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吕后擅专权,少儿存大志
刘恒得到众臣保荐,被父亲刘邦封为代王。此时的汉宫内,储位争夺如火如荼,异常激烈,皇后吕雉和戚夫人明争暗斗,互不相让,刘恒的母亲薄姬认清了形势,谨小慎微地保护着儿子。尽管如此,刘邦去世,吕后专权,诸多皇子们的命运发生了重大改变,刘如意被害身亡,戚夫人被残为人彘,诸皇妃被囚禁,诸皇子被遣散,刘恒和他的母亲能逃脱灾难吗?
第一节 废立太子风波
第一次废立之争
浩浩未央宫,绵延数里远,北有玄武门,东有苍龙门,两门高大雄壮,达三十多丈,未央宫内,宫殿亭台,一座连着一座,别致华丽,规模辉煌壮观。
唐朝时,刘沧曾经作《望未央宫》一诗,诗中写道:
西上秦原见未央,山岚川色晚苍苍。
云楼欲动入清渭,鸳瓦如飞出绿杨。
舞席歌尘空岁月,宫花春草满池塘。
香风吹落天人语,彩凤五云朝汉皇。
未央宫复原建筑图
当初,未央宫刚刚建成,高祖刘邦视察后,曾经因为宫殿的豪华奢侈,责备过负责建造的丞相萧何,他说:“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但萧何不这么认为,他回答道:“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正是由于天下未定,人心不安,所以才修筑这么庞大的宫室,藉以震慑天下,树立天子之威!
高祖刘邦和他的诸位姬妾、子女,就住在威严奢华的未央宫内,此时,后宫储位之争越来越激烈,吕后和戚夫人两个人明争暗斗,互不相让。
有一天,高祖刘邦来到戚夫人的宫里,看见戚夫人正在偷偷哭泣,刘邦明白戚夫人仍然为儿子的事放不下心,于是安慰她:“废立太子是件大事情,我们要从长计议。”
未央宫遗址
戚夫人转过脸去看着刘邦,忧心忡忡地说:“陛下宠我这么多年,我还能不明白陛下的苦心吗?我只是伤心,等到陛下百年之后,你最喜欢的妻儿却要死于非命,不得善终。”
刘邦听罢此言,也悲从中来,他想了想,果断地对戚夫人说:“你不要再担心忧虑了,明天早朝,我就下诏废太子,立如意为新太子。”
戚夫人见高祖终于下了决心,非常高兴,欢欢喜喜地侍奉高祖。
第二天,高祖上朝后,果真对群臣提出废立太子一事,众臣听了都大吃一惊,废立太子可不是小事,关系到国家社稷之根本,众人慌忙跪到地上,纷纷向高祖陈述废长立幼不可取。
高祖刘邦意欲废立太子,一是考虑到戚夫人母子安危,其次他确实觉得如意聪明果断,很有谋略,能继承大业,而太子刘盈,自小懦弱,做事优柔寡断,他母亲吕后又为人刚毅,一旦他继承帝业,大权必然会落到吕后手中。高祖刘邦见众臣一致反对废立太子,就大声责问他们道:“既然你们认为不可以,那么你们说说为什么不可以。”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作答,这时,御史大夫周昌站了出来,他由于说话口吃,急得满脸通红,来回摇晃脑袋,好一阵才说出几句话:“我就就——就是知道不可以,陛下要废太子,我就就——就是不能听你的命令。”
周昌为人正直,曾经屡次直谏高祖,被满朝文武视为诤臣,大家见他说话这么费力,还力陈己见,都暗暗为他叫好加油,也不由得随着他一起摇头晃脑。
坐在殿上的刘邦,看看殿下的文武百官,一个个摇来晃去,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众人见高祖笑起来,也跟着一起大笑。
哄堂大笑之余,刘邦只好道:“以后再说吧!先退朝。”
这次殿上的废立之争,马上传到吕后的耳朵里,她立刻派人请来周昌,亲自迎到宫门外,把周昌请进自己宫内。吕后见到周昌后,屈膝下跪,感激他力保太子之恩。周昌却义正严辞地说:“我就就——就是为公不为私,请皇后起身。”周昌如此耿直,吕后也不便再说什么。
戚夫人知道废立之事未成,不免大失所望,又哭泣着请求高祖:“我也不是非要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只是时至今日,希望陛下能够想个办法保全我们母子的性命。”刘邦只得安慰她说:“放心吧!我正在想办法呢!”
