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

离骚

【王逸叙】

《离骚经》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珍之。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乃疏屈原。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衺,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经》。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已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陈直径,以风谏君也。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已也。是时,秦昭王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又使诱楚,请与俱会武关,遂胁与俱归,拘留不遣,卒客死于秦。其子襄王,复用谗言,迁屈原于江南。而屈原放在山野,复作《九章》,援天引圣,以自证明,终不见省。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沉而死。《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嫓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髙,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闵其志焉。

【题解】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典诗史上最辉煌的长篇巨构。如果以单篇作品进行比较,《离骚》在我国诗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是无可匹敌的。三千年的诗史拥有无数杰作佳篇,但找不到第二个作品,像《离骚》那样被人们看作整整一个文学时期的代表。人们通常以“风”“骚”分别代表先秦文学的两个发展阶段,“风”是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骚”即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离骚》收集在《楚辞》里,楚辞那样的文体,就被人们称为骚体。有些古人甚至直称《楚辞》这部诗集为《离骚》。过去,有文学气质的人,能吟诗作赋的人,被称为“骚人”。有时候,“风骚”连文,成为艺术、文采的代名词,例如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咏雪》词里,就有“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之句。一首诗,能够在文学史上、在生活中获得这样广泛的共名,在我国还找不到第二个例子。这说明《离骚》是文学史上典型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对《离骚》这题名的解释,历来不尽一致。司马迁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在《离骚赞序》里解释道:“离,犹遭也;骚,忧也。”王逸《离骚经序》说:“离,别也;骚,愁也。”王逸对“骚”字的解释与班固一致,区别在于“离”字。班固的解释固然可以在《楚辞》里找到足够的例证,如“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骚》)、“思公子兮徒离忧”(《山鬼》)、“长离殃而愁苦”(《招魂》),“离”都是“罹”(遭遇)的同音假借字;而王逸的解释不离“离”字的本义,更无不通之处,且《离骚》里充满着欲离不得的内心矛盾。班固与王逸二说可以并存。

对《离骚》的写作时间,有各种不同的推测。从作品本身看来,不会是初次失意后所作。作者对君王旧情甚深,这君王应该是楚怀王,而不是楚襄王。《史记·屈原列传》、《新序·节士篇》、班固《离骚赞序》、王逸《离骚经序》、应劭《风俗通义·六国篇》等汉人著作,都说《离骚》作于怀王时候。

《离骚》用第一人称和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塑造了一个高大的神话式的艺术形象“吾”——灵均。《离骚》的艺术手法已超出对个别事物的比喻,而是在整体上采取象征手法,把生活本相几乎全部隐去。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系列斑斓陆离而又完整和谐的、象征性的艺术群象,而不是生活原型。读《离骚》不宜、也不可能把它的形象一一坐实。那样做,等于把一座七宝楼台拆开来欣赏。《离骚》是屈原生平思想最深刻的写照,这种写照是通过典型化来完成的。抒情诗里的“我”,未必能与诗人完全等同看待,它是经过典型化的。愈是优秀的抒情诗,典型化的程度就愈高。这就使抒情诗里的“我”可能与诗人的原型有所走样。这是任何风格的抒情诗都容许的。而在那些浪漫主义的抒情诗里,这种“走样”的幅度必然更大。常说《离骚》的前半部是现实主义,后半部是浪漫主义;前半部的主人公是现实生活的人,后半部是神话式人物。此说不符合《离骚》及其主人公形象的艺术完整性。《离骚》后半部主人公之所以能“上征”,是由于篇首的“降”,他本来就是“降”自九天的神胄。他一降临人间,就“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后来又“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当然不是屈原的服饰,而是类同《九歌》里“少司命”、“山鬼”诸神的打扮。“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尤非屈原所堪以为生。《离骚》后半篇的“上征”,不同于《远游》的“上浮”。《远游》的主人公本是世俗的凡人,想“轻举”“上浮”,却苦于“质菲薄而无因”,没有什么可供“托乘”;后来因“气变而遂曾举”。这是凡人修炼得道而“神”游太空,其“形”骸仍“独留”尘世。《离骚》的主人公不是得道的“真人”,而是个通过文学想象塑造出来的神话人物,因此,开头的“降”与后来的“上征”,都包括形与神,天上与人间完全可以自由往来。

《离骚》以世俗的眼光看待神明,又以神明的身份对待“时俗”,神人一体,天地无间。屈原既信神,又忠君;但对神也好,对君也好,他都没有一点卑微的态度。从《离骚》的字里行间可以隐隐嗅到古代民主思想的幽馨。这是战国时期特殊的时代精神的产物,在建立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统治以后,人们自然感到难以理解。故班固批评他“露才扬己”,显暴君过(《离骚序》),顾成天说《离骚》的“求女”,是“狎侮圣配”(《离骚解》自序)。这些批评像阴沉的夜色,反衬出《离骚》这颗流星的逼人的光芒。


帝高阳之苗裔兮[1],朕皇考曰伯庸[2],摄提贞于孟陬兮[3],惟庚寅吾以降[4]

皇览揆余初度兮[5],肇锡余以嘉名[6]: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7]

【注释】

[1]帝,先秦的“帝”字,直至战国中期,都只指神界主宰者,夏以后的人间君主称“后”称“王”而不称“帝”。古氏族为了美化自己的世系,都要托祖于天神天帝,自称是某“帝”某“神”的后裔。高阳,王逸《楚辞章句》(以下简称“王注”):“颛顼有天下之号也。”《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其实,屈原的时候,高阳与颛顼尚未合为一人,楚族所祀的始祖神,既不是高阳,也不是颛顼,而是祝融。在先秦传说中,高阳的地位比祝融要高,《墨子·非攻下》把高阳与“天”并列;高阳是“帝”,而祝融只是“佐神”。《左传》文公十八年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才子犹今好后代。《离骚》托祖于高阳,是利用这些现成传说渲染诗主人公的“内美”。这是艺术虚构。苗裔,朱熹《楚辞集注》(以下简称《集注》):“苗者,草之茎叶,根所生也;裔者,衣裾之末,衣之余也。故以为远末子孙之称也。”兮,语气词,相当于现在的“啊”。据孔广森考证,古音读作“啊”(《诗声类》)。

[2]朕(zhèn),古人自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六年起,才诏定为帝王自称。皇,大,美,是古代常用于神圣人、物的赞颂状词。皇考,在先秦至西汉的典籍里,有时指从祖父以上的先人,有时仅指亡父。东汉以后,专指亡父。这里的“皇考”,西汉的刘向解释为远祖(《九叹·逢纷篇》);东汉的王逸解释为亡父。本书从刘向说。伯庸,“皇考”的字,不见经传。从《离骚》的艺术特点看来,应该是化名,例同下文的“正则”、“灵均”。

[3]摄提,是“摄提格”的省称,寅年的别名。贞,正。孟,开端。陬(zōu),夏历正月的别名。正月是一年的开端,故称“孟陬”。夏历正月是寅月。《楚辞》都用夏历。

[4]惟,发语词。庚寅,纪日的干支。寅年寅月寅日,古人认为是难得的吉日。吾,是作者在长诗中创造的神话式的艺术形象,不等于它的原型屈原本人。降,古音“洪”,与“庸”叶韵。先秦古籍的“降”,都训作“下”。王逸把它具体解释为“下母之体而生”,则不确。先秦典籍中的“降”字用例,没有训作“生下”的。《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降指从天降临,生才指诞生。这句的“降”字和下文“百神翳其备降兮”的“降”字,也都指从天降临。

