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身体中

住在身体中

我们害怕的是死亡本身,还是对死亡所保持的看法——死亡是一种东西,对死亡所保持的看法则是另外一种东西。因为害怕的是心中的看法,所以我们不敢去了解和面对事实;正是心中的看法,在我们和事实之间制造了云层,使得这种害怕无限地扩大。只有当彻底投入于事实之中,恐惧之心才会消失。如果不投入事实,心中就一定有恐惧。只要心中还装着一堆的意见、结论和看法,我们就不可能接触事实的真相。因此,弄清怕的到底是心中的想法,还是眼前的事实,就非常重要了——正是心中的想法制造了恐惧,而不是死亡这一事实。

一切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包括天堂、地狱、宗教、哲学。对死亡的幻象,也是人自己创造的结果。凡是你认识到的并不真实的事物,均不会让你痛苦。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你真正看清了死亡这一幻象,也就真正明白了生命永恒的真相,也就不再对死亡抱有恐惧。

生活看起来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实际上却是险象环生、暗流涌动——每一天都是奇迹——每一天都是礼物——每一天都要心怀感激。

对人来说,最大的恐惧莫过于死亡。当一个人死都不怕的时候,那就没有什么可怕之物了。对自杀者,你可以不赞同他的选择,你也可以问“死都不怕了,怎么会自杀呢?”,你可以发表任何意见——你当然有说话的权利——你如何知道他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你没有经历过那种情形——你永远也不可能经历过那种情形——你不是他。

上帝是最讲责任的。他既然安排你来这里,一定会找个时间让你回去。只是不到最后时刻,他不会召见你。

生是一个世界,死是另一个世界,而且是更大的世界。

一切都是注定的吗?霍金曾用这个题目作过一次讲演,他着重讲到,“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根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时都会左右看”,最后的结论有两个:“是”或者“不是”。这个答案聪明而智慧,因为“是”与“不是”是一体而不是分开的,或者可以说既有“是”的成分,又有“不是”的成分。如果说一切都是注定的,那就什么都不用干——等死就是了,人生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可言;如果说一切不是注定的,那你找一个长生不老的人我看看。宇宙间发生的所有事情,没有一件不是必然的,生是必然、死是必然、恐龙灭绝是必然、有些事情看似偶然实际上也是必然。因为一切都是必然,我们才要更加珍视眼前的事物,才要更加有所创造,才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活出意义。我们永远不知道什么是被确定的,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相信并感恩于上帝的安排,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追求——这或许是人生的全部意义了。

无死之悲凉,便无生之芬芳。死亡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生生死死不过是宇宙这位巨人的新陈代谢而已——人的身体的细胞每时每刻也都有死亡。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永远如是。我们总是渴望着生甚至长生,却丝毫不愿提及死——一旦头脑中冒出与“死”相关的字眼,就会感到恐惧和悲哀来袭,就会马上把它们打压下去。而真正的生之意义,却是从死中来。生命之花正是绽放在死亡这片肥沃的土壤里。缺少对死的理解,生命之花便不可能绚丽绽放。

谁说没有公平的事?在死亡面前,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记住了,上帝可不是好惹的!他从不论资排辈——他可以在任何时候,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把你从这儿收走。

与教育设计不同,上帝只看重你平时的表现,从不通知什么时候收场。

我们都有忘记的一天,也有被忘记的一天。当你忘记所有东西的时刻已经临近,你被所有人忘记的时刻也已来临。不要奢望人们会记住你,正如你也不会永远记住别人。时间会无一例外覆盖一切。谁也无法更改上帝的设计,但请记住:我们只是被时间所埋葬,并没有在空间里消失;上帝会对我们重新进行包装,然后以另一种面目出现。生命是永恒的,并且无所不在。地球是一个巨人,她养育了我们,我们都是她的一分子,我们与它一体、与它同在——地球(甚至宇宙)不死,生命就会存在。这正如一个人,每时每刻都有生死剧在身体上上演,但作为整体的人却是活生生的。