第二次废立之争
就在高祖为废立太子之事,忧烦不已的时候,淮南王英布又谋反了。已经六十岁的高祖再次御驾亲征,这也是征战半生的刘邦,最后一次指挥战斗。战争非常激烈,刘邦在战争中不幸被箭射伤。这次伤势严重,刘邦只能匆匆赶回长安,请人诊治,细心调养,戚夫人日夜服侍在高祖身边,喂水服药,殷勤备至。
高祖刘邦觉得自己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担心自己的时日不多,想赶紧颁诏废立太子。于是将重要大臣召进后宫,再次与他们商量废立一事,大臣们仍然不同意高祖的这个决定,他们推举张良进谏高祖不要再做废立的打算。
张良历来受高祖尊重,平时进言,高祖大多能够采纳。而今天张良跪在高祖面前,侃侃而谈,可是高祖躺在床上,连眼睛都不睁一睁,好像睡着了。局面一时僵持不下,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高祖见诸位大臣不再言语,心中暗暗高兴,他赶紧坐起来,说道:“如果你们没有别的意见,就这么决定吧!”
高祖刘邦刚刚说完,就见太傅叔孙通快步走到高祖面前,他说道:“废立太子,自古以来有过好几个例子。晋献公因为宠幸骊姬,废了太子,结果造成国家大乱,为世人嗤笑;秦始皇不早早地立长子扶苏,后来被赵高趁机诈立胡亥,使秦朝历经二世就被推翻。这些事情,难道陛下没有亲眼看到吗?现在的太子仁厚孝顺,他有什么过错,非要将他废除?如果陛下一意孤行,一定要废长立幼,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我这就死在您的面前。”叔孙通说着,拔出佩剑就要自刎。
商山四皓
高祖连忙制止叔孙通:“爱卿且慢动手。我也是说着玩的,你不要太认真。”
叔孙通说:“这样的大事陛下怎么能说着玩呢?请陛下以后不要再戏言太子事。”
至此,高祖刘邦两次打算废立太子,都因为大臣力谏而没有成功,也因为这两次废立之事,吕后和戚夫人由情敌转变为政敌,冲突更加激烈,彼此更加仇视。
后来,吕后听从张良的计策,请来商山四皓辅佐太子。所谓“商山四皓”就是商山之中的四位隐士,名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这四位饱学之士先后为避秦乱而结茅山林。商山在今陕西省,山林幽美,云霞缭绕,地势非常险峻,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高祖刘邦曾几次请他们出山共扶社稷,可是他们因为高祖轻视儒士,避而不见。太子在张良的指引下,备足厚礼,又亲自前去,终于请得四皓出山辅佐自己。
刘邦在最后的日子里,召见太子刘盈,他看到商山四皓侍奉太子左右,尽心尽力,顿时明白,太子的势力已经非常稳固,很难动摇,并非自己想废就能废,想立就能立了,于是彻底死了废立之心。他在临死前,为戚夫人母子做了最后的安排,命令耿直的御史大夫周昌做赵王如意的丞相,辅佐、保护如意回到自己的封地赵国,另外,他担心吕后专权后,会危及刘氏天下,便杀白马,与几位重臣歃血为盟:
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
一场相持日久的储位之争就此结束。
第二节 吕后专权
遣散众皇子
公元前195年春,高祖刘邦去世,太子刘盈顺利继承帝位,年仅十六岁,他的母亲吕后被尊为皇太后。吕太后在儿子做了皇帝以后,成了未央宫内至高无上的主人。而戚夫人母子、薄姬母子以及其他姬妾子女的命运也都掌握在这个女人的手中。
吕后玉玺
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刘盈做了皇帝,其他七个儿子已经在先帝在位时各自册封为王,赵王如意、齐王刘肥各自去了封国,其他的几个分别是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年龄尚小,还留在未央宫内,没有去自己的封国。
一天,吕太后在未央宫内散步,听到一阵嬉闹声,她顺着声音走过去,看到儿子刘盈跟其他几位皇子在一起下棋玩耍。他们围成一圈,你说我吵,玩得正开心。吕太后连忙上前,大声训斥几位皇子:“你们怎么在皇帝面前这么肆无忌惮?皇帝是君,你们是臣,不能这样跟皇帝随意玩耍。”
几个小皇子平时就畏惧吕太后,听她这么一说,赶紧跑走了,剩下刘盈一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他转过身对母亲说:“我们是兄弟,在一起玩耍有什么不可以的。”说完,也气呼呼地走了。
吕太后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沉思良久,转回宫中,她立即下旨,命令诸位皇子不论年龄大小,一律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但是不允许皇子的母亲随他们一起前往。
刘盈听说母亲要把自己的众位小兄弟赶出未央宫,跑到太后面前争辩道:“他们年龄还小,过几年去封地也不晚。”
吕太后训斥一句:“你懂什么?”就不理刘盈了。
薄姬听说太后让各皇子回到封地,又不允许母亲前往,非常伤心,想一想,儿子只有八岁,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自己,一人到边远的代地生活,怎么不让自己担心呢?