[5]皇,从王逸以来,都认为是“皇考”的省称。考先秦文献,单个皇字,用作名词,唯指天与古之帝王。王逸释皇考为亡父,又谓省作皇,不符当时语言习惯。刘向《九叹·愍命篇》把《离骚》的“皇考”理解为楚先王,相当于《诗经》颂诗里的“皇祖”“皇王”,这样的“皇考”才可以省称为“皇”。览,据刘永济《屈赋通笺》、姜亮夫《屈原赋校注》考证,古本作“鉴”,心察。揆,揣度。据闻一多《楚辞校补》、姜亮夫《屈原赋校注》考证,古本“余”下有“于”字。初,开始。度,历来歧解纷纭,有“时节”、“器宇”、“态度”、“躔度”、“气度”诸说。笔者认为,古度、宅通,宅音义古近托,度宜训托,犹今“任”,谓受天之托任。

[6]肇,王注:“始也。”闻一多《离骚解诂》据刘向《九叹·灵怀篇》“兆出名曰正则兮,卦发字曰灵均”之句,认为“肇”是“兆”的借字,肇兆古通。古人取名字要经过卜兆。锡,借作“赐”。嘉,善。嘉名,包括下文的“名”与“字”。古代贵族子弟,成年才取字。取字时,要在祖庙里举行隆重的冠礼。行冠礼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行冠礼取字表示正式加入统治集团,担负起国家大任。

[7]“名余”二句:王注:“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ft

以上八句解释,与流行说法出入颇大。

【译文】

天帝高阳氏的远代子孙,伯庸是先王辉煌的大名;寅年的寅月,又巧在寅日,多美的吉日啊,我从天降临。

先王鉴于我初承大任,通过卜卦赐给我美名:我的名啊叫做“正则”,我的字啊就叫“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8],又重之以修能[9]: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10]

汩余若将不及兮[11],恐年岁之不吾与[12]!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13]

日月忽其不淹兮[14],春与秋其代序[15]。惟草木之零落兮[16],恐美人之迟暮[17]

抚壮而弃秽兮[18],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19],来吾导夫先路[20]

【注释】

[8]纷,盛貌。《楚辞》句例,往往以一个字或三个字的形容词置于句首。内美,指前八句所美化的世系、生辰、“初度”、名字。

[9]重(chónɡ),加上。修,修饰。能,古通“态”。屈赋经常以修饰容态比喻锻炼品德。

[10]“扈江离”二句:扈(hù),披在身上,楚方言。江离,一作“江蘺”,香草名。芷,香草名,即白芷。辟,同“僻”,幽也。辟芷,幽香的芷草。纫,穿连。秋兰,香草名,秋季开花。佩,古人身上的饰物。这两句所描绘的“修能”,与《九歌》少司命、山鬼诸神一样,显然不是屈原的实际形象。

[11]汩(ɡǔ),水流快貌,楚方言。

[12]不吾与,不与吾。与,等待。

[13]“朝搴”二句:搴(qiǎn),拔取,楚方言。阰(pí),土坡,楚方言。木兰,香树名。揽,采。宿莽,卷施草,楚方言。木兰去皮不死,宿莽经冬不枯,喻坚贞的品德;朝搴夕揽,喻勤于锻炼品德。

[14]淹,停留。

[15]代序,轮流。序,古通“谢”。

[16]惟,想。

[17]美人,王注:“谓怀王也。”《离骚》里的美人都是“吾”思念、追求的对象,一说“美人”是作者自喻,似不确。

[18]今本句前有“不”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说,他所见的《文选》古本没有,此从古本。抚,据。壮,盛也。

[19]骐骥,骏马,喻贤臣。

[20]夫(fú),语助词。本篇除最后的“仆夫悲余马怀兮”的“夫”属实词外,余均同此。ft

【译文】

我既有这么多内在的美善,又注意在外表上修饰装扮:肩披幽香的江离白芷,秋天的兰草花穿成佩环。

江河滚滚流,我怕赶不上,岁月不待人,叫人心发慌!我沐着晨曦上山拔木兰,直到黄昏还在水洲采宿莽!

日与月急匆匆脚步不停,春与秋相交替永无止境。想黄叶在西风里一片片飘零,怕美人啊也要添一丝丝霜鬓!

趁年盛去割除痈疽吧,为什么不壮一壮器宇?去追赶日月吧,快跨上龙驹,来,我甘愿做您的前驱!


昔三后之纯粹兮[21],固众芳之所在[22]:杂申椒与菌桂兮[23],岂维纫夫蕙茝[24]

彼尧舜之耿介兮[25],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26],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27],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28],恐皇舆之败绩[29]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30];荃不察余之中情兮[31],反信谗而齌怒[32]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33],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34],夫唯灵修之故也[35]

初既与余成言兮[36],后悔遁而有他[37];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38]

【注释】

[21]后,君王。昔三后,王逸说是指禹、汤、文王。纯粹,丝无杂质称纯,米无杂质称粹;比喻古三王的美德。

[22]固,本来。众芳,喻群贤。在,聚集。

[23]申,王注:“重也。”这里是重叠的意思,形容茂盛。椒,花椒,一种灌木,所结的果子有香气。菌桂,应作“箘(jùn)桂”,即肉桂,一种香木。

[24]维,唯。蕙,兰草的一种,又名薰草。茝(chǎi),即白芷。

[25]耿,光明。介,正直。

[26]猖披,衣不束带之貌。

[27]党人,指朝廷里结党营私的群小。先秦的“党”字多指朋比为奸的结合,故孔子说“君子群而不党”,和后来的涵义不同。

[28]惮,畏惧。

[29]皇舆,皇王的乘车,喻国家。败绩,本指军队溃败,此指车驾倾覆,喻国家灭亡。洪兴祖补注(以下简称“洪补”):“皇舆宜安行于大中至正之道,而当幽昧险隘之地,则败绩矣。”

[30]踵,脚跟。武,足迹。

[31]荃,香草名,亦名“荪”,此借以称下文的“灵修”。

[32]齌(jì)怒,怒火中烧。“齌”本指用猛火烧饭。

[33]謇謇(jiǎn),直言貌。

[34]九天,古说天有九层。正,通“证”。

[35]灵修,作品中塑造的以怀王为原型的另一个艺术形象。灵,神。修,美。

[36]通行本在这句前面,还有“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两句,现已公认是衍文,故删去。成言,成约。

[37]悔遁,变心。《说文》:“遁,迁也。”他,别的主意。

[38]数化,屡次变化。ft

【译文】

古三王德行啊纯洁完美,群芳都聚集在他们周围:花椒丛肉桂树层层相间,岂只有蕙与茝贯穿连缀?

那唐尧和虞舜光明守度,走正道所以才受人拥护;为什么桀与纣衣散冠堕,都只怪抄近路陷入泥涂。

那些个小人都偷安贪乐,国家的前途啊渺茫险阻。难道我是担心自己遭殃?怕只怕王车啊将要倾覆!

急匆匆为王车前后奔波,想使你能赶上先王的脚步;荃草你不体察我的衷情,反而去信谗言对我发怒!

明知道忠言会招徕灾祸,丢不开放不下强忍苦楚!且让我指苍天作为见证,一片心都为你有目共睹!

