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处世智慧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讲到:“愚蠢往往使得人们从幸福的境界堕入苦难万分的深渊,而聪明人却往往能凭着智慧,安然度过险境,走上康庄大道。有些人本来可以快快乐乐过日子,只因为愚蠢,弄得整天愁眉苦脸。”面对世界的纷繁复杂、世事的变化无常,只有领悟了生命的意义和处世的技巧,才能找到通向幸福的途径。在命运面前,经受过严峻考验的元代文人,要告诉我们的太多太多……

生活是一门平衡艺术——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中国古人把“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看成人生最为得意的时刻,今人把爱情和事业双丰收当作人生的最高理想。事实上,在生活中真正能够做到“顾此”而不“失彼”、“鱼”与“熊掌”兼得的成功人士的确不少。不过,也有一部分人生活并不圆满,他们有的攀上了事业的高峰,却不得不面对支离破碎的家庭;有的倾心照顾家庭,面对工作又不思进取。那么,怎样才能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合理呢?其实,关键就在于能否把握、调整生活的平衡。每个人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支点,才能使人生的杠杆平衡,才能轻松自如、游刃有余地面对生活。所以,“生活就是一门平衡艺术。”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白朴的代表作。这个剧本写的是唐玄宗(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作者对他们的爱情悲剧表达了深切的同情,但又毫不掩饰地揭露了唐玄宗晚年父纳子妃、不辨是非、昏庸误国的行为。且不管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是什么,这个故事在客观上揭示了一个历久弥新的生活哲理,那就是:任何时候都要为自己的生活找寻平衡,否则,随时都会摔跟头。剧本的情节是这样的:

唐玄宗即位20多年来,任人唯贤,先后重用姚崇、宋璟、韩休、张九龄为相,君臣同心致治,天下太平。

玄宗起初宠爱武惠妃,但自从惠妃死后,后宫虽有数千宫女,却没有一个中意的。上一年八月中秋,玄宗梦游月宫,见到嫦娥,十分倾慕。后来,他偶然发现儿子寿王的妃子杨玉环酷似嫦娥,从此念念不忘。唐玄宗也知道父纳子妃显然有悖伦理。他只好先让杨玉环做了女道士,赐号太真,移居太真宫,然后再将其册封为贵妃。这时,唐玄宗已经60多岁,而杨玉环年仅27岁。

自从玄宗得到贵妃,便天天朝歌暮宴,再也无心管理朝政。杨家也由此一荣俱荣,杨玉环的三个姐姐都被封为国夫人,哥哥杨国忠更是官拜丞相,权倾天下。

这天,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将手下一名打了败仗的军官押赴京城,请朝廷论罪。此人便是安禄山。安禄山是营州(今辽宁锦州)杂胡,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他原本姓康,后来跟母亲改嫁胡将安延偃,于是随了安姓,改名安禄山。开元年间,安延偃携安禄山归唐。安禄山被分到张守珪部下,任捉生讨击使。这次,在平定契丹的反叛时,他恃勇轻敌,结果损兵折将。

丞相张九龄见安禄山花言巧语、面有异相,不像良善之辈,便打算依照军法,将其处死。没想到上奏皇帝之后,玄宗却赦免了他的死罪。原来,安禄山向唐玄宗声称自己武艺高强,又通晓西域诸国语言,被玄宗当成了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安禄山身材肥硕,形象滑稽,又会巧言献媚,讨人欢心。他肚子下垂过膝,自称三百多斤。玄宗开玩笑问他:“你这么大的肚子,里面装的什么呀?”他竟不假思索地答道:“没有别的,只有一颗赤心而已!”玄宗听了非常高兴。安禄山虽然身材臃肿,但跳起胡旋舞来却非常灵敏,疾转如风。玄宗看得很有兴致,杨玉环也觉得十分有趣。玄宗见贵妃喜欢,便毫不犹豫地说:“那就让他给你做义子吧,你领回去!”

这天,玄宗来到太真宫。刚到门口,便听到里面传来阵阵笑声,十分热闹。原来,杨玉环认安禄山为义子,正在举行洗儿会呢。贵妃高兴,玄宗就高兴,不仅赐给安禄山百文金钱作为贺礼,还将其封为平章政事,以便更自由地出入宫中。张九龄担心皇上养虎为患,祸及天下,杨国忠也害怕安禄山一再得宠,对自己形成威胁。两人一起向玄宗进谏,指出安禄山的狼子野心,劝阻玄宗。玄宗虽然心中不情愿,但又怕难服百官,便改封安禄山为渔阳节度使,让他统领胡汉兵马,镇守边庭,并嘱咐他早立军功,以便升迁。安禄山嘴上感谢圣恩,心中却十分不满。他不想离开长安,剧中有这样一句念白:

别的都罢,只是我与贵妃有些私事,一旦远离,怎生放得下心?

安禄山离京之后,玄宗更加倦于朝政,每日只是和贵妃“夜同寝,昼同行,恰似鸾凤和鸣”,朝廷大权则由杨国忠、李林甫把持。

这天是农历七月七,是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杨贵妃心里有些伤感,她让侍女在长生殿安排下瓜果,准备对月乞巧。原来,在贵妃心中也有一段隐情,请看她的这段念白:

此人滑黠能奉承人意,又能胡旋舞。圣人赐与妾为义子,出入宫掖。不期我哥哥杨国忠看出破绽,奏准天子,封他为渔阳节度使,送上边庭。妾心怀想,不能再见,好是烦恼人也!

看来,年轻的贵妃与安禄山之间确实有些暧昧,这也是杨国忠急于将安禄山逐出京城的重要原因。这天晚上,玄宗赐给贵妃金钗钿盒作礼物,俩人在月下漫步。遥望天上的星星,杨玉环不由地羡慕起牛郎织女那长久的感情来,她对皇上感慨道:“妾蒙陛下恩宠无比,但恐春老花残,皇上恩移宠衰,倒不如织女长久呢!”玄宗连忙安抚贵妃,并指天发誓:“妃子,你说哪里话?朕与卿要今生偕老。百年以后,世世永为夫妇。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安禄山来到渔阳,加紧操练兵马。眼看已聚集了战将千员,精兵40万。而朝廷这时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他想:“如今我以讨贼为名,起兵到长安,抢了贵妃,夺了唐朝天下,这才趁我平生之愿!”接着,他假传皇帝密旨讨伐杨国忠,派史思明作为先头部队,领兵三万,直指潼关,逼近长安。

这天,玄宗和贵妃一起来到御花园沉香亭。皇上兴致勃勃,要在这儿欣赏贵妃新学的霓裳羽衣舞。这时,四川使臣前来进献新鲜荔枝。原来,贵妃爱吃荔枝,玄宗便下诏从四川往长安运送。沿途增设驿站,快马传送,甚至不惜踏坏禾苗,撞死百姓。荔枝送到长安,色味不变,贵妃非常高兴。玄宗一片痴情,只要能博得贵妃一笑,他不惜代价。吃过荔枝,乐师奏乐,贵妃翩翩起舞。一曲舞罢,玄宗亲自为贵妃捧酒。大家兴致正浓,突然左丞相李林甫慌慌张张前来上奏:

“边关飞报安禄山造反,大批军马杀来了!陛下,怎生是好?”

“你慌什么?不就是边庭造反吗?你怎么分不清个轻重缓急,就不能等我歌舞宴会结束了再上奏吗?”玄宗龙颜大怒。

“陛下,如今贼兵已攻破潼关,眼看就到长安了!可京城空虚,无力防守,怎生是好?”李林甫心急如焚。

“既然贼兵压境,你们众官计议,选将出征就是了!”玄宗不以为然。

“如今京营兵不满万,将官衰老,像哥舒翰这样的名将都支持不住,哪一个能出征啊!”李林甫根本就无计可施。

“卿等有何计策可退贼兵?”玄宗这才感觉到形势严峻。

“安禄山部下兵马40万,都是一能当百的精兵,怎么和他对抗?不如陛下先去四川避难,等叛乱平定之后再说。”李林甫建议道。

贼兵离京城越来越近,玄宗不得不带上六宫嫔妃、诸王百官,由大将陈玄礼统领禁军护驾,前往四川。唐玄宗这才认识到自己的过失,他慨叹道:

寡人目不识人,致令狂胡作乱。事出急迫,只得西行避兵,好伤感人也呵!

走着走着,一群乡里百姓跪在玄宗的车队前叩头。原来,百姓担心玄宗和太子都去四川避难,中原无主,他们恳求太子留下来镇守大唐江山。玄宗感到百姓言之有理,当即决定留下太子统兵杀贼,又命郭子仪、李光弼为元帅,分拨3000兵马与太子一起掉头东还。临行,玄宗将传国宝留给太子,授以全权。

陈玄礼率禁军继续护驾西行,走到马嵬坡,突然军士停步不前。玄宗惊问其故,陈玄礼答道:“杨国忠专权误国,又私下勾结吐蕃,不杀之不足以平民愤!”众军喊声震天,玄宗害怕军士哗变,只得依陈玄礼所言。可杀了杨国忠,军士依然不前行,陈玄礼又提出要皇上处死杨贵妃。玄宗又惊又怒,高力士见事态危急,劝皇上说:“贵妃虽然无罪,可杨国忠已被杀掉。若贵妃在陛下左右,将士岂敢自安?愿陛下深思,将士安,则陛下安啊!”玄宗听罢,心如刀绞。

一边是陈玄礼催促“愿陛下早割恩正法”,一边是贵妃哀求“陛下,怎生救妾身一救”,祸变近在须臾,玄宗难以取舍,直感叹:“寡人怎生是好!”陈玄礼道:“安禄山反叛,皆因杨氏兄妹。若不正法以谢天下,祸变何时能消?望陛下传令杨氏,使六军马踏其尸,大家方能相信!”天哪,这也太残忍了!玄宗不舍得让贵妃走得这样痛苦,无奈之际,他对高力士说:“引妃子去佛堂中,令其自尽,然后叫军士验看。”高力士取出白布,贵妃回头望着玄宗,只留下一句话:“陛下,你真能抛舍得下呀!”

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就这样结束了生命。或许是对杨氏兄妹的怨恨积压得太深太久了,在验看了杨玉环的尸体之后,众军又马踏其尸。贵妃尸卧黄沙,只留下一个汗巾儿。玄宗心痛欲碎,从此睹物思人,整日以泪洗面。

战乱终于被平定了,玄宗从四川回到长安。太子李亨即了帝位,即唐肃宗。玄宗从此退居西宫养老。他让画工描了一幅贵妃的画像,每日与画像相对,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眼看半年过去了,玄宗白发添了不少。他有心想盖一座杨妃庙,可毕竟已谢位辞朝,手中无权。这令他倍觉孤独凄楚。

这天,他来到沉香亭散心,可睹物思人更加烦恼。回到西宫,玄宗做了一个梦,梦到贵妃邀自己去长生殿赴宴,正要吩咐梨园子弟准备奏乐,不料梦被惊醒,玄宗十分懊恼。仔细一听,原来是窗外雨打梧桐的声音:

这雨一阵阵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了。

玄宗再也无法入睡,他想起当年就是在这棵梧桐树下,曾看贵妃起舞,曾与贵妃盟誓。想着过去的一幕幕往事,玄宗不禁暗暗思量:“难道是当年的欢会,栽排下今日的凄凉吗?”他听了一夜雨,流了一夜泪:

斟量来这一宵,雨和人紧厮熬。伴铜壶点点敲,雨更多,泪不少。雨湿寒梢,泪染龙袍,不肯相饶,共隔着一树梧桐直滴到晓。

故事在玄宗的一曲悲歌中结束,余音袅袅,令人感慨万端。玄宗前半生英明神武,晚年竟落得如此悲凉。细细想来,这结局也终究怨不了别人,都是他自己没有把握好生活的平衡。

一方面,唐玄宗在情感与理智之间失去了平衡。虽然追求爱情是他的权力,但作为国家的象征和最高统治者,作为曾经开创“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不考虑人情伦理,不在乎世人评说,不顾惜身后清名,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欲望要求,居然拐弯抹角抢了自己儿子的媳妇,“勇气”固然可嘉,可做法实在让人齿冷。这时的玄宗,早已被欲望冲昏了头脑而不知理智为何物了。可以说,唐玄宗迎娶杨贵妃的时候,就已经为后来的灾变埋下了伏笔。

另一方面,唐玄宗也没有把握好爱情与事业的平衡。在“爱上了不该爱的人”之后,他又一往而深,难以自拔。作为堂堂一国之君,他和贵妃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却从此荒废了朝政。贵妃的喜怒哀乐甚至成了他的用人标准、行事准则。杨国忠作丞相,安禄山受重用,千里送荔枝,哪一件事不是为了讨贵妃欢心,又哪一件不是误国扰民?玄宗彻底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甚至欣赏贵妃跳舞远比平定边庭叛乱还重要。作为国君,他一味沉湎于爱情,全然不顾朝政,人生的杠杆彻底倾斜了。肢体失去平衡会摔跟头,生活若失去平衡,又怎能不自讨苦吃呢?

