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迪奥香飘德国

巴黎迪奥香飘德国

迟些时候,21点,将举行盛装晚宴。不过目前,在滨海大道酒店宏伟会客沙龙里的柔软座椅上,汉堡上流社会的贵妇们正在品茶,有些有先生陪伴在侧。1949年12月,贵妇们等候模特儿到来。模特儿们即将展示的是1950年秋冬时装系列,由伟大的时装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勾画草图设计而成。“在当年,这是一件盛事。迪奥……简直是时尚天空上闪耀的明星,风头远胜其他所有品牌。”[1]贾妮·萨梅特特别强调。16点,由德国女性杂志《康斯坦策》组织的时装秀终于开场。所有目光集中于奢华女装,它们长及脚踝,先是白色,然后是黑色。先是一件皮草披肩,再是一件深色长大衣。模特儿们优雅地交错而过,在厚厚的地毯上仿佛一支步伐低沉的舞蹈,掌声相随。看客当中,有随母亲前来的卡尔。

他一直以来在房间里细细钻研的时装图稿,此时近在眼前。十六岁的他难道已然领悟个中玄妙:美不是过去专享的特权,而能从当代特质中提炼?时尚界著名的女记者克洛德·布鲁埃补充道:“当时的高级定制时装秀非常古典,却也十分引人入胜。模特儿被郑重报号之后出场,仪态略显高傲。盛装晚礼服非常奢华,造型都经过悉心打磨,十分精美……在一名青年眼里,这简直是一场仙气飘飘的童话大赏,如梦似幻。”[2]和所有来宾一样,青年卡尔舍不得漏看一眼,不过只有他有本事记住整场时装秀盛况,他能在脑中画出每套服装。“而且巴黎一直以来都是时尚的摇篮。”[3]贾妮·萨梅特总结道。卡尔希望成为画家或讽刺漫画家,当时吸引他的还不是时尚,而是启蒙之都。

拼图慢慢成形。大量的战争见闻足以让他明白,魏玛共和国已死,德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重新回到歌德等大诗人争鸣的启蒙时代。不过卡尔从童年起就憧憬的优雅世界依然存在,他必须尽快前往。就在法国。

事情很简单。“我跟父母说:‘我要离开这里,去巴黎做时尚。’”[4]卡尔·拉格斐说。他心意已决,轻轻地离开……告别德国,不打算回头。第一次出走,第一次重建自我。“我什么都不记得了。我的作风是,烧掉一切,从零开始。”[5]卡尔·拉格斐后来经常表示。他撕下旧的一页,面对新的空白的一页。

他到底在逃避什么?来自同学的捉弄?一个荣誉尽失的国家?一个他穷极一生想要遗忘的秘密,就像公民凯恩的“玫瑰花蕾”一样?无论如何,对于这个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国家,他只愿意记住美好的一面。一个想法萌生,随即得到开明的父母的宽容。他只有一些基本必需品随行:书、纸、铅笔,当然还有门采尔那幅画的复刻版,以及父母的祝福。父亲奥托在法国首都巴黎拥有一间办事处,他的秘书可以帮卡尔安排住处。[6]而母亲则不停地告诫他,汉堡毫无疑问是世界的大门,一扇两边都能通行的门,仅止于此。[7]她觉得儿子未来只能当个绘画教师。于是卡尔的行动完全如母亲所愿,她明白只有让儿子远离时下支离破碎的德国,他的梦想才有可能实现。年轻人知道自己同样拥有失败的权利,即便失败也不会被冷眼相待,家门随时为他敞开,不管发生什么状况。


[1]《一日人生:卡尔·拉格斐,真实与显影》,前引。

[2]与作者的对谈。

[3]与作者的对谈。

[4]奥利维娅·德·朗贝特里:《我只会画画、阅读、说话》,前引。

[5]让-克里斯托夫·纳彼亚斯和帕特里克·莫列斯:《卡尔看世界》,前引。

[6]安妮-塞西尔·博杜安和伊丽莎白·拉扎鲁:《卡尔·拉格斐,天生巨星》,前引。

[7]《一日人生:卡尔·拉格斐,真实与显影》,前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