想当初你与我海誓山盟,可后来变了心另走邪路;我倒不难与你两下分手,伤心是你太会云翻雨覆!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39],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40],杂杜衡与芳芷[41]

冀枝叶之峻茂兮[42],愿竢时乎吾将刈[43]。虽萎绝其亦何伤兮[44],哀众芳之芜秽[45]

【注释】

[39]滋,培植。九畹,九是虚数,表示多(下文“九死”同此)。畹有十二亩、二十亩、三十亩几种说法。

[40]畦(xí),田垄,此作动词用,一行行地种植。留夷,即芍药。揭车,亦香草名。

[41]杂,套种。杜衡,即马蹄香。以上四句用栽植香草比喻培养英才。

[42]冀,希望。峻,高大。

[43]竢,同“俟”,等待。刈(yì),收割。

[44]萎绝,指草木的自然老化、死亡。

[45]芜秽,指中途变质,即篇末“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之意。ft

【译文】

我曾经栽植了大片芝兰,又种下蕙草有百亩地面,芍药跟揭车一行一行,杜衡和芳芷套种其间。

本希望满枝头绿浓红艳,到时候将可以收获藏敛。花儿谢草儿黄倒不悲伤,最痛心是众芳草中途质变!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46],冯不厌乎求索[47];羌内恕己以量人兮[48],各兴心而嫉妒[49]

忽驰骛以追逐兮[50],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51],恐修名之不立[52]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53]。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54],长扰颔亦何伤[55]

揽木根以结茝兮[56],贯薜荔之落蕊[57];矫菌桂以纫蕙兮[58],索胡绳之嗑嗑[59]

謇吾法夫前修兮[60],非世俗之所服[61];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62]

【注释】

[46]竞进,争着向上爬。洪补:“并逐曰竞。”贪婪,王注:“爱财曰贪,爱食曰婪。”

[47]冯不厌,犹贪得无厌。冯,通憑,楚方言“满”的意思。厌,满足。

[48]羌,发语词,楚方言。恕,揣度。王注:“以心揆心为恕。”

[49]兴心,生心。

[50]驰骛,驰骋。

[51]冉冉,渐渐。

[52]修,本义是长,古人以长为美,故《楚辞》里的修字常有“美”义。

[53]“朝饮”二句:落,《尔雅》:“始也。”英,花。落英,最初的花,即蓓蕾。饮露餐英是比喻修炼品德,使自己志洁行芳。木兰春天开花,菊花秋天始荣,这两句意同上文“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也是以朝夕喻岁时。谓一年到头,无时或已地坚持修洁。

[54]苟,只要。信,确实。姱,美好。练要,精粹、纯洁。

[55]长,长期。顑颔(kǎn hàn),面貌憔悴黄瘦。这四句意承上节,王逸说:“众人苟饱于财利,己独饱于仁义。”

[56]木根,陈本礼《屈辞精义》:“木兰之根须。”

[57]薜荔,香草名,蔓生灌木,亦称木莲。落蕊,初开的花儿。蕊,花心。

[58]矫,举。菌桂,应作箘桂,见前注。此指箘桂的嫩枝。

[59]索,绳索,此作动词用,搓绳。胡绳,一种蔓生的香草,有人说就是胡延索;也有人认为是泛言长绳。纚纚(xǐ),长而下垂,整齐美观的样子。以上四句即篇首所说的“修能”,是“吾”的神话形象的重要部分。

[60]謇(jiǎn),发语词,楚方言。法,效法。前修,前代的圣人。

[61]服,穿戴、佩带。

[62]彭咸,“吾”的师表,其名不见经传。王注:“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许多学者认为王注缺乏根据,另有老彭、巫咸、彭铿、比干,巫彭与巫咸合称等说,都是猜测的成分多,坚实的证据少。根据《离骚》的艺术特点,应该是虚拟的偶象,有如《庄子》里一个个得道的理想人物。ft

【译文】

大家都贪婪得你排我挤,贪得无厌,欲壑没底;拿自己的私心去猜度别人,勾心斗角,互相妒忌。

奔往逐来追求私利,不是我心中所急;衰老渐渐地来临啦,怕美名来不及建立!

早上饮春兰滴下的露水,晚上吃秋菊未放的蓓蕾。我只求内心真正芳洁啊,哪怕挨饿而脸色憔悴!

用木兰的根须编结白芷,再穿上薜荔带露的花蕊;用箘桂的嫩枝串连蕙草,把胡绳搓得又长又美。

我这是效法前贤的模样,并非俗人们所戴所穿;虽然不投合今人的趣味,我只愿依从古代的彭咸!


长太息以掩涕兮[63],哀民生之多艰[64]!余虽好修姱以噥羁兮[65],謇朝谇而夕替[66]

既替余以蕙溩兮[67],又申之以揽茝[68];亦余心之所善兮[69],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70],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71],谣诼谓余以善淫[72]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73];背绳墨以追曲兮[74],竞周容以为度[75]

忳郁邑余侘傺兮[76],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77],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78],自前世而固然[79]。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80];伏清白以死直兮[81],固前圣之所厚[82]

【注释】

[63]太息,叹息。掩涕,揩泪。

[64]民生,人生。先秦的“民”字,含义有很大的伸缩性。《离骚》六个民字,含义很不一致,当视上下文的语意口气而定。

[65]虽(雖),同“唯”;只。好(hào),爱好。修,修饰。姱,美貌。鞿,马缰绳。羁(jī),马笼头。鞿羁,束缚、牵累的意思。

[66]謇,发语词。谇(suì),旧说是进谏,与上下文意不相属,游国恩释为谮毁,郭沫若“作为卒字解,言卒业也”(《屈原赋今译》),即完成的意思,今从郭说。替,废弃。《尔雅·释言》:“替,废也。”

[67]纕(xiānɡ),佩的带子。

[68]申,再次。

[69]亦,语助词。善,爱好。

[70]浩荡,原义水大貌,这里意同荒唐。

[71]众女,喻上文“众”、“党人”。蛾眉,比喻美德。

[72]谣诼(zhuó),造谣诽谤,楚方言。

[73]偭(miǎn),违背。规,制圆形的工具。矩,制方形的工具。规矩,比喻法度。错,同“措”,措施。

[74]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墨线,喻法度。

[75]周容,就圆随方,苟合取容。

[76]忳(tún),忧郁,烦闷。侘傺(chà jì),失意貌,楚方言。

[77]溘(kè),突然。溘死,暴死。流亡,指暴死野外,尸体不得收殓,而随水漂泊。

[78]鸷(zhì)鸟,鹰类的鸟。

[79]固然,历来如此。

[80]尤,罪罚。攘,朱骏声读为“囊”(《说文通训定声》),包,藏。诟,侮辱。

[81]伏,同“服”,保持。

[82]厚,动词,看重。ft

【译文】

低头长叹息,眼泪擦不干,人生的航道充满暗礁险滩!我只是爱修饰而受累遭殃,早上编的花环晚上就被摧残!

毁坏我蕙草做的佩带,我又把芳芷拿来替代;这些是我的衷心所爱,叫我死九次也不悔改!

怪只怪君王荒唐得厉害,总是不体察人家的心怀;众女流妒忌我容貌秀丽,才造谣诽谤说这是淫态。

俗人们本来就工于取巧,方圆和规矩都可以抛掉;不看墨线而追随邪曲,苟合取容啊反算正道。

我既烦闷又失意忧郁满怀,孤零零潦倒在这样的时代!我宁愿暴死而尸漂野外,也不忍效法那种种丑态!

山鹰不可能跟家雀合群,自古以来就这样分明。圆凿孔安不上方的木柄,异路人怎么能携手同行?

强按抑胸中烦躁,姑忍受小人造谣;守清白而死得光明正直,历来为圣贤们众口称道!