玄宗的一生给我们留下的是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开元时期,他任人唯贤,励精图治,把唐代贞观以来的大好形势推向了全盛。只可惜他没有做到善始善终,到天宝以后,尤其是天宝四年(745)册封杨玉环为贵妃之后,他昏庸得一塌糊涂,唐朝也随之一步步走向衰落。而安史之乱的爆发,不仅给江山社稷带来了灾难,玄宗自己也不得不吞下这颗自酿的苦果。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所说的人生平衡,也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系统。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放在人生天平上的东西往往不一样,必须始终对自己的平衡保持敏感,时时留心天平两端砝码的变化,及时调整,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平衡,保证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摔跟头。

对平衡的认识,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的太极图,传统医学的阴阳平衡理论,都反映了古人对平衡的阶段性、相对性、动态性的理解。我们的生命就是在阴阳契合、内外互补、得失兼备、相辅相成中达到平衡的。营养平衡,身体才会健康;动作平衡,才能稳过独木桥;生态平衡,才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心理平衡才能保持愉快,远离烦恼。

平衡意味着取舍,它需要我们用理智驾驭情感,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衡支点。这样,我们就不会在纷繁的生活中迷失方向。找到平衡,也就找到了应对生活的定海神针。所以,生活的艺术,就是平衡艺术。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关汉卿《邓夫人苦痛哭存孝》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也是非常重要的处世原则。这个道理在关汉卿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历史剧《邓夫人苦痛哭存孝》中,得到了生动的演绎:

唐代末年黄巢起义,朝廷封李克用为破黄巢天下兵马大元帅。李克用有一个养子李存孝,此人原名叫安敬思,自幼父母双亡,长大后有打虎之力,被李克用招为义儿家将,更名李存孝,加封十三太保飞虎将军。

李存孝作战勇猛,屡立奇功,协助义父大破黄巢。皇帝下令犒赏李克用的义儿家将,只要是从黄巢那里复夺回来的城池,都派他们去镇守。李克用许诺存孝,要派他去管辖地广民富的潞州天党郡,而派另外两个养子李存信、康君立去镇守邢州。

邢州与另一路诸侯朱温的地盘接壤,朱温与李克用不和,因此双方经常在此相持厮杀。李存信、康君立武艺低微平常,只会以唱歌跳舞哄李克用开心。他们嫉妒李存孝的赫赫战功,又担心自己去邢州遇险,于是,趁李克用饮酒作乐之际,用一番花言巧语,使义父改变了主意:

(李存信云)阿妈、阿者,想当初一日,阿妈的言语,将潞州天党郡与俺两个镇守来。今日阿妈与了存孝,可着俺两个邢州去。(做悲科)(李克用云)孩儿存信,你做什么哭?(李存信云)阿妈,俺两个也早起晚夕,舞者唱者,扶持阿妈欢喜,怎下的着您两个孩儿往邢州去?(康君立云)阿妈,想那邢州是朱温的后门,他与阿妈不和,倘若索战,俺两个不会什么武艺。倘若拿将俺两个去了,俺两个死不打紧,阿妈吃起酒来,寻俺两个舞的唱的,不在眼面前,阿妈不想成病?那其间,生药铺里赎也赎不将俺两个来!(李存信云)阿妈怎生可怜见,着俺两个去潞州去,把邢州与存孝两口儿镇守吧。可也好?(李存信把盏科云)哥哥将酒来,与阿妈把一盏!(李克用云)好两个孝顺的孩儿,我着你潞州天党郡去呵便了也。(康君立云)既是这等,谢了阿妈者!

“阿妈”即父亲,“阿者”即母亲,李存信、康君立一口一个“阿妈”,他们哭求,撒娇,巧言求告,在他们一杯又一杯的劝饮下,李克用喝得酩酊大醉,糊里糊涂地就改变了原先的决定。

存孝得知义父改变了主意,既震惊又气愤,他怒斥李存信、康君立:“想当日攻破黄巢,天下太平,是我的功劳。你两个马不会骑,弓不会射,只会喝酒吃肉,有什么功劳?”李存信得意忘形,道:“俺两个虽无功劳,可会唱歌跳舞哩!”存孝无奈,只得携妻邓夫人到邢州赴任去了。

来到邢州,存孝操练军卒,安抚百姓,朱温不敢侵扰,倒也太平无事。

可李存信、康君立在达到目的之后,并未死心,他们打算唆使李克用杀了存孝,永绝后患。为了实现阴谋,他们来到邢州,假传义父命令,说:“李存孝,阿妈命你更名复姓,还叫安敬思,如若不依,罪该处死。”接着,他们诈称要回去复命,便匆匆离去。

存孝心中不免疑惑,他觉得自己亏得义父抬举成人,又封妻荫子,义父怎么会要他改回本姓呢?可他又不敢违抗。他想,毕竟这是奉命改姓,即便其中有诈,他也可以辩白清楚。

由于有义儿家将在各处镇守,李克用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这天,李存信、康君立从邢州匆匆赶回来,装出一副大惊小怪的样子说:“阿妈,阿妈,出事儿啦!李存孝怨恨您不让他守潞州,又改叫安敬思,还要带着飞虎军来杀您哪!”李克用震怒,立即就要带兵擒拿李存孝。可李克用的妻子刘夫人认为,存孝一向忠心耿耿,不会叛变。于是,她主动要求先去邢州审查虚实。而李克用则派李存信、康君立调兵遣将,随时做好捉拿的准备。

刘夫人到邢州审明真相之后,立刻带存孝回来,要当李克用之面揭穿两个小人的谎言。

这时,李存信、康君立正陪侍李克用饮酒。得知刘夫人回来,李存信知道不妙,便趁李克用酒醉,谎称刘夫人的亲生儿子打猎坠马受伤。刘夫人救儿心切,便匆匆离开了。

刘夫人一走,李存信、康君立两人报告李克用,说李存孝就在门口。这时的李克用早已被他俩灌得醉成烂泥,醉醺醺地说了一声:“我五裂篾迭!”这是蒙古语“不知”或“不管”的意思。本是醉人醉语,李存信、康君立却将“五裂”说成是五车裂死的酷刑,立即假传李克用之令,将存孝处死。

存孝死后,他的妻子邓夫人哭得死去活来、撕心裂肺。义母刘夫人也十分伤心,义父李克用更是后悔不及,当即拿下李存信、康君立,剖腹剜心,为存孝报仇雪恨。

需要说明的是,关汉卿在创作这个剧本时并没有完全遵照史实。他隐去了史实中李存孝因反叛李克用而被杀的情节,而刻意强调他身经百战,磊落光明,始终忠于李克用,即使心有不平,也能顾全大局。可就是这样一个忠心耿耿、功勋卓著的英雄,却惨死于两个小人之手。当然,嫉贤妒能、恶意害人的小人最终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且不管历史上的李存孝为何而死,单就剧本中的故事而言,李存孝之死与他自己缺少防人之心是有关的。大破黄巢之后,义父李克用确实有些昏庸,但还谈不上对义子存孝有什么偏见。存孝之所以惹怒了义父,是因为他擅自改名。为何改名呢?还不是因为李存信和康君立前来假传义父命令?李、康二人的人品,存孝在来邢州之前,就已经领教过一次了。可是这次,尽管他心存疑惑,但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戒备。其实,只要他再多几分警惕,李、康的计谋就不会那么容易得逞。作者在借这个故事影射抨击当时小人当道、英雄失路的社会现象时,客观上也提醒了世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中国人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做人要为善而不可有害人之心。但是,你没有害人之心,并不等于他就没有伤人之意。自古以来,君子与小人的斗法还少吗?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封建社会里,君子与小人斗法,结果还多是小人赢而君子败。因为那些身处权力顶端的君主,颐指气使、作威作福惯了,最喜欢有人处处曲意逢迎,给他吹喇叭、抬轿子,让他充分感受君临天下的美妙滋味。既然君主有此嗜好,自然就会有奸佞小人瞅准机会,投其所好。结果,会做事的不如会做人的,有功劳的不如没功劳的。功臣勋将辛辛苦苦杀敌建功,踏踏实实理政治事,到头来还不如那些奸佞之徒一个谄笑、一记马屁能让君主开心受用。英雄豪杰煞费苦心在君主那里培植起来的一点好感,只要有奸佞之徒轻飘飘一句谗言,就可以让它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还可能遭遇厄运。轻则被剥夺权力、废黜官位;重则陷身囹圄,授首刑场,诛灭九族。这种事情说起来令人痛心疾首,可历史上的例子却不胜枚举。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防人之心能行吗?

今天,防人之心仍然不可松懈。利用人们疏于防范的心理实施诈骗的案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甚至花样翻新,防不胜防。而那些擅长在关键时刻给别人放冷枪、暗箭的人也并不罕见。俗话说“人心隔肚皮”,坏人不仅不会给自己贴上标签,甚至可能伪装得比亲朋还亲切,比雷锋还热情,比君子还正直。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以不变应万变,多留几分防备之心,防患于未然。

勇于质疑,善于质疑——关汉卿《钱大尹智勘绯衣梦》

明朝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想真正学有所成,必须具有质疑精神,只有多疑、善疑、探疑,才能获得更渊博的学识。其实,不仅学习知识是这样,对待工作以及纷繁复杂的生活,也应该勇于质疑、善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钱大尹智勘绯衣梦》,是关汉卿的公案剧之一,这里边讲了一个具有质疑精神的官员平反冤案、捉拿真凶的故事。

王员外和李十万原本是北宋开封府的两个财主,两家人曾经给孩子指腹为亲,约好了王家的女儿王闰香长大后嫁给李家的儿子李庆安。可当孩子长大后,李家已经败落了。王员外嫌贫爱富,想要退婚。于是,吩咐妻子将十两银子和一双闰香做的鞋送往李家,按照风俗,庆安穿上这鞋,踏断了线,就算悔了亲事。

父亲李十万为王家退婚的事情十分懊恼,可儿子李庆安天真烂漫,一心读书,并不把这当回事。这一天,他穿上新鞋子,出去放风筝。谁知风筝断了线,飘落在一家后花园的梧桐树上。庆安进入园中,脱下鞋子,爬到树上去取风筝。没想到这正是王员外家。此时,王闰香因为父亲给她退了婚事,心中不悦,来到后花园散心。她发现树下有一双鞋,仔细一看,竟然是她亲手做的那双。她非常惊讶,抬头一望,发现树上有一位长得眉清目秀的少年,十分可爱。闰香一问姓名,才知道原来他就是自己的未婚夫。闰香对庆安一见钟情,便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并问庆安:“你家为何不来迎娶?”庆安说:“只因家贫无钱。”闰香约庆安晚上再来花园,到时候她会让丫环梅香带一包袱金银财物在太湖石边等候,让他拿回去作聘礼。

说来也巧,开封府有个屠户叫裴炎,他曾经到王员外的典当铺里当过旧衣服,结果被王员外骂走,因此怀恨在心。就在这天晚上,裴炎闯进了王宅,打算杀死王员外全家报仇雪恨。他躲在太湖石边,伺机行动。这时,梅香拿着包袱走了过来,裴炎跳出来一刀将其杀死,抢走财物,逃之夭夭。庆安随后到来,不料被梅香的尸体绊倒在地,一摸两手鲜血,吓得他魂飞天外,慌不择路地跑回家去,把事情经过告诉了父亲。父亲李十万问明儿子确实没有杀人,也就任其自然,关门歇息。

王闰香久等梅香不回,心中焦急,亲自到花园寻找。她发现梅香已经被人杀死,吓得赶紧叫来母亲。母亲问明原委,认为杀人凶手就是庆安。尽管闰香哭着为庆安辩护,也毫无用处。王员外得知这件事后,也推断是庆安因为悔亲之事意图报复,所以杀了梅香。于是,王氏夫妇俩拿了凶手用的刀子,沿着血迹,一直走到李家门口,只见大门上有两个血手印,更是铁证如山。他们立刻把庆安扭送至开封府。庆安连声叫冤,可是在严刑逼供之下,他被屈打成招。

不久,新任开封府尹钱可上任。此时,李庆安的案子已由前任官员审理完毕,只等他判个“斩”字,就要行刑。

李十万陪着儿子走上公堂,伤心欲绝。这时,庆安看见墙角蜘蛛网里粘住了一只苍蝇,他心生怜悯,让父亲把苍蝇救了出来,慨叹道:“苍蝇,我救你免灾,可有谁能救我呀!”

