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明清时期汉诗典籍的输入日本

第二节 明清时期汉诗典籍的输入日本

中国文献典籍的东传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到公元九世纪时,隋、唐两代著录的文献典籍种类中已有一半传到了日本1。但日本经过了连绵四百多年的中世纪战争之后,大量的汉籍已毁于战火。到了公元十七世纪,德川家康将军垄断了权势,武功文治并重,在其驻地江户(今东京)建立文库,从各地寺庙僧侣那里大力收集残存的汉籍。德川幕府还通过商贾从中国购得大量明清时代的汉籍图书,从此拉开了明清时期汉籍大量输入日本的序幕。

在大量输入日本的汉籍中,汉诗占据着相当大的数量。当时的长崎是中日贸易的主要港口,从保留下的《唐蛮货物帐》、《商舶载来书目》等材料看,汉诗专集和总集的进口数量很大。2仅以正备元年(1711)十一月八日进港的一艘南京船(长崎海关编号为卯51号)为例,该船装载汉籍四十箱,计八十六种,一千一百多册。其中诗歌方面的书籍就有《唐诗正》二十六卷六册、《谭友夏合集》二十三卷六册、《诗观初集》十二卷十二册、《李杜诗通》六十一卷八册、《寸碧堂诗集》三卷一册、《纯翁类稿》百十八卷二十二册、《黄叶村庄诗集》八卷四册、《初谭集》三十卷四册、《诗归》五十卷十册、《万首唐人绝句》二十四册等等3。一艘普通商船上就带有这么多的汉诗集,一个时代中输入日本的汉诗数量之多就可见一斑了。

明清时期汉诗输入日本,不仅数量大,而且速度很快,明清诗人们的诗集往往在大陆刊行还没有多久,就被来往不断的商船带到了日本。比如在江户后期诗坛上很活跃的朝川善庵,就记载了当时清朝人的诗集很快就运到日本的情况:“近刻清人诗集舶到极多。以余所见,尚有二百余部。而传播之广且速者,莫顾君铁卿《颐素堂诗抄》若也,梓成于道光庚寅( 1830 )首夏,而天保辛卯(1831)余得诸江户书肆玉严堂,盖冬帮船所致也。”4中国大陆刊印的当时人的诗集,半年之后就能在日本东京的书店里买到,汉籍输入速度之快,真是令人吃惊。

明清时代以前,汉籍输入日本的速度并不快。长期以来,日本接受中国文化和消化中国文化总是需要有二百多年的时期,或者说有着差不多一个朝代的时间差。比如六朝文化东传日本,主要在六世纪至八世纪日本飞鸟奈良时代的文化中得到表现;唐代文学的影响,又主要表现在九世纪到十二世纪日本的平安时代文化中;而宋代文化则直接影响到从十三世纪到十六世纪日本五山文化的兴起。这样的时间差就造成了日本文化在东亚流文化圈中发展的滞后性。

日本的文化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在接受和消化中国前一朝代的文化成就,而没有机会同期参与汉文化的共同创造。这种文化传播中的滞后性限制了本民族文化发展的速度,使得日本文化难以摆脱模仿和顺从外来强势文化的套路,从而压抑了发展本民族文化(包括文学)的积极性。但是,这一趋势从江户时代开始有所改变。由于汉籍以很快的速度和很大的数量输入日本,使得江户时期的日本文人学者对中国文化文学的发展现状极为熟悉,使他们有可能同步参与东亚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不断创新与最新发展的活动中。从哲学思想中伊藤仁斋的“古义学派”、荻生徂徕的“古文辞学派”,到文学中的“读本体”小说的出现和江户汉诗的百花齐放,都标志着江户时代的日本汉文学已经充分成熟并且形成了本土的特色。

汉籍的大量输入还直接促进了江户时期汉诗欣赏和创作活动的趋向大众化。在平安时代,虽然像《白氏文集》这样的名著已经传入日本,但只有极少数日本人有通读全集的能力,汉诗创作水平也较低。五山时代的汉诗创作出现高潮,诗作水平已达到较高境界,但创作范围还是局限在寺庙僧侣之间。到了江户时刻,随着印刷业的快速发展和读者层的迅速扩大,汉诗在日本越来越普及。先是由南宋人周弼编的《三体诗》三卷以《增注唐贤三体诗法》的书名在日本各地的书肆大量刊行,接着又有森川许六的《和训三体诗》的问世,用当代口语来解释介绍汉诗,使得文化水平不高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欣赏到汉诗丰富多彩美妙无比的艺术境界,这样就迅速提高了汉诗在日本人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在江户图书市场上极为流行的还有《唐诗选》,这本冒名李攀龙选编的唐诗选集在中国刊印的同时,就传到日本,经过荻生徂徕及其弟子服部南郭等人的大力推重,在日本风靡一时。此风一开,注解和普及唐诗的读本纷纷出现,比如《唐诗选书本》,《唐诗选国字解》 、《唐诗选掌故》 、《唐诗选笺注》 、《唐诗选和训》 、《唐诗选谚解》、《唐诗儿训》、《唐诗选解》、《唐诗选师传讲释》等有数十种。李攀龙死后,其声誉在中国大陆迅速跌落并且一蹶不振,但在东瀛诗坛却如日升中天并且长盛不衰,这种鲜明的冷落对比显示出对一种经典文学的不同理解和接受,有时甚至出现有意识的误解和误读,实际上是在选择为我所用的独特方式,这是东亚汉文学史上很值得探讨研究的一种普遍现象。

1 见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第一卷,第12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 这两部书现存日本国会图书馆和内阁文库。

3 参阅(日)大庭脩《江户时代的日中秘话》第97~98页,东方书店(东京)1980年版。

4 见朝川善庵《乐我室遗稿》卷二《清嘉录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