笑谈生死,是一种超脱的境界,是勇气,更是底气。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正如一部电影,当把精彩的故事全部奉献给观众之后,就不会为剧终而遗憾。有一个办法可以衡量人生是否成功——就是看一个人离开时是否平静、安详。

三毛说:“出生是最明确的一场旅行,死亡难道不是另一场出发。”人,从一出生便进入了死亡倒计时。生的过程即是死的过程。生和死只是两个结点而已。生死是一体的: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本是不二的,只是人创造了生死的观念。宇宙正如人一样是有生命的,而有生命的东西就意味着没有重复、没有重样。过去的每一秒都已经死去,绝对不会再重来。而对于下一秒或者明天,又充满了无数变数、不可知、不确定。那么生命的这种短暂性和不确定性不正是让我们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刻的最好提醒吗——智者总是享受当下的生活。

人人都渴望天堂,却没有人想离开人间——没有人愿意死,即使上天堂,人们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这说明当下和拥有是重要的——谁要是为了不确定的东西而牺牲确定的东西谁就是傻瓜——没有当下的人不可能有未来。

死亡之神是如此钟爱生命,如影随形、不离不弃。生命太美了,死亡爱上了它,并能如愿以偿、梦想成真。

想到死的人是有生命力的,没有想到死的人其实已经死了:有的人已经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精神是不死的。形体上的变化不是真死,只是让灵魂搬了新居。死后上帝安排我们进入另一个世界,说不定比这里还要热闹。

有一种结果必定会实现,那就是死亡。正如史铁生所说:“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是如何度过的——在最后一刻来临的时候,如果心灵和灵魂归于一片宁静之地,回到宇宙的精神中去——这样的人生便没有虚度。

人总是要死的。如果生命是无限的,我们还会觉得它的可贵吗?死并非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倒是命运之神钟爱人类的标志。所有的生之意义,全部建立在死亡之上。正如我们需要睡眠一样,我们也需要死亡——正是死亡的黑暗背景衬托出了生命的光彩。

当你在生命中生活,当你在死亡中死去,当你与自身以及整个宇宙和谐一致的时候,你还恐惧什么呢?如果有一天,你认识到人是不死的,那么你的生命已经有了高度。

如果我明天死去,我会庆幸自己度过了精彩的一生。

生之意义,完全赋予在死亡之前的这个过程中。找不到生之意义的人,青春是虚度的。

精神的死亡先于身体: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经历了一场由活到死的转变后,才最后死去的。大多数人在三十岁时就已经死亡,之后的人生是在重复中机械地度过,在习惯中麻木地生活,在被动中消极地存在。

从本质上讲,我们终其一生只是收获了一些体验和感觉而已。如果灵魂能得到提升,那才是最大的收获。其余全为身外之物,上帝一律没收。

灵魂也是有生命的。有的灵魂比躯体要长久,有的躯体要比灵魂长久。我们多见的是后一种情形。你看多少高大的身躯还在行走,灵魂却已经死亡——他们不是死于老年时代,而是死于青年时期。

死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束点。人,一出生即被判了死刑——只不过延缓执行而已。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上,便开始了死亡,一天一天、一点一点地死去,最终到达死亡的终点。人的生命每天都要被夺走一部分,每一天都处于死亡的过程之中。生的过程也是死的过程,享受生的过程即是享受死的过程,生死同在、生死一体,没有什么可怕,你尽可享受这个过程便是了。通常所说的死亡,是指人呼吸停止的那一刻:那只不过是死亡的一个节点而已。

人,作为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因为元素的化合,在一个必然的时间来到这里;又因为某些元素的分解,在一个必然的时间离开。无论人多么渺小,他的存在就是一个世界,也可以说世界是他的。如果他的存在被死亡抹去,那他的世界也会随之消失。为什么人会恐惧死亡?因为这和对世间的无尽眷恋有关。如果一个人在离开时能带走一点什么,哪怕只是一点点,那也能减轻人们的痛苦,可这只是如果而已。这一点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但几乎所有的人常常为了那些无足轻重的东西而付出了过于昂贵的代价。

