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究综述
关于工农兵写作的研究,最初的文学史叙述可以追踪至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1]。在这部新文学史稿中,有专门的章节叙述敌后根据地的“工农兵群众文艺活动”和出现于解放区的“工农兵群众诗”。史稿还附录了《建国初期的文艺运动》,其中有一节特别谈到建国初期的文艺普及工作与工农兵群众的文艺创作活动,介绍了一些工农群众中涌现出来的新作家,他们被认为是“新中国文学的新气象”。1981年,《中国新文学史稿》重版时,为了保持该书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史的完整体系,王瑶先生将附录部分删除,但他坚持收入了1988年编的《润华集》。他认为这部分内容“似近于古代‘实录’的性质,是为后代修史提供根据的,从这种意义看,它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研究与反思,都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
工农兵写作在“十七年”编撰的文学史叙述里得到彰显。由华中师院编写、出版于1962年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稿》[3]是当时很有代表性的一部文学史。这部文学史是按阶级叙述的方式建构起来的,它的核心概念是工农兵,工农兵的地位在文学史的叙述中得到空前的强调,工农兵群众创作也成为文学史叙述的一个重要线索。我们可以在《史稿》的章节设置上清楚地发现这条线索,如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群众文艺”,主要介绍了苗得雨、王老九、李学鳌、崔八娃等为代表的工农兵作家和一些群众的集体创作。第二编第三章第一节“群众文艺”,介绍了温承训、韩忆萍为代表的工农兵诗人创作的诗歌,高玉宝创作的小说《高玉宝》,工人作家创作的《工人文艺创作选集》等。第三编第三章介绍了新民歌运动、革命回忆录以及工厂史、公社史、部队史的写作。这部有代表性的文学史呈现了“十七年”时期整个文学、文化领域工农兵写作的具体面貌,它的叙述策略显而易见:“即培养社会主义工农兵作家,建构社会主义的工农兵文学。”在“十七年”时期,这一叙述线索和文学史叙述的另一条线索——知识分子作家的作品,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文学的整体格局。
新时期以来,由于中国社会语境的变化,工农兵写作在文学史叙述中逐渐被淡化以至忽略。最近一个时期,真正提出这个问题并把它作为中国左翼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线索的是文学史家钱理群。在2005年写作的《构建“无产阶级文学”的两种想象与实践》[4]一文中,他简要地勾勒了工农兵写作的历史发展线索,认为工农兵写作和革命知识分子写作是构建“无产阶级文学”的两种不同想象与实践。钱理群把工农兵写作放在中国左翼文学宏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讨论的思路使我们很受启发。工农兵写作是“十七年”社会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其本身涉及的一些理论问题值得探讨,遗留下来的经验教训也值得总结。就像钱理群所说:“我们能不能以更为复杂的态度来对待这段历史,在不回避,并认真总结历史的沉痛教训的同时,也注意从中剥离出某些合理的因素,作为文学现实发展中的某种精神资源?这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今天,在工人、农民成了弱势群体,他们接受文学教育、享有文学的权利被忽视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更值得重视。
[1]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
[2] 王瑶:《润华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59页。
[3] 华中师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当代文学史稿》,科学出版社,1962年。
[4] 钱理群:《构建“无产阶级文学”的两种想象与实践》,《钱理群讲学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