悔相道之不察兮[83],延伫乎吾将反[84]。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85],驰椒丘且焉止息[86]。进不入以离尤兮[87],退将复修吾初服[88]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89];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90],长余佩之陆离[91];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92]

忽反顾以游目兮[93],将往观乎四荒[94];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95]

民生各有所乐兮[96],余独好修以为常[97];虽体解吾犹未变兮[98],岂余心之可惩[99]

【注释】

[83]相,观察选择。察,仔细看清楚。

[84]延,长久。一说延颈而望。伫,站立。反,同返。

[85]步马,解开车驾,让马散步。兰皋,有兰草的水边。皋,水边。

[86]椒丘,有椒树的山丘。且,暂且。焉,于此。

[87]进不入,不进入。进指“仕”,下句的退指“隐”。离,借作“罹”(lí),遭遇。尤,罪祸。

[88]初服,《离骚》以芳洁的服饰比喻美好的品德,“初服”喻固有的美德。

[89]“制芰荷”二句:芰(jì),菱。芰荷,菱花的别名,楚方言。芙蓉,荷花。衣、裳,古代分别指上衣,下服。

[90]高,用作动词,加高。岌岌(jí),本是山高的样子,这里与高叠用,形容很高。

[91]长,用作动词,加长。陆离,此词最早见于《楚辞》。自王逸以来,各家解释不一,有“参差”、“众貌”、“长貌”、“璀灿”等说。近人史树青依据文字、声韵,结合出土文物,认为“陆离即琉璃,引申为色彩光亮”。据云,我国历年出土的琉璃,时期最早者为西周;从地域分布看,出于楚国故境者占着较大比重(据《“陆离”新解》,载《文史》第十一辑)。

[92]“芳与泽”二句:泽,旧说是“润泽”,与“芳”义近。但从上下文看来,应该是芳的反面。郭沫若读作“襗”(duó),汗衣,引申为污垢(《屈原赋今译》);高亨等读作“殬”(dù),腐臭的东西(《楚辞选》);姜亮夫校作“臭”。(《屈原赋校注》:“按泽古字作臭,读若浩。疑离骚本作臭,字形讹作臭,王逸以今文定之,又误作泽也。”)糅(róu),混在一起。芳泽杂糅比喻“吾”曾与“众女”、“党人”共处。昭质,犹篇首“内美”。昭,明。这两句是出污泥而不染的意思。

[93]游,放纵。游目,放眼纵观。

[94]四荒,四方荒远之处。荒,远。

[95]菲菲,王注:“犹勃勃,芬香貌也。”弥,更加。章,同“彰”,显著。

[96]民生,人生。

[97]好修,爱好“修能”。常,习惯的意思。本作“恒”,与下文“惩”字叶韵,汉人避文帝讳而改。

[98]体解,即肢解,古代一种酷刑,把人的四肢砍掉。

[99]惩,戒惧而悔恨。ft

【译文】

悔当初上征途未及细看,久躇蹰我打算掉头回转。掉过车我仍旧走上原路,趁迷途还走得不算太远。

走马在水边兰草地,奔驰到椒山暂休息。不进去招祸惹是非,退回来重修当年衣。

菱花儿缝成上衫,莲花儿缀成下裳;没人欣赏又何妨,只要我内心芬芳。

把耸立的冠冕做得更高,把耀眼的佩带装得更长;香花虽从污泥里出来,它的光采却何曾损伤?

急匆匆回头张望,我打算远观四方;这佩饰花团锦簇,一阵阵格外幽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乐处,我已经习惯于衣冠楚楚;就把我肢解了仍然不变,难道说我的心可以压服?


女媭之婵媛兮[100],申申其詈予[101]。曰鲧婞直以亡身兮[102],终然殀乎羽之野[103]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104],纷独有此姱节[105]?尃菉葹以盈室兮[106],判独离而不服[107]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108]?世并举而好朋兮[109],夫何茕独而不予听[110]

【注释】

[100]女媭(xū),姊姊,楚方言。《说文解字》引贾逵曰:“楚人谓姊为媭。”或说女媭是屈原姊姊的名字,此外,还有妹妹、女儿、侍女、神巫,以及比喻佞臣等不同说法。按,女媭的话全部是善意的责备,态度与口气是比较适合于姊姊身份的。但《离骚》的人物与情节都出自虚构假设,女媭只能是“吾”之姊,而不是屈原之姊。她是文学人物,不是历史人物。她是现实生活中对屈原既同情又缺乏理解的一类人物的艺术化身。婵媛(chán yuán),关心爱切而显得婉转痛恻的样子。

[101]申申,再三。詈(lì),责备。

[102]鲧(ɡǔn),传说中禹的父亲。婞(xìnɡ)直,刚直。亡身,忘我。亡同“忘”。

[103]殀(yāo),死于非命。羽,山名。传说鲧被杀于羽山。

[104]博,多。謇,直言。博謇,爱说直话。

[105]姱(kuā),美好。节,节操。朱骏声《离骚补注》认为是“饰”字之误。饰指服饰,《离骚》以服饰喻节操。

[106]薋(cí),同“茨”,堆积。一说是草名。菉(lù),即王刍。葹(shī),即枲耳。菉葹都是恶草,比喻秽行恶习。

[107]判,判然。服,佩带。

[108]孰,谁。云,语助词。余,犹今“咱们”。

[109]并举,互相抬举。好朋,喜欢结党营私。

[110]茕(qiónɡ),独。原义是无兄弟称茕,无子称独。ft

【译文】

我姊姊婉转痛恻,絮叼着把我斥责。她说伯鲧忘我又刚直,结果惨死在羽山之侧。

你何必太爽直又爱美好,与众不同好讲节操?屋子里堆满了野花杂草,唯独你不愿佩带过于孤傲!

不可能一家家都去说明,又有谁会理解咱们的心?人们都互吹捧结党营私,你怎么连我的话都不听?


依前圣以节中兮[111],喟憑心而历兹[112]!济沅湘以南征兮[113],就重华而陈辞[114]

启九辩与九歌兮[115],夏康娱以自纵[116];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117]

羿淫游以佚畋兮[118],又好射夫封狐[119];固乱流其鲜终兮[120],浞又贪夫厥家[121]

浇身被服强圉兮[122],纵欲而不忍[123];日康娱以自忘兮[124],厥首用夫颠陨[125]

夏桀之常违兮[126],乃遂焉而逢殃[127]。后辛之菹醢兮[128],殷宗用而不长[129]

汤禹俨而祗敬兮[130],周论道而莫差[131];举贤而授能兮[132],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133],览民德焉错辅[134];夫维圣哲以茂行兮[135],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136]: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137]

阽余身而危死兮[138],览余初其犹未悔[139];不量凿而正枘兮[140],固前修以菹醢。

曾歔欷余郁邑兮[141],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142],霑余襟之浪浪[143]

【注释】

[111]节中,节制不偏,保持正道。

[112]喟(kuì),叹声。憑,愤懑。历,经历,遭遇。兹,此。

[113]济,渡。征,行。

[114]重华,舜的别名。传说舜葬于沅湘以南的九疑山。

[115]启,禹之子。九辩与九歌,我国古代神话中两个有名的乐曲,传说是启上天作客时带下来的。

[116]夏康娱以自纵,句法与下文“周论道而莫差”同。夏,夏代,夏王朝,指启及其儿子太康。康娱,过分地逸乐。例同下文“日康娱以自忘”。康,大。一说“夏”是大的意思,“康娱”是欢乐,这句仍说启一人。或说“夏康”连读,指启之子太康。

[117]五子,启的五个儿子。《史记·夏本纪》:“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一说“五子”是太康的五个儿子。用,因而。失,指太康失国。一说“失”为衍字。家巷,家乡,此指故都,太康躭于淫乐,被有穷国的后羿夺了故都。一说,家巷指内閧,巷通“閧”。夏启十年至十一年间,五个儿子叛乱,被平定。夏启十五年,最小的儿子武观又叛,“五子家閧”就是指这两次内乱。或说“五子”即指武观。

[118]淫,佚,都是过度的意思。畋(tián),打猎。

[119]封,大。

[120]鲜终,少有善终。

[121]浞(zhuó),即寒浞,相传是羿的国相。厥,其。家,妻室。传说后羿躭于游猎,不理政事,国相寒浞擅权,与妃子纯狐私通,害死后羿。

[122]浇(ào),即过浇,寒浞的儿子。被服,穿戴,引申为依仗、负恃之意。强圉(yǔ),王注:“多力也。”闻一多认为“被服”即穿戴,“强圉”是坚甲,圉读作“御”(《离骚解诂》)。可备一说。

[123]不忍,不肯自制。

[124]自忘,忘记自身的安危。

[125]颠陨(yǔn),坠落。太康弟仲康之孙少康,攻灭浇,夏遂复兴。

[126]常违,“违常”的倒文,倒行逆施。

[127]乃,于是。遂,终于,结果。焉,语词。于省吾认为“遂应读作坠”,“夏桀违背常轨,乃坠落而逢殃祸。”(《泽螺居楚辞新证》)

