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宋氏三姐妹的母校

访宋氏三姐妹的母校

中国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套用到大学上,可以说,校不在大,出了名校友则广为人知。美国南方佐治亚州的卫斯理安女子学院就是这样,至少在中国人心目中是赫赫有名的,因为它是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的母校。

卫斯理安女子学院在佐治亚州的梅肯(Macon)市,跟澳门的英语拼写Macao很相似。梅肯市是梅肯县的县治。美国的地名,不光跟英国有很多雷同,本国之内也多有重复的,叫“梅肯”的县,在美国就不止一个,除了佐治亚州之外,田纳西州、北卡罗来纳州、伊利诺伊州都有梅肯县,大概是以当年的一个议员的名字命名的,反正你用我也用。佐治亚州的梅肯在州首府亚特兰大以南81英里(约130公里)。这里被称为“世界樱花之都”,据说有30万株樱花!华盛顿的樱花够有名吧,才几千株。每年的三、四月间,梅肯都要举办樱花节。我们去的时候时节已过,此行也不是为了看樱花,主要想去看看宋氏三姐妹的母校,顺便观访其他大学。

沿75号公路一路南下,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百年以前,美国南方是重要的棉花产地,梅肯的纺织业曾经兴盛一时,但现在胜景不再。市区人口30万,只能算是一个小城。有一些现代工业,但比不上亚特兰大这样的大都市。俗话说,“富不富,看房屋”,中外一样。在梅肯看到的民居,大多是一层的平房,散落在树林中、草坪上,两层的独立别墅较少,比亚特兰大的民居明显陈旧一些,如同南方农民,朴实,带点沧桑。市区街道的格局大概相当于中国北方县城的样子,多为双向两车道,车流不太拥挤。

卫斯理安女子学院,英文名称WesleyanCollege,并不带“女子”字样。坐落在梅肯市北郊,紧靠一条马路,没有围墙,也没有栏杆,靠草坪与外面隔开。学校没有巍峨的大门,光看到的一边就有好几个门,其中一个可能算是正门,两边各一个两米左右的门垛,两扇不高的铁栏杆门八字形开着,其余的校门就是一个个入口。当然更没有门卫,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出入。也没有校牌,只在门垛上的大理石上刻着校名“WesleyanCollege”。总之,貌不惊人,甚至走到跟前还不知道。

学院历史还是有点长度的。学院创立于1836年,据说是全球第一家专门向女生颁发学位的高等学府。原名为佐治亚女子学院,1843年改名为卫斯理安女子学院,附属于联合卫理公会教堂。网上说,卫斯理安学院“位于美国一座环境优美且历史悠久的南方小城,当地气候清爽宜人”。去了才有了实地体验,“环境优美”,主要是树木多,幽静娴雅,很多大树冠盖庞大,草坪一片连一片。不仅卫斯理安校园,梅肯市也如此,这是美国南部的普遍特点。至于说气候清爽,我们这次在盛夏季节来,没有体会到。亚特兰大被人戏称为“hotland”(热地),梅肯也一样,夏日时节艳阳似火。下午4点了,一出汽车,热浪还是扑面而来。好在满校园都是大树,一到绿荫下顿感凉爽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条道路两旁站立着很多高大的中国特色树种——银杏,不知何年所植,今已亭亭如盖,估计有近百年的历史,让我有着海外逢故人的亲切感。

看学校介绍和导游图,校园占地200英亩(约80万9371平方米),格局大约相当于我国一个中专学校,四周绿茵环绕,建筑是维多利亚风格,据说已被列入美国国家历史遗迹名录。美国建国不到300年,100多年的东西归入文化遗产,并不奇怪。当初学院规模不大,仅有一幢主楼,学生自然不多,一般都是南美富裕人家的小姐。后来才增建了配套建筑。20世纪初,主楼由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风格改为维多利亚风格,又增盖了双层斜坡式楼顶,使之成为“教育用房之最完美的大厦”。1900年,学院又建了一座附属建筑,为新入学的学生提供住处。校园内环境清静、舒适,为来此读书的女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

正是暑假期间,天气又炎热,卫斯理安校园内很少遇到行人。只看到几个中国面孔的女孩子,打着遮阳伞,向教学楼走去,也许是中国留学生暑期待在学校,也可能是来此地学习英语的短训班学员。校园内有一个小湖,水平如镜,绿树环绕。一群灰天鹅在湖边草坪上悠闲散步,身材肥硕,步态优雅俨若绅士,一点都不怕人,看来是喂养日久,早就以此为家,乐不思“迁”了,学生一放假,它们就是这里的主人。

