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仪记(节选)

封禅