[128]辛,纣王的庙号。菹醢(zū hǎi),菹是切细的腌菜,醢是肉酱,此指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酱。

[129]宗,宗祀,指王朝。

[130]汤禹,在屈赋中禹汤并称共三次,下文“汤禹严而求合兮”,《怀沙》“汤禹久远兮”,都是先汤后禹。其他先秦古籍,也偶有此例。如《韩非子·五蠹》“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吕氏春秋·审分览》“汤禹之臣不独忠”。俨,读作“严”,严明。有些版本直作严。祗(zhī),义同“敬”。敬重法度,不敢胡作非为,即谨慎的意思。

[131]周,指周初的文王、武王等人。

[132]举贤授能,是屈原重要的政治主张之一,在作品里反复强调。这四字虽只在这里出现一次,但屈赋是文学作品,不是政治论文,这一政治主张,主要寄寓于“骐骥”、“众芳”等大量形象化的语言之中。

[133]私,偏私。阿,偏袒。无私阿,即公正不偏。

[134]民,人,此指君主。错,同“措”,施行。

[135]维,唯。茂,美。

[136]相(xiànɡ)观,同义连用。民,万民众生。计,计虑。极,目的。计极,愿望、要求。

[137]服,义同“用”。

[138]阽(diàn),临近危险。

[139]初,初志、初衷。

[140]枘(ruì),插孔用的木栓,此指凿的木柄。凿的上端圆形中空,枘插其内,是为柄。不迁就凿孔的方圆大小来削柄,就插不进去。这是比喻古代的诤臣,不肯苟合取容,而不得善终。

[141]曾,借作“增”,屡次。歔欷(xū xī),悲泣抽噎的声音。

[142]茹,柔软。

[143]霑,同“沾”,浸湿。浪浪(lánɡ),流不断的样子。ft

【译文】

遵循先圣把正道坚持,可恨我的遭遇竟然如此!还不如渡过沅湘南行,向古帝虞舜沉痛陈辞:

启上天带回《九辩》《九歌》,夏王朝就此淫乐无度;不居安思危,预防后患,五子因而就失掉故都。

后羿纵情地游猎嬉戏,沉迷于射杀肥大狐狸;放荡者从来就少有善终,被寒浞逞淫心占了娇妻。

浇自恃身强有力,不加节制寻求刺激;天天忘形地寻欢作乐,脑袋瓜终于落地。

夏桀行为反常,终究遭到灾殃。纣王剁宰贤良,商朝因而灭亡。

禹与汤严明谨慎,周先王讲究治道;凭德才选用贤臣,守规矩不差分毫。

皇天啊光明正大,看谁好就扶他上马;只有圣哲做出美行,才让他享有天下。

把历史前后思量,看出了万民的愿望:怎能叫豺狼牧羊呢,岂可让暴徒称王?

虽然死神已向我走近,回想初衷我并不悔恨;不迁就凿孔改削木柄,是前贤之所以碎骨粉身。

心忧郁呜咽频频,可悲我生不逢辰!拔一些蕙草擦泪,泪涟涟沾湿衣襟!


跪敷衽以陈辞兮[144],耿吾既得此中正[145]。驷玉虬以乘鹥兮[146],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147],夕余至乎县圃[148]。欲少留此灵琐兮[149],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150],望崦嵫而勿迫[151];路曼曼其修远兮[152],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153],总余辔乎扶桑[154];折若木以拂日兮[155],聊逍遥以相羊[156]

前望舒使先驱兮[157],后飞廉使奔属[158];鸾皇为余先戒兮[159],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160],帅云霓而来御[161]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162]。吾令帝阍开关兮[163],倚阊阖而望予[164]

时暧暧其将罢兮[165],结幽兰而延伫[166]!世溷浊而不分兮[167],好蔽美而嫉妒!

【注释】

[144]敷,铺。衽(rèn),衣襟。

[145]耿,明亮貌。中正,即上文“节中”,正道,真理。

[146]驷,古代一乘车套四匹马。这里作动词用,意同驾。虬(qiú),传说是无角的龙。鹥(yī),传说中凤类的鸟,身有五彩。

[147]轫,阻止车轮转动的木头。行车以前把轫移去称“发轫”。苍梧,地名,舜所葬的九疑山在其境内。“吾”在九疑山向舜陈辞后上天,故说从苍梧发轫。

[148]县圃,神话中的山名,在昆仑山顶。县,古“悬”字。

[149]灵琐,神的宫门。灵,神。琐,门上雕刻的花纹。此代指门。县圃为神所居,灵琐代指县圃,故称“此”。闻一多把“琐”校作“薮”,薮即渊薮,人或物聚集的地方。灵薮,神灵集中之地,指县圃(《楚辞校补》)。也可通。

[150]羲(xī)和,古代神话中太阳的车夫。弭(mǐ),停。节,鞭。

[151]崦嵫(yān zī),神山名,传说中日没之处。

[152]曼曼,同“漫漫”,长而远貌。修,长。

[153]马,指上文当马驾用的玉虬。咸池,太阳沐浴的神池。

[154]总,系结。辔,缰绳。扶桑,神树名,据说在东方,日栖其上。

[155]若木,神树名,据说在昆仑极西日入之处。拂,古通“蔽”。《怀沙》“修路幽蔽”,《史记》引作“修路幽拂”。《战国策·燕策》“跪而拂席”,《史记·刺客列传》作“跪而蔽席”,《索隐》云:“蔽犹拂也。”折若木以拂日,即《悲回风》“折若木以蔽光兮”。或说“拂”是击,扫,阻止太阳下山,似不确。扶桑在极东,若木在极西,《离骚》却把它们拉到一处。正如下文“吾”可以向远古的美女求爱一样,在《离骚》的神话世界里,原有素材的时间、空间界限,都被打通了。

[156]相羊,同“徜徉”、“倘佯”,自由自在地往来。

[157]望舒,月神。

[158]飞廉,风神。奔属,奔跑跟随。

[159]鸾,神鸟名,形状如鸡而大,五色。皇,即“凰”,雌凤。

[160]屯,聚集。离,读作“丽”,附着(用王夫之《楚辞通释》、朱骏声《离骚补注》说)。

[161]帅,同“率”。霓,通“蜺”,也称副虹。虹常有内外两层,通称为虹。古人分别言之,内层色鲜,称虹;外层色淡,称蜺。御,读作“迓”,迎接。

[162]斑,光彩斑烂。上下,天地。

[163]帝,上帝。阍,守门人,因在黄昏时闭门,故名。关,本义是门闩,此指天门。

[164]阊阖(chānɡ hé),天门。

[165]暧暧,昏暗貌。罢,完,指一天将尽。

[166]结,结交,这里是寄情的意思。延伫,久站。

[167]溷(hùn),义同“浊”。ft

【译文】

衣襟铺地,跪吐衷肠,求得真理,心里亮堂。驾四条白龙,乘五彩凤凰,尘飞风卷,我到了天上。

早上启程离开了苍梧,傍晚来到昆仑的悬圃。想在这神山停留片刻,无奈那日轮却匆匆入暮。

我叫那羲和把鞭儿暂停,不要急急乎向崦嵫靠近;我前面的里程还很漫长,将上天下地去寻求知音。

让白龙在咸池痛饮琼浆,把缰绳拴住在万丈扶桑;折几枝若木遮住阳光,让我自在地散步闲逛。

派月神在前面做我的向导,叫风神作随从在后面奔跑;鸾与凰已出去戒严开道,雷师却说还没有准备好。

我命令凤凰飞腾,不休息日夜兼程;旋风啊前呼后拥,率云霓前来恭迎。

这队伍闹纷纷恐后争先,天地间光灿灿变化万千。我叫上帝的守门人打开天门,他倚着天门啊翻翻白眼。

天色昏暗,一日将尽,我寄情幽兰,站着久等!天上和人间都混浊不清,总喜欢妒忌那美好的事情!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168],登阆风而緤马[169]。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170]

