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无形

大美无形

有幸在地球上活着,的的确确是一件玄之又玄的事情,想到这儿便无暇顾及生活容易不容易了,且享受这份美妙吧。事情没有好坏之分,好坏都是人创造出来的观念——即使有好坏,那也只是这个大喜剧中的小小插曲而已。

无常是宇宙之道,

亦是生命之要;

若有常,

一切僵死。

无常是常,

常是无常,

常与无常不二。

犹如灯光,

灯是光之体,

光是灯之用,

本名为一。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命每天都是新的。

生命是大海。人们总喜欢在海面追逐浪花,而完全忽视了大海的底蕴。

你有没有这样一种体验:你去了一个很远的、从未去过的地方,猛然觉得这地方是一定来过的;你见了一个从未见过的人,却感觉一定是在哪儿见过的;你亲历了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从未发生,但你分明觉得是曾经发生过的。

柔软即生命,僵化即死亡。

最美丽的风景是人——有生命力的人。

心的沙漠比自然界的沙漠更为可怕。自然界的沙漠寸草不生,心的沙漠也会一毛不拔。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就是:

让心的沙漠变绿洲。

展示生命的力度,靠的是自强不息;展现生命的厚度,靠的是厚实的底蕴。一切都要靠日积月累的正能量的积聚。

生命原本没有意义——只有当赋予生命意义的时候,生命才会变得有意义。生命之所以宝贵:一是有死亡这个大背景的映衬;二是过程太短;三是不确定因素太多(无常)。

当你平静下来,放慢节奏,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是整个宇宙生命的一部分。只有当个人的精神同宇宙万物的精神完美结合的时候,生命力才会得到完美的展示。

记住,我们唯一要做的是:如何在此时此刻享受生命。千万不要在未老之时就想到老的可怜、未病之时就想到病的痛苦、未死之时就想象死的恐怖。

大多数人生活在陈词滥调之中,生活在按部就班之中,生活在机械麻木之中,生活在例行公事之中,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无生气地活着,这对生命是极大的辜负。生命力的保持恰恰在打破这一切,让每一秒都充满新鲜活力——重复是对生命的最大挑战。

我们的身体大约有100万亿个细胞,这些细胞没有一个是长生的。人体每分钟大约产生3亿个新细胞,同时又有差不多同样数量的细胞死去。身体的所有细胞更新一次需要7年时间。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生与死的悲喜剧:新陈代谢。

如果不在昨天里死去,就无法在今天里重生:从痛苦、关系、思想、习性中解脱出来,清醒地观察分析这一切;从家人的身上解脱出来,用全新的而不是熟视无睹的眼光去看他们;从社会里解脱出来,以焕然一新的、一个局外者的角度去看社会;从名望、财产和追求中解脱出来,变成一个清新、敏锐、自由的观者。只有“你”死去,才可新生——当止息所有的记忆和结论,自由便开始了。

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只要不自暴自弃,上帝就会一视同仁地爱我们。

明天不一定会更好,但明天一定会到来。在生命中,哪怕是再无聊的时光,也只是限量版。

人既然是宇宙意志的产物,每个人身上必定蕴含着巨大的宇宙能量。每个人都是上帝的一部分。觉醒的灵魂便可感应上帝。

养生不如养心。美容不如美心。强身不如强心。

每个人都有一个守护神。上帝不在你的自身之外。

每一个生命都是宇宙的一部分,每一个人对宇宙整体都负有责任。为了这样一个神圣而崇高的目标,人应当随时致力于整体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为自己谋划计较。

保持生命力的要诀:不断清空自己。

生命即是使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只有在逆境中,生命才会长成美丽动人的风景。一个人的时候,我常常想起青州仰天山石屋上的松树,他们的存在给了大自然一个奇迹,给超越自我树立了一个典范,他们的生机盎然让我深深感动;站在高山之巅,我常常注目于那些生长于悬崖峭壁间的植物,它们生长在风力最大、土壤最少、水分最缺的地方,它们的茁壮成长让我浮想联翩。不论条件怎样糟糕、环境怎样恶劣,我们都没有理由不让生命之花绚丽绽放。

心灵的荒芜,乃现代人之通病。

如果你喜欢没有生命的东西的话,塑料植物看起来也很漂亮。

当我们热衷于追逐很多、拥有很多、享受很多时,却丢失了最重要、最根本、最宝贵的自己。

没有裂缝,阳光无法照进生命。

为了看到生命之光,必须走进最深处的黑暗。

不要害怕生命会结束,而要害怕它从未开始。

唯有上升到生命的高度,才会实现众生平等。

生命力最强是什么时候?是刚出生之时。刚来到这个世界上,身体是最柔软的,同时也是最强大的,正所谓“柔弱胜刚强”,从此之后身体一天一天变得僵硬,到了生命的最后,也就是身体最僵硬的时候,生命便走到尽头,而这正是生命力从强到弱的过程——从生到死之间的过程。从精神上说也是如此,刚出生之时一无所知,也正是因为一无所知,所以才一切皆有可能才是精神上最强大,之后教育的、社会的、文化的等各种元素开始进入头脑,这就是所谓的知识、经验、阅历、文化,这些东西越多给人的限制就越大。最后到离开这个世界——精神限制达到最大,精神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生命的质量在精神。

身体是灵魂和精神唯一的栖息地。

对于生命来说,一切都具有意义,包括苦难、厄运以及死亡。

敬天爱人畏命。只有当我们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的生命,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美的一面。生命如同宇宙一样神秘莫测,它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是进化的产物,还是上帝的创造,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用心去感受这奇迹、去想象这神奇。于是,你开始敬畏宇宙、敬畏天地、敬畏一切生命,众生平等的理念真正在你内心生根了。这样,每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动物、一个昆虫、一棵树、一朵花都在你眼里都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你的生命便同这宇宙融为了一体,你的生活便是在天堂之中。