钱可为官清廉,做事细致。他认真翻阅了李庆安的案卷,不禁心生疑惑:“这样一个斯文的小孩儿,怎么会杀人?”他担心这案子有冤枉,于是亲自审问:“李庆安,是你杀了他家梅香吗?你是不是还有什么心里话?尽管说出来,老夫为你做主!”庆安为免皮肉之苦,不敢翻供。钱可看到凶器是一把大刀更加怀疑:“这个小孩儿怎么能拿得起这么大的一把刀子呢?而且这刀子的形状看起来应该是屠户使的,看来案中必有隐情!”虽然心存疑惑,可前任官员已经审理完毕,而庆安又不翻供。钱可无奈,就要提笔判一个“斩”字。可是,他刚提起笔,就见一只苍蝇飞来,抱住了笔尖。几次三番,赶也赶不走。他捉住苍蝇塞进笔管里,提笔时,笔管竟突然爆裂了。钱可感到这事十分蹊跷。于是,他命令史打开庆安的枷锁,安排他去狱神庙里歇息。同时,让令史在庙里烧些纸钱,向狱神祈祷,然后在门外仔细倾听庆安在睡梦中说些什么。

令史依言行事,只听得庆安梦中说:“非衣两把火,杀人贼是我。赶的无处藏,走在井底躲。”令史报告钱可。钱可仔细琢磨:“非衣”加起来是个“裴”字,两把火则是个“炎”字,那么杀人贼不是姓裴名炎就是姓炎名裴;至于“走在井底躲”一语,如果不是意味着凶手已投井而死,就是暗示这城中某一街巷或桥梁的名称里有个“井”字,而凶手就藏在那里。得出这一推论,他马上派人调查。结果,这里果然有个巷子叫做“棋盘井底巷”。钱府尹立即命差役窦鉴去捉拿凶手。

窭鉴来到棋盘井底巷,坐在茶坊里吃茶。正巧这时屠户裴炎走过来,硬要将狗肉卖给开茶坊的婆婆。窦鉴见此人强硬霸道,一打听名叫“裴炎”,正是自己要找寻之人。于是,他命手下人张千化装成一个货郎,将那把凶刀放在担子上,到裴炎家门口叫卖。裴炎的老婆因家里只剩了一个刀鞘,正要配刀。她一看这把刀是自己家里的,误以为是货郎偷了她家的刀子,她揪住张千,告到窦鉴面前。这一下不打自招,物证在手,窦鉴立刻逮捕了裴炎。

真凶被缉拿归案,钱府尹当堂释放了李庆安。在他的劝说下,李、王两家讲和,两个孩子正式成亲。

这是一个公案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秉公办案的清官。尽管剧中钱可破案的根据,是狱神通过李庆安的梦话透漏的信息,这种手段有些荒诞不经,但真正的关键,还在于钱可勇于质疑和善于质疑的精神。

首先,钱可是一个有责任心、有质疑精神的人。否则,面对前任官员已经审理完毕的案件,他完全没有必要劳心费神。正是出于良心和责任感,他非常认真地翻阅了李庆安的案卷,并从中发现了疑点。其次,钱可是一个善于质疑的人。这个案子看起来似乎庆安杀人的证据十分确凿,但钱可并没有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是针对案情,对庆安的作案动机和作案能力提出质疑。这两点正是破案的基础。由此可见,钱可能够透过表象抓住问题的实质。其实,即使没有什么狱神的提示,钱可也已经发现凶刀是屠户所用之刀,这实际上是找到了侦破案件的关键线索。

事实上,要想深入透彻地研究任何问题,都离不开勇于质疑和善于质疑的精神。我们常说“学问学问”,学问从何而来?就是靠既“学”又“问”,而“问”,就是从“疑”而来,所以说“学贵质疑”。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

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神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进化论”的诞生;如果哥白尼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也不会有“日心说”的创立。

可是,现在来看,我们很多人是缺乏质疑的精神和思维习惯的。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做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时,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的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何以造成这样的差距?杨振宁认为,主要是因为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出问题;而中国教育体制只注意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而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所以,他给中国学生指出的第一条成功法则就是质疑。

看来,提倡质疑,鼓励质疑,有意识地培养质疑的思维习惯,该值得我们大家重视了。因为只有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使我们的智慧成为有源的活水,汩汩而出。

觉醒后的抗争,势不可挡——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

《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剧中展示了窦娥这个受尽摧残和迫害的善良女性,在觉醒之后的抗争精神和至死不熄的复仇意志。

窦娥原本叫窦端云,三岁那年,母亲就死了。父亲窦天章是个穷秀才,功名未遂,一贫如洗。父女两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眼看端云长到七岁,家境日益窘迫。窦天章曾经向放高利贷的蔡婆借过20两银子,一年后本利相加竟然达到40两之多。蔡婆多次索要,他却无力偿还。

蔡婆丈夫已死,膝下只有一个8岁的男孩儿。她相中端云长得可喜可爱,便有心让端云做她家儿媳妇,以此抵债。这时朝廷即将开考,窦天章求功名心切,却苦于没有盘缠,再加上欠债累累,只好忍痛将女儿给了蔡婆,算是抵消了债务。那蔡婆反过来又送给亲家窦天章10两银子作盘缠。窦天章与女儿挥泪告别,进京赶考去了。

端云来到蔡家,改名叫窦娥,并随蔡婆搬到了楚州山阳县。17岁那年,窦娥与丈夫成亲,不久丈夫便得病去世了。转眼间,窦娥20岁了。每次想到自己的经历,窦娥都十分伤感,但她认为这或许是自己的生辰八字不好,或许是自己上辈子烧香不够,所以今生今世就该受苦。她不怨天、不尤人,默默地忍受残酷的生活,把为婆婆尽孝、为丈夫守节作为自己的生活信念。

这一天,蔡婆出去向开药铺的赛卢医索债。赛卢医是个无赖。他欠蔡婆20两银子,为了赖账竟起了杀人的歹念。他把蔡婆骗到郊外,四顾无人,便掏出一根绳子要勒死蔡婆。就在这危急时刻,张驴儿父子正巧从这儿经过。赛卢医见有人来,吓得丢下绳子仓皇逃走。谁知这张驴儿父子也不是善良之辈,他们得知蔡婆家境殷实,又只有守寡的婆媳两人,顿时生了不良之心,以报答救命之恩为由,要蔡家婆媳分别嫁给他们父子俩。蔡婆不答应,张驴儿便威胁说:“赛卢医的绳子还在,不答应,我就勒死你!”蔡婆害怕,只得将两个恶棍领回家。

窦娥虽然已经习惯忍受苦难的生活,但她品行端正、性格刚强,面对张驴儿父子卑劣无理的要求,她非常愤怒。她一边苦心劝婆婆打消这个念头,一边将上前调戏她的张驴儿一把推倒在地。可蔡婆为人怯懦软弱,虽然婚事未成,却仍留下这俩人在家同住,等待窦娥回心转意。

张驴儿见窦娥不顺从,便又生毒计。他打算趁蔡婆生病之机将她毒死,然后再强迫窦娥成亲。这一天,他来到赛卢医那儿要了一服毒药。回家后,他故作殷勤地到蔡婆跟前询问病情。蔡婆身体不舒服,想喝羊肚汤,张驴儿连忙吩咐窦娥去做。汤做好后,他借口缺盐少醋,趁窦娥去拿调料之机把毒药放入汤里。不料阴错阳差,这时蔡婆突然一阵恶心,便把汤让给张驴儿的父亲吃了。张父当场七窍流血,一命呜呼。

父亲一死,张驴儿大叫大嚷,口口声声说是窦娥下毒,那蔡婆早已吓得不知所措。这时张驴儿给窦娥指出两条路供她选择:第一条路是“私休”,即窦娥同意嫁给他做老婆,此事便不再追究;第二条路是“官休”,他要把窦娥拖到官府去告状。窦娥不愿承担杀人的罪名,更不愿意嫁给这个恶棍,她相信官府“明如镜,清似水”,一定能够明辨是非。于是她情愿见官。就这样,张驴儿将窦娥告到了楚州府。

楚州太守桃杌是个昏庸残暴的贪官,他一向认为“人是贱虫,不打不招”,办案全靠严刑逼供。窦娥在公堂上把事件经过说得明白无误,但他却偏信张驴儿的巧言狡辩,认为没有儿子药死自家老子的道理,对窦娥施以重刑,“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肉都飞,血淋漓”,“才苏醒,又昏迷”。在棍棒之下,窦娥异常坚强,她坚决不招。桃杌无可奈何,便转而拷打蔡婆。窦娥实在不忍心年迈的婆婆受刑,便含冤负屈地承认了药死公公,于是被判处死刑,即行处决。

贪官污吏的大棒打破了窦娥对官府的幻想,被判死刑的事实彻底唤醒了她的觉悟。在一切希望和幻想都破灭之后,她看清了天下衙门都一样的昏暗,对原以为“公正无私”的天地鬼神也开始怀疑和否定,在被押赴刑场的路上,她一腔怒火喷薄而出,高唱道:

〔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这两支曲子是窦娥怨天咒地的心声,她骂天地不分清浊、不辨善恶、欺软怕硬、错勘贤愚。这惊天动地的呐喊是窦娥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认识,是对整个黑暗社会的强烈抗议和愤怒声讨。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总是用天地鬼神来麻痹、禁锢人民的思想。窦娥也曾虔诚地迷信过它们。但当幻想逐一破灭之后,她气愤填膺,怒火中烧,叱天骂地,控诉天地的不公平,贫富夭寿的不合理。这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压迫、受愚弄最深,也最善良的人民的觉醒。

觉醒后的窦娥不再乞求怜悯。临刑之前,为了证明自己确实冤枉,她对天发下三桩誓愿:第一,血溅白练。头颅被砍下之后,她的一腔热血全部喷溅在高高悬起的白布上,不会有半点儿洒在地上;第二,六月飞雪。行刑之后,老天会在闷热的六月天降下鹅毛大雪来掩盖她的尸体;第三,亢旱三年。楚州这个地方未来三年会滴雨不下,出现严重旱灾。窦娥发下的誓愿一桩比一桩大,一桩比一桩毒,发完誓愿,窦娥愤怒地说:

不是我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刹时间,刑场上浮云蔽日,悲风飞旋。窦娥被刽子手斩于刀下,果然出现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的奇怪现象,连监斩官都意识到“这死罪必有冤枉”。

再说窦天章当年进京赶考,一举中第,官拜参知政事。他曾经派人寻访女儿,可是由于蔡婆迁居,没有找到。多年来他思女成疾,头白眼花。窦娥死后三年,他官升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到各地检查官吏办案情况。这一次,他来到楚州,见楚州三年滴雨不下,深感惊疑。夜里,他仔细查阅楚州历年案件的卷宗,头一宗就是窦娥药死公公一案。他认为这种罪过十恶不赦,不必细察,顺手将其压在卷底。突然,他感觉神思困倦,便伏案睡去。这时,屈死的窦娥前来给父亲托梦。窦天章在梦中隐约见到了女儿端云,醒后却不见女儿的踪影。于是他打算继续审阅卷宗。这时,桌上的灯忽明忽灭,就在他动手剔灯花之际,窦娥的魂灵上前,把压在最下面的卷宗又翻到最上面。窦天章低头一看,好生奇怪,他把卷宗再次放在底下,窦娥则又将它翻上来。几次三番之后,窦娥的鬼魂终于被窦天章发现了。她哭着向父亲解释,窦娥就是父亲寻找已久的端云,而自己是被冤屈致死的。窦天章悲痛之余,决定重审此案,为女儿报仇。

第二天,窦天章将当年有关案犯全部缉拿归案,重新审理。张驴儿在审问中仍然狡辩,可窦娥的鬼魂出现在公堂上,张驴儿吓得魂飞魄散,不敢再嘴硬。而赛卢医也供出当时是张驴儿亲自来买的毒药。真相大白,张驴儿被判死刑,赛卢医边远充军,已经升官的昏官桃杌则被痛打一百棍,永不录用。窦娥的沉冤终于得到了昭雪。

这个故事里,窦娥的身世、遭遇是悲苦的,结局是悲惨的,但她那百折不回、至死不屈的反抗精神是悲壮的。从窦娥身上,我们看到一个人觉醒之后的反抗力量的确不可遏止、势不可挡!窦娥本是一个孤苦无依的弱女子,她相信命运,默默承受生活的苦难;她不了解社会,天真地信任官府;她从没有想过要反抗什么,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这样一个安分守己的人,竟在社会无处容身。地痞流氓欺负她,滥官污吏迫害她,她无缘无故被剥夺了生的权力。临死之前,她才算看清了这个颠倒黑白的世界。她不再忍气吞声,不再逆来顺受,她那弱小的身躯爆发出震天撼地的愤怒吼声,她用天大的誓愿警示天下,她死后变成鬼也不放过迫害她的流氓、滥官!她从弱者变成了强者,终于为自己报仇雪恨。

当然,三桩誓愿和鬼魂报仇,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关汉卿之所以安排这样的情节,是为了强调窦娥觉醒后势不可挡的反抗精神和复仇意志。那是一个觉醒了的弱者的力量。其实,窦娥的命运正是元代广大汉族百姓命运的缩影。元代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汉人被压在社会最底层,处处受到压迫、排挤,处处感受社会的不公。关汉卿是以窦娥的抗争呼吁广大百姓的觉醒呀。杜勃罗留波夫曾说:“我们知道,以极端反抗极端,最后从最软弱和最能忍耐的人们心中所提出来的抗议,是最有力的。”