溘吾游此春宫兮[171],折琼枝以继佩;及荣华之未落兮[172],相下女之可诒[173]

吾令丰隆乘云兮[174],求宓妃之所在[175];解佩溩以结言兮[176],吾令蹇修以为理[177]

纷总总其离合兮[178],忽纬墚其难迁[179]。夕归次于穷石兮[180],朝濯发乎洧盘[181]

保厥美以骄傲兮[182],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183]

览相观于四极兮[184],周流乎天余乃下。望瑶台之偃蹇兮[185],见有娀之佚女[186]

吾令鸩为媒兮[187],鸩告余以不好。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188]

心犹豫而狐疑兮[189],欲自适而不可[190];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191]

欲远集而无所止兮[192],聊浮游以逍遥。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193]

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194]。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闺中既以邃远兮[195],哲王又不寤[196]。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

【注释】

[168]白水,神话里的水名,源出昆仑山,饮后不死。

[169]阆(lánɡ)风,神山名,在昆仑山上。緤(xiè),系结。

[170]高丘,指阆风山。一说是楚山名。无女,“吾”在天国碰壁以后,渡过白水,登上阆风山顶,却不见一个神女,上天求女的计划就此破灭。接着是去追求下界的古代名淑。

[171]春宫,东方青帝所居。

[172]荣华,鲜花。

[173]下女,指下文宓妃、简狄、二姚等下界名淑。她们都是神话式人物,只因不住在天上故称“下女”。“下”相对于天而言。诒(yí),通“贻”,赠送。

[174]丰隆,云神。

[175]宓(fú),古通“伏”。宓妃,传说是伏羲氏的女儿,因溺死于洛水,而成为洛水女神。

[176]佩纕,佩带;这里指整个佩饰。结言,寄言结交。

[177]蹇(jiǎn)修,人名,不见他书。王逸注:“伏羲氏之臣也。”恐系从“宓妃,伏羲氏之女”推想出来的,不可信。从《离骚》的艺术特点看来,也应该是作者虚构的寓言人物,与《庄子》的寓言人物一样,其名字可能也有寓意。章太炎引《释乐》“徒鼓钟谓之修,徒鼓磬谓之蹇”,认为“蹇修”寓有磬钟通情的微妙含义(《菿汉闲话》)。其说新颖入理,颇有参考价值。理,孙诒让说:“理即行理之理”,“亦犹言使也,与媒义略同”(说详《札迻》卷十二)。《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杜注:“行理,使人通礼问者。”行理犹下文“行媒”。

[178]纷总总,指宓妃开始时心绪很乱,拿不定主意。离合,若即若离。

[179]纬繣(huà),拒绝。难迁,固执不肯相从。

[180]次,住宿。穷石,地名,传说是夏代东夷族有穷氏后羿所居之地,地望说法不一。传说宓妃是河伯之妻,常与后羿偷情。

[181]洧(wěi)盘,神话里的水名,源于崦嵫山。

[182]保,恃,仗。

[183]来,招呼从者之词。违,王注:“去也。”

[184]览相观,三字同义连用,都是看的意思。

[185]瑶台,玉台,犹“琼楼”,华贵的建筑。偃蹇,王注:“高貌。”

[186]有娀(sōnɡ),古代传说里的国名。佚,美。传说有娀氏有个美貌的女儿,名叫简狄,居“九成(重)之台”(《吕氏春秋·音初篇》)。

[187]鸩(zhèn),传说中的毒鸟,羽毛稍置酒中,即能致人死命。

[188]佻巧,轻佻巧诈。

[189]犹豫、狐疑,都是双声联绵字,都是疑惑不决的意思。

[190]适,往。

[191]“凤皇”二句:受,通“授”。诒,通贻,此作名词用,指聘礼。高辛,即帝喾。传说简狄为帝喾之妃,吞食玄鸟(燕子)的卵而生契(xiè),为商人的祖先。《诗·商颂·玄鸟》、《天问》、《思美人》都记录了玄鸟的神话传说。《离骚》此处不写玄鸟而写凤凰,因为它是一部浪漫主义的作品,风格浓艳夸张,凤凰的形象比燕子华美得多,作者出于艺术上的需要,才这样处理。后人据此说玄鸟即凤凰,或说这里的凤凰是玄鸟之误,皆未可从。

[192]集,就。

[193]“及少康”二句:少康,夏代中兴的国王,是太康弟仲康之孙,其父名相。寒促指使自己的儿子过浇杀相,少康逃到有虞国,国君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后来少康杀浇复夏。有虞氏属姚姓,故其两个女儿称“二姚”。

[194]导,致。导言,传递言语。固,成。

[195]闺,宫中小门,引申为内室。邃,幽深。

[196]哲,明智。哲王,即灵修,其原型为楚怀王。寤,醒,喻觉悟。ft

【译文】

等破晓我渡到白水彼岸,把白龙拴在那阆风山颠。举目四顾我不禁泪下,伤心这高山上竟没有丽媛!

匆匆地我游到春神宫旁,折几根玉树枝插在佩上;应该趁鲜花还没有凋谢,到下界送给心爱的女郎。

我吩咐丰隆驾起彩云,去走访宓妃幽静的闺门;我解下兰佩寄托深情啊,请那蹇修做我的媒人。

她开始没主意若即若离,突然间身一转理也不理。她晚上到穷石同后羿消夜,清晨在洧盘河把头发梳洗。

她自矜美貌,满脸高傲,成天在外边卖弄风骚;这美人儿待人太无礼节,来,撇开她另外寻找!

仔细观察了四方八极,周游了天宇我降临大地。望百尺琼楼平地耸起,看见了有娀氏美女简狄。

我托鸩鸟给我介绍,它却撒谎说她不好。那雄的斑鸠边飞边叫,想托它又嫌它奸诈轻佻。

我的心啊犹豫得直跳,想亲自去又不合礼貌;凤凰既然送去了聘礼,恐怕帝喾已比我先到。

我想远就而无处投靠,就随便蹓蹓聊以逍遥。或者趁少康还没有成家,有虞氏还留着两位美娇。

一想到介绍人都笨拙无能,怕传达不了我一片深情。这世道太混浊容不得贤才,就喜欢隐人善处扬人恶声。

内宫啊多么幽深,明君啊还没睡醒。衷情还没能面陈,我怎忍啊了此一生!


索藑茅以筳篿兮[197],命灵氛为余占之[198]。曰两美其必合兮[199],孰信修而慕之[200]

思九州之博大兮[201],岂唯是其有女[202]?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203],孰求美而释女[204]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205]?世幽昧以眩曜兮[206],孰云察余之善恶[207]

民好恶其不同兮[208],惟此党人其独异[209];户服艾以盈要兮[210],谓幽兰其不可佩。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211]?苏粪壤以充帏兮[212],谓申椒其不芳。

【注释】

[197]索,取。藑(qiónɡ)茅,王注:“灵草也。”是一种可用于占卜的草。古代楚人有“茅卜法”,即用此草。以,与。筳(tínɡ)、篿(zhuān),都是算卦用的竹片,楚人用于另一种占卜法。把两种不同的占卜工具写在一起,正如把扶桑与若木扯在一块、把燕子改作凤凰一样,是《离骚》特殊的艺术手法,《庄子》中常见此例。或如游国恩所说:“此文为想象之辞,故并言楚人常用之草竹二卜而不嫌其重,读者似亦不必拘泥而强为之说。”(《离骚纂义》)

[198]灵氛,王注:“古明占吉凶者。”或以为即《山海经》之巫朌。从《离骚》的艺术特点看来,向灵氛问卜,是虚构假设之词。

[199]其,表示肯定语气的语助词。“曰”字下至“谓申椒其不芳”十八句,都是灵氛所说。一说“曰”下至“岂唯是其有女”四句,是“吾”的问卜之词。

[200]信,真正,确实。修,美。慕,与上下文义矛盾,与“占”字韵也不叶。郭沫若认为“是‘莫心’二字误合而为一者也。心者任也,爱慕之极也”(《屈原赋今译》注)。闻一多认为是“莫念”的误合,“念,思也,恋也”(《楚辞校补》)。心、念与占,古韵都在侵部。译文从其说。

