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话旧

新年话旧

幼时印象中屯溪的新年,街上远没有如今这般繁华,自然也不如现在热闹了。

记得街上渐渐多了一些彩色气球,车站开始显得拥挤,副食品店门口排起了长龙,各种限量供应的票券在排队人们的手中几乎要攥出汗,不少人一手抓一副春联,一手拎一挂香肠或两盒红纸包(顶市酥),在老街石板路面上匆匆地走着,一些心急的孩子已手持木头手枪,在相互“开火”了……不用说也知道,这是要过年了。

过年,在孩子们的眼里,无异于一个充满诱惑的果子,我们天天看着它由青变黄、由黄变紫,最后,终于来了那么一阵风,把它轻轻吹落在我们焦渴的怀里。

年前,家家都在忙,主要是忙吃的:裹粽子啦,包饺子啦,煮五香蛋啦,做冻米糖啦,应有尽有——民以食为天嘛。那时候的生活比较艰苦,平日里吃不到什么好东西,就指望过年这几天猛吃一阵。有那么几年,不知是谁发明了“做花”,很快就在小城里风靡起来,家家都“做花”。所谓“做花”,就是把熟山芋和细米粉揉在一起,擀成一张比饺子皮厚一倍的大皮子,然后切成香烟盒大小的正方形皮子,这些皮子经过剪刀剪成特定形状,然后用手指捏合,就成了一朵“花”,点上颜色之后,就竞相“开放”。做成的“花”要经过几个太阳晒,晒干了以后,放到油锅里炸,“花”会膨胀开来,宛如灿然地开放。这种“花”很好看,更好吃,香甜酥松,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味道。晒“花”的时候,盛放“花”的大小篾匾,遍布每一处有阳光照耀的地方——凳子上、桌子上、棚檐上甚至屋顶上,一片一片地灿烂着,真是“春城无处不飞花”的热闹景象。不知为什么,几年以后,“做花”的人家渐渐地就少起来,直至绝迹,仿佛“做花”也如川端康成所说的“美的徒劳”。

外面穿的新衣裤是早就准备好的,要等到大年初一才能亮相。不知道为什么,我母亲总要拖到除夕的上午,才会给我买一条棉毛裤。记得有一年,大概家里实在没钱了,我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两块银圆(大概是我外婆传给她的),拿到老街的一家银行去换了两块钱人民币。那家银行是用大麻石砌成的,有点洋味儿,可能是民国时留下的建筑,伫立在老街清一色的徽派建筑中,显得既落寞又孤傲。母亲兑换完钱后,就带我到百货公司去买棉毛裤,例行公事般地让我试大小,不用说是只会大不会小的。果然,一试之后,腰带可以扎到脖子上。可母亲却说:“哎哟,你看,正合适,明年还可以穿。”我心想:后年、大后年还可以穿,只要裤子不破掉,一辈子说不定都可以穿。

不知别的人家怎么样,我们家的瓜子花生,总是在除夕之夜吃完年夜饭以后炒,好像它们有多么贵重似的。这大概是绩溪那边的风俗(我们家是绩溪人),不知有什么寓意。瓜子花生炒熟后,照例由父亲正经八百地给我发压岁钱,并正告我:“在老家,要想得到压岁钱,是要守岁到天亮的。”这意思好像是我的压岁钱来得很容易,没有吃苦。可初一早晨,压岁钱又照例由我母亲合情合理地收回去“保管”,这一“保管”,便是和那可人的红包永远地“拜拜”了。

天黑下来后,就有一些孩子提着灯笼,跟着大人在街上走。灯笼大概和外婆家极有渊源,因为孩子们嘴里总是在念“打着灯笼找外婆”,也有的孩子由于念急了,竟念成了“打着外婆找灯笼”,不过这也无大干系,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其意义是相同的。

那时候的天气似乎要冷一些,每逢过年,天老下着雪,地上积雪也厚。一些穿红灯芯绒新棉袄的小姑娘常抱着一只小火笼子,兜里揣着花生、黄豆之类的,正打算找一处有路灯的地方在火笼子里爆着吃。她们一边走一边唱着不知是谁编写的歌:“今天二十八哟喔喔嚯哟嚯,明天二十九哟喔喔嚯哟嚯,后天三十晚啰,家家把门关过年啰……”歌很好听,但我听了有些不以为然,因为此时已经是三十晚了,还唱这歌,用现在的话说,是不是有点“奥特”了?

这稚嫩甜美的歌声一路飘过去,渐渐消散在清冽的空气中,雪地上,便又多了几串歪歪斜斜的小脚印。

真正快乐的日子,是大年初一。这一天,孩子们可以放开肚皮吃,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也不会挨骂挨打。我记得我家对面那个叫立强的男孩,初一早晨一口气吃了八个茶叶蛋、四条年糕,还有一些零碎糕点。结果他肚子剧疼了三天,又拉了四天肚子,一个春节就这样过去了。从此以后,他只要一看见茶叶蛋和年糕,肚子就会疼。

爆竹当然也是要放的,只是舍不得像现在这样一连串地接着放。花五分钱,买一包“二十响”,仔细拆开来,独个独个地放,东一响,西一响,尽管零零星星不成气候,可总是证明了这温馨、祥和、喜乐的节日的存在。

童年时关于新年的事,是写不完的,稍稍一想,心中便涌起许多意趣。只是,为什么想起过去的新年,哪怕清苦,却总是美妙的,而每逢现在的新年,即便富足,却总是了无兴致?莫非这新年也像普鲁斯特所说的那样,“唯一真实的乐园是人们失去的乐园,幸福的岁月是失去的岁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