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老子传奇

第二章 老子传奇

老子是智者,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哲学思想的精髓,反映了老子哲学思想的光辉。

“无欲、无为”,是《道德经》人生哲理的核心。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巨著,《道德经》五千字中蕴藏着精辟的辩证法思想。

《道德经》的这些观点,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几千年来都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一节 老子是个什么人?

老子(约公元前571—前471年),名聃,春秋时代楚国人(楚国苦县,即今鹿邑厉乡曲仁里),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曾做过周王朝的史官,以后即隐居独处,所处历史背景为奴隶社会开始瓦解、封建社会开始兴起的时代。因此,没落阶级思想在老子身上有一定的反映。但是老子的哲学思想却金光闪闪,超越时空,历垂万世。

老子的思想于后世反映于《道德经》,《道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又称《道德经》或《老子五千文》,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曾有《道德经》帛书出土,分为《德经》及《道经》。

图6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道德经》分为上篇《道经》及下篇《德经》。据研究,该书不是老聃所著,但基本上反映了老聃的思想,《道德经》这部书的作者现尚无从考订,但非一人所作已为共识。

老子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也为春秋时期人,但《道德经》却是在《论语》、《易传》之后,与《墨子》、《孟子》同期,基本上成书于战国后期,也有人认为《道德经》是战国末之作品,更有人认为《道德经》成书于秦汉之间。而对于老子本人,也同样有争执。有的认为老子为春秋时期的老聃,比孔子年长,有人则认为老子为战国时期的李耳,甚至认为是汉代的太史儋。

任继愈认为,《道德经》其实“非一人之言,亦非一时之作”。上界可达先秦,下界下到秦汉,历时三百年之久,但主要内容成书于战国时期。《道德经》的思想受《易经》的影响,并和先秦战国时代的著作,如《易传》、《墨子》等思想互相渗透,但其主流思想如天道观、贵柔和辩证法思想则是以反映老子思想为主的。(任继愈《老子新译》1985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杨力启示

老子的学术体系以宇宙自然观、无神论思想及辩证法思想成就较大。其社会观有一定的消极性,这和老子的隐士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尽管他的宇宙自然观和辩证法思想方面闪烁着光辉,但几乎被他的消极的社会观给淹没了。这就是老子道家在中国人心中颇有争议的缘由。这也是作为哲学家和思想家应引以为鉴的。

第二节 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鲜明的无神论者,他的宇宙自然观总体是唯物的,他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老子的宇宙观——道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主要观点记载于后代所撰的《道德经》内。

(一)老子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老子提出“道”为世界万物的本源。何谓“道”?《道德经》第一章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为万物之母,为“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第六章)

图7 道可道,非常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认为“道”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先,“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二十五章)老子坚信这个“道”是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但这个物究竟是什么,老子自己也说不清,他认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混沌东西,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并以“大”、“玄”形容之。

(二)老子认为道是物

老子虽然没有说清楚“道”究竟是什么,但他确定道是“物”,即认为天地造化之母是物,而不是什么神灵,这足以说明老子的宇宙观是唯物的。对待世界的起源是物还是神灵,这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两者孰先孰后的问题,是精神先于自然界,还是自然界先于精神⋯⋯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先于自然界,从而归根到底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源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列宁选集》第二集,马克思学说,581页,人民出版社,1960版)

(三)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始

老子强调道为万物之始,距现在无限遥远,仍有看不见摸不到之势。老子肯定万物之母是物质性的东西,因此提出“有物混成”,足见老子的道是强调物质的,并非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老子“道”生万物的演化过程是“道”(“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从有,“复归于无”,“归根于静”,表示事物从无到有,由有到无,由无到生,由生到死的生长消亡过程,也即由动到静的转化过程。

(四)老子的“道”是一种宇宙本体

“道”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表示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天道观,因此,老子提出:“道”的宗旨在于承认事物的起源是物而不是其他精神性的东西,足以说明老子的宇宙观是唯物的,不能把老子的宇宙观认为是唯心的。老子的宇宙观被抨击为客观唯心主义是不客观的,老子的宇宙唯物观应加以充分肯定。当然老子没有指出这个物是什么具体的东西,这也是当时历史条件所限,应客观地看待。