当然,抗争的前提是觉醒。今天,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我们面对世界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和世界强国的差距,时刻铭记“落后就会挨打”的历史教训。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对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同时,我们每一位国人也都应清醒地懂得“国家兴衰,匹夫有责”的道理,也只有这样,才能凝聚民族力量,众志成城,面对所有的困难和考验。

窦娥的故事提示我们:面对邪恶,面对不公,忍耐只能坐以待毙。只有觉醒,才有抗争;只有抗争,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多行不义必自毙——马致远《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说: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这句话千百年来得到了无数次的验证,它像“恶有恶报”一样,不仅是对恶人的警示,也表达了人们对惩处恶人恶行的期盼。著名作家马致远的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是元代“四大历史剧”之一,剧中所塑造的毛延寿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平日作恶多端,最后自取灭亡的典型。西汉元帝时期,四海安宁。朝中官员毛延寿,是个“不义”之人。他一上场就有这样一段自我介绍:

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全凭谄佞奸贪,一生受用不了。某非别人,毛延寿的便是。见在汉朝驾下,为中大夫之职。因我百般巧诈,一味谄谀,哄的皇帝老头儿十分欢喜,言听计从。朝里朝外,那一个不敬我,那一个不怕我?我又学的一个法儿,只是教皇帝少见儒臣,多溺女色,我这宠幸才得牢固。

此人心术不端,却偏偏凭借花言巧语骗得了汉元帝的宠信。

这天,汉元帝在毛延寿面前感叹:“后宫寂寞,如何是好?”这正中毛延寿下怀,他忙趋步上前道:“陛下,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子,还想换媳妇儿呢,何况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何不派官员遍行天下选择宫女?不分王侯宰相军民人家,只要15岁以上20岁以下容貌端庄的,都选来充实后宫,有何不可?”汉元帝点头称是,随即加封毛延寿为选择使,遍行天下筛选美女,而且要将每个选中的女孩画成一幅图画,将来汉元帝要按图临幸。

毛延寿奉旨到各地筛选美女。谁家不希望自己的女孩儿能受到皇帝的宠幸?谁不希望画师把自己画得漂亮一点儿?于是,各家纷纷向这位选择使馈赠金银。毛延寿乘机大肆敲诈,收取不义之财。眼看已挑选了99个女孩,金银也捞了一大笔。这天,他来到成都秭归县,又发现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名叫王嫱,字昭君,刚好18岁,长得光彩照人,十分艳丽,可谓天下绝色。毛延寿狮子大开口,张嘴就要百两黄金,答应把她选为第一。可是昭君出身庄户人家,哪里有钱?再说昭君自信凭借自己出众的品貌,根本无须行贿。这可扫了毛延寿的兴。他本想把昭君退回,可转念一想,又生出一个坏主意,下面是他的念白:

不要倒好了她,眉头一纵,计上心来。只把美人图点上些破绽,到京师必定发入冷宫,教她受苦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果然,毛延寿在昭君的画像上做了手脚,而且是在眼睛部位点上了瑕疵。这样,她就不可能被皇上相中,也就没机会见到皇上。这天晚上,她心情郁闷,弹起琵琶消愁。说来也巧,汉元帝正好来后宫巡游,他循着琴声来到昭君的住处,只见烛光下的女孩身姿婀娜,美艳绝伦。昭君万没想到皇上会深夜突然驾临,连忙起身接驾,道:“妾身早知陛下驾临,只合远接,接驾不早,妾该万死。”昭君美丽的容貌令元帝如醉如痴,落落大方的风度更令他暗暗吃惊:这样出众的女孩自己怎么从来不知道呢?

在元帝的询问下,昭君将毛延寿索贿不成、点破画像之事说出。元帝命人取来画像,果然如昭君所言。汉元帝龙颜大怒,下令将毛延寿斩首。而对昭君,元帝则是相见恨晚,马上封为明妃。

毛延寿听说东窗事发,仓皇逃命。慌忙之中,他带上了昭君的画像,投奔匈奴王呼韩邪单于。自汉高祖以来,汉匈之间一直有“和亲”的传统,每代单于都会娶汉朝公主为妻。前些时,呼韩邪单于曾派使臣到汉朝求婚,可汉元帝以公主尚幼为由,将其回绝了。呼韩邪单于心中很不高兴,甚至想借此机会起兵南侵。不过又不愿轻易打破几代的友好关系,正处在矛盾之中。

就在这时,毛延寿前来投奔。他对呼韩邪单于谎称:“我们汉朝西宫有个美人叫王昭君,堪称天下绝色。前段日子,您派使臣求婚之际,那昭君曾主动请行,只是汉元帝舍不得。我再三向皇上苦谏说‘岂可重女色而失两国之好?’没想到皇上竟要杀我。所以,我带了这美人图献给大王,您如果按图索要昭君,肯定能得到她。”呼韩邪单于看到昭君的画像,惊叹道:“世间还有这么漂亮的女人?如果能得到她做阏氏,我平生之愿足矣!”于是,他马上派人去汉朝讨要昭君,并威胁汉元帝,如不放人,匈奴大军将即日南侵。

元帝自从有了昭君,便将万千宠爱集于一身。这天,突然有尚书禀报,说匈奴派使臣索要昭君和亲。元帝大惊,急忙召文武大臣商量对策。可是,面对匈奴的百万大军,满朝文武面面相觑,毫无办法,只能一再劝皇上以社稷为念,忍痛割爱。元帝痛骂群臣无能,枉食俸禄,可是也无计可施。

看到国家危在旦夕,皇上处境两难,昭君虽然依依不舍,但还是上奏元帝道:“妾既蒙陛下厚恩,当效一死,以报陛下。妾情愿和番,得息刀兵。”昭君如此深明大义,令满朝文武大为吃惊。元帝心如刀割,但也只好依从。

第二天,元帝率大臣到灞陵桥送别昭君。临行,二人把酒话别,不禁泪流满面。在匈奴使者的再三催促下,昭君脱下汉装,换上胡服。看着昭君渐行渐远,元帝伫立良久,愧疚万分。

得知昭君前来,呼韩邪单于喜出望外,亲自出境迎接,封昭君为宁胡阏氏,扶为正宫。同时下令息兵,退军北行。

这天,昭君随大队人马行到黑龙江边,她听说这就是汉番交界,南边属汉朝,北边属匈奴。她对呼韩邪单于说:“大王,借一盅酒往南浇奠,待我辞别汉家,再远行吧!”单于答应了。可谁曾想昭君浇奠完毕,突然纵身跳入江中,来不及相救就被急流卷走了。单于顿足而叹,只好下令将昭君葬在江边,坟墓号为“青塚”。

佳人已逝,呼韩邪单于也不愿再和汉朝结下仇怨,但想起毛延寿来仍气得咬牙切齿:“这个小人背主私奔,又拿着美人图来哄我,说什么‘昭君主动请行’,要我强行索取。结果昭君投江而死,我也落得一见销魂。像这等奸邪逆贼,留着他早晚是个祸根,不如送他回汉朝处置,反倒能使汉番关系和好。”想到这儿,呼韩邪单于下令拿下毛延寿,押赴汉朝。

昭君走后,汉元帝朝思暮想,百日不曾上朝。这晚,他迷迷糊糊梦见了昭君,正欲相见,番兵又将其抓走。元帝一下子被惊醒,只听得空中孤雁悲鸣,不禁越发凄楚。天亮之后,尚书报告明妃已投江而死,番使绑送毛延寿还朝。汉元帝悲愤交加,下令将毛延寿斩首,祭奠明妃。

这是一个悲剧故事。悲剧的直接制造者毛延寿,是个“欺大压小”、“谄佞奸贪”、“百般巧诈”的小人。他自以为八面玲珑、聪明过人,结果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他这一生正可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它的背后还有一段典故:春秋时期,郑武公的夫人武姜生了一个儿子,因为生产时非常艰难,就取名寤生,武姜很不喜欢这个儿子。后来,武姜又生一子,取名为段,非常宠爱。武姜常在郑武公面前称赞段很能干,要求立他为太子,可郑武公没有答应。公元前743年,郑武公病死,寤生继位,即郑庄公。

武姜要求庄公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制邑封给段,庄公不同意。武姜又要求把最大的京邑封给段,庄公同意了。郑国大夫祭仲向庄公进谏说:“都城超过三百方丈,就会成为国家的隐患。依照先王的定制,大的都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都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都不能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邑太大,不合法度,将来会成为您的负担,难以对付。”庄公说:“姜氏非得要,有什么办法呢?”祭仲道:“姜氏哪会知足呢?不如早早给他换个地方或者减小他的领地,别让他蔓延。野草一旦蔓延开来就难以铲除,更何况是您的亲弟弟呢?”庄公回答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就等着瞧吧!”

果然,段到京邑后,胆子越来越大。他不断没收京邑周围的土地占为己有。庄公明明知道却不予理睬。段加紧扩军备战,伺机谋反,姜氏也做好内应的准备。此时庄公看到时机成熟,得知他们发动叛乱的确切消息后,派出蓄积已久的军队,迅速出击,包围了京邑。而此时京邑的守军早已对段不满,纷纷阵前倒戈。段只身逃到鄢地,庄公马上亲自率军攻鄢,段又只好逃到共国。

后来,人们就借用郑庄公说他弟弟“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话,来说那些做坏事的人,早晚会因为自己的恶行招来灾祸,受到惩处。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不过,说到“多行不义必自毙”,其中“多行”这两个字眼,值得大家琢磨。如果说“多行”是量的积累,那这个量得积累到什么程度才得到质的飞跃,即“毙”的结果呢?难道非得等坏人“多行”了不义之事才能得到惩处吗?这不禁让我们想到那些平日里忘乎所以,最终自食其果的违法犯罪分子。且不说抢劫、盗窃之流,就说那些贪官吧,他们肆无忌惮地贪污受贿,那巨额的黑金显然不只是行一、两次“不义”的结果。要知道,“多行不义”的结果,绝不仅仅是一个坏人自取灭亡的问题,蒙受更多损失的是国家和人民。所以,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采取措施,早一些结束那些“不义”之人的恶行,早一些使他们受到相应的惩罚,而不是等他们“多行不义”之后才一并算总账,否则,真正吃亏的还是好人。上面提到的郑庄公,他明知道弟弟“多行不义”却置之不理、放任自流,他的纵容其实就是毁灭弟弟的一种手段。所以,虽然弟弟罪有应得,但郑庄公的处心积虑也让人齿冷。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是我们对坏人的诅咒。同时,它还能启发我们考虑采取更积极的办法,比如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从根本上减少恶人恶行。

当忍则忍,当争必争——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

中国人历来讲究一个“忍”字,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而如今的社会,又处处离不开一个“争”字,不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要在竞争中确立地位,证明实力。那么,如何处理“忍”与“争”的关系,就成为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其实,元代作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仇》杂剧,就曾把“忍”与“争”的关系,通过一场复仇斗争戏剧性地放大出来。

春秋时期,晋灵公昏庸,大将屠岸贾嫉恨相国赵盾,在灵公面前搬弄是非,将赵盾一家300多口人全部杀掉。由于赵盾的儿子赵朔是驸马,不能随便下手,屠岸贾就假传灵公的命令,逼赵朔在弓弦、药酒、短刀中选一样自尽。赵朔自尽之前,叮嘱怀孕的公主:要是生下儿子,就取名赵氏孤儿,待他长大成人,给赵家报仇雪恨。

不久,公主分娩,正是个男孩。屠岸贾怕孤儿长大报仇,打算满月后将他杀掉。在此期间,他命手下将军韩厥率兵把守驸马府门,若有盗出孤儿者,全家处斩,灭其九族。

驸马门下有个医生叫程婴,感念赵朔生前对他的恩德。公主被软禁后,他每天传茶送饭,悉心照料。这天,程婴身背药箱,又来到驸马府。公主求他带出孤儿,可程婴想到屠岸贾的禁令,犹豫不决。公主跪下,苦苦哀求。程婴心存顾虑,对公主说:“如果我救了孤儿,屠岸贾追问起来,你说给了我,我程婴一家死了也罢,可这孤儿也活不成了。”公主听了程婴的话,便上吊自尽,从而免除了程婴的顾虑。程婴把孤儿放在药箱里,上面又盖了些草药,冒死带着孤儿走出驸马府。

将军韩厥虽奉命把守驸马府,却十分痛恨屠岸贾残害忠良的行为。他见程婴身背药箱,慌慌张张从驸马府出来,就严加搜查,发现了箱子里的孤儿。程婴慌忙跪倒,韩厥慨然放行。可程婴走了几步,又回来跪在韩厥面前说:“我出了府门,你若报告给屠岸贾知道,他再派别人来追杀,孤儿依然是个死。你还是拿我去请功,让我跟孤儿死在一起吧!”韩厥长叹一声,拔剑自刎。

