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和

兆和

“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

当那个被沈从文亲昵地唤作“三三”的女子如是说时,那个沈家的二哥早已作古七年。昔日情爱纠葛的记忆是在兆和整理从文散乱的遗稿中渐渐浮现的,此时她才发现原来生死两隔情更浓。

生为张家的第三个女儿,如她在自家姐妹所办的杂志《水》中所写,就如一个夹心饼干,并不会得到许多的爱,但也悠然自得着。正因如此,兆和从小便有着一副自醒而沉默的态度,有一种超越她年龄的自制力。

她并不像姐姐们一般沉迷于表面的繁华,她对复杂的人生充满了怀疑。正是如此清心寡欲的个性使得她在第一次见私塾先生时竟被老师当成了男孩子,而即使婚后两人最为情浓的时刻,她依然能保持着一种冷静到与世隔离的态度,自我克制到让沈从文每每暗自怀疑她对自己的感情。

正是这种特立独行的个性,使得她同姐妹们一起上大学时尤为得到男同学的青睐,而她只是冷静地收好那些热烈的情书,一一编了号,纳入匣中便不再有后文了,这其中也包括了她的授业先生——沈从文,这个“最后的浪漫派”。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在扑朔迷离的婚姻里两人总是聚少离多,孤独为诗人般个性的沈从文增添了更多激情燃烧的柴火,由此也便产生了那些著名的两地情书。

对于从文而言,生命的意义来自于那些冥思默想,而兆和坚强务实的个性,又注定了她不会向任何人表露心中的感想,即使波动即使抱怨也总是风平浪静的。虽然当初从文正是被这个女子冷硬而务实的态度所吸引,可最终婚后也深为这种不理解不融合所苦恼。

虽然两人浪漫的爱情故事常被人称道,而两人迥异的出身,不同的经历,即使在经历了漫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兆和依然找不到感情的契合点,只是茫然地觉得有些失望。毛姆曾说,女人常常会因为被任何一个男人所需要,而误以为这就是爱情。如果说他们人生的交集是一场误会的话,也算得上是那个时代最美丽的误会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