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楼

夕阳楼[1]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楼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解读】

这仍然是李商隐早期作品,但全篇已洋溢着浓浓的哀愁。这里固然有为朝廷政争失败者萧澣不平的成分,但更主要的,还是切身遭际带来的彷徨和忧愤。原来,近几年来,商隐一再应试,均被刷落,就是他后来所说的:“凡为进士者五年,始为故贾相国所憎,明年病不试,又明年复为今崔宣州所不取……”(《上崔华州书》)世路是如此坎坷,前途是如此渺茫,当他登楼眺望,目击孤鸿独飞而远去,怎能不引起一番身世之感呢?在诗人的意念中,此刻的他,当已与孤鸿化为一体,他的灵魂已附着于孤鸿在苍茫无涯的天空作漫无目标的翱翔了。而此诗完成后不久,萧澣再次远贬遂宁,正如那孤鸿,今后还不知要飞往何处。李商隐读诗怀人,自然感慨万端,这也许就是促使他补记自注的动因吧。


[1] 夕阳楼:于夕阳西下时登楼也,非楼名夕阳。本诗题下有作者自注:“在荥阳。是所知今遂宁萧侍郎牧荥阳日作者。”这句注语应是诗人后来补记的,其意为:此诗作于荥阳(唐为郑州属县,今属河南),是当初萧澣侍郎被贬为郑州刺史时写的,而现在,萧侍郎已经又遭贬逐,去了遂宁(今属四川)。由此可知,此诗应作于大和七、八年间(833—834),萧澣守郑州时,自注补记于萧被贬遂宁的大和九年(835)。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