但是需要提出的是,老子认为生万物的这个物,叫不出名字,是恍惚无形的,而且“独立而不改”(第二十五章)。认为万物造化之母——“道”,是独立于万物运动之外,而且自始至终是不会有变化的。假如老子不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内反复强调这个道是一个物,那么确有可能被理解为物质运动之外的什么原始动力。(老子这个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又被庄子错上加错地发展了,见庄子章)其依据主要为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此句是《道德经》对“道”的进一步阐述,然而问题的症结也就在这里,把象征“万物负阴而抱阳”的“一”认为是“道”所生(“道生一”),这就是说在阴阳运动化生万物之先,还存在着一个产生万物运动的东西——“道”,这个东西存在于阴阳运动之外,并且独立而不变(“独立而不改”)。这就是说,老子把道与万物运动割裂开来,他虽然也承认这个物是运动着的(“周行而不殆”),但却认为是独立的和无变化的,老子的这种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给“道”赋上了形而上学的色彩。尽管老子的“道”包括宇宙本体及运动规律两个概念,但他在论述宇宙本体时,其“道”确是指宇宙本性的,并没有和代表规律的道相混。

杨力启示

老子的宇宙本体——“道”是唯物的(朴素的),是无神论的,但却又是形而上学的。因此《道德经》这部书反映的老子的观点是矛盾的既是唯物的,却又隐藏着唯心的成分;虽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内,但在核心问题上却是形而上学的。老子的道,如只从某一章句来理解,都有客观唯心之嫌,只有从全部《道德经》,从总体来看,才能把握它的唯物性。

图8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二、老子的社会观——无为

老子的“无为”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包括两个观念,一是天道无为观,一是人道无为观。其中,天道无为观是积极的、前进的,而人道无为观则是消极的、倒退的,结合《道德经》原文分析如下。

(一)老子的天道无为观的宗旨是自然无为

《道德经》二十五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道法自然”是杰出的宇宙自然观,光彩异常。“道法自然”即指要遵循自然规律。这个哲理,应用于对待天道是积极的、光辉的,人是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

老子“道法自然”在自然科学方面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是划时代的。当然顺应自然和人能征服自然是两个含义,并非否定人征服自然的能力。人与天地相应,人生活在宇宙天地之中,自然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体,因此,顺应自然规律是正确的、科学的。

(二)老子的人道无为观,是其天道无为观的社会化

老子把天道无为观照搬于“人道”,是其最致命的弱点。他强调人与天地相应,却否认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对人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自然界对人的影响。

图9 大音希声

老子在重天道、轻人道思想的支配下,对社会消极回避,当然他的这种消极回避的人生观是和他长期的隐士生活分不开的;老子的“无为”在《道德经》里共有二十一章论述过,占《道德经》的四分之一,足见“无欲”、“不争”、“不为”在老子学术思想中的地位。

图10 大象无形

(三)关于老子的无为无不为

人们对老子的“无为无不为”(三十七章)历来是有争论的。如果仅从这一句话分析,也可理解为不妄为即能万为,即不妄为才能做到专心所为,最终才能达到无所不为。否则事事皆为、万念万欲,则将一事不为。如此,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方法学的,而且是哲理性很强的方法学。但是,如从《道德经》对无为论述的全貌分析则不然,《道德经》的“无为”包括无欲、不争、无智、无知、居下、知退、无志、不辨、不信、柔弱⋯⋯如:

图11 天下万物生于有

第八章:“夫唯不争,故无尤。”(无过失)

第三十七章:“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图12 有生于无

第六十六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八章:“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七十章:“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全部《道德经》有关无为一类的训告,俯首皆是。

以这种观点治国,他主张“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三十七章),只要听其自然,国家便可自正。人民应“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五十八章),政府暧昧迁就、混混沌沌、得过且过,百姓应老老实实不闻不问,甚至提出“不以智治国,国自福”。老子还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主张政府无为、好静、无事、无欲,老百姓才能顺从,无为才易治民。故老子强调:“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甚至为了使民不争而主张“不尚贤”,即不标榜贤能,不表彰先进,以使未被表彰者保持平衡,为使民不盗,而不置珍贵之物。