屠岸贾听说公主自缢、韩厥自刎,知道一定是有人把孤儿救走了。为了斩草除根,他假传国君的命令,要搜寻全国半岁以下、一个月以上的婴儿,全部处死。程婴在逃亡的路上看到了到处张挂的告示,又恨又急,连夜赶往太平庄,投奔赵盾的同僚好友公孙杵臼,商量如何挽救孤儿。程婴提出:他有个孩子还没有满月,可以做孤儿的替身,让公孙杵臼检举他窝藏孤儿,把他们父子二人一起处死,再由公孙杵臼抚养孤儿长大,将来为赵家报仇。但公孙杵臼认为,自己年已70,生死难料,不如把程婴的儿子交给他,由程婴检举他窝藏孤儿,他和程婴的儿子一起赴死,让程婴完成抚养孤儿的任务。

定好了计策,程婴便出面检举公孙杵臼窝藏赵氏孤儿。屠岸贾立刻带人来到太平庄,抓住了公孙杵臼。公孙杵臼不承认窝藏孤儿,屠岸贾便命程婴亲自拷打,公孙杵臼咬紧牙关承受。这时,兵士从地洞里搜出一个婴儿,屠岸贾大喜,对着婴儿连砍三剑。亲眼看着儿子被活活砍死,程婴心如刀绞,但脸上还得不露声色。公孙杵臼大骂屠岸贾,撞阶身亡。

屠岸贾自以为杀了赵氏孤儿,心满意足。为了奖赏程婴检举的功劳,就收留他做了自己的门客,并认程婴的儿子作为义子,留在府中习文练武。

转眼20年过去了,赵氏孤儿已经长大成人,取名程勃。跟程婴习文,跟屠岸贾练武,这孩子文武全才,本领出众。

这天,程勃练武回来,看见父亲偷偷哭泣,追问原因,却不肯回答。就在程婴匆忙避入后堂之际,掉下了一个手卷。程勃展开手卷,上面是一幅幅图画。原来,程婴把赵家受屠岸贾迫害的经过一一画在了手卷上,故意留给程勃观看,以便乘机说明他的身世。果然,程勃看完手卷后疑惑不解,请父亲解释。程婴就把当年的事情原原本本讲了一遍,但隐去了屠岸贾的名字。程勃听得惊心动魄,问:“那孤儿现在何处?”程婴说:“他如今20岁了,堂堂七尺,文武全才,却不能为父母报仇,还说他干什么!”程勃道:“父亲,我就像睡在梦里一样,听不明白。”程婴再也忍不住了,叫声:“孩子,奸臣就是屠岸贾,赵盾是你爷爷,赵朔是你爸爸,公主是你母亲,我是存孤弃子的程婴,你就是九死一生的赵氏孤儿!”程勃如五雷轰顶,顿时昏倒在地,半晌才苏醒过来,咬牙道:“我拼死也要生擒屠岸贾老贼!”当下谢过程婴的救命之恩,便怒冲冲上朝去了。

这时国君已经换成了晋悼公,他听了程勃的奏本,命其亲自捉拿屠岸贾,为赵家报仇。程勃仗剑来到闹市,正赶上屠岸贾离开帅府回家。程勃杀散卫兵,生擒屠岸贾。屠岸贾大惊道:“孩子,这是为何?”程勃道:“我不是你的孩子,我是你害不死的赵氏孤儿!今天我要给赵家报仇雪恨!”这时,程婴和大臣魏绛赶到,宣读了晋悼公的旨意:屠岸贾陷害忠良,罪当千刀万剐;孤儿赐名赵武,继承祖父的爵位;程婴忠心护主,抚养有功,赐田十顷;还要给公孙杵臼等义士建坟立碑,让他们万古流芳。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当然,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很少会有这样你死我活的争斗,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把这个故事作为一个范本,来分析“忍”和“争”的关系。在这出戏里,几乎所有正面人物都是能够忍常人所不能忍的“忍者”。公主、韩厥、公孙杵臼以自杀来保护孤儿的安全,这是甘愿放弃生命的“忍”。而程婴的“忍”更是走到了极致,他眼看着儿子惨死、老友自尽,却要装得无动于衷,更要忍受着世人的唾骂和内心的煎熬,苟活在仇人的荫庇下20年。对程婴来说,忍就是心头的一把刀啊!但是,这些“忍”不是无目的的逃避,而是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报仇。正因为有了前面诸多含血和泪的“忍”,最后复仇时的一“争”才显得格外动人心魄,痛快淋漓。在这里,“忍”和“争”是相通的,“忍”是“争”的准备,“争”是“忍”的目的。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就要忍耐,要保全自己,壮大力量,而时机一旦成熟,就要毫不犹豫地“争”,而且要一击必中,一举成功。

说到最能忍的中国人,恐怕当数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践。当年吴越争霸,越国吃了败仗。勾践听从范蠡和文种的建议,自贬身家到吴国,充当吴王夫差的奴仆,干尽下贱的差事,受尽对方的羞辱,甚至亲尝吴王的粪便,这才获得了夫差的信任,得以回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苦志复仇,把越国治理得国富民强,兵精粮足。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再加上做俘虏的十年,前前后后忍了30年,终于一举灭掉了吴国,尽雪前耻。可见,忍能成大事。元朝学者吴亮说:“能忍者,必能立天下之事。圮桥匍匐取履,而子房韫帝师之智;市人笑出胯下,而韩信负侯王之器。噫,可不与忍欤!”这里提到的张良能忍拾鞋之辱、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最后都成就了一番事业,说明凡是有志向、有抱负的人,都应该学会“忍”。

不过,“忍”的目的未必一定是“争”。有些时候,“忍”是为了“不争”。我们都很熟悉将相和的故事,蔺相如对廉颇的种种刁难始终保持忍让,他的目的就不是为了“争”,而是为了“和”,蔺相如的“忍”表现为一种国家利益至上的大局观。当然,还有些时候,我们之所以忍,是因为不值得争。清代有一个“六尺巷”的故事,说的是康熙年间,当朝宰相张英家人打算扩大府宅,便让邻居叶家让出三尺地面。叶家不买账,张英的家人就写信让张英出面干涉。张英对家人仗势欺人的做法很不满意,写了一首诗回答:“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信后,甚觉惭愧,便按他的意思后退了三尺筑墙。叶家受到感动,也将院墙后退了三尺。结果,在张、叶两家之间让出一条方便乡邻的六尺小巷。可见,这里的“忍”又变成了一种不斤斤计较的宽容,一种做人的气度。

对待“忍”和“争”的关系,我们一定要辩证地看。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争,争要争得有价值;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忍,忍要忍得有意义。如果说争而不忍是小人,那忍而不争就是弱者。任何忍都必须有限度,忍不是不讲原则,不分是非,万事皆忍,逆来顺受。如果无限度地忍下去,就会导致软弱可欺、任人宰割,直至淘汰,甚至灭亡。鲁迅就曾对这种忍性极好、忍得近乎麻木的人,发出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叹。同样,任何争都必须讲方法,有分寸。疯狂地去“争”、不讲策略地去“争”,不仅争不到想得到的,甚至可能失去已经拥有的。有理、有力、有节地去争才是最明智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抓住每一个便宜都去占,适当地放宽自己的心态,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该占的便宜绝不能眼红。有了这样的心态,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很好交往,你也会感觉很轻松。

该忍时就不要争,该争时就不要忍。在争中忍,在忍中争,二者融会贯通了,才能在为人处世中表现出非凡的气度、风度和力度,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思而后行——康进之《梁山泊李逵负荆》

“三思而后行”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它告诫我们做事之前要多一些思考,少一些冲动,否则,就得为自己的莽撞行为付出代价。

元代作家康进之的《梁山泊李逵负荆》剧本,讲的就是黑旋风李逵因做事冲动而冤枉好人,最后又负荆请罪的故事。

宋代梁山泊地方,聚集了以宋江为首的108位英雄好汉。他们打家劫舍,杀富济贫,在梁山上竖起一面杏黄旗,上面写道:“替天行道救生民”。

梁山下面有个杏花庄,庄民王林开了一家小酒店。这一天,店里来了两位客人,一个自称宋江,一个自称鲁智深。王林久闻这两位好汉的名字,非常热情,还把自己18岁的独生女儿满堂娇喊出来,给客人斟酒,以表敬意。没想到,那位“鲁智深”竟撺掇着“宋江”要满堂娇做压寨夫人。酒过三巡,他们将满堂娇强行带走,并扬言三日后送回。临走,还留下一个红娟褡膊做定亲礼。王林的老伴早已去世,就这么一个女儿,又眼睁睁看着被人抢走,他后悔莫及,痛哭不已。

正巧赶上是清明节,宋江给弟兄们放假三天,大家都纷纷到山下游玩。李逵(又名李山儿)爱喝酒,便来到王林的小酒店里,开怀痛饮。喝着喝着,只听老板王林在一边痛哭。李逵十分扫兴,问道:“老王,我没给你酒钱吗?怎么这般烦恼?”王林说:“哥哥,不干你的事,我女儿被一个贼汉夺去了。”接着,王林哭哭啼啼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李逵一听是自己的两位哥哥所为,火冒三丈,问王林:“你有什么证据吗?”王林说:“有一个红娟褡膊为证。”李逵一看,对王林说:“老王,你做下一瓮好酒,宰下一个好牛犊,三天之后,我亲自将你女儿满堂娇送回来,怎么样?”王林千恩万谢。

李逵拿着红褡膊,一路上摩拳擦掌,“怒气如雷”,回到山寨。这时,宋江、吴学究、鲁智深正在议事。李逵开口便说:“满堂娇在哪里?请出来和俺拜两拜,俺有些零碎金银,送与嫂嫂作拜见钱!”宋江听得一头雾水,道:“这厮无礼,胡言乱语。”李逵接着说:“给你庆喜啊,你那压寨夫人在哪里?”又指着鲁智深一阵臭骂:“秃驴,都是你做的好事!”宋江听他说得越发没谱,便道:“山儿,你有什么事情,何不对我明说?”李逵压不住心头怒火,举起板斧便砍倒了杏黄旗。大家赶忙夺下他手中的斧头,宋江非常生气:“你这铁牛,有什么事也不查个明白,就砍倒杏黄旗,是何道理?”李逵大声喊道:“众弟兄们都来,摆个庆喜的宴席!”宋江道:“山儿,你下山在哪儿喝酒来?遇见什么人?想必说我些什么?你从头说个明白!”李逵说:“你抢了人家花朵儿般女孩儿,抛闪下白发老头!人家又气又恨,骂咱梁山泊水不甜、人不义!”宋江一听,明白了三分,对吴学究说:“想必附近有人冒充咱们姓名做出这等事情,只是山儿也应该讨个证据啊!”李逵道:“这个红褡膊不是证据?”宋江说:“山儿,我今天和你打个赌,如果是我抢了人家女儿,我输掉这颗头。如果不是我,你输些什么?”李逵说:“我摆一席酒。”宋江道:“这太便宜了你!”李逵急了:“罢罢罢,若不是你,我情愿输掉这颗牛头!”宋江让他立下军令状,交给吴学究收好。

下山前,李逵(正末扮)面对众弟兄,有这样一段念白:

(正末云)俺如今和宋江鲁智深同到那杏花庄上,只等那老王林道出一个“是”字,你那做媒的花和尚,休要怪我一斧分开两个瓢,谁着你拐了一十八岁满堂娇!单把宋江一个留将下,待我亲手伏侍哥哥这一遭。(宋江云)你怎生伏侍我?(正末云)我伏侍你,我伏侍你,一只手揪住衣领,一只手揝住腰带,滴留扑摔个一字,阔脚板踏住胸脯,举起我那板斧来,觑着脖子上,可叉!

