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报告者——与作家李延国一席谈

做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报告者——与作家李延国一席谈

随着交谈的深入,我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准确的:热情、睿智、率直、坚强、豪爽……这些从他作品中得出的印象,现在由他本人一再加强。这就是他,李延国,两次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获得者。真的“人如其文”。

报告文学和新闻有血缘关系

我说:“我是编新闻业务刊物的,三句话不离本行,先请您谈谈报告文学和新闻的关系吧!”

他说:“谈报告文学,首先要提它的新闻性。可以说,报告文学和新闻有血缘关系……”

有了话题,他便侃侃而谈起来,犹如他的行文,滔滔直下,闪烁着智慧和思想的火花,而又富有逻辑性。

“报告文学的新闻性,首先在于真实。题材、情节、细节、人物都应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报告文学也必须遵循。”

“今天的报告文学之所以赢得了广大的读者,主要是因为它的真实。人民厌恶虚假和矫揉造作的东西,需要的是直面人生的作品。”

“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缩短了读者和作品中的人物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人感到更亲切。”

“报告文学的新闻性,还表现在它的敏锐、及时。优秀的报告文学从来都是紧紧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敏捷地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人和事。这种及时,不是跟形势,赶浪头,而是忠实地记录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向人民报告我们的时代、社会所出现的新成就、新人物、新事物、新问题。”

我知道他很忙,便赶紧接过话头,使我们的谈话很快进入第二个问题。他说:

“我在团里干过四年新闻干事,回想起来,那段工作,对我现在写报告文学很有帮助。主要是锻炼了我的政治敏感,从新闻角度观察问题和准确表达事物的能力。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感情的点燃,才是一个习作者真正走上文学之路的开始。报告文学创作也和其他文学创作一样——”

要以爱心去发现,去创作

“我认为,一个作家,要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一颗爱心。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颗青春的心,一颗容易被微小、平凡事物所激动的心,才能在生活中时时有所发现,才能有灵感,有创作激情。”

“就说《在这片国土上》主题的发现吧。经过三个多月的采访,我带着三十万字的采访笔记住到潘家口水库一个部队的招待所里。一天,我登上水库岸畔的古长城,站在高高的垛楼上瞭望——不远处,就是埋葬着荒淫无耻的慈禧太后的清东陵,和清东陵相对的是民族英雄戚继光屯兵的三屯营。‘三条驴腿’闹革命的穷棒子社的西铺大队又和三屯营相依,潘家口水库泄水孔奔淌的滦河水,将穿过引水隧洞和明渠,去衔接古运河——这是一片多么悠久古老的国土,仿佛昨天、今天、明天都在这里交会了!我听到了时代的呼吸和历史的回声!今天,在古长城上,华夏后裔在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以无与伦比的激情和创造精神,建设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这是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的延伸!这种精神像冲击波一样震撼着我,像雷雨一样洗涤着我。使我觉得,如果我的报告文学,不是站在这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去写作,不能表现出这种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那就不会成功!”

“在写作过程中,我也时时感受到那感情洪流的激荡。我不记得我的第一滴泪水洒在何处,第一次心颤是为哪一位英雄。我只知道我所描绘的‘全景’已不仅是涵洞、泵站、明渠、水库等水利建筑群,而是从党的总书记到普通士兵,从总工程师到搬迁农民,组成壮阔动人的‘背纤图’。”

他越谈越激动,不时地打着手势,两眼闪闪发光,仿佛在探求一个终极的目标。

报告文学,一门选择的艺术

我说:“这种情态,这种心境,分明是艺术家进行创作时所特有的。而有的人却说,报告文学不是创作,只不过是一些材料的堆砌、拼凑。”

“这是无知和偏见!”他手臂一挥,断然地说:“报告文学,是一门选择的艺术,它不容许像小说那样去塑造典型,它的纪实性文体要求它只能选取典型,这包括从浩繁的材料中选取具有时代特征和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典型情节和细节。选择就是强调,就是突出。作家选取什么,舍弃什么,也就反映了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

李延国是懂得这门选择艺术的。

在采写《在这片国土上》(获1984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的过程中,李延国查阅了大量有关文件和会议记录,其中最引他注意的,是胡耀邦同志对天津市委、市政府报告的批示。他看到胡耀邦同志的签署日期是9月6日,而天津的文件起草日期是9月4日。从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他看到了党中央领导同志干“四化”的紧迫感和效率,它为引滦协奏曲定好了音准。于是,李延国便把它用在文章的开头,使文章具有一种现实感和时代感。

在《废墟上站起来的年青人》(获1981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的开头,他让主人公周大江出现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火场上一片悲恸!周大江紧紧咬住下唇,慢慢仰起带血的头!余烬的火光闪烁在他的额角上,他像一尊棱角分明的雕像,站在火光中,对面的残墙上显露出几条旧标语:‘造反有理!’‘彻底砸烂……’”周大江站起来了,他不仅是站在火灾造成的废墟上,而且是站在十年浩劫所造成的政治废墟、人才废墟上,他代表他们这一代人,要担起历史和时代交给的大任!

这也是一种创作,一种在规矩中施展本领的创作。

“全景”性报告文学的构想

“报告文学《在这片国土上》,描写了举世瞩目的引滦工程建设。以其宽广的生活画面、众多的人物形象、磅礴的气势、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纵深感,获得了‘全景性’报告文学的美誉。在这方面,您是否有一种有意识的追求、一种整体的构想呢?”我提最后一个问题了。

他说:“文学是时代的写照、生活的反映。在社会变革的时代,每一种艺术形式都面临着挑战,报告文学也不例外。”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激荡的、旋转的、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国家、社会正经历着一场伟大的变革,我们的人民正在从事‘四化’大业的建设。报告文学作家要做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报告者,要充分展示人民所取得的光辉成就,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就要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俯瞰全景,将笔触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创作一种雄浑、博大、刚健、深厚、有史诗色彩的文学。当然,这并不排斥别样风格的作品存在。”

“《在这片国土上》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而进行的尝试。这可以称作‘国土篇’,还有我的‘乡土篇’——《中国农民大趋势》,已在今年《解放军文艺》5月号上以特刊形式刊出。这是描写我的家乡胶东农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所发生的天翻地覆变化的长篇报告文学,试图用形象的方法来探索、研究处在历史变革过程中的中国农民的精神面貌、家庭观念、价值观念等所发生的变化。写的是观念的‘全景’。全文九章,约十四万字,出场人物有八十多个。另外还计划创作一部‘领土篇’,以对越前线为场景,写人的命运,写人在战争中的感受,写生与死、爱与恨、苦与乐的交锋与冲突。”

他讲完时,已到吃晚饭的时间,我便起身告辞。他热情而诙谐地说:“别走了,在这儿吃吧,我将以写新闻的速度来做这顿晚餐!”

(《青年记者》1985年第3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