老子认为无知才能无欲,提倡不学无术。甚至主张人的智力应倒退得像婴儿一样才能无欲,十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废除对人民的教育,竟提出愚民政策:“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十九章),还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六十五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六十五章)

无为无欲将导致什么境界呢?老子在《道德经》最后第八十章总结性地说道;“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要倒退到远古原始氏族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相见不相识,足见老子最终向往的是倒退的、落后的、原始的远古社会。

杨力启示

综观《道德经》全文有关无欲无为的原文来看,老子日“无为”,总体上是消极的、倒退的,他的这些哲理,可以称之为“隐士哲学”,用之养生尚可,用之于人事、国事则不可。试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顽强的斗志和奋发的精神风貌,那么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便没有灵魂了。因此,对老子的无神论及宇宙观应高度肯定,而对老子的无为社会观则应猛烈地抨击。

三、老子的辩证哲理

《道德经》五千字中蕴藏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是《道德经》的主要成就之一。《道德经》吸取了《易经》的辩证法思想,又进一步作了发展。《易经》无论卦序、卦符、卦辞和爻位、爻辞都体现着辩证法思想,如六十四卦卦序、八经卦卦序都反映了阴阳消长盛衰转化的规律,乾卦从初九爻至用九,六个爻的爻辞都充分反映了这一物质运动的辩证规律。如《易·乾》的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九三君子终日乾乾,九四或跃在渊,九五飞龙在天,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乾卦通过龙的潜、在、跃、飞、亢、悔,表达了事物的由弱到壮、由衰到盛、由盛到衰的消长转化的辩证法思想。

总之,《易经》八卦原理体现了事物的运动、发展和转化关系,有光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易传》又充分发展了这一思想,如《易·系辞》“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生生之为易”,“天地之大德曰生”。《易传·杂卦》“损益盛衰之始也”皆是。《易传》的辩证法思想是先秦哲学中最光辉的,对《道德经》有重要影响。

图13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图14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

《道德经》在事物的转化方面汲取了《易经》的思想,又作了精湛的论述,第四十章曰:“反者,道之动”,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事物运动的规律。“弱者,道之用”是强调衰弱可以向强盛转化。三十六章:“柔弱胜刚强”,“曲则全”,“枉则直”。五十八章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皆体现了老子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图15 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图16 知止不殆

杨力启示

需要强调的是弱可转化为强是符合辩证法的,但应区分是代表新兴的柔弱或是代表腐朽的衰弱。如过分强调“有生于无,无生于有”(五十二章),“守柔日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对腐朽衰弱的弱就不应再去促使它转化,也不可能转化。事物之间的转化是有一定条件的,离开了一定的条件,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转化的,轻视去创造转化的条件,一切听其自然,则易跌入庸俗辩证法的泥坑。这也是老子辨证法中最致命的弱点。

四、老子的哲理是千古难变的真理

老子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的先师,他所开创的道家学派,在诸子百家中占有重要地位。道家学术思想对中国的文化、思想、文学、艺术、军事⋯⋯都有重要影响,老子的宇宙自然观尤其有着积极的影响,其“道法自然”哲理闪烁着唯物主义的光辉。《道德经》五千字,词义锤炼,哲理丰硕,为道家经典。虽然主要反映老子的思想,但也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老子的最大成就是创立“道”说,提出世界的本源问题,反对神灵,发扬辩证法哲理。在宇宙天道观方面,老子的成就是卓越的。对后世哲学、自然科学、人体科学、摄生、气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万物的创造与鬼神无关,甚至连鬼神都是物产生的。这些闪光哲理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先进性。

图17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图18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图19 知止可以不殆

图20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老子消极无为的社会观反映在老子的长期隐士生活中,他愤世嫉俗,同情农民却又无能为力,绝望和不平使老子精神世界开始了滑坡,终于产生了消极倒退的无为观。老子这些观点对中国人民的影响无疑是消极的、不利的。难怪有人抨击老子的无为无欲观是精神麻醉剂,但老子产生这些思想不是有意的,而是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应该客观地对待老子的思想。

