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论无鬼

鬼论无鬼

交河及孺爱、青县张文甫,皆老儒也。并(1)授徒(2)于献。尝同步月南村北村之间,去馆稍远,荒原阒寂(3),榛莽翳然(4)。张心怖欲返,曰:“墟墓间多鬼,曷(5)可久留?”俄一老人扶杖至,揖二人坐,曰:“世间安得有鬼,不闻阮瞻之论乎?二君儒者,奈何信释氏(6)之妖妄。”因阐发程朱“二气屈伸”之理,疏通证明,词条流畅,二人听之皆首肯(7),共叹宋儒见理之真,递(8)相酬对(9)。竟忘问姓名。适大车数辆远远至,牛铎(10)铮然,老人振衣急起曰:“泉下之人,岑寂久矣。不持无鬼之论,不能留二君作竟夕(11)谈。今将别,谨以实告,毋讶相戏侮(12)也。”俯仰之顷,欻然(13)已灭,是间绝少文士,惟董空如先生墓相近,或即其魂欤。

注释

(1)并:一起。

(2)授徒:教授学生。

(3)阒寂:寂静无声。

(4)翳然:荒芜。

(5)曷:通“何”,怎么。

(6)释氏:佛家。

(7)首肯:点头认同。

(8)递:依次,顺着次序。

(9)酬对:应酬答对。

(10)铎:铃铛。

(11)竟夕:终夜,通宵。竟:终了。

(12)戏侮:戏弄侮辱。

(13)欻然:形容出入无常。

译文

交河的及孺爱、青县的张文甫,二人都是老儒生,一同在献县授徒讲学。一天晚上,二位先生趁着月光在南村和北村之间散步,渐渐地就远离了学馆,来到一片草木丛生、寂寞荒凉的原野。张文甫心里害怕,想回去,对及孺爱说:“废墟坟墓之间多有鬼魂,此地怎么可以久留呢?”

正说着,一位老翁手扶拐杖来到二人面前,拱手请二人坐下说话。老翁说:“世上哪有鬼,难道你们没听说过阮瞻的理论吗?二位先生是儒家学者,为什么要相信佛家的胡说八道!”说着,老者就谈论起宋代程朱学派关于二气屈伸的理论,讲解通达,论证明确,条理清楚,文辞流畅。二位先生听着,连连点头称赞,赞叹佩服宋儒掌握了大道的真谛。

二位先生只顾与老翁谈论理学,竟忘记了问他的姓名。这时有几辆大车从远处驶来,牛铃之声非常响亮。老翁立刻敛衣起身,说:“我这黄泉之下的人,寂寞得太久了。如果我不持无鬼的论调,就不能留二位先生在这里作此彻夜长谈。现在我们马上就要分别,谨以实言相告,望二位切勿惊讶,不要认为我是有意捉弄生人。”眨眼之间,老翁就不见了。这附近绝少有读书人,只有董空如先生的坟墓比较靠近,老翁大概就是董先生的灵魂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