刘恒看出母亲的担忧,安慰母亲道:“母亲,您就放心吧!我已经八岁了,会照顾自己。再说,宫内有婢女、监官服侍,出外有大臣、将相辅佐,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母亲看看懂事的刘恒,也只好点点头,她知道现在的后宫事务由吕太后一人说了算,尽管自己在后宫当中,一向都小心谨慎,没有一次顶撞过太后,但未来如何,只能听天由命。
其他皇子的母亲都不甘心,纷纷来找吕太后,希望她能开恩,允许皇子能够和母亲一起去封地。她们哪里知道太后还有其他的打算,她准备打发走皇子后,再对诸位姬妾展开报复。太后心想:先帝在的时候,你们争宠夺爱,全不把我放在眼里,现在我主持内政事务,谁敢不听我的?于是太后下旨,把所有受先帝宠幸的姬妾关起来,不准她们随意出入。
刘恒来到太后宫内,准备辞别嫡母皇太后,远赴代地。太后看看刘恒,问道:“你怎么不请求你母亲与你一同去封地呢?”
刘恒从容答道:“我只是听从太后的命令,不敢擅自做主。”
太后听了满意地说:“还是你懂事,这样吧,让你母亲来见我。”
薄姬的为人,太后很清楚,她安分守己,从不争强好胜,对太后毕恭毕敬,没有一点越礼的行为,先帝在的时候,也一直不讨先帝喜欢,薄姬在深深后宫内,见到先帝的次数屈指可数。这样的一个女人,也够可怜的,大可不必把她放在心上跟她争长斗短。太后决定,让薄姬陪同儿子刘恒一起去封地。刘恒母子得到这一准许,喜出望外,谢过太后,匆匆忙忙离开未央宫,踏上了远去的征程。
毒死赵王刘如意
众位皇子离开以后,吕太后立刻实施她的下一步计划,加紧迫害曾经受过先帝宠爱的姬妾。她平生最恨的就是戚夫人,她想:你凭着年轻漂亮、先帝宠爱,就不把我放在眼里,这倒也罢,竟然以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先帝喜欢,三番两次撺掇着先帝废立太子,这不是摆明要置我们母子于死地吗?吕太后越想越生气,于是命人剪去戚夫人的头发,给她穿上粗布黑衣,还在她的脖子上戴一个大大的铁圈,把她赶到永巷当中,让她整日舂米做劳役。可怜戚夫人,曾经受尽宠爱,享尽荣华,先帝在时自己是多么风光!转眼间,人去物非,竟然落到了这步田地。
戚夫人每天不停地干活,边干活边想起自己逝去的美好日子,边想起远在赵国的儿子如意,她不由得随口唱道:
子为王,母为奴,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汉惠帝刘盈像
儿子是王,母亲是奴,母子远离数千里,儿子呀,你可知道你的母亲每天都面对死亡吗?可是怎么样才能让你知道这一切呢?