杨力启示

总之,老子的社会观倾向消极,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老子的自然唯物观却是先进的、积极的,应加以肯定。尽管如此,老子仍然不失为中国古代有影响的、卓越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综上所述,作为道家学派的老子,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映老子思想的不朽巨著——《道德经》也将永垂青史。

第三节 《道德经》伦理哲理及影响

一、老子、道家与孔子、儒家伦理的区别

《道德经》的伦理道德修养与《论语》及儒家大相径庭。《论语》发展了《易经》阳刚的一面,《道德经》则发展了《易经》阴柔的一方,《道德经》体现的是坤阴的“厚德”及坎水的柔顺,与儒家乾元刚健相对而言,是人生伦理的另一发展方向。

另外,孔子及儒家的伦理主要解决人际关系及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而老子、道家则侧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庄子的宗旨则为回归自然。

此外,孔子、儒家的伦理观点是向上的、积极的入世观,要求自己的一生要为国家社稷奋斗、效忠;老子、庄子和道家则恰恰相反,主张出世、离世、消极、回避,老子甚至向往追求“小国寡民”的世外桃源生活。

图21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图22 曲则全,枉则直

图23 老子:致虚极,守静笃

杨力启示

总之,孔子、儒家的伦理是入世的、积极的,强调与社会相融一;而老子、道家则主张出世、离世,强调与自然相合归。下面的论述可以看出老子的社会观并非消极,而是权宜的。

儒家是社会道德观,道家则是自然道德观,这是儒、道两家伦理思想的根本区别。

二、《道德经》的伦理哲理特点

(一)阴柔至顺

《道德经》的伦理特点是以坤土的厚德载物和坎水的柔顺容让为核心的。因此,推崇“不争”、“至柔”。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第十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八章)

但《道德经》的阴柔也不是纯阴柔的:

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

守柔曰强。(五十二章)

这充分表明《道德经》的柔是柔中有刚的,是一种韧性的柔而非脆性的柔,柔的最终目的是胜强,或由弱变强,足见老子的容让是暂时的退让,是一种后发制人的策略。

再如,老子虽言“不争”,却又言“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都可以说明《道德经》并不是主张绝对不争的。

《道德经》还强调:

民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七十六章)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七十八章)

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

《道德经》借助水的性能说明人的性格如果也能像水一样柔中有刚,那就能无坚不克,无往而不胜。

庄子的相对论对《道德经》的“无欲”、“无为”作了充分的发展,奠定了庄派“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的人生伦理。如曰: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庄子·齐物论》)

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有为无为都是无穷相对的,为后世隐世遁尘的人生观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自然无为

《道德经》的伦理侧重于人与自然的融一,由于《道德经》在政治上主张出世、避世,因此,不愿意事政,主张“无为”、“无欲”,但《道德经》在提倡“无为”的同时又指出“无不为”,如曰: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

说明《道德经》的“无为”并非真无为,因为要顺从自然不能妄为,所以,其最终目的是“无以为”,而无以为的精髓又是“自然无为”,即“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德经》无为而无不为的精髓,这一原理应用到社会伦理上,强调社会也应像自然界一样,一切顺从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老子认为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应减少人为的成分,才能太平,所谓“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三十七章),人们如果都减少一些欲望的话,社会就会安静,天下将自能归正。因此《道德经》认为只要各自退避三舍,少一点欲望,社会也就没有什么争斗,就会自然平静,于是主张“小国寡民”、“世外桃源”。如曰: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

《道德经》向往的是“桃花源”一样的自然国、自然村,过着不争不斗、甚至无知无识(“绝圣弃智”,“无知无欲”)的生活。

庄子在老子自然道德观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主张“善在自得”,“不奔命于仁义。”(《庄子·骈母》)

庄子在其相对论基础上提出的“物任其性”、“无待逍遥”,反映了他独特的自由浪漫的个性,对后世的自由人生有很大的影响。如曰: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杨力启示