[201]九州,泛指天下。

[202]是,此。

[203]曰,古书中同一个人说的话,中间往往再用曰字(俞樾说)。一说此曰字以下才是灵氛所说,以上四句是“吾”的问卜之词。勉,劝勉。

[204]释,放弃。女,同“汝”。

[205]宇,当从一本作“宅”,形之误。“宅”古音待洛反,与“恶”(乌各反)叶韵。《尔雅·释言》:“宅,居也。”故宇,老家,指楚国。

[206]世,当从一本作“时”,世与“何所独无芳草”矛盾。眩曜,眼花缭乱。一说这句起至“谓申椒其不芳”十句,是作者的感慨之词。

[207]云,语词。余,包括“灵氛”与“吾”,犹今“咱们”,是一种表示亲密的称谓,例同上文女媭说的“孰云察余之中情”。

[208]民,人。

[209]惟,唯。此,指“故宇”。

[210]户,读作“扈”,披。艾,普通不香的草。要,古“腰”字。

[211]珵(chénɡ),美玉。当,借作“党”,犹今“懂”,楚方言。《方言》:“党、晓,哲,知也。”

[212]苏,借作“叔”,《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传:“叔,拾也。”帏,佩在身上的香囊。灵氛劝“灵均”“远逝”“求女”,不要“怀乎故宅”。因为“故宅”的“党人”独异。ft

【译文】

把灵草与竹枝拿来算命,请灵氛为我解决疑问。他说郎才女貌,佳配天成,两美相遇,谁不倾心?

想想天下是这样广大,难道就这里才有娇娃?高飞远走,别迟疑牵挂,谁人求美,会把你丢下?

什么地方没芳草鲜花,你为什么只恋着老家?时代黑暗啊人眼迷乱,谁能鉴别咱们的高下?

天下人固然各有所爱,这里的小人却特别古怪;都把野草挂满了腰间,反而说幽兰不可佩戴。

连草木都不会辨别啊,美玉又怎能鉴赏?拣粪土充塞佩囊,反而说申椒不香。


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巫咸将夕降兮[213],怀椒糈而要之[214]

百神翳其备降兮[215],九疑缤其并迎[216];皇剡剡其扬灵兮[217],告余以吉故。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218],求榘矱之所同[219]。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220]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221]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222]。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223]

及年岁之未晏兮[224],时亦犹其未央[225];恐鹈卮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226]

【注释】

[213]巫咸,其名见于《尚书》、《庄子》、《吕氏春秋》、《韩非子》、《山海经》。王逸根据这些载籍,注曰:“巫咸,古神巫也,当殷中宗之世。”但文中的巫咸,仅借用其名,不是历史人物,而是寓言人物。游国恩说,“巫咸者,聊借以言降神之事,与灵氛同”,“不必实指本人”(《离骚纂义》)。故下文巫咸称引周代的吕望、宁戚。若把文中“巫咸”实指为“殷贤臣”那就无法解释得通。降,从天降临。

[214]怀,藏,准备。糈(xǔ),精米。椒糈,拌着香椒的精米饭。要,读作“邀”。

[215]翳,遮蔽,形容“百神”盛多。备,全都。

[216]九疑,指九疑山诸神。

[217]皇,读作“煌”,辉煌,是“剡剡”的状语。剡剡(yǎn),发亮的样子。灵,神。

[218]勉,“勉强”。王注:“强也。”升降上下,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一说是上天下地,远逝求女;一说是“犹云姑且俯仰浮沉,忍而暂留于此,不必皇皇焉远逝以求合也;尤非劝其过都越国,上下求索之谓也。其意与灵氛绝不同”(《游国恩:《离骚纂义》)。从下文看来,后说较长。“升降上下”,犹俯仰浮沉,只“求榘矱之所同”,不计地位之高低。

[219]榘,即“矩”字。量方形的工具。矱(huò),量长度的工具。同,孙诒让校作“周”,合。同与调失韵,周与调古同幽韵。

[220]挚,即伊尹,帮助商汤灭夏。咎繇(ɡāo yáo),即皋陶(yáo),传说是舜的精明的立法官,禹继舜位后,选他做继承人,因早死于禹,未受位。

[221]“说操筑”二句:说(yuè),即傅说,相传本是傅岩地方筑土墙的奴隶,商王武丁梦到他,就画了像到处寻访,结果在刑徒中找到,举为国相。筑,打土墙用的木杵。

[222]“吕望”二句:吕望,又称吕尚,俗称姜太公。本届姜姓,因先代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传说曾在朝歌当过屠夫,遇文王而被重用。鼓,敲。鼓刀,敲刀发声,以招揽生意。

[223]“宁戚”二句:宁戚,春秋时卫国人,喂牛时敲着牛角唱歌,抒发怀抱,被齐桓公听到,带去列为客卿。该,预备。辅,辅佐大臣。该辅,预备作为辅佐。以上所举伊尹、傅说、吕望、宁戚诸人,都是处卑“好修”,就地待时,而得到知遇,都没有“用夫行媒”。

[224]晏,晚。

[225]“犹其未”,应该是“其犹未”之误。上文“虽九死其犹未悔”、“唯昭质其犹未亏”、“览余初其犹未悔”、“览察草木其犹未得”,都作“其犹未”(从闻一多《楚辞校补》)。央,王注:“尽也。”詹安泰说:“这句是说,楚国的时势也还有可为,未至衰尽。”(《离骚笺疏》)

[226]鹈鴂(tí jué),伯劳鸟,秋天鸣。巫咸的话至此止。ft

【译文】

想听从灵氛的吉卦,又犹豫着忐忑不定。今夜里巫咸将从天降临,我准备香椒饭将他邀请。

百神如云啊遮天共临,九疑山仙子纷纷相迎;巫咸光闪闪显着灵异,把吉利的典故讲给我听。

他说要俯仰浮沉能卑能高,按照尺度来选择同道。夏禹与商汤严格求贤,能够跟皋陶与伊尹协调。

只要你内心爱好芳洁,又何必到处去托媒介绍?傅说在傅岩筑过土墙,武丁重用他毫不动摇。

姜太公在朝歌操过屠刀,碰上周文王就不再潦倒。宁戚喂牛时引吭高歌,齐桓公听出了他的怀抱。

趁你的年华还没有衰老,时势的极限还没有来到;当心那伯劳鸟叫得太早,使百草从此芳尽香消。


何琼佩之偃蹇兮[227],众専然而蔽之[228]?惟此党人之不谅兮[229],恐嫉妒而折之!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230]?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231]?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余以兰为可恃兮[232],羌无实而容长[233];委厥美以从俗兮[234],苟得列乎众芳[235]

椒专佞以慢慆兮[236],叭又欲充夫佩帏[237]。既干进而务入兮[238],又何芳之能祗[239]

固时俗之流从兮[240],又孰能无变化?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

惟兹佩之可贵兮[241],委厥美而历兹[242]!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243]

和调度以自娱兮[244],聊浮游而求女;及余饰之方壮兮[245],周流观乎上下!