看来,如果宋江、鲁智深真干出了这等不仁不义的事,李逵是下决心要跟他们决裂的。

一路上,李逵仔细观察这俩人的一举一动。如果宋江走在前边,他就说:“你也等等我,一听说到老丈人家去,你好欢喜啊!”一会儿宋江、鲁智深落在后面,李逵便说:“花和尚,你是小脚儿?多半是做媒的心虚,不敢走了!宋公明,你也快点儿,我看你是拐了人家女孩儿,害羞不敢走了吧!”说话间,三人来到酒店。王林出来一看宋江,忙说:“不是他,不是他。”李逵一听,急了:“哥,你等他好好认一认,怎么先瞪着眼吓他?这一吓,他还敢认你吗?老王,为了你那女孩儿,俺弟兄俩赌着头呢,这不是拐了你女儿的宋江吗?”王林再认,还是摇头说:“不是,不是。”李逵更急了:“老王,你来,那个秃厮便是做媒的鲁智深,你去认一认!”王林认了两认,忙说:“不是,不是。那两个人一个是青眼高个,一个是稀头发;如今这一个是黑脸矮个,一个是剃头发和尚。不是!不是!”李逵急得直喊:“老王,我的儿,你再认一认!”老王道:“哥,我说不是他,就不是他了!叫我再认又能怎样?”李逵气得抬手就打王林。宋江、鲁智深拂袖而去,剩下李逵唉声叹气,最后没办法,也只能灰溜溜地返回山寨。

李逵知道自己闯了祸,半道上砍了一束荆杖,负在背上。回去一看,宋江和众弟兄端坐堂上。李逵道:“哥哥,您兄弟山涧下砍了一束荆杖,求哥哥打几下。这都是兄弟我一时间没见识,做出这样的事来。”宋江道:“我和你赌的是头,不是打!小喽罗,将李山儿踹下聚义堂,斩首报来!”李逵求吴学究、鲁智深,说:“学究哥,你劝一劝吧!智深哥,你也劝一劝吧!”大家一起为李逵求情,宋江道:“这是军令状!我不打他,就要他那颗头!”李逵狡辩道:“哥哥,你真个不肯打,打一下是一下疼,那杀的只是一刀,倒不疼哩!”宋江说:“我不打你。”李逵道:“不打,谢了哥哥也。”说着起身便走。宋江坚持要杀,李逵没办法了,说:“罢罢罢,他杀不如自杀,借哥哥剑来,待我自刎而亡。”

正在这时,王林气喘吁吁地赶上山来,大喊:“刀下留人!”原来,李逵刚离开酒店不久,抢他女儿的那两个贼汉便送满堂娇回到店里。王林赔着笑脸,冷一碗,热一碗,将他们灌得烂醉,然后急忙上山来搭救李逵。宋江见状,对李逵说:“山儿,我如今放你去拿这两个棍徒,将功赎罪;若拿不住,两罪并罚。你敢去吗?”李逵笑道:“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擒来!”稳妥起见,吴学究让鲁智深陪李逵一起下山。

到了酒店,两个贼汉才刚刚醒过来,他们一听李逵、鲁智深的名字,早吓得屁滚尿流。李逵、鲁智深将他俩押上山寨,宋江亲自审讯。原来他们一个叫宋刚、一个叫鲁智恩,却冒名宋江、鲁智深为非作歹。宋江下令杀了二贼,摆下酒宴,为李逵、鲁智深庆功。

剧中李逵一副侠义心肠,一听王林遭难,就要拔刀相助,哪怕是自己结拜的哥哥也不容情。只可惜他做事过于冲动,没有把事情搞清楚就贸然行动。当然,李逵也曾向王林要过证据,可仅凭一个红娟褡膊就定下宋江的罪名,也实在是太草率了。其实,他只须多问一句那贼汉的外形、长相,也不至于有后边这么多误会发生。退一步讲,就算王老汉指名道姓说是宋、鲁二人所为,也不过是一面之词,李逵没有经过确凿的调查分析,就以头相赌,这既是他的可爱处,也是他的莽撞处。所以对于李逵来说,“三思而后行”这一课还是有必要补一补的。

戏剧里的冲突总是被放大了的,而现实中的人们一不小心也会犯下同样的错误。

有一对夫妻养了一只爱犬。这条狗非常聪明,甚至还能帮助照看出世不久的小主人。有一次,夫妇俩外出,回来的路上遇到事故,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赶回家。刚打开门,他们就发现地上有些血迹,他们赶忙跑进屋,儿子却不在摇篮里。这时,狗从里屋跑出来,嘴上和身上都是血迹。夫妇俩看后心如刀绞,认定是狗咬死了他们的儿子。男主人疯了似的把狗拖到院子里,用劈柴的斧子生生把狗砍死了。这时,里屋传来了婴儿的哭声。夫妇俩跑进去一看,儿子正好好地躺在床上。接着,他们又在外面的大床下发现了一条被咬得遍体鳞伤的蛇的尸体。他们这才明白,原来是他们的狗发现有蛇入侵,就把小主人叼到里屋,然后独自在外面和蛇搏斗,保护了小主人的安全。夫妇二人知道自己错怪了爱犬,但是已经无法挽回,只好把狗带到郊外埋葬,还为它立了块碑,上面写着“义犬之墓”。显然,这对夫妇的行为就是一时冲动的结果。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句台词,现在常被人挂在嘴边:“冲动是魔鬼”,仔细想想,这话说得还真有道理。冲动是什么?冲动是我们情感的一种。平常,我们情感的流动总要受到理智的约束,就好像河水在河道中流淌,而一旦冲动起来,情感就变成汹涌的洪水,不断冲击着理智的堤坝。冲动得过分,人就会失去理智的约束,轻则失去常态,像我们发脾气,掉眼泪都属于这种反应,重则可能做出一些出格越轨的事情,给自己或者别人带来麻烦。其实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情感体验,脾气上来时控制不住自己,说话容易伤人,办事不计后果。事后后悔不迭,但又很难挽回。

人是有感情的,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产生冲动也是正常的。但是,由于冲动可能带来祸患,我们还是应当注意防范。其实人们已经提炼出不少言简意赅的句子来相互提醒,“三思而后行”就是其中之一。清代禁烟英雄林则徐性情刚烈,疾恶如仇,为了防止自己发脾气时做错事,他在书房里挂了一个条幅,上书“制怒”两个大字来随时提醒自己。座右铭可以挂在墙上,摆在桌上,但比这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在心里绷紧“三思而后行”这根弦。

不过,提倡“三思而后行”也不能把它绝对化,更不能做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三思而后行是行动的前导,后面还应当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果断。二者都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不可偏废。

莫做金钱的奴隶——郑廷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

美国有这样一条谚语:“Money is a good servant but a bad master.”直译过来就是:“金钱是个好仆人,但却是个坏主人。”意思是说,钱被人所用是件好事,但反过来,人若被钱支配就坏了。而元代作家郑廷玉的讽刺喜剧《看钱奴买冤家债主》,就是通过一个贪婪、吝啬、损人利己的看钱奴形象,让人们在笑声中明白了这个道理。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

宋代,曹州有个秀才叫周荣祖,祖上非常富裕。其爷爷周奉记信奉佛教,曾盖起一所佛院,每天看经念佛,祈保平安。可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儿,已无心念佛,为了修理家宅,还把那所佛院毁了,取用砖瓦。结果,宅舍盖好了,父亲也病逝了。人们都说这是不信佛之过。

父亲死后,家产由周荣祖继承。周荣祖从小爱读诗书,满腹文章。朝廷即将开考,他决定携妻带子前去赴试。临行前,他将祖上传下来的金银装满一石槽,埋在了后院的墙下,一家三口便动身了。

当地有个穷汉叫贾仁,父母双亡,又没亲眷,白天帮人家挑土筑墙,晚上就睡在城南的破瓦窑里,人们都称他“穷贾儿”。这贾仁眼看着别人吃好用好,偏偏自己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便整日心中不平,怨天尤人。这天,他给人家打一堵墙,打到一半儿,觉得困乏,就顺便来到东岳神庙诉苦,向神灵乞求富贵。他向神灵保证:但凡得到一点儿富贵,他就会“斋僧布施,盖寺建塔,修桥补路,惜孤念寡,敬老怜贫”。经不住他指天划地,赌咒发誓,神灵可怜他,便答应借给他20年福力。这福力从何处借来呢?原来,周荣祖的父亲曾拆毁佛院,为了惩罚周家,神灵决定将周家的财富借与贾仁20年,20年后,再交还周家。神灵说完,贾仁醒了,原来他在庙里做了一个梦。

梦醒之后,贾仁想起还有半堵墙没打完,又去接着干。没想到,他竟挖出来一石槽金银。从此,贾仁成了当地巨富的财主,开起了解典库、粉房、磨房、油房、酒房,生意越做越大,旱路有田,水路有船,人称“贾员外”。

这贾员外腰缠万贯,可就是不舍得花钱。他家解典库的管账先生陈德甫说他“一文钱也不使,半文钱也不用,别人的东西恨不得劈手夺将来,自己东西舍不得与人,若与人呵就心疼杀了”,所以又有人叫他“悭贾儿”。贾仁一心积财,媳妇儿娶进好几年了,就是不生孩子,这让他很着急。于是,他嘱咐陈德甫帮他留意买个孩子。

再说周荣祖,应试落第之后回到家中,发现埋在墙下的钱财被盗,全家一贫如洗,只好到洛阳去投奔亲戚。结果亲戚没有找到,无奈空手而归。时值严冬季节,连日的大雪,使得道路越发难走。周荣祖一家三口无家可归,流落到一家酒店里避雪。这酒店是贾员外开的,平日里由店小二照应。天寒地冷,周荣祖身无分文,好心的店小二给他们一人一杯酒暖和身子。看他们一家实在难以活命,店小二建议他们把儿子卖给别人养活。周荣祖夫妇无奈,只得同意了。

陈德甫从店小二那里得到了消息,便带着周荣祖一家去见贾仁。贾仁现在财大气粗,见到周荣祖一家,根本看不起他们。谈到买孩子的事情,贾仁提出要立文书为据。他说着,让陈德甫写下来:

立文书人周秀才。因为无钱使用,口食不敷,难以度日,情愿将自己亲儿×人,年×岁,卖与财主贾老员外为儿。当日三面言定,付价多少,立约之后,两家不许反悔。若有反悔之人,罚宝钞一千贯与不反悔之人使用。恐后无凭,立此文书,永远为照。

陈德甫边听边记,最后问道:“这反悔之人罚宝钞一千贯,那买孩子的钱是多少呢?”贾仁很不耐烦地说:“这个不用你管,我是个财主,我指甲里弹出来的他也吃不了!”周荣祖虽然心存疑虑,不过一想到他毕竟是个大财主,估计不会有什么问题,就提笔签下了文书。

贾仁当爹心切,刚签了文书,就让孩子过去,命令孩子说姓“贾”,孩子不说,那贾仁和他老婆劈手就打。周荣祖夫妇痛在心里,却敢怒不敢言,他们想拿了钱赶紧离开。对贾仁来说,把自己的钱给别人,可是比挑他一根筋都难受,他咬了咬牙,忍痛给人家拿出一贯钞。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到七、八岁,就换了一贯钞,这让周荣祖夫妇心痛不已,后悔不迭。周荣祖的妻子感叹道:“可怎生与我一贯钞?便买个泥娃娃儿,也买不得!”陈德甫实在看不下去,在他的说情下,贾仁又添了一贯钞,并声明不会再加钱了。

陈德甫为贾仁管账,每个月也只能挣到一贯钱,可他不忍心就这样将周荣祖打发走,不得已,他从贾仁处预支了两个月的工钱,凑足了四贯,给了饥寒交迫、伤心后悔的周荣祖。周荣祖夫妇对陈德甫感激不尽,顶着风雪离开了贾家。

贾仁买了儿子,取名叫贾长寿。一晃20年过去了,贾仁的老婆已经死了。这一天,贾仁也染病在床,不能动弹。儿子贾长寿来到父亲床边,贾仁给儿子讲了自己得病的原因(小末扮贾长寿):

(贾仁云)我儿也,你不知我这病是一口气上得的。我那一日想烧鸭儿吃,我走到街上,那一个店里正烧鸭子,油渌渌的,我推买那鸭子,着实的抓了一把,恰好五个指头抓的全全的。我来到家,我说盛饭来我吃,一碗饭我咂一个指头,四碗饭咂了四个指头。我一会瞌睡上来,就在这板凳上,不想睡着了,被个狗餂了我这一个指头。我着了一口气,就成了这病。罢罢罢,我往常间一文不使,半文不用,我今病重,左右是个死人了,我可也破一破悭,使些钱。我儿,我想豆腐吃哩!(小末云)可买几百钱?(贾仁云)买一个钱的豆腐。(小末云)一个钱只买得半块豆腐,把与哪个吃?兴儿,你买一贯钞罢!(兴儿云)他则有五文钱的豆腐,记下账,明日讨还罢。(贾仁云)我儿,你则依着我。(小末云)便依着父亲,只买十个钱的来。(贾仁云)我儿,恰才见你把十个钱都与那卖豆腐的了。(小末云)他还欠着我五文哩,改日再讨。(贾仁云)寄着五文,你可问他姓什么?左邻是谁?右邻是谁?(小末云)父亲,你要问他邻舍怎的?(贾仁云)他假是搬的走了,我这五个钱问谁讨?(小末云)直是这等。父亲,你孩儿趁父亲在日,画一轴喜神,着子孙后代供养着。(贾仁云)我儿也,画喜神特不要画前面,则画背身儿。(小末云)父亲,你说的差了,画前面才是,可怎么画背身的?(贾仁云)你哪里知道,画匠开光明,又要喜钱!(小末云)父亲,你也忒算计了!(贾仁云)我儿,我这病觑天远,入地近,多分是死的人了。我儿,你可怎么发送我?(小末云)若父亲有些好歹呵,您孩儿买一个好杉木棺材与父亲。(贾仁云)我的儿,不要买,杉木价高。我左右是死的人,晓得什么杉木柳木?我后门头不有那一个喂马槽?尽好发送了。(小末云)那喂马槽短,你偌大一个身子,装不下。(贾仁云)哦,槽可短,要我这身子短,可也容易。拿斧子来把我这身子拦腰剁做两段,折叠着,可不装下也!我儿也,我嘱咐你,那时节不要咱家的斧子,借别人家的斧子剁。(小末云)父亲,俺家里有斧子,可怎么问人家借?(贾仁云)你哪里知道,我的骨头硬,若使我家斧子剁卷了刃,又得花几文钱钢。

贾仁在临死之前还忘不了损人利己,真是既可笑又可悲。为了父亲,贾长寿决定到东岳庙里烧香。临行前,贾仁嘱咐儿子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儿,这一樁事要紧,我死之后,休忘记讨还那五文钱的豆腐!