庄子认为如能顺天地之气遨游于广袤无际的天穹,便能无碍无束,获得人间的大自在,便可以无所憾,这充分反映了庄子的自由人生及高度浪漫的个性。

(三)返朴归真

返朴归真是老子奋斗的最终目标,故“朴”成为《道德经》道德标准的最高境界,如:

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二十八章)

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

所谓朴,指真朴,即混沌原始、天地初开、大德完全的真朴时代以及“婴儿”时代。在人类社会的开始,即人还是幼儿时,人的品德是真朴无邪,没有侈欲妄念,没有邪恶孳生,人人都是纯洁无邪的。

老子看到了社会愈发展,人的思想愈复杂,因此他竭力主张返复到人类社会刚开始时期或孩提时代的纯洁真朴,故强调纯真朴实是《道德经》伦理的重要特色之一。

庄子在“返朴”上作了无限的发展,他在蝴蝶梦中悟出的“物化”,反映了他回归真朴自然的洒脱个性。如曰: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庄子我与万物的融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融一”,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自然道德观,更加突出了道家倾向自然的人生伦理和个性,奠定了道家离世、清高的人生观。

三、《道德经》伦理思想的反思

尽管《道德经》的无欲无为思想相对而言是比较消极的、脱离现实的,但在今天这样竞争激烈的时代,如果没有一点阴柔的气质协调一下,也是不行的。

《道德经》的“柔弱胜刚强”,启迪了另一种取胜策略,即柔中有刚,后发制人。老子的这一战略可以有效地避其锋芒,蓄积力量,伺机而出。

《道德经》的“小国寡民”理想虽然原始,但却提供了一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平共处的社会蓝图。

杨力启示

《道德经》的无欲在今天物欲高度膨胀的社会将具有愈来愈重要的价值。物欲是竞争的祸根,《道德经》的知足对缓解当今无止境的物欲膨胀危机有着深远的意义。要知道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然物质条件却是有限的。

权欲也同样如此,是一切阴谋格斗的根源,故《道德经》提出“不争”、“无为”、“居下”、“容让”,正是杜绝权谋的根本。

私欲是万恶之源。老子主张“少私寡欲”正是铲除妄欲的对策。

当今是竞争激烈的时代,《道德经》的居下、不争、无为是不现实的,但今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将会愈加剧烈。到一定的时候,物极必反,《道德经》的容让、居下、不争的人生哲理势必被人们重新估价。

庄子洒脱的个性和他对回归自然的向往也启示了人生还有另一种甘美。

图24 清静为天下正

老子和庄子选择的道路,是一种重精神自由、轻物质享受的道路,具有另一种人生价值,尤其是对大自然的钟情更有另一番情趣。大自然既是无际的,也是无私的,融入大自然中,确可陶冶情操,淡泊心志。人生活在天地之中,除应处理好人际关系之外,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老子、庄子偏重于人与自然的融一,从大自然中去吸吮甘美,也是人生的一种超脱。并且在大自然中还可以得到在人际社会中得不到的温馨,由于大自然有着人类社会所匮乏的优势,难怪古今中外,道家、佛家芸芸众生推崇大自然、置身于大自然者颇多。在这有限的人生中,能够在无限的大自然中去寻找慰藉也是必要的。当今旅游事业如此发达,实不无原因。

杨力启示

老子、庄子的人生哲理启示我们,人生幸福的含义还有另一种的层次,人生旅程也是多途径的,并非只有在尘世的羊肠小道中获胜的人才是强者,从另一条道上攀登的人也并非是弱者。

第四节 《道德经》与人生哲理

和《论语》相反,《道德经》选择的是另一种人生哲理。

一、自然人生观

老子的人生观根源于他的世界观,《道德经》的世界观是“道法自然”,所以《道德经》的人生观也同样是“法自然”的。如《道德经》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因此《道德经》的人事、人生是法自然的,一切依循自然,顺其自然规律发展便是最轻松自如的人生。

和孔子的奋斗人生不同,老子主张的是自然人生。

老子认为生命是自然的,因此,人的一生也应该是自然生息的,不应人为地妄作。如日: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

人生应如对待万物的生长一样,应辅助其自然生长,而不要妄加干预,即所谓自然无为。比如一个人的性格和爱好应顺其天性而不要妄加干扰,故老子强调: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二十三章)

干扰、妄为、兴风作浪,违反自然规律,天地尚且不能长久,而况于人?