【注释】

[227]琼佩,玉树枝做的佩。前文游春宫时,曾“折琼枝以继佩”,故云。“琼佩”是自喻。偃蹇,高耸貌,前文有“望瑶台之偃蹇”;这里是高卓、突出的意思。

[228]薆(ài)然,受到遮蔽而显得黯然。

[229]谅,信赖。

[230]淹留,久留。

[231]萧、艾,都是蒿草,不香。

[232]兰,旧说是暗射子兰,恐未必。

[233]羌,发语词。容,外表。长,义同修,美好。古人以长为美。

[234]委,弃。

[235]苟得,能够得到,实际上还配不上。

[236]椒,王逸认为是暗射“楚大夫子椒”。《史记·屈原列传》没有提到子椒,东方朔《七谏·哀命》、刘向《新序·节士篇》、扬雄《反离骚》都写到子椒,说是屈原的政敌,王注应有所本。但《离骚》骂香草变质的,不止兰椒,还有芷、荃、蕙、留夷、揭车、杜衡,恐未可一一坐实。《离骚》对众芳芜秽写得特别沉痛,在作品中一再严词谴责,应有作者的实际感受为生活基础。大概屈原被疏以后,原来大批得到过屈原扶植,支持屈原的人,全都随风转舵,倒向靳尚等人一边,而与屈原为敌。这是符合旧时代官场世道的一般规律的。但要说哪种香草影射哪个人,那就很难说了。慆(tāo),义同“慢”,傲慢。

[237]榝(shā),茱萸(yú)一类的草,不香。

[238]干,义同“务”,追求。

[239]祗,敬重。

[240]流从,随波逐流,趋炎附势。一本作“从流”。

[241]惟,同“唯”。

[242]委,高亨:“似当作‘秉’,大概古秉字或写作委,因而错作委字。秉,把持。”(《楚辞选》)旧说“委”是被人委弃。如洪补曰:“上云‘委厥美而从俗’,言子兰之自弃也;此云‘委厥美而历兹’,言怀王之见弃也。”译文从高说。历兹,至今。

[243]沫,终止。

[244]和,调和,缓和。调度,调整。这句是说把自己的心情调整得和悦、愉快一些。

[245]饰,指“琼佩”。ft

【译文】

为什么玉佩出众地美丽,人们就把它的光采遮蔽?这些小人真难以信赖,怕他们因妒忌把玉佩毁弃!

叹时势翻覆,世态易变,我怎能在这里久久流连?兰与芷默默地消了幽馨,荃与蕙化茅草失去鲜艳。

为什么往日的香花芳草,今日里直成了野艾臭蒿?难道说还会有别的缘故?都只怪他们不洁身自好!

本以为幽兰总是可靠,谁知道它也虚有其表;抛弃了美质随从时俗,名列众芳应感到害臊。

花椒谄上傲下有一套,茱萸还想钻进香荷包。既然只贪图攀援钻营,又怎能敬重芳洁之道?

时俗本来就趋炎附势,又有谁能够不生变异?看椒兰竟也如此,更何况揭车江离?

只有这玉佩可珍可贵,守美质永葆花红叶翠!一阵阵清香毫不损减,至今还如此沁人心肺。

舒一舒愁眉啊整一整衣衫,且浪游去寻求理想的女伴;趁我那玉佩啊正当璀璨,到天地四方去一一游览!

这一段是听了巫咸“吉故”之说后的感慨,是对它的反驳。其中心意思是故国里连众芳都已变质,只剩下“琼佩”“偃蹇”,“吉故”不可能在故国重演再现。故下段一开始就说要从灵氛之“吉占”,不提巫咸之“吉故”。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246]。折琼枝以为羞兮[247],精琼爢以为啙[248]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249]。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邅吾道夫昆仑兮[250],路修远以周流。扬云霓之晻蔼兮[251],鸣玉鸾之啾啾[252]

朝发轫于天津兮[253],夕余至乎西极。凤皇翼其承旂兮[254],高翱翔之翼翼[255]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256]。麾蛟龙使梁津兮[257],诏西皇使涉予[258]

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259]。路不周以左转兮[260],指西海以为期[261]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262];驾八龙之婉婉兮[263],载云旗之委蛇[264]

抑志而弭节兮[265],神高驰之邈邈[266]。奏九歌而舞韶兮[267],聊假日以媮乐[268]

陟陞皇之赫戏兮[269],忽临睨夫旧乡[270]!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271]

乱曰[272]: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273],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274],吾将从彭咸之所居[275]

【注释】

[246]历,选择。

[247]羞,王注:“羞,脯。”脯是干肉。这里泛指菜肴。

[248]精,捣碎。今闽南话还称捣为“精”。爢(mí),细末。粻(zhānɡ),粮。

[249]象,象牙。

[250]邅(zhān),转,楚方言。

[251]扬云霓,举云霓作为旌旗。晻蔼(yǎn ǎi),云旗蔽日的样子。

[252]玉鸾,玉制的车铃,形如鸾鸟。啾啾,铃声。

[253]津,渡口。天津,天河的渡口。传说在箕、斗二星之间。

[254]翼,展翅。承,连接。旂,指云旗。

[255]翼翼,整齐和谐的样子。

[256]遵,循。赤水,神话里的水名,源出昆仑山。容与,从容貌。

[257]麾,指挥。梁津,在渡口搭桥。梁,桥。这里用作动词。

[258]诏,命令。西皇,西方天帝少皞。涉予,帮助我渡河。

[259]腾,传告。待,当从一本作“侍”,与“期”叶韵。径侍,在路边侍卫。

[260]路,路过。不周,神话里的山名,在昆仑山西北。

[261]期,读作“极”,目的地。

[262]轪(dài),车轮的别名,楚方言。

[263]婉婉,一作蜿蜿。蜿蜒屈曲貌。

[264]委蛇(yí),即“逶迤”,舒卷蜿蜒貌。

[265]抑志,抑制自己的情绪。一说“志”读作“帜”,抑志与弭节对文。

[266]邈邈,远貌。

[267]韶,即九韶,传说是舜时的舞乐。

[268]假日,利用时间。媮(yú),通“愉”。

[269]陟(zhì),登。皇,皇天。戏,一本作“曦”,义同“赫”,光明貌。

[270]临,居高临下。睨,旁视。

[271]蜷局,卷曲不伸,指“余马”,即驾车的“玉虬”。顾,回头。

[272]乱,本是古代乐曲里的一个名称,用在末尾,约当于今天的“尾声”。辞赋最后往往也有“乱”辞作为一篇的总结。王注:“乱,理也。所以发理词指,总撮其要也。”

[273]莫我知,“莫知我”的倒文。

[274]美政,理想的政治。

[275]从彭咸之所居,彭咸是虚拟的“前修”、偶象。“从彭咸之所居”,“犹言相从古人于地下也”(钱杲之:《离骚集传》)。但未必专指“投水”、“沉渊”。ft

【译文】

灵氛告诉我卜占吉祥,选定好日子出走远方。折琼树嫩枝作为菜肴,把碧玉捣碎作为干粮。

会飞的神龙,作驾车的御马,装饰车辆的,是美玉与象牙。怎能跟异心人呆在一块?我将远游了,去追求放达!

把行程转向西方的昆仑,路迢迢我作了天涯旅人。云霓作彩旗飘扬遮天,玉制的车铃啊铿锵和鸣。

早晨出发于天河的渡口,黄昏就到了西天的尽头。凤凰的彩翎连接着云旗,高飞在天上多和谐自由。

转眼间我来到这一片流沙,沿着赤水河我从容优游。指挥蚊龙在渡口搭桥,叫西皇帮我渡过河流。

行程悠远啊,天路艰难,叫随从的车辆侍候两旁。翻过不周山再向左转弯,那浩瀚的西海才令人神往!

成千的车辆列队集中,玉制的车轮隆隆转动;每辆车驾八条婉婉的神龙,车上的云旗啊飘曳在天空。

控制住兴奋吧,放缓鸣鞭,我的心如奔马腾高驰远。奏起《九歌》,舞起《九韶》吧,及时行乐啊,在广阔的云天!

我刚刚登上灿烂的天国啊,忽然间又俯见熟稔的家园!仆人悲伤,马儿也怀恋了,它曲身回头啊,不肯向前。

尾声:算了吧!朝廷里没有人对我了解,我何必对故都藕断丝连?没有人能同我推行美政,我将要独自去追随彭咸!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