歌声很快传到吕太后的耳朵里,她一听勃然大怒:“什么!还想依靠儿子?以为儿子为王就了不起吗?我现在就除掉他。”
戚夫人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哀怨加速了他们母子的死亡。吕太后立刻派人到赵国,召赵王如意入朝。
御史大夫周昌早已经听说后宫发生的事情,也知道朝政大权被太后掌握,他明白,召赵王如意入朝,必定遇害。他毫不含糊地对来使说,太后已经囚禁戚夫人,现在又召赵王回去,肯定不怀好意,他让来使回去禀告太后,赵王病了,不能回去。
太后一连三次下诏,都被周昌顶了回来。周昌曾经力保太子,有恩于太后,太后思来想去,想出一条调虎离山的计策,她先下令召周昌回朝,周昌接到命令只得离开赵国,自己一人回到长安。周昌前脚离开赵国,太后的使者后脚到了赵国,再次召赵王如意入朝。
赵王没有周昌的保护,只好奉诏回京。
惠帝刘盈素来仁厚,与诸位兄弟关系都不错,他看到宫中发生的一切,知道太后召赵王回来,一定凶多吉少,便决定尽力保护自己的弟弟——赵王如意。于是他亲自出宫,到霸上迎接赵王,并把赵王安排在自己的宫内,两人吃住都在一起。
太后看到儿子刘盈如此保护赵王,非常气愤,她派人时时刻刻监视赵王,一旦有时机,立刻对他下手。
这天终于来到了,早上惠帝刘盈出去打猎,他起来后,看到赵王睡得正香,不忍心把他喊醒,自己带着人出去了。
对太后来说,这是难得的好机会,她马上命令心腹卫士,带着毒酒去毒杀赵王。卫士径直闯入寝宫,将酒放到桌上,对赵王说:“这是太后赐给大王的酒,请大王赶紧服用。”
赵王自从回到皇宫,几次提出看望自己的母亲都没有得到允许,皇帝刘盈又处处保护自己,他已经察觉出周围的危险,面对太后的赐酒,又不能拒绝,这可如何是好?如意情急之下,忽然心生一计,他对卫士们说:“皇兄出去的时候,嘱咐过不许我饮酒,你们先回去吧!皇兄回来了,我请示他后,再饮也不迟。”如意确实聪明,他想你们总不能不听皇帝的命令吧,等皇兄一回来,我的性命可就保住了。
几个卫士哪里听得进这些话,他们从太后那里得到的是死命令,太后说了,如果赵王不死,你们几个也别来见我了。卫士们相互对视一眼,扑上去把赵王摁倒在地,撬开嘴,将一杯毒酒硬生生地给他灌下去,随后转身离去。
惠帝刘盈打了一会儿猎,心中仍然挂念赵王,就匆匆回来了。他回到宫中一看,大吃一惊,赵王如意仰在床上,七窍流血,已经死去了。可怜的赵王如意年仅十四岁,就这样被毒死了,后来他被追谥为隐王,意思是他的聪明才智没有来得及施展。
如意死后,太后非常高兴,她急于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仇人——如意的母亲戚夫人。这天,她亲自来到永巷,对衣衫褴褛的戚夫人说:“你不是盼着你儿子回来吗?我告诉你,他回来了。”
戚夫人听到儿子回来,又见太后这么高兴,顿时预感到了危险,她急切地问道:“你把我的儿子怎么啦?”
“哼,”太后冷冷一笑,“他死了。”
真如五雷轰顶,戚夫人唯一的一丝挂念与希望都没有了,她摇晃几下,朝墙上撞去,希望一死了之。太后急忙命身边的人拦住戚夫人,她恶狠狠地说:“想这样死去,不是太便宜你了吗。”
后来,戚夫人日夜咒骂太后,太后便命人挖去她的双眼,熏聋她的双耳,又用药灌哑她的喉咙,还砍去她的四肢,把她扔进厕所里,喊作“人彘”,残忍程度目不忍睹。
惠帝刘盈在赵王如意死后,一直非常伤心,对母亲颇有怨言。太后为了让儿子死心,也想让他认识到政治的残酷,便带他去观看“人彘”。惠帝刘盈见到废为“人彘”的戚夫人,当年的如花美眷却成了今天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模样,被吓得目瞪口呆,精神失常,从此以后,经常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无法上朝理事。《史记》上记载,惠帝刘盈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从此吕太后一人独掌朝政。
第三节 北渡黄河
刘恒与母亲薄姬离开长安,一路北行,随从他们前去的还有舅父薄昭,以及不多的宫女、太监。漫漫北行路,尘沙乱飞扬,生在帝王家的刘恒,能受得了路途的颠簸,吃得了这份苦吗?