老子还认为“法自然”的最高境界是“复归于朴”(二十八章)。朴,未雕琢之木材,指人类社会开初时的纯真思想境界,那时没有邪恶,没有膨胀的物欲、权欲,人们和平友善相处。现在的人聪明得太过了,所以老子主张“大智若愚”,在物欲和权欲方面应糊涂一点,难怪后世大书法家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竟成为千古绝句。

《道德经》不但强调人生的发展应顺其自然,即使国家社会也不例外,应利用自然转趋,不要随便强行转向或强行妄作。《道德经》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治理国家要顺乎自然,要少翻动,只有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才能治理得当。故曰: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

二、淡泊人生观

(一)无私无欲

老子一生淡泊无欲,主张无私无妄,他提出“少私寡欲”、“恬淡为上”,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十二章)。并认为私欲是万恶之首,尤其奉劝为首的人要身先士卒,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如曰: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七章)

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七章)

杨力启示

老子的目的是提醒执权者首先应无私无欲,天下才能大公,如果执权者都能做到“少私寡欲”,那么天下势必太平,如果人人都能无私无妄,那么也就不会有阴谋和格斗“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强调执政者首先做到无私无欲才能民富国强。

(二)不争无为

老子的处世原则为不争无为。“无为”是老子著名的格言,老子主张以无为治身,以无为治国。无为指自然无为,指依循事物自身的运动规律去发展。不强行干扰,由于各人有各人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去和别人争。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去驾驭,注重自身的运动规律,这就是老子不争、无为、居下、取后、退让的思想基础。

但《道德经》的不争,并非真“不争”,无为亦非真“不为”,而是:

与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

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四十八章)

为无为,则无不治矣。(三章)

意思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顺着自身的运动规律去发展,最终必然为别人所不争,为别人所不为。譬如水,“水善利万物而又不争”(八章),水的本性就是善利万物的,因此没有必要去争。火有火的作用,水有水的能力,水火本来就是不相容的,相互争斗反而两败俱伤。不如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相安无扰反而俱上。

同样,少点邪欲妄为,专心于为的人反而能获得成功,能无不为。反之,那些机关算尽,天天处心积虑、争前恐后的人,反而无所为。足见老子的无为无不为、不争居下是一种弹性竞争,曲线前进,是一种更巧妙的斗争艺术,不能以消极地概而论之。《道德经》还强调: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十章)

《道德经》的无为并非不爱国为民,而是指少一些“私为”,才能有所“公为”。

杨力启示

上述,从《道德经》的无为无不为分析,说明《道德经》的“无为而无不为”是另一层次的有为,这种无为不是一般境界,只有无私少欲的人才能达到。

(三)知足少知

强调“知足”、“少知”是《道德经》的又一重要观点。《道德经》强调不知足是一切祸害的根源,如曰:

祸莫大于不知足。(四十六章)

因此,《道德经》反复告诫人们要知足:

知足者富。(三十三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

故知足之足,恒足矣。(四十六章)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不知足是痛苦的根源,只有知足才会得到幸福。

其次,在强调“知足”的同时,《道德经》又强调要少知,认为:

民之所以难治,以其智多。(六十五章)

老子指出,有的人之所以事多,就是因为心机太过,所以他强调“以无事取天下”(五十七章),执政的人更要“少知”、“无事”,即少点私事私谋,才能取天下。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

上述可见,老子是一位非常有涵养的人,他的知足人生观对被欲望膨胀得大脑发热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剂最好的清凉药。

并且,《道德经》的少知,并非指无知,而是该知的要知,不该知的就没有必要知。所谓“大智若愚”,即心机要用在正处,有的人心机太过,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该糊涂的时候,还是糊涂一点为好,事事聪明的人,反而不聪明,小事糊涂的人,大事才聪明。

