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不一般
曾子城出生的时候,我们提到了“塑金身”,而塑金身的说法大多都是后来人们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做出的无奈之举。
很多后来成了皇上或大员的人一般都要说明自己的来头不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镇得住手下的人。如果告诉手下们,咱们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草根,那么谁会心甘情愿地跟你混呢?更何况,大呼小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历代都有。
而事实上,政治家说谎从来是不脸红的,古今中外都是一样,更何况谎话说一遍是谎话,说一百遍就是真话了。
当然,曾嗣子孙也以自家出了这么一位大员而骄傲。
我们不妨做个顺水人情,成全这样一个美丽的白色谎言,毕竟历史已经过去。
然而,关于曾子城年幼时到底是聪慧还是愚钝,不同的史料,观点也有所不同。
观点一:愚钝。
论据:史料《曾文正公文集》“国藩愚陋,自八岁侍府君与家塾,晨夕讲授指划,耳朵提不达到则再诏之,已而三复之。或携诸途,呼诸枕,重叩其所宿惑者,必通辙乃已。”
大意是说:曾麟书很操心子城小时候的学习,甚至有的知识要给他讲三遍,有时候甚至在上学的路上或是在睡觉的时候还要考察子城的学习,直到子城把所学的知识都弄懂了他才放心。
这个观点还有一个故事做依据。
有一天子城在家读书,有一篇文章背了好久还是没背会。正巧这时候有一个贼躲在他家的屋檐下,希望等他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由此看来子城小时候是不怎么聪明,连贼人都背会了那篇文章,他还没背会。
但是有人却认为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观点二:聪慧。
论据:上述这个故事背后鲜为人知的典故。
说子城当时已经知道有贼人躲在暗处,而他自身无力驱赶这个贼人,又怕会惹恼贼人生气,对他不利,所以借读书不睡觉,让贼人一直等到没耐性,放弃在曾家的盗窃行为。
然而事实是什么样的已无从考证,不过从子城成年后的成就来看,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
虽然关于子城天资上的争论很激烈,但是子城之后的表现让大家一致认为,他还是很聪明的。毕竟大家都知道,先天的不足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的。
其实事实如何似乎并不那么重要,毕竟人们更关心的还是子城童年的生活。
从曾家的经济状况来看,幼年的子城一定非常幸福,虽然爷爷将筹码都压在了他身上,但是,谁又能逼迫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去背诵四书五经呢?
子城虽然出生在地主家庭,但是由于祖辈以农为业,所以子城小时候,多少也帮家里做了一些放牛、砍柴之类的活计。或许在闲暇的时候,他也翻翻小人书看看(不过不知道那时有没有小人书)。
不过,可以肯定,曾子城此时的劳动多半是为了娱乐,试想,当时爷爷身体健壮,家里又有雇工,再说了还有老爸和两个叔叔呢,哪里轮得上他干重活呢?跟那些无家可归、流浪街头,以乞讨为生的流浪汉和难民相比,他真是掉进了蜜罐里,幸福死了。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6岁的曾子城就已不得不跟着父亲去上小学(私塾)了,他所上的这所乡村小学有一个很功利的名字叫“利见斋”。
或许是爷爷为了让子城从小就受到利益的熏陶,特意为他选的这家小学吧。
不过要说去上学还能接受,但是要是跟老爸一起上学,还是多少有点别扭。要知道,调皮捣蛋是孩子的天性,爱管着孩子是大人的本性。一个不爱被人管束的人偏偏要跟一个爱管人的人一起读书,那该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呀!
然而,曾国藩这样一个后来在官场叱咤风云的人物,小时候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不妨从他儿时的一些故事入手,了解一下曾子城。
年幼的子城为了实现爷爷的梦想,为了曾家不再受人欺负,为了成为国家的栋梁,他不得不走出家门,走进许许多多的孩子当中去读书习字。
这一年曾子城6岁。
虽然子城从小就很景仰爷爷威慑乡邻,但是自己却不太张扬,他常常将心事藏在心底。心胸不算宽广,这点倒是挺像他爷爷的。
或许养尊处优的家境让年幼的曾子城多少萌发了一点类似尊严的情感,因此,他决不允许别人挑战或是蔑视他所谓的尊严。儿时的曾子城有仇必报,决不吃亏。
子城9岁那年,随父到桂花塘一位姓欧阳的人家中读书,发生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
一天,他与主人家的小孩发生了口角(小孩子之间你抓我一把,我挠你一下是常有的事),主人疼爱自己的孩子(哪家的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于是就不问青红皂白,将子城骂了一顿(真是护短!)。
或许是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或许是怕丢了饭碗,总之,当时在这家私塾教书的曾麟书看到了此景,赶忙向主人家赔了不是。
试想要是子城的爷爷在这,他会吃这亏?估计主人家光说声对不起是绝对解决不了问题的,至少也得买了好酒好肉登门道歉才肯罢休。
估计,子城当时的想法跟爷爷一样。
于是等到放学时,他就偷偷打破了人家的金鱼缸,眼看着金鱼一条条地死去,才消了心头之恨。
看来,曾家人还是不好惹的。曾子城当时肯定在想:你是哪根葱?敢骂我?你要为之付出血的代价!
然而小小的曾家大门外,还有一个大大的世界。
此时的清政府已似风雨中摇曳欲倒的老树。但是,封建社会里,不欺压别人就被人欺压的思想,让每一个有机会跻身上层阶级的人都渴望有朝一日谋个一官半职。
曾子城当然也不例外。
于是,在爷爷和爸爸的高期望下,儿时的曾子城也不得不加入了追逐功名的大军,踏上科举考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