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与“区分”

“分区”与“区分”

文化地理学家在研究文化现象时总是先从研究其文化“分区”开始。由于文化现象表现的特征不同,文化区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形式文化区、机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可以看作具有某种共同文化特质的人所居住的地域。这是地理学家用来研究文化空间差异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地图上可以划出德语文化区、汉语文化区;小麦文化区、水稻文化区;天主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等等。

这种划分是以某一种文化特征作为依据而作出的,也有的是以多种相关的文化特征为依据而划分的。例如,爱斯基摩人文化区,是依据爱斯基摩人的语言(爱斯基摩语)、宗教(萨满教)、经济类型(狩猎海上和陆上动物)、社会组织(一般为二三万人以亲缘和友谊关系为纽带而聚居的地域集团)和住所形式(夏为帐篷、冬为半地窖式石砌房)5种文化特征而确定的。

这5种特征相关性强、其分布区完全重合。但是,很多文化分布现象是相互交错的,相关性差。例如,中国、日本、朝鲜和越南过去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可以划成一个文化区。可是,在语言上,中国属汉藏语系,而日本、朝鲜则属阿尔泰语系(越南语的语系未定),差别太大,为另一语言文化区;在文字方面则又深受汉字影响。

形式文化区的特点是它有明显的核心区与不明显的边界。一般说来,如果各方面条件均一的话,形式文化区的几何中心就是其核心区。在这里,该文化区的特征表现得最强烈、最典型,数量多而集中。随着从核心区向外的距离增加,该文化特征的典型性逐渐减弱,最后趋于消失。该特征的逐渐消失将伴随着对应的特征增强,其界线究竟划在何处并不清楚。

核心区亦多是该文化特征的起源地。随着时间的发展,该特征向外扩散并占据了一定范围的空间,此空间在文化学上就称为该文化的文化圈。文化特征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文化圈范围比较大,当某特征到达圈边缘时,其核心区的该特征已有新的变化,故在核心区的特征比较新,而边缘的则比较老,这种时间差异就称为不同文化层。

机能文化区指为实现其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作用而组织起来的文化区。例如,一个城市、一个独立国家、一个贸易区、一个教区、一个学区……都属于机能文化区。机能文化区的特点是它有一个机能中心与明确无误的边界线。

由于机能文化区是实现政治、经济或社会的某种机能,负担此任务需要一种组织机构,其机能中心就是其组织机构的所在地。其在空间上的特点与形式文化的核心区不同,前者是个点,而后者是个小范围的区。机能中心的机构就是国家首都中的中央政府、城市的市政府、贸易区的总管理机关、教区中的教堂或中心教堂、学区中的学校……在其机能中心机构管辖下的范围往往是明确的,是一条线,而不是一个带。如果其机能文化区比较大,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与效率,其机能中心以下还有次一级的中心。

然而,有些机能文化现象有明确的中心,却无明确的边界线。例如,报纸就属于这类现象。每种报纸都有编辑、印刷、出版发行的组织,表示其文化的机能中心。其销售区往往各种报纸有不同程度的重叠,在当地销售比较多,也有一定数量销售比较远的一些地方。这样,就出现离机能中心较远而孤立的岛状销售小区。因此,这就给划分该机能文化区边界带来困难。

乡土文化区也称作感知文化区。它是指某地区的居民在思想上接受某种共同的文化观念。例如,美国南部经常可以见到“迪克西”(Dixie)这样一个字,它出现在电话号码簿上的商店名字里,也出现在汽车牌照上。据说1860年以前新奥尔良市民银行发行的10元纸币背面印有该字(dix,法语“10”)。另外,“迪克西”又是南方一流行歌曲名。在1861年,美国南部诸州宣布脱离联邦,组成临时政府——“美洲邦联”。其总统戴维斯举行就职典礼时,以此歌曲为“国歌”。后来,南方军队作战时就以此歌曲作为进行曲。这样,该字既指当时参加“邦联”的各个州,亦指美国南方。

尽管“邦联”已过去100多年,美国居民迁移也相当频繁,但其原来的观念意识仍深深存留在居民心中。其强烈意识表现在很多方面,包括政治生活中。例如,1964年与1968年两次总统选举时,南方各州选票高度集中,其政治态度的一致性就反映了乡土文化区的影响。

乡土文化区的思想基础除上述来自于历史的原因外,也还有其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乡土文化区的特点也与形式文化区和机能文化区不同。它既非机能文化区那样具有明确的机能中心,又无形式文化区显而易见的均质的文化特征。它是一种扎根于流行文化或民间文化的文化区。

在上述三种类型文化区中,比较重要的是形式文化区,也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点。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因此有选用特征数目的多少与划分区域尺度大小的差异。选用单一特征的有宗教文化区、语言文化区、民族文化区等等。选用多种文化特征的综合文化区亦多以民族、语言、宗教结合经济活动、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等作为标准。

例如,美国东部沿大西洋地区就分为三个文化区:新英格兰文化区、中大西洋文化区和东南方文化区。新英格兰文化区位于东北部,是英国移民最早殖民地区,他们信仰新教,属清教徒,风俗习惯及语言与英国接近的程度大于美国其他地区。由于气温低、土地贫瘠,不适宜农业,而发展捕鱼、伐木与制造业、商业。后来,这里成为美国的重要工业区,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

中大西洋文化区主要位于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与西弗吉尼亚州。其移民成分复杂,除英格兰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外,还有德国人、瑞典人、荷兰人。他们原多是贫苦农民,为着谋生而背井离乡。宗教上虽也属新教,但教派繁多,比较复杂。由于这里气温较高、土地肥沃,移民多经营农业。后来,他们成为开发中西部的主力军。这里在文化上的多种来源形成美国的新文化,称之为“熔炉”。

东南方文化区是从华盛顿以南到佛罗里达及加勒比海沿岸地区。这里进行殖民活动的主要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由于气候炎热,适合多种作物,过去利用从非洲贩卖来的黑奴发展种植园农业,形成当时的土地贵族制度。在思想上,这里比较保守。在文化上,混有法国与非洲黑人的一些特点。

至于文化区的尺度问题,也就是分区的等级。大体上可以分成世界级的、地区级的、地方级的。例如,世界级的文化区可以分出西方文化区、东亚文化区、印度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和非洲文化区。地区级的文化区,可以分美国文化区与法国文化区。虽然它们同属西方文化区,但由于语言、历史和思想意识的不同而分成两个地区级的文化区。

在地方级文化区中,如美国文化区中可以分出位于其西南部的美国西班牙语区,这里居民中有很多来自墨西哥,他们说西班牙语,信天主教。再往下还可以划分更小的文化区。这类文化区在美国多是根据宗教或民族集团来划分。例如,在农村中,阿米什(属新教门诺派)和胡特尔教徒就是聚居而形成岛状的宗教性文化区。在城市中,由于移民聚集而形成的各民族区也属于这类更狭隘的地方级文化区。

以上介绍的是文化区的类型、采用标准与等级,它是研究文化地理现象的第一步,只有进一步了解其发生、发展和扩散过程中与各种因素的关系,才能深入理解其空间分布现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