杨力启示

《道德经》的少知和禅宗的“不立文字”的实质是一样的,少知道点不必知道的事,主要的知识理解得深一点,《道德经》的“绝圣弃智”(十九章)恐怕就是这个意思。

三、出世人生观

老子主张的出世人生,主要是在精神生活上的出世,包括“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即各安本分,不相往来。《道德经》的不争、无欲、无为都是精神生活上的出世,老子反对竞争,主张“少私寡欲”,向往平静和谐的生活,说明《道德经》的出世并非离世,而是看破世尘。在这样的人生观支配下,《道德经》全书充满了避世观念。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五十六章)

明明知道的却要装作不知道,关其门,闭其户,磨其锐志,少露锋芒,蓄敛光耀隐遁于尘世。

《道德经》的遁世观点还表现在不露锋芒。如曰: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九章)

东西装得太满有倾失的危险,刀磨得太锋利,反而有易伤挫锋芒之患,金玉满堂的恐怕飞来横祸,富贵而骄的必遭人恶。因此,万事皆避免太过,功成名就,就应立即急流勇退,以全其名而免遭祸虞。另外,《道德经》提出的“曲则全”,“柔弱胜刚强”都是指蓄积力量、后发制人的策略。总之,暂时的隐退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前进时机。

《道德经》提出的“三宝”,其中“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讲处世最忌锋芒毕露。

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

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告诫人们要善于藏蓄,否则锋芒过露易遭人妒忌和暗算。

图25 圣人常无心,以天下心为心

第五节《道德经》的启示

《道德经》的人生观,和孔子、儒家比较,确实比较消极,老子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没落阶级对现实的不满,从而采取另一种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但《道德经》的许多人生哲理及处世哲学却是可以借鉴的。

第一,老子的另类人生哲理

《道德经》的思想反映的是更深一层次的另一面的思想境界,即从事物的反面来理解事物,因此他的人生哲理,往往是反向的人生哲理。如孔子提出要积极关心社会、参与社会、改革社会,老子则仅是主张避世离尘;孔子主张向上奋发,老子则说要居下、不争;孔子主张刚健,老子则提出要柔弱;孔子倡举要奋发忘食,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欲;孔子竭力强调要学知识要教育,老子则主张要“绝圣弃智”;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老子则提出“小国寡民”⋯⋯老子反向的人生哲理最终是要“返朴归真”,“复归于婴儿”,反映了老子对尘世的厌恶,对虚伪的憎恨,而向往真朴,追求清静。

第二,老子的法宝是“曲则全”

老子的人生哲理最重要的莫过于《道德经·二十二章》所说:“曲则全。”老子的“柔弱胜刚强”、“无为而无不为”、“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都是曲折人生的反映,诸如“大器晚成”。“进道若退”(四十一章)等,皆是老子曲折人生的具体实践。曲折人生启示人的一生应能屈能伸,能上能下,能进能退,要经得住起伏和坎坷,越是善于退的人,最终越能进。

第三,老子主张静

包括神静和形静,神静包括无欲、知足、不露,形静指无为、无扰、不争。在此原则下,老子主张为人要“少私寡欲”,为政要“清静无为”少翻动。“治大国若烹小鲜”,便是清静无为的具体体现,各人相安无忧,社会自然安宁。正如《道德经》所说: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

就是说为政者,如能首先要求自己无为、无欲、清静无事,则百姓自然归朴安宁。

总之,《道德经》的人生哲理反映了人生途径的另一面,如果说儒家人生是阳性的、显性的人生哲理,那么老子道家则是阴性的、隐性的处事原则,二者在人生的旅途上各显神通,各有所长。此二种人生哲理应该互补互用,不仅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内部应该互补,就是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也应该是互补的。人的一生要经历许多阶段,并非只适用一种处世哲理,有时候《道德经》的哲理反而容易取胜,因为其采用了一种迂回的办法,容易麻痹对方。

杨力启示

综上所述,以老子、庄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筑建曾经起到了不朽的作用,批判地弘扬其中有积极作用的方面,应该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