在天堂的概念里,死亡不仅不可怕,反而是通往幸福的桥梁:这便是宗教带给人的好处。

只要“生如夏花之绚烂”,就会“死如秋叶之静美。”怕死的人是因为没有真正活过。只要真正活过了,死亡时就会没有遗憾,就会构成一种可接受的自然的结果;而没有真正活过,死亡就会在内心深处抵触灵魂,因为这给人生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找到了生之价值和意义的人,是不惧怕死亡的。而人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一个人觉得他真正在这个世界上活过了一回——他追逐的是自己内心的声音和生命的体验,而不是仅仅本能地繁衍种族,更不是为了博得别人赞许和期望的目光。

没有永恒——如果有的话,就在此刻。

当身体出现衰退之时,必须由灵魂和思想的提升来作为弥补。拉罗什福科说过:“几乎所有人,在中年以后,都体验到他们的身体和精神不可避免的衰退。”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说:“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老与不老只在自己——可以让自己老,也可以不让自己老——外界肯定有一些因素,但归根到底在自己。

戏,终究是要落幕的,但上帝的戏却是例外。

人是宇宙一细胞:人有生有死,但宇宙一直存在;人体细胞有生有死,但作为人的身体一直存在。一个人死了,但宇宙依然运行,既然整体存在,那么人也没有死;即使死了,也一定会以别的面目出现。这就如同我们的身体,每天都新陈代谢,而人总是活生生的。宇宙之间充满着精神,人的灵魂与此相通。人的形体消失以后,人的灵魂和精神却没有离开宇宙的怀抱,还是那样互相统一、不可分割。

在影片《泰坦尼克号》中,面对不断下沉的轮船和惊慌失措的人们,甲板上的乐队却一直坚持演奏。这告诉我们:即使在死亡面前,也依然可以保持风度和优雅。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生前做最后一次癌症手术时,医生告诉他这次也许撑不过去了。他说:“如果是这样,拜托帮我把麻醉药给解除了,让我处于清醒状态。”“为什么?”“我想知道生命关闭时是什么感觉。”有了极度的探究欲,连自身的死亡都可以是一件兴致盎然的事情。

我们并不是我们的身体,我们只是住(活)在我们的身体里,身体没有了,我们依然存在。明白了这一点,便不再害怕死亡。

自古至今,人类就像一个巨人沿着时间一路走来。每天有人生有人死,这只是巨人的新陈代谢而已。就目前全球人数还在增加的事实来看,它还是年青的,还处在成长时期。但到了一定阶段,人数将不再增加,这个“巨人”将进入年老和衰退期,最后就是整个人类的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我们在不在了,只要有一个人活着,所有的人就都不会死。如遇特殊情况,这个巨人也会夭折,就像恐龙灭绝一样。

人对这个世界上神秘和未知的东西有着本能的好奇,没有人不愿意尝试新的东西。但有一样东西,即使最疯狂的人也不会去尝试,那就是对死亡滋味的体验——它代表了最难忍受的肉体和精神痛苦,而且是不可逆的。

人生是一场梦。对人来说,这是一个有意识、无意识、意识强弱的差别问题,我的确发现自己时时刻刻处在梦境之中,我还隐约发现了我和这个宇宙的关系。在这个梦境之中,最重要的东西只有两样,一是有形的身体,一是无形的体验,并且有形和无形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然而,最本质的东西还是人的灵魂的体验。短暂的人生,你体验到了什么,这是最重要的;孤独人生,只有体验时刻伴随着你,直到你最后离开。幸福是人人都有的,无一例外。问题是大家都想拥有更多的财富,都想比别人幸福。不是走得太远忘记为什么而出发的问题,而是从来就不知道为什么而出发,为什么而活着。有,是暂时的;无,才是永恒。有灵魂体验的人,才是真正的幸福;而没有灵魂生活的人,看起来也许风光,实际上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明天的我在哪里?明年的我在哪里?十年后的我在哪里?百年后的我在哪里?千年后的我在哪里……

我生在你的怀抱里,

你活在我的生命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