就这样,一个腰缠万贯的大财主,一辈子连块豆腐都不舍得吃,烧鸭就更不舍得买,一心只想占别人便宜,最后跟狗生了一场大气,临终惦记着那五文钱撒手人寰。

贾长寿跟贾仁不一样,这是个散漫用钱的主儿。他开了库,取出金、银各十锭,钱钞一千贯,带着童仆兴儿来到东岳庙。这一天是三月二十七,第二日便是东岳大帝诞辰,有许多人赶来进香。贾长寿想在廊下寻个干净地方安歇,可先有一对老叫化子在那里了。长寿命兴儿把他们打走,双方发生了争执。他不知道,这对老叫化不是别人,正是周荣祖夫妇,是他的亲生父母。20年不见,他们彼此不认得了。

20年来,周荣祖夫妇流落四方,可心里总挂着孩子,所以特来烧香保佑孩子无病无灾,一家早日团圆。没想到,竟遇到个富家子弟,挨了打,受了气。烧完香,周荣祖的妻子犯了心疼病,老两口来到一家药铺讨药。

说来也巧,药铺老板正是陈德甫,两位老人彼此相认,悲喜交集。在陈德甫的安排下,周荣祖父子见面。周荣祖一看,原来打他的那个人就是自己的儿子,不禁怒从中来,要告长寿忤逆。贾长寿一时慌了,忙取出一匣子金银,想买个息事宁人。周荣祖打开匣子,只见每锭银子上都写着“周奉记”三个字,这正是他爷爷的名字呀!这时,他恍然大悟,原来贾仁不过是替他看守了20年钱财罢了。

《看钱奴买冤家债主》这个剧本,明显含有贫富天定、因果报应的思想,这属于作者的历史局限问题,我们在此不作讨论。单就贾仁这个守财奴形象的塑造而言,此剧可谓入木三分,不仅不比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逊色,而且堪与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莫里哀的话剧《悭吝人》中的阿巴公相媲美。更重要的是,这个剧本在今天依然有其现实意义,可以引发我们对金钱的思考。

人活于世,确实离不开钱。没有钱,就无法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就会挨饿受冻。但是,拥有大量金钱并不是一个人幸福的标志。贾仁倒是有万贯家财,可他只知一味占有,却不懂如何使用。他这一辈子得到的只是一堆冷冰冰的银子,却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就像剧本的名字所言,他就是一个“看钱奴”,一个看守钱财的奴隶而已。

令人感慨的是,金钱的奴隶并非只存在于文学作品里,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少见。为了得到更多的钱,有人不惜透支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有人不惜牺牲与亲人的交流和沟通;有人甚至昧着良心,不择手段。他们以为,赚钱越多就会生活得越好。殊不知,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有这样一个故事,引人深思:

曾经有一个人很想得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土地,当有人答应他可以实现他的愿望时,他是那样的开心。能满足他愿望的那个人告诉他:“清晨,你从这里出发,在天黑以前赶回来,在这期间,你所用竹竿圈到的土地,全部归你所有。”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他在炎炎烈日下拼命地往前跑。太阳渐渐西下,晚霞的余晖把天空渲染得那样迷人。就在这时,他气喘吁吁地赶了回来,赶到了能实现他愿望的人身边。可是,当宣布这些土地将属于他时,他却精疲力竭地倒在了那片土地上。周围的人为他挖了一个坑,将他安葬了。从此,他静静地躺在了那三平方米大小的地方。

是啊,人活一世,我们带来了什么?需要多少?又能带走什么?

还有一个故事,同样给人启发。一个欧洲观光团来到一个叫亚米尼亚的原始部落,部落里有一位老者专做草编制品。草编非常精致,吸引了一位法国商人。他想,要是将这些草编运到法国,巴黎的女人肯定喜欢!想到这里,商人问这位老者:“这些草编多少钱一件?”

“10比索。”老人回答。

“天哪,这么便宜!”商人欣喜若狂,“假如我买10万件一模一样的草帽和10万个一模一样的草篮,那多少钱一件呢?”商人想把价格再压低一点,这样就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了。

“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得20比索一件!”老人不动声色地答道。

“什么?”商人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几乎大喊着问:“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老人生气地说,“做10万件一模一样的草帽和10万个一模一样的草篮,我就做不了其他任何事情,它会让我乏味死的!”

试想,如果我们处在老人的位置,是不是会为自己接到这样大的订单而满心欢喜呢?是不是即使忙得不亦乐乎、天昏地暗也在所不辞呢?但老人的回答值得我们深思。的确,生命里不是只有赚钱这一件事,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如果让赚钱本身将生活填得满满当当,容不下其他,即使有再多的钱,也不会感到快乐。真正具备生活智慧的人不应该是苦行僧,他们也会追逐财富,但是不会做金钱的奴隶。

美国人对金钱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在他们看来,金钱的价值不在乎它的总数有多少,只有能花掉的那一部分,才是属于自己的,那无法花掉的部分全是别人的。不少文章都提到过,美国人奉行吃光、玩光、花光的“三光习俗”。他们把钱大多花在了旅游、迁徙、搬家等方面,这让他们更自由,更快乐,生活质量更高。这种生活逻辑的目的,就是不让自己成为金钱的奴隶。当然,这种“三光习俗”也得益于美国社会良好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无需后顾之忧。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美国人奉行“三光习俗”,但在日常消费中,他们并不讲排场、摆阔气。大家喜欢买打折商品,甚至以买到便宜货为荣。更令我们吃惊的是,美国人在“三光习俗”的理念下,还能够乐于捐助行善。美国《商业周刊》刚刚评出2005年美国“50位最慷慨慈善家”排行,其中,“头号慈善家”是英特尔联合创始人高顿·摩尔与妻子贝蒂夫妇,他们在2001-2005年期间总共捐款或承诺捐款70.46亿美元。同期,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夫妇捐款或承诺捐款54.58亿美元。而美国银行家沃伦·巴菲特则在他的遗嘱中宣布,他会将总值约305亿美元的个人财产的99%,捐赠给慈善事业。在美国,富翁们的捐献确实创造了很多惊人的纪录,但据有关统计,每年天文数字般的捐献中,有70%来自普通人。而这些捐款,在文教卫生、消除贫困、预防犯罪、社区改造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见,金钱本身并没有罪过,关键是人如何对待。人如果做了金钱的奴隶,就会套上沉重的黄金枷锁,受尽其累,甚至还有可能被拖入物欲的深渊;相反,人如果成为金钱的主人,不但能够享受金钱带来的自由和快乐,还可以把它作为传递帮助和关爱的载体。所以,愚蠢的人把金钱顶在头上,将自己压得卑微;聪明的人把金钱踩在脚下,让自己更为高大。

合同:个人利益的防火墙——无名氏《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

相信每个现代人对“合同”这个字眼都不会陌生。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合同就是指两方面或几方面在办理某事时,为了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订立的共同遵守的条文。早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开始订立合同,围绕“合同”也曾产生一些纠葛,发生一些故事。元代无名氏留下一个杂剧,名字就叫做《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

宋朝,在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西关义定坊住着刘氏兄弟二人。哥哥刘天祥没有亲生儿女,后妻杨氏带来一个女儿,名叫丑哥。弟弟刘天瑞一家三口,有妻子张氏和儿子刘安住。刘天瑞和邻居李社长私交很好,曾经指腹为婚,结为儿女亲家。

这一年,汴梁城遭遇灾荒,颗粒无收。刘天瑞见哥哥年事已高,就主动提出让哥嫂看守家业,自己一家外出逃荒。临行前,刘天祥请来李社长,在兄弟俩立的合同文书上签字作证。合同文书写道:

东京西关义定坊人刘天祥、弟刘天瑞,幼侄刘安住。因遇灾年,奉上司文书,分房减口。弟刘天瑞愿携妻带子往他乡逃荒。所有家产田地均未分割。现立下合同文书二纸,各执一纸为照。

刘天瑞离家后,来到潞州高平县下马村,住在张秉彝员外店中。张员外为人慈善,见刘天瑞一家流落在外非常可怜,经常接济他们。谁知刘天瑞夫妇染上疾病,先后去世。刘天瑞临死前,把儿子刘安住托付给张员外,恳请他将儿子抚养成人,日后好回乡与亲人团圆,并将自己夫妻二人的尸骨葬入祖坟。张员外一一答应。

转眼15年过去了,刘安住已经长大成人。张员外向他说明往事,命他启程回乡,认祖归宗,实现父母遗愿。

这十五年里,刘天祥一家日渐兴旺,夫妻俩给女儿丑哥招了女婿,日子过得十分惬意。但杨氏始终有个心病,担心刘天瑞一家回来分家产。这天,她在门口闲坐,正遇上担着父母遗骨前来探问的刘安住。杨氏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她笑着告诉安住,要想认亲,必须先验看合同文书。安住不知是计,赶忙将合同交给杨氏。杨氏拿到合同,立刻将大门紧闭,不再露面。安住一直等到刘天祥回家,才告诉伯父事情的原委。刘天祥见侄儿前来认祖归宗,心中大喜,叫杨氏开门迎客。不料杨氏翻脸不认人,倒说安住是骗子,非要安住拿出合同文书才肯相认。

安住这才看出杨氏的险恶用心,但合同已被骗走,争辩又无济于事。于是他再三表明不要分文家产,只求把父母的遗骨葬入祖坟。杨氏见安住老实可欺,更加肆意撒泼,不仅不允许安住归葬父母,反而大打出手,用砖块砸得安住头破血流,又把刘天祥拖进门,不管侄儿如何呼叫,再也不加理睬。

安住无端受辱,气得泪流满面。正在无可奈何之际,正好碰到李社长走来。他问明事情原委,确信安住就是自己的女婿,便收留了安住,叫他据理告官。此时,包拯恰巧路经此地。李社长带着安住拦轿告状,包拯问明情况,将刘安住等人带到了开封府。

十天之后,包拯升堂问案。杨氏一口咬定没见到合同文书。包公再问刘天祥,刘天祥惧内,只得依从杨氏,不认安住。接着,包公故意让刘安住对刘天祥用刑,安住不忍下手,呆立不动。包公已经明白安住的话可信,但仍然佯装大怒,命人给安住带上枷锁,打入死牢。刘安住、李社长又惊又气,大呼冤枉。杨氏却暗自得意,喜形于色。不久,衙役禀报说刘安住在牢中突然发病,气绝身亡,病因是杨氏用砖块击伤安住头部,破伤风发作而死。包公沉思片刻,忽然又问杨氏,到底与安住是不是至亲,杨氏仍然矢口否认。包公听罢,厉声喝道:“你不认便罢了,为何打破他的头?如今他患破伤风死去,若是至亲,误伤人命,尚可罚钱结案。既非至亲,你要替刘安住抵命!”杨氏一听,吓得魂飞魄散,面如土色,连忙下跪说:“大人,刘安住确是妇人的侄儿。”包公不信,杨氏赶忙拿出两张合同文书作证,并将骗安住合同的事情说了出来。包公看过文书,叫人将“尸首”抬出,让杨氏买棺下葬。正当杨氏叩头谢恩的时候,刘安住站了起来。杨氏知道中计,只得低头认罪。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包公之所以能把这样一件历时十余年、牵扯两代人的官司断得干脆利索、清楚明白,就是因为他抓住了“合同”——这一案子的关键。刘安住拿着合同上门认亲,本来是顺理成章。可是,他只把合同看成认亲的凭据,却没有意识到这同时也是保护自己权益的唯一武器,所以轻易就把合同交给了杨氏。而杨氏的精明之处,就在于她对合同的重要性认识得非常充分。她清楚地知道,安住手里有合同,想把他拒之门外,就必须得把合同搞到手。所以,她先是做出一副和善的样子,利用安住的年幼无知,把合同骗到手,然后马上翻脸不认人。她之所以敢赖账,就是因为她骗到了合同,掌握了主动权。包公在面对这桩案子的时候,恐怕也是颇感棘手。明知道安住有理,但唯一的证据——合同,却掌握在杨氏手中。要是强迫杨氏交出合同,于理无凭,于法无据。没办法,包公只得利用贪财之人往往怕死的心理,导演了一场欲擒故纵的好戏,使杨氏陷入两难的选择:不认亲就得偿命,想活命就要认亲。杨氏为了保命,只得认下安住,并将合同拱手交出。于是,真相大白。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讲的是古代的故事,可如果把它的背景换成今天,也丝毫不显得脱节。如今的社会,经济生活纷繁复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千丝万缕,“合同”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大到上市公司价值亿万的生意,小到寻常百姓购房买车,甚至处理家庭伦理关系,都离不开合同的约束与保障。不过,现在的合同早已不是一纸字句那么简单,而是一个非常专业、非常复杂的法律问题,涉及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制定了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而我国在1981年就颁布了《经济合同法》,随后,几乎每一部与经济生活相关的法律都有关于合同的内容。