车轮滚滚,很快驶出了长安城,刘恒第一次离开宫门,来到外面广大的天地之间,看到什么都觉得新奇。他坐在车辆中间,向外观望,当时正是秋季,广袤的田间,庄稼成熟,百姓们挥镰收割,忙得热火朝天。
毕竟只是八岁的孩子,刘恒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劳动场面,当然产生好奇心,他在车上坐不住了,只想跑下去玩耍。母亲薄姬拦住他:“我们要到代地,路途遥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到达,如果耽误行程,我们怎么向太后交代?”薄姬对于太后恩准自己和儿子一起远赴边疆,充满了感激之情。在以后的岁月里,薄姬一直非常尊敬太后,就是儿子刘恒做了皇帝,她也没有因为儿子得势,对吕太后有丝毫的诋毁怠慢之意。正是薄姬这宽厚的胸襟,对待荣辱得失不骄不躁的做法,深深地影响了刘恒,使他幼小的心灵懂得了忍让,学会了宽容。
转眼间,刘恒的车辆来到黄河岸边,此时人们正忙于劳作,河上摆渡的船只很少。刘恒一行人只好在一家旅舍住宿等待船只。
刘恒侍奉母亲休息后,缠着舅父薄昭,让他带自己出去看看。薄昭说:“这里有什么好看的,我们在繁华的长安什么没有见过,还是赶紧休息吧!”刘恒却不这么认为:“这里也是我大汉的江山,我身为皇家子孙,当然应该了解各地的情况,长大了才能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呀!”
薄昭知道自己的外甥喜欢读书,文才武略,都有所通,听他这么一说,心中忽然一动,这个孩子还有如此大的抱负呢!于是他带着刘恒来到街上,街上来往的行人并不多,偶尔才能看到一两个挑担的人走过。汉朝初年,经过多年的战争,生产遭到破坏,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各地人们的生活还没有走上正轨。
刘恒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忽然,一个穿着破烂、步履蹒跚的老人朝着他走过来。舅父薄昭赶紧上前拦住老人,问道:“你要做什么?”老人被身强力壮的薄昭吓了一跳,他颤巍巍地说:“我要到河北去。”
“老人家,你也要到河北?”刘恒走上前,客气地对老人说。
“是啊!我女儿在河北。”
“我也要去河北,”刘恒跟老人攀谈起来,“现在没有船只。”
“有船又怎么样?”老人叹口气,“没有坐船的钱。”
刘恒一听,对老人说:“这样吧!你明天跟我一起走。”
薄昭担心外甥的安全,并不同意他的做法,在这陌生荒僻之地,万一遇到强盗谋害可怎么办?
刘恒没有理会舅父的担忧,他说:“一个孤苦老人,有什么可担心的?”
老人跟刘恒说,自己的女儿在几年前的战乱中走失了,多年没有消息,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在战乱中散失的人陆续回到家乡,老人经过多方打听,听人说在河北见到自己的女儿,于是匆忙收割完庄稼,就踏上了北上寻女的路。可是老人来了几天,因为费用不足,始终没有过得了黄河。
刘恒和舅父薄昭带着老人回到旅舍,安排他吃住。老人感激涕零地说:“遇到贵人了,遇到贵人了。”
第二天天一亮,随从人员找来船家,他们准备登船渡河。刘恒来到河边,看着黄河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横穿大地之上,宛如一条巨龙飞腾在云端天国。
踏上渡船,刘恒一行朝着远在北方的封地继续前行,他也许没有想到,这一次离开长安,踏入河北,一去就是十几年,十几年后,当他再次渡过黄河,回到长安时,已经成为仁德闻于世、胆略超众人的一代年轻君王。
他们乘风破浪,渡过激流澎湃的黄河。这个时候,跟他们一起过河的老人,才知道这位小小年纪的公子,竟然是先皇的儿子,当今陛下的弟弟,代地的诸侯王。老人跪在地上,对着刘恒一个劲地磕头。刘恒赶紧扶起老人,说:“不要谢我了,去找你的女儿吧!她一定也急着见到你呢!”
