦烟云、竹影横斜、闲庭信步、竹园夜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经过细心摭拾,虽不是个个颗粒饱满,却也足以酵成一坛好酒。求学、教人、育子、出游、闲居、学术研究、亲朋往来,平淡也罢,激动也罢,艰难也罢,欢喜也罢,感慨也罢,皆浸透着彼时彼刻的真心。此时,人生大半已过,这坛“酒”亦可拿出来,或深夜独酌,或良朋相聚,自醉亦可醉人。
-
从岛国到帝国:近现代英国旅行文学研究张德明 著《从岛国到帝国:近现代英国旅行文学研究》是国内第一部研究英国旅行文学的学术专著。作者从跨学科的视野出发,以文学文本为核心,辅以旅行日志、航海日志、民族志、游记、自传等亚文学文本,围绕空间想像、主体意识与帝国崛起等三大问题,系统考察了近现代英国旅行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与西方现代性展开的复杂关系。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旅行文学的研究,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融为一体,对现代性的展开、西方帝国的崛起、现代性主体意识的形成、近代小说的兴起和发展、现代美学观念的形成,以及跨文化交往与沟通等一系列前沿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考察,从文学与精神世界的角度,揭示了英国从岛国到帝国的发展过程。本书对于全球化时代的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