合同如此重要,而我们作为普通人,又很难对这些卷帙浩繁的专业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必须非常谨慎。

首先,要有明确的书面合同意识。合同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一般来说,口头合同的约束力很差。一旦发生纠纷,往往无法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要求。所以,在与他人或单位发生利益关系的时候,最好是用书面形式把约定好的双方或几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下来。也就是俗话说的:“口说无凭,立据为证”。当然,合同签订之后,还要妥善保管,不能随便丢弃毁坏,更不能随便交给别人。否则,一旦需要的时候拿不出来,只能陷自己于被动。就像剧中的刘安住,如果他不是轻易把合同交给杨氏,也就不会有后面那么多麻烦。

其次,要主动征求专业人士的意见。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一般都比较复杂,牵扯到很多法律术语和专业知识。作为普通百姓,我们很难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稍不留神,就可能给自己留下后患,尤其是一些所谓“格式合同”,更是步步陷阱。如今经常被媒体报道的诸如买房买出官司、装修装出麻烦之类的情况,很多都是因为消费者在签订合同的时候缺少专业知识才导致上当受骗的。所以,与其出了问题再请律师打官司,倒不如未雨绸缪,在签订合同之前,就请专业人士帮自己把好合同关。

第三,维护权益要及时。我国法律规定,主张自己的权利必须在一定的期限之内。如果超出了这个期限,即使手中掌握着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法院也不会受理。因此,在订立合同时,我们就要对双方承担义务、行使权利的时间进行明确的规定,并尽可能使这个规定有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于每一个现代人来说,学会用合同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充分认识合同的重要性,上好“合同”这门课,我们就可以为自己筑起一道有效的防火墙。

人不能没有忧患意识——张养浩〔中吕〕红绣鞋(才上马齐声儿喝道)

《老子》中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意思是,灾祸是幸福的根源,幸福又埋伏着灾祸的种子。张养浩有一首散曲,对这句话的后半句做了形象的解释:

〔中吕〕红绣鞋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怒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

张养浩一生为官30多年,从东平(今山东东平)学正,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30年间,他阅尽官场百态,几经宦海沉浮。在他眼中,越是得意忘形之人,越容易给自己招来灾祸。

这首曲子是他退官归隐时所作。曲子的第一句,是对达官贵人的一声棒喝。“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瞧瞧,这些人刚得官就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衙役们前呼后拥,大声喝斥百姓让道。在他们最兴奋的时候,作者迎头一瓢冷水泼上去,语气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们,这样下去非得断送性命不可呀!作者给他们敲响警钟:不要得意忘形,不要飞扬跋扈,不要等陷进深坑再着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胡作非为之辈怎能逃脱天怒人怨的惩罚?最后一句“把旧时威风不见了”,与开头一句紧相照应,揭示了“福兮祸所伏”的道理。

为什么“福兮祸所伏”呢?说到底,就是因为当人们一味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时候,往往眼光狭隘,对潜在的灾难和危险缺乏警惕,所以一旦隐患爆发,根本无力应付。

那怎样才能避免“福”向“祸”转化呢?其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具备忧患意识。春秋时期,公仪休因德才兼备而被选为鲁国的宰相。他喜欢吃鱼,就有人送鱼给他,公仪休拒而不受。送鱼的人说:“听说你喜欢吃鱼,为什么不肯接受我送的鱼呢?”公仪休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更不能接受你的鱼。我现在做宰相,买得起鱼,自己可以买来吃。如果我因为接受了你送的鱼,而被免去宰相之职,我就买不起鱼了,难道你还会再给我送鱼吗?这样一来,我还能再吃到鱼吗?因此,我决不能接受你送的鱼。”

身居宰相之职,公仪休连一条鱼都不肯收受,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贪污受贿,妄自尊大呢?怎么会陷入“深坑”呢?与曲子里的官员相比,公仪休多的是一份忧患意识,所以才不会在官场迷失自己。

有人说,最高的幸福是一种不忘隐忧的幸福,即快乐而不迷失,得意而不忘形。当自己的幸福感处于顶峰时,一定要提醒自己多些冷静,这才是明智的人生态度。忧患意识,是淡淡的哀愁,它能提醒我们不被眼前的欢乐所淹没,它能让我们在快乐中不忘福祸相依、苦乐相随的道理。

“福”容易向“祸”转化,但并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命运最终会向哪个方向转变,除了环境的因素之外,人本身的素质和行为更是起决定作用。忧患意识,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的处境,也是保持幸福的前提。

功成身退——白朴〔中吕〕阳春曲·知几(张良辞汉全身计)

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事业成功,这几乎是所有人的理想。可功成名就之后,怎样做才算明智呢?白朴的这首散曲,表达的是一种功成身退的观点:

〔中吕〕阳春曲

知几

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乐山乐水总相宜,君细推,今古几人知?

这首散曲的题目叫“知几”,意思是“识时务者”。作者先是引了两个历史典故:一个是“张良辞汉”,一个是“范蠡归湖”。张良是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的功臣,却在大功告成之后自请告退,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范蠡是帮助越王勾践灭吴的谋士,吴国灭亡之后,范蠡看清了勾践可以共患难却难以共安乐的真面目,便主动辞官,携妻泛舟五湖。在白朴看来,张良、范蠡功成身退的做法,是避害全身的明智选择,他们才是真正的识时务者。

的确,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非常残酷。君臣之间,打天下时可以共患难,但坐天下时,却难以共安乐。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历史上,因居功自傲或不甘寂寞招来杀身之祸的功臣名将比比皆是。与张良同为汉朝开国元勋的韩信,为刘邦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正是由于功高盖主、居功自傲,才导致被杀;与范蠡同殿为臣的文种,也曾为勾践的兴复大业出谋划策,但他不听范蠡的忠告,功成身不退,结果被勾践赐以利剑饮恨自尽。所以,白朴接下来说:“乐山乐水总相宜”。在他看来,功成之后移情山水才是远离烦恼、享受生活的最好方式。不过,他非常遗憾地感叹道:“君细推,今古几人知?”是啊,细细推究,功成身退的道理,又有几个人能真正明白呢?当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达到权力的巅峰时,有几个人能甘于寂寞,舍得抽身而去呢?

功成身退不仅是历史的教训,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说,过分自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太露,则难保长久。金玉满堂,不能永远拥有;富贵而骄奢,则自取灭亡。功成身退,才合乎自然的法则。任何事物都遵循萌芽、发展、成熟、衰亡的规律,无论多么娇艳的花朵,只要花期已过,也就完成了使命,该退去了。人不也是这样吗?无论你曾取得过多么惊人的成就,作出过怎样的贡献,可一旦鼎盛时期过去了,精力就会呈现衰退之势。况且,长江后浪推前浪,新的一代又迅速成长起来,此消彼长,生生不息。所以,一个人在其鼎盛期激流勇退,往往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如果非得“把功名进行到底”,玩到江郎才尽,未必就是明智的选择。

功成身退并不完全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应世方法,更多时候,它还是一种积极而充满智慧的处世方式,体现出一个人的胸怀和气度。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美国的开国总统。1797年,当他的第二届任期还未结束的时候,他就主动提出不再参加下一届总统竞选。当时他的年龄还不到65岁,而美国宪法对总统尚无任期限制。凭他的贡献、威望完全可以终身坐在总统宝座上,但他却对人民说自己“年事增高,越来越感到退休的必要”,因此“下定决心谢绝将我列为候选人”。他把功成身退看作一件愉快的事情,因为,从繁忙的政务中解脱出来,隐退到弗农山庄旧居之后,“除非有不速之客来访,我与我的妻子可以做20年来想做而没能做的事情,可以坐下来共进晚餐”。这位开国总统在自己的庄园里尽情享受晚年,直到1799年12月14日与世长辞。功成身退的华盛顿并没有被人民忘记,相反,他的名字永远在历史和人民的心中闪光。美国人民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自己的首都,还在每年法定的休假日期中,专门设立了总统日来纪念华盛顿。的确,生活本是丰富多彩、乐趣无穷的,功成身退,可以为后来人提供施展的空间,可以让自己保全盛名,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时间享受家庭乐趣,欣赏田园风光。相比之下,那高处不胜寒的官位,就不见得那么让人留恋了。

不过,能像华盛顿那样功成身退的人,可以说凤毛麟角,就像白朴所云“君细推,今古几人知?”大多数掌权者,一旦掉进权力的迷宫,恋栈之心难以挥去。多少为官之人不愿意退休,多少人在退休之后不甘寂寞,心情苦闷。其实这都没有必要。公元2世纪的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在他的名著《沉思录》里,把人生比作舞台,他讽刺有的人觉得自己在这个舞台上“只演了三场,还没有演完第五场哩!”而在他看来,“在一个人的生命里,三场也就是一整出戏了”,再演下去就没有人捧场了。华盛顿演了两场就激流勇退,但他的美名却流芳百世,受到人们的景仰。

今天,功成身退并非是隐居山林,它更多的是一种心态,一种胸怀,是一种明智的处世智慧。懂得功成身退,就不会居功自傲,就不会不甘寂寞;懂得功成身退,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受多彩的生活。

淡泊名利,逍遥自得——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就写一位疯跛道人用一首《好了歌》点化甄士隐,度他出世,其中有两段歌词是这样的:“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这几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们热衷功名富贵的荒谬可笑。其实,元代也有不少文人在作品中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其中,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就很有代表性:

〔双调〕夜行船

秋思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没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里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富家儿更做道你心似铁,争辜负了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不争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休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哪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这个套曲是马致远散曲中隐逸题材的代表作。曲子的大意是这样的:

人生百年如梦,回首往事,不禁令人感慨万千。今日春来,明朝花谢,人生苦短,快快饮酒享乐吧!图王霸业有何用?曾经金碧辉煌的秦宫汉阙,如今已衰草连天,变为牧场;曾经君临天下的古代帝王,如今已沦为渔父樵夫的闲谈对象。即使在墓碑上刻下丰功伟业,千百年后,也无人能辨认上面的字迹。英雄豪杰又能怎样?生前功勋显赫,死后的坟墓也不过成为狐兔的洞穴而已。再稳固的功业也终归覆灭,而今魏在哪里?晋在哪里?拥有大笔财富,也不必得意忘形,人生短暂,能用多少?可怜那守财的痴人,辜负了人生大好时光!眼看又是一天过去了,时光飞逝,鬓已斑白,与其把精力耗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还不如丢开一切,美美睡上一觉。莫笑斑鸠不会筑巢,大智若愚有啥不好?不争名利,不辨是非,远离红尘,投身自然,何其逍遥!看看世上争名夺利的人吧,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你拥我挤像蚂蚁排阵,嘈嘈杂杂如蜜蜂酿蜜,争来抢去似苍蝇争血。可欲壑难填,争到何时是尽头?看破红尘,我选择的是陶渊明和裴度那隐居林泉的生活方式,赢得了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享受!生命有限,我还能再过几个重阳节呢?一醉方休吧,哪怕孔融来访,我也不见!

马致远在这套曲子里表达了对追名逐利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的确是马致远晚年生活的写照。马致远是大都(今北京)人,他年轻时曾胸怀大志,热衷功名,后来在浙江做过地方小吏,大约50之际,他选择了在杭州归隐。这首曲子应该是他切身的人生感悟。在他看来,人生短暂,富贵无常,追名逐利毫无意义。只有淡泊名利,投身自然,才能摆脱烦恼,获得精神自由,真正享受人生。马致远深受道教影响,道教要求人们放弃世俗生活,投身自然,追求“清静无为”,使心灵达到空明的境地,以维护精神的自由和身体的健康。

尽管我们现在不必选择归隐,但马致远的肺腑之言对我们还是有启发意义的。人生在世,只有淡泊了名利之心,才能不患得患失,才能赢得心灵的宁静和自由。的确,人生不过百年,我们真正需要的物质其实并不多,那又何苦不顾一切地追求身外之物呢?

《庄子》中曾讲过一个故事。古时有一位贤者叫许由,尧帝仰慕其名,想把天下让给他。可许由对尧帝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意思是,小鸟在树林里筑巢,最多不过占用树的一枝;偃鼠在河里饮水,所需不过满腹。既然“一枝”、“满腹”就已经足够,又何苦贪恋“天下”呢?那不是毫无意义吗?

可是,生活中有几人甘心只得到“一枝”和“满腹”呢?当权力、财富、职称、学历成为衡量成功的标准时,人们不惜透支自己的健康和精力,不惜放弃种种享受快乐的机会,去追求进一步的“成功”。可是,人生是短暂的,生命是脆弱的,试想,当我们一路匆匆赶到人生终点的时候,得到的是什么?失去的又是什么呢?

生活中有太多的乐趣值得享受,贪恋自己并不需要、也无法带走的东西,就意味着放弃更多的快乐和自由。这又何苦呢?马致远在50岁之际,远离是非,赢得了宁静;舍弃名利,获得了自由。有失才有得,“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生活丰富多彩,如果你渴望多一份逍遥和自由,那就只有将名利看得淡一些,本来嘛,“一枝”足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