晋阳古建筑
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刘恒感叹道:“圣人说得好啊!‘国家安定,人们才能安居乐业。’”后来,刘恒为王为帝的日子里,一直尽力避免战争,努力鼓励人们发展生产,使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过着安宁幸福的日子。
第四节 远走他乡
来到晋阳
刘恒的车乘一路前行,很快就穿过赵国,代国遥遥在望了。这个时候,拉车的黑马突然昂首嘶鸣,它也许在大声宣布:到我的属国了。
刘恒站在车上,放眼四望自己的国土,千里田野,物少人稀,路边树高草深,房舍茅屋稀稀落落夹杂其间。他不由得想起人烟稠密、宫殿林立、物产丰富的都城长安,两地真是天壤之别啊!刘恒的情绪有些低沉,在这片陌生的国土上,自己将怎么样去生活,又将怎么样统治臣民,让国家富强起来呢?刘恒记起先帝在世的时候,荣归故里,曾经作《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风起云飞,天下大乱,先帝平定天下,威加海内,终于创建了大汉江山,但是,守卫国家的猛士又在哪里呢?谁能来巩固江山,把大汉朝发展壮大呢?此时的刘恒,对《大风歌》、对先帝的忧虑突然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代国的都城设在晋阳。从战国时起,北方地区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农牧分界线自然形成。《史记》上称:“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这条分界线以北,生活着游牧民族,当时统称他们为匈奴,属于草原部落文化地带;分界线的南边,就是传统的以农耕为主的中华民族居住地,属于农业文化地带。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中国北方地区长时间的民族冲突和不断融合。这些民族冲突和融合,不断地左右界线南北两个民族的兴衰,如果中原王朝强盛,农业区域便向北扩展,靠近中原的一部分游牧民族,就会受先进的中原文化影响,学习耕种,融入华夏族的大家庭中。统治者为了缓和民族冲突,减少战争,也有意识地将部分游牧民族迁入汉族农业区。如果中原王朝衰弱,北方游牧民族便会趁机入侵,抢掠财物、人口,把自己的领土向南扩展。
晋阳城就处在这条重要分界线的中段,是东西南北交通的要冲,各民族文化在此相互碰撞,成了民族冲突和融合的一个中心。
秦末汉初,国内战火纷飞,无暇顾及北方边境的安全。这个时候,北方匈奴在冒顿单于的领导下,先后平定了东胡和西方的大月氏国,又南下,收复楼烦、白羊,逐渐强大起来,他们开始学习中原文化,定管制,并且逐渐完善。
据史书记载,汉朝初年,匈奴的官职主要有:单于、左右贤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从左右贤王以下至大当户,很多时候都可以统领万骑。当时的匈奴已经设立二十四位区域长官,立号“万骑”。
匈奴看到中原王朝地大物博,物产丰饶,早就有了垂涎之意,在汉王朝刚刚建立的前几年,几次发动南侵战争,前面也提到过,高祖刘邦率军亲征,被困白登山,差一点全军覆没。
高祖刘邦深切体会到北方边疆存在的危险,苦于当时国力疲弱,不愿与它持久作战,一方面,在平定陈豨叛乱之后,将赵国山北(包括雁北和太原郡)划归在一起,建立代国,设晋阳为代国的都城,并且封儿子刘恒为代王,从此一个刘姓诸侯王国又建立了。另一方面,他接受郎中令刘敬的建议,开始与匈奴的和亲策略。通过一连串措施,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暂时稳定下来。
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刘恒和他的母亲终于到达了都城晋阳,此时的晋阳,几经战火的洗礼,早就没有了初建时的繁华与壮丽,摆在刘恒母子面前的,是一座处处凋零、毫无生机可言的城郭。
一箱珍贵的行李
