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园地

心灵的园地

有思想的人,接触到社会生活的任何层面、任何现象,都会产生感觉、感知。在感知的基础上感悟事物,才能看清事物内层的东西,不为表面现象迷惑。比如听人讲话,不可仅从语言的精美造句上就鼓掌叫好,对弄词捉句、卖弄词汇的话,要留几分思考,反倒是粗茶淡饭的话比较可信。在这方面,老百姓比较本分,因为老百姓对人对事,一般不会抱讨好的心态。

一个人的感知与感悟,就好比是他心灵中的一块园地,人利用它,对己是自己同自己讲话,谈心开导,让自己更清醒。对外,它则成为同别人讲话谈心、交流思想、交流生活、共享文化,送去安康的平台。这心灵的园地,讲浅一点,是打发生活的需要,有写作习惯的人,一天不写东西,会发呆难受。往深处想,是生命的需要。人要有点精神,在心灵的园地里劳作,就是拾取精神。勤于思考感悟的人,对世事保持一颗清醒的心,才活得健康,活得随心自在,才有快乐!心烦不快乐的时候,打开电脑,走进这块园地,会出现心情的转换。我写完《人生的交待》之后,写《人生的感悟》十多年来,一再证明,在写作园地里,有精神良药,对增进健康,能起到生化药物不能替代的作用。

这心灵的园地,人人都有,尤其是一辈子吃笔杆饭的人,他们心灵中的园地,有肥沃的土壤,有充足的水源,有阳光、蓝天、白云,有照亮夜行客的明月。如果大家都不让这园地荒芜,成为园中的园丁,也都自己同自己谈心,同别人交流,把看到的,想到的,通过感悟的形式加工提炼,展示出来,加在一起,那就好比是一个百花园,里面有百花,有绿茵草地、灌木丛林、高山流水。它们是文化繁荣追求的一部分。社会主义不是枯槁的,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的掌权人,应当鼓励人们书写人生的感悟,贡献给文化繁荣的百花园。

感悟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反映,会有局限性,有错悟的时候,感悟人生的写作,要能做到少出借,就要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要抱有一颗良知的心态。在方法上,多用比较思维,仔细分辨要讲的事情,用事物去感悟事物,用人去感悟人,用今天感悟过去,用现实感悟历史。做不到这点,感悟的生命力不强。感悟中的比较思维,同研究学问中的比较思维,不完全一样,感悟中的比较、分析,与平日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信息的掌握,生活的积累,人生经历的磨练,有很直接的关系,对要讲的事情,感知深,写出的感悟才能由表及里,有渗透,有说服力,产生哲理。我自开辟《人生的感悟》栏目以来,写作题材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民生、法律、信仰、人文、个人心性修养、健身实践等,都贯穿着上述思想和方法。但是,方法对,不一定用得活,为避免出现败笔,我针对写作对象,设了一道门槛,就是述事要放得开,更要收得住,能点到为止的,就不多说。我无论使用何种体裁写东西,定稿前要经过反复修改,常常整段甚至整页的内容被删除。人生的感悟无穷,我将继续在这无穷中,走着感悟人生的路。写人生的感悟,使用的体裁,可以不拘一格。感悟文章,长篇大论的不多,杂文、随笔、短散文这样的体裁,用起来更方便些。

感悟是对感知的深化提炼,会进入人思想的深处,构思感悟的成品画面,标示感悟的真切。在成品的画面里,会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我在《关于法治的三个问题》中讲:“如果真要依法治国,把古老的人治中国,脱胎换骨地引向法治轨道,那么从一开始就应大张旗鼓地宣传宪法,向人民群众普及宪法教育,并且同步部署严惩违宪事件,通过案件说法,彰显宪法的权威…告诉人民,宪法至上,任何国家机构,任何政党都必须服从宪法,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社会之大,人众之多,素质之千差万别,思想观念之复杂多变,若是没有不同的声音,那还叫社会吗?善于从不同的声音中吸取养分,有益于改善心性失调。尤其重要的是,要注意防范万马齐喑中有暗流、暗礁。听到不同声音就烦躁不安,火冒三丈的人,缺乏文明修养,如果是官员,会是一个缺乏知识,不称职的官员,因为他们只知道用权力压人,不懂得或者不善于用权力疏导人。

成文的感悟中,难免有别人听不懂的话,不愿意听的话,感觉反感刺耳的话,比如我在《权力文化的首选》一文中,讲到的那位市长的故事,定然会使权力傲慢的官员不满。在《廉政建设的社会根基》一文中,讲到的一些观点,也会使一些问题官员感到刺耳。在《坐轿人与抬轿人》一文中,刻画的形象,会使对上号的官员,浑身不舒服。对于此类情形,就不要在乎傲慢官员的不满,问题官员感到刺耳的感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激怒听者对言者欲加惩戒的话,那就要看这话是针对谁,若是针对贪腐官员,该讲的话,还是要讲,因为贪腐官员,是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垃圾,任凭这些人乱政扰民,社会没有宁日,执政党也无宁日。

2013年5月1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