存在即是合理。宇宙中没有不美的事物。你生命中的一切,都应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用接受一切的胸怀去容,而不是吹毛求疵唯我独尊。

从找到生命的意义之时,生命的画卷便开始悄然铺展开来。正如尼采所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找不到生之意义的人,是危险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那些知道自己的生命中还有某项使命有待完成的人最有可能活下来。

有形体有生命者少之又少;有形体无生命者比比皆是。当我们对一切习以为常、视若无睹、麻木不仁、无动于衷时,精神上的生命便死掉了。

生命由两部分组成:身体和灵魂。前者是有形的,后者是无形的。人的大脑只不过是由细胞、氨基酸、碳和氮元素构成的集合体而已,如果没有灵魂的驱动,没有一种无形力量的驱使,它自然是无法运作的——只有当灵魂将大脑乃至身体作为工具加以驱动时,人的意识才得以产生。这就像计算机一样,再好的硬件与软件,如果没有人的操作,它也不会自行运转。

史铁生说:“当清点遗物,请不要忘记这片天空,那是我恒久的眺望。”三毛也说:“我们三十岁的时候悲伤二十岁已经不再回来,我们五十岁的年纪怀念三十岁的生日又多么美好。”这些感慨正是对生命珍惜之情的流露。对热爱生命的人来说,每一天都充满了意义。

对精神贫乏、个性缺乏的人来说,生活中不太可能遇到大的危机;对于精神丰富、情感充盈的人来说,危机却是不可避免的:每一次危机都是一个成长的印记。

只有生命美丽的时候,世界才是美丽的。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人,不会麻木不仁,更不会成为行尸走肉;他会随时发现生活之美,天天处于成长和进步之中。

不要害怕生命会结束,而要害怕它从未开始。我们越是惧怕衰老,衰老就来得越快。维持年轻所消耗的精力,只会让衰老来得更早。

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青春。

年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态。

岁月使人的身体衰老,激情使人的心灵年青。

美在自然、美在自信、美在自由、美在自在、美在简单、美在生命力。

生态即生命的状态;年青即心灵的状态。自然的状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的状态;年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年青。年青是一种品质,一旦有了这种品质,就永远不会老去。有信仰就年青,有信念就年青,有自信就年青,有希望就年青,有激情就年青。生理的衰老不可抗拒,心理的衰老却可以掌握。

脸是要经常洗的,不洗就会积满了灰尘,积满了灰尘就会有损于你的形象。心也是要经常洗的,不洗也会积满灰尘,积满了灰尘就会有损于你的精神。

既要偶像,又要自我;既要成熟,又要年青。

保持婴儿第一次看世界的好奇心,用“初心”去观察,你将会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

人生没有悲剧喜剧之分,如果你能从悲剧中走出来,那就是喜剧;如果你沉湎于喜剧之中,那就是悲剧。如果你一味等待,那结局只有一个,就是你慢慢变老。生命从整体看是喜剧,从个体看是悲剧;人生从整体看是悲剧,从局部和细节看是喜剧。究竟要怎么活——即使是悲剧,也要当成喜剧来演。

真正的美是生命力的展示。内在美能弥补一切外在的缺陷。居里夫人说:“17岁时你不漂亮,可以怪罪于母亲没有遗传好的容貌;但是30岁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责怪自己,因为在那么漫长的日子里,你没有往生命里注入新的东西。”林肯也说过类似的话,就是一个人一旦到了40岁,就要对自己的脸负责。

年青之美,在于能发现美的事物——能发现美的人不会老。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你播种什么,它就会成长什么,一切均可在此生长。你可以种植鲜花,也可以种植野草,一切都是你选择的结果;你能够培育成功、健康的思想,也能滋生消极、腐败的思想。空间是一定的,野草会挤占花朵的地盘。不要让消极的思想进入你的头脑——它们会像野草一般疯占鲜花地盘——它们会扼杀你的生命力。

身的高度并不重要,关键是心的高度。尽管你登上了珠峰,但如果仅限于物理高度,那也绝无什么大意义的。

当我们仰望苍穹的时候,宁静安详就开始进驻我们的生命,就是“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种意境。

生命是最宝贵的,是最值得爱惜的,它是一切的载体和寄托;没有了它,什么也就没有了。生命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人们总是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习以为常,而习惯了的东西总是容易被忽视。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它几乎意识不到水的存在。人们在这个地球上自由的呼吸,也几乎意识不到空气的存在。人们在健康的时候,几乎不去考虑生命是怎么回事,只有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才幡然省悟;对于“有一天终将离去”这个事实,即使偶尔会触及,但马上就会忘记,似乎生命是遥遥无期、没有终点的。

既然连最宝贵的生命最后都要失去,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承受呢。

在这个雨后,

我走在风景里。

我是孤独的,

风景是孤独的;

我不孤独,

风景也不孤独;

我就是风景,

风景就是我;

我与风景是一体。

人,本来是单纯的,单纯到没有身外之物,单纯到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恰恰因为单纯,我们才能感受世界的丰富、生命的神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恰恰因为复杂,人心开始越来越麻木。在身外之物、功名利禄的战场上摸爬滚打欲罢不能,而将最宝贵的自我迷失——生命之光被隐匿了。浩瀚宇宙间,也许只有地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这个幸运的星球上,到处都是物欲横流,鲜有生命迹象。这是多么严重的因小失大本末倒置啊。

生命是孤独的——生命之果只能独享。

生命之美在于“力”的表达:个性的力量、意志的力量、信仰的力量、信念的力量、决心的力量、自信的力量以及身体的力量。

自我如宇宙,浩瀚无边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