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雨霖铃

寒蝉[1]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2],方留恋处[3]、兰舟[4]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5]。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6]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7],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8],更[9]与何人说?

【注释】

[1]寒蝉:有两解,一是指寒天之蝉,因秋深天寒,蝉即不鸣,故常将遇事不敢讲话比作寒蝉;二是指蝉的一种,较一般蝉为小,青赤色,又称寒螀、寒蜩,《礼记·月令》说:“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曹植《赠白马王彪》有“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句。因后有“凄切”之语,故当以第二解为是。[2]无绪:没有情绪,没有心情。李中《客中寒食》有“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句。[3]方留恋处:别本作“留恋处”,无“方”字,按词牌计,疑脱漏。[4]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5]凝噎:也写作“凝咽”,本意为喉中气塞,这里指因悲伤而说不出话来。[6]楚天:指南方的天空,因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楚国,故以楚字代指江南。[7]经年:本意为经过一年,这里指许多年、年复一年。[8]风情:有两解,一指风雅的意趣、韵味,陆游《雪晴》有“老来莫道风情减,忆向烟芜信马行”句;二是指男女间的情感,深情蜜意,李煜《柳枝》词有“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句。此处似以后一解较妥。[9]更:别本作“待”。

【词牌说明】

长调,唐教坊曲,又名《雨霖铃慢》。《碧鸡漫志》引《明皇杂录》说:“帝(唐玄宗)幸蜀(安史之乱后逃亡蜀地),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时梨园子弟唯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于世。”《乐府杂录》则说是张野狐所制。《钦定词谱》说“宋词盖借旧曲名,另倚新声也”。故此牌宜抒写哀怨之意,以此柳词为正格。

【语译】

时已傍晚,一场骤雨才刚停歇,寒蝉面对长亭凄切地鸣叫着。在京郊设帐饯别,我倍感伤痛,就连饯行酒也喝得毫无心情。正当依依不舍之间,船夫又来催促,说船就要开了。我们互相拉着手,望着对方含泪的眼眸,想要说些什么,但竟然气噎塞喉,说不出一句话来。想到我此去不知道有多遥远,那江南之地也会是同样的暮霭沉沉,但却更辽阔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之人就为离情而感伤,更何况正当如此凄冷的深秋时节呢?今晚,当我酒醒以后,想必船只已经驶开很远了,我只能见到岸上的杨柳,以及晓风中天际的残月。这一去不知道会有多久,年复一年,因为你不在我的身边,种种良辰美景想必都白白存在了,就算有千万种深情蜜意,我又能够向谁去倾诉呢?

【赏析】

这是柳永最负盛名的一首词,甚至可以说它是古往今来最成功的伤别词,无人能出其右。内容是写词人离开京城,远赴江南,在河边与爱人分别,登上小舟,他想到此去将会如何的孤寂,无人再可倾吐衷肠,不禁黯然神伤。

如此,只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难以表述情感的深厚,但柳词以高妙的笔法写出,其情其景,却足以使读者也潸然泪下。词的开篇先点明分别的时间和地点,季节是深秋,所以“寒蝉凄切”,因为送别,所以在“长亭”,并且时间已经很“晚”了,想必因为不忍分别,所以拖延了太长的时间吧,在舟子不断的催促下,词人和爱人只好作最后的告别。

他们互相牵着手,泪眼婆娑,想要说些告别的话,但是却说不出来。这一刻,无声更胜有声,无言就是万语千言。这一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非真临其景,真富其情者,是根本写不出来的,甚至是根本想象不到的。虽然说不出话来,但词人心中却有千头万绪,他不禁想到,这一去山水阻隔,千万里辽阔,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啊。

词人的目的地是江南,从都城(汴梁)前往江南,以当时的交通状况来说,无疑是相当长一段旅程了。分别的时候,正当“暮霭沉沉”,词人想到,江南的天地再如何广阔,景致再如何美丽,恐怕此后在自己的眼中,也都是同样的“暮霭沉沉”吧,分别这一刻将永远镂刻在自己心中吧。而且此处以“楚天阔”三字,更表现出词人对旅途的迷茫,对分别的感伤,天地广阔,人在其中是何等的渺小而孤寂啊!

上阕情景交融,独在秋景中摘选出“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等意象,以增强分别时的凄凉和感伤。下阕开篇则先描写情,以离别更加深秋,使别愁渐浓渐厚。然后词人想象道,分别以后,我登船而行,想必酒醒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你了。那时候还能看到些什么呢?想必只有“杨柳岸、晓风残月”吧。杨柳本是抒发离情惯用的意象,而晓风清冷,残月凄凉,也是用景来衬情,这不像是国画,倒像是油画,在画布上一层层地涂抹黯然的色彩。

词人最后想到,与爱人离别之后,自己的整个世界都将黯淡下来,不仅仅“暮霭沉沉”,而且各种“良辰美景”从此都白白存在了,因为自己再也没有心绪去欣赏了,更因为“良辰美景”只愿与你共赏,而无你在我身旁的时候,因美景而生发出的种种欢娱,种种柔情,我都已经无人可以倾诉了呀!

从“寒蝉凄切”始,到“更与何人说”止,几乎无一句不是佳句,而又无一句有喧宾夺主之感,自然流畅,情深意浓,艺术感染力非常强烈,所以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中说它“余恨无穷,余味不尽”。《论语·八佾》中记载,孔子评价《关雎》,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后世很多文人士大夫即以此作为文学艺术的最高标准,讲究“委婉”,花间之类,大抵如此。但是柳永不管那一套,他深入发掘内心的情感,不惜用词的形式将别愁完完全全地托出于外,长歌当哭。可以说,柳词不仅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开拓了词的格局,也解开了缠绕在这种艺术形式上的情感枷锁。

【对照阅读】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是晏殊一首著名的写离情的词,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句享誉一时。在北宋前期的词作中,此词的感情色彩是相对比较浓烈的,但与柳词《雨霖铃》“寒蝉凄切”对比,就显得要委婉很多。当然,小令不适合层层涂抹,叠叠递进,也是原因之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