高祖刘邦在设立代国以后,就派将相傅宽、宋昌、张武等人在代地戍卫边境,他们听说代王来到,都早早地迎出城池,欢迎代王刘恒。
晋阳城内外,秋风萧瑟,尘沙乱舞,代王刘恒被众人簇拥着走进晋阳城的王府内。这座王府,在汉建立以后,已经有几位王侯在这里生活过,一是韩王信,他戍守边关的时候,这里还叫作韩国,后来,他勾结匈奴,反叛朝廷,引起了汉统一后第一次大规模对匈奴用兵。平叛后,高祖刘邦命令自己的二哥刘仲,镇守代地,封他为代王,没有想到,他的这位二哥,从小喜欢耕种过安稳日子,看到这里地贫人稀,还要时时防备北方匈奴人的入侵,来到代地没有多久,就再也无法住下去,吓得乘快车,匆匆忙忙跑回洛阳。高祖刘邦在一次大宴群臣时,曾经跟自己的父亲开玩笑,他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父亲大人您总是说我二哥能干,田里的活干得好,比我有出息,一定会比我置办的家业大,现在您老人家再看看,我和二哥谁的家业大啊?)那个时候,未央宫刚建成,刘邦的家人搬进去居住。刘仲不是从政的料,没有这个兴趣和能力,只有回到富庶的洛阳,安享晚年。他的父亲太上皇,始终疼爱二儿子刘仲,又请求高祖刘邦册立刘仲的儿子刘濞做吴王。刘恒做了皇帝后,和这位吴王刘濞还产生过摩擦,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刘恒陪同母亲来到安息的寝室,虽然没有长安城未央宫的华丽气派,看上去还算干净明亮,刘恒扶着母亲坐下来,说道:“母亲,您跟着儿子受苦了。”
薄姬看着儿子,笑道:“我们母子能够生活在一起,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刘恒说:“母亲说得对,我也是这么想的,要是没有母亲陪同,儿子真不知道怎么办好。”
薄姬说:“你现在是一国之王,说话、做事都不要把自己当成小孩子了。”
刘恒点点头,认真地说:“多谢母亲教导,儿臣一定会努力的。”
这个时候,一名侍女匆匆赶过来,她着急地说:“大王,您的一箱行李不见了。”
“行李不见了?”薄姬看看儿子,“我们带什么贵重的东西了吗?”
刘恒回答说:“母亲,儿臣除了书籍,没带什么贵重行李啊!”
一箱子的书跑哪里去了呢?
刘恒喜欢读书,出发前,他用了很长时间才备足这一箱子的书,现在不见了,自然非常着急。他立即询问随从人员,结果他们说一到晋阳,所有的行李、用具就都交给晋阳城的官员处理了,他们没有留意那一箱子书籍。
薄昭立即叫来晋阳城官吏,严加审问,官吏支吾半日,说:“我看那沉甸甸的一大箱子,也没有人仔细看护,想着不是什么珠宝,以为是些杂物,就把它放到仓库里去了。”那个时候,读书的人比较少,一名普通侍卫官哪里见过这么多的书,再说前几任王侯来的时候,也没见他们带过一本书啊!
薄昭生气地说:“你知道什么?大王最喜欢读书,他随身携带的书籍比什么珠宝都珍贵,你把它随便乱放,应该受到处罚。”于是,薄昭下令严加处罚。
侍奉在母亲身边的刘恒,听说书已经找到了,很高兴,赶紧跑出来查看,正巧舅父薄昭要惩责侍卫官吏。他问清事情的前后经过,说道:“不知者不为过,圣人都这么说,我们怎么能随便处罚不知情的人呢?”
刘恒不但没有处罚放错书的侍卫官,还让他专门负责保管自己的书籍。此事传出之后,晋阳城的大小官吏也开始主动了解书籍,以喜欢读书、能够读到书作为一种荣耀。
迎接刘恒的大小官员和城中百姓,也许没有想到,他们的这个小小国王,在代地一住就是十几年,十几年后,经过这个孩子国王的治理,晋阳发展成为一个繁华城市,代国也逐渐强盛起来。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朝代地:“户十六万九千八百六十三,口六十八万四千八十八,县二十一。”被称为“东带名关,北逼强胡,年谷独熟,人庶多资,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晋阳的商业、农业也得到充分发展,手工业达到先进的水平,据史书记载,当时生产出来的钢镜、铜镜等雪白明亮,耀人眼目。从晋阳城初建,到汉朝初年,晋阳在历史上第一次达到如此繁荣兴盛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