该学院虽为女校,却把马术作为体育必修课程。校园边上就有养马场,几匹马在马厩中悠闲地吃草,这在别的学校很少见到。

宋霭龄、宋庆龄和宋美龄,都曾在卫斯理安女子学院读书。这所女子学院也因培养了宋氏三姐妹而名声大振。宋氏三姐妹中的老大霭龄1904年来此读书,1909年毕业回国;庆龄1908年来,1913年毕业回国;美龄是跟着二姐一起来的,当时年龄太小,无法在学校注册,就在其父的友人家里学习,相当于“预习”。当时还是清光绪年间,从中国来美国,都是乘船先到西海岸,然后再来南部,对三位女子来说,留学之路可谓漫长。至于她们的父亲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原因尚不清楚。宋氏三姐妹对母校很有感情,宋庆龄还为母校做过捐赠。

其实,宋氏三姐妹真正在卫斯理安女子学院共同读书的时光,就是1908—1909年间。后来,宋美龄在卫斯理安女子学院就读一年后,因为两个姐姐都毕业回国了,为了跟当时在哈佛大学就读的哥哥离得更近一些,就转入美国东北部波士顿的韦尔斯利学院(WellesleyCollege)。这所学院是由信奉天主教的人士创办的,与美国基督教卫斯理安各教派毫无关系。因为音译接近,特别是宋美龄在这两所学校都读过书,所以,人们经常会把两个学校混为一谈,以为宋氏三姐妹的母校是波士顿的韦尔斯利学院。网上有资料在介绍卫斯理安女子学院时,说它与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等校入选最佳私立大学前10名,很可能是把梅肯的卫斯理安女子学院与波士顿的韦尔斯利学院混为一谈,张冠李戴了。

上述两所女子学院都属于文理学院,有的文理学院是男女同校,但它们仍然是单纯的女子学校。美国的文理学院(college)与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科技大学(institute)、社区学院(communitycollege)不一样,文理学院以通识教育为主,课程内容主要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与艺术学科,没有医学、工程、财经等应用学科。有的将其翻译为“人文学院”,给人的印象是纯粹文科教育,可能形成误导。文理学院主要提供学士学位教育,一般不开设研究生课程。但不要因此小看它。很多综合性大学的研究生院实力很强,但本科教育不受重视,本科生读书期间很少能见到教授,特别是名教授。而文理学院的特点是精英化教育,小班教学,教授走进课堂,师生互动频繁、联系密切,因此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很多毕业生进入重要岗位就业或升入名校的研究生院深造,像希拉里·克林顿就是从韦尔斯利学院毕业后进入耶鲁大学读研究生的。这些年,国内很多“学院”纷纷升格为“大学”,在本科教育基础上追求硕士点,有了硕士点又想上博士点,让学生和家长形成了固定印象,认为学院总是比大学低一个层次。其实在本科教育方面,著名的文理学院并不输于综合性大学。全美现有400多所文理学院,生存之道就是保持特色、错位竞争。波士顿的韦尔斯利学院一直被认为是全美极棒的女子学院之一,多年来在全美文理学院一直名列前10位,中国老一辈作家冰心、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和希拉里·克林顿等都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而梅肯的这所卫斯理安女子学院,排名在150名左右,算是中等偏上。100多年前,它也许是一所贵族学校,如今不再贵族,但仍有个性,虽为教会所办,但对学生的宗教信仰没有要求。它不追求规模,一直保持小而精的特色。

梅肯市有5所大学,要论历史、规模,卫斯理安女子学院都不是排在前面的。同一个市里的摩斯大学(MercerUniversity)也是私立学校,创建于1883年,比它早3年。摩斯大学现有学生8000多名(也说有9000名),卫斯理安女子学院才600多人。摩斯大学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是综合性大学,而卫斯理安女子学院只授予学士学位。前者建校比它早,规模比它大,学位比它高,但在中国的知名度远不如它。除了著名校友的历史影响,卫斯理安女子学院现在也与中国联系密切。它与广州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一进校园,老远就看到孔子学院大大的招牌。学院网站专门有中文视频,由中国学生用中文介绍学校,这些是其他很多大学所没有的。这所学校与中国的特殊渊源和密切关系已成为它的一个亮点,网上资料显示,在近年来中国留学生较多选择的学校中,卫斯理安女子学院排名一直靠前。

发表于2015年9月20日法国《欧洲时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