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五首有序

柳枝五首有序

柳枝,洛中里娘也[1]。父饶好贾[2],风波死湖上。其母不念他儿子,独念柳枝。生十七年,涂妆绾髻,未尝竟,已复起去,吹叶嚼蕊,调丝擫管[3],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居其旁,与其家接故往来者,闻十年尚相与疑其醉眠梦物,断不娉[4]。余从昆让山[5],比柳枝居为近,他日春曾阴[6],让山下马柳枝南柳下,咏余《燕台诗》。柳枝惊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让山谓曰:“此吾里中少年叔耳。”柳枝手断长带,结让山谓赠叔乞诗。明日,余比马出其巷,柳枝丫鬟毕妆,抱立扇下,风障一袖,指曰:“若叔是?后三日,邻当去溅裙水上,以博山香待,与郎俱过。”[7]余诺之。会所友有偕当诣京师者,戏盗余卧装以先,不果留[8]。雪中让山至,且曰“为东诸侯取去矣”。[9]明年,让山复东,相背于戏上[10],因寓诗以墨其故处云。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

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

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11]


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

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12]


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乾。

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

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解读】

《柳枝五首》,尤其是它的序,记录着李商隐难忘的初恋。这时,他二十五六岁,柳枝十七岁,她是商人的独生女,生活于洛阳市井。小序为她画了一幅速写,她纯真娇憨,多才多艺,懂诗并懂得诗人的价值,追求自己的幸福主动勇敢,而她的遭遇又那样不幸。这篇小序几乎当得柳枝的半篇传记。按照唐朝的婚姻制度,他们既非门当户对,欲成眷属必然困难重重。然而他们的恋爱尚未到这一步就夭折了。虽序中对其原因和过程语焉不详,但据诗推测,李商隐恐怕并非毫无责任——他理智地明白,自己和柳枝是雄蜂雌蝶“同时不同类”,他实在并未认真地追求,朋友拿掉他的行李先走了,岂能成为他失约的理由?在失去柳枝以后,他以“那复更相思”聊以自慰,也说明一点问题。只是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理智能够压抑但不能消灭感情,李商隐还是忍不住想念柳枝,忍不住为令他动心的初恋而哭泣。这五首模拟南朝乐府《子夜歌》、《读曲歌》格调的小诗,用极单纯朴素的语言反复描摹和怀想恋人的美好,说她像含苞的丁香,像碧玉般的嘉瓜,又反复吟唱着失去她的痛苦和悲哀,特别是当外界景物给予他某种刺激(如看到绣屏上和湖中鸳鸯成双)的时候。李商隐与柳枝的恋爱,颇受古代正人君子的非议,但今人则多予同情,其实真正可悲悯的还是柳枝,李商隐失约了,“东诸侯”把她取去,不是充入后房,就是沦为歌妓,她不仅失恋,而且失去了人身自由,她传记的后半篇该怎样书写呵!


[1] 柳枝:少女的名字,唐人喜用“柳枝”比喻和称呼年轻苗条的女孩,这里既可能是真名,也可能是诗人借用来称呼自己的初恋对象。洛中里娘:洛阳街坊里的姑娘。

[2] 父饶好贾:贾(ɡǔ古),做买卖。《史记·货殖列传》:“好贾趋利。”这里指善于做生意。

[3] “吹叶”二句:吹叶,可以成乐,冯浩注引傅玄《笳赋》“吹叶为声”,又引郭璞《游仙诗》“嚼蕊挹飞泉”,认为是以嚼蕊与吹叶构成组词,而与调丝擫管则成对句。调,指调弄。丝、管为管弦乐器。擫(yè叶),是用一指按。这两句描写柳枝擅长音乐。

[4] 不娉:娉同聘,《玉篇》:“娉,娶也。”这几句各版本字不同,各注家断句亦异,今取其大意,谓柳枝因被母娇宠而稚憨,故十七岁了尚未许聘人家。

[5] 从昆让山:堂兄弟李让山。

[6] 曾阴:曾,通“层”,这里指多云的天气。

[7] “后三日”四句:溅裙水上是唐时民俗,《玉烛宝典》:“元日至晦日,人并渡水,士女悉湔裙酹酒水湄,以为度厄。”溅、湔,洗也,春日到水边湔洗裙衣,可以免灾。博山香,一种形似很多山头的香炉,燃香后从多孔出烟。柳枝约会义山:三天后邻居们会去水边湔裙,我点起博山香炉等候你们来。

[8] “会所友”三句:意谓恰有一位本应同去京师的朋友,开玩笑地拿了我的行李先走了,(我只好随后赶去)没能留到约会的那一天。

[9] 东诸侯:指在洛阳以东某地当节度使之类的大官。

[10] 戏上:戏水,在临潼新丰镇东南。让山离开长安东行,与义山在戏水分手。

[11] 弹棋局:弹棋是一种游戏。沈括《梦溪笔谈》:“弹棋,今人罕为之,有谱一卷,盖唐人所为。棋局方二尺,中心高如覆盂,其颠为小壶,四角隆起”。李商隐《无题》亦云“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与此都是用弹棋局(棋盘)的形状比喻心中的愤懑不平。

[12] “东陵”二句:《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二句用东陵瓜比喻柳枝姑娘,说她是那样美好,自己爱她,也尊重她,所以不忍伤害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