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求学之路

第二章 求学之路

艰难的科举之路

虽然子城很爱玩,但是在老爸的时刻监督下,他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

14岁时,子城就能读《周礼》《史记》中的文章,而且在长沙的童子试中,还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说到考试,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清朝的考试制度。

在清朝,要参加科举考试就得先参加童子试,而设这个考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正式的科举考试选拔人员。

童子试在清朝也称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县(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主持。清朝时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通过后进行由府(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的官员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府试的考生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相当于现在的省)学政或学道(又称宗师,地位与该省的总督和巡抚相等)主持的院试。

童子试并不是说只有童子才能参加,而童生也跟年龄无关。童生是根据成绩授予的一种资格,有资格才能参加院试。如果一生都没有通过院试成为秀才,那么终生都是童生身份(曾子城的三叔就是这样的终身童生)。

子城也相当争气,16岁,他就以第七名的成绩,考中童生。

之后,曾子城20岁时进入衡阳唐氏宗祠读书,拜汪觉庵为师。

21岁转入湘乡涟滨书院,改号涤生,意识是改掉以前的坏毛病,获得新生的意思。

说到此我们不妨来说说什么是号。

号一般由自己所起,也可是他人所起得到公议的。古人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号,文献资料上没有详细记载,大概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像“老聃”“鬼谷子”等,可能就是我国最早的别号了。

号一般都有一定的寓意在里面,有人以居住地环境为号,如陶潜,号为五柳先生。有人以志趣抱负为号,如贺知章,号为四明狂客。

而曾子城自己为自己取号为涤生,一定是为了表明抱负而取的。

从改号这一举动当中,我们不难看出,青年时期的曾子城求取功名的心情是多么地急切。

清朝的院试是每三年举行两次,由皇帝任命的学政到各地主考。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也就进入了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不服兵役、不上税)、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看来在当时考上秀才就已经有不错的待遇了,要不怎么说曾麟书能考上秀才也足慰平生了呢?然而考中了秀才,并没有俸禄,而且中秀才才刚刚有了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资格,要想取得功名,谋个一官半职,还得继续沿着科举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幸运的是,曾子城23岁时就考中了湘乡县的秀才,此时的他就可以和44岁的老爸平起平坐了,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他还得继续考下去。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之后就是会试。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考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曾子城24岁进入岳麓书院(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这么好的书院学费当然也不便宜,看来曾家为了曾子城能考取功名是下了血本了)求学,这年秋天考中举人,然而,之后两次会试不中,无奈只好留级复读。

看来,会试并不简单,录取概率大概是二十取一,跟我们现在考重点本科差不多。

有史料记载,明代小品文名家归有光,为了考个举人,连考了20年,7次没考中,直到第八次才考中,不过,此时黑头发早已考成了白头发了。

跟归有光相比,曾子城还是比较幸运的,4年后,子城参加了殿试,考中了同进士。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考中后统称为进士。

虽然,曾子城的科举之路也有那么一点坎坷,但是跟他老爸比起来,也算得上是一帆风顺。

子城虚岁28时,考中了同进士。然而,这迟到的同进士的功名,带给曾国藩的并没有多大的惊喜,而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窝囊与遗憾。甚至“即日买车欲归”(出自《凌霄一士随笔》第九卷),后经众人极力劝说才留了下来。

曾国藩为什么会对同进士感到如此地羞耻呢?

因为,清代殿试之后,录取人数为100~400不等,分为三甲。头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诸人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

而同进士,其实就是不同进士的意思,很显然,同进士就像是一个鼓励奖一样,只不过是为了安慰那些奋斗了N年的秀才们罢了,不至于让他们一时想不开上街游行,破坏国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不过这样一个同进士的身份也确实让人如梗在喉。好比一个人在饥肠辘辘时,却发现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佳肴中赫然躺着一只够分量的青头苍蝇,着实让人不知是吃好,还是不吃好。

又像古人娶了小妾,不叫小妾而叫“如夫人”一样,它仿佛在告诉那些做了小妾的女子们:小妾就是小妾不是夫人,想要做夫人,万里长征你才迈出了小半步!

总之,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考中的同进士着实让曾子城恶心了好久好久。

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故事:

说的是在曾国藩做两江总督时,一天,两个幕僚无聊时对对联玩。一个出上联“如夫人”,另一个就对“同进士”;一个又把上联加为“如夫人洗脚”,另一个就对“同进士出身”;一个再加“替如夫人洗脚”,另一个再对“赐同进士出身”……正对得高兴,突听屋子里一声爆响,接着就见总督大人铁青着脸从里面出来,拂袖而去。两个幕僚莫名其妙,去问老幕僚。老幕僚一听,忙说:“你们二人赶紧收拾行李走人吧。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你们不知曾大人就是‘赐同进士出身’?”二人一听,马上收拾家当逃之夭夭—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权倾天下的曾大人居然也就一个“同进士”!

殿试的结果出来之后,状元、榜眼和探花就可以分别直接进入翰林院担任修撰和儒林院任编修。其余的进士则需要再参加朝考,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其余的则被分发到各县任知县,也就是做县长。

按清朝的制度,在翰林院当官不仅升官比较容易,而且,由于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都是由翰林院的人担任,因而与皇帝、皇子以及皇亲国戚接近的机会就比较多了。

试想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有谁不愿意留在京城,守在皇上身边呢?而在当时来说,是留在京城还是被分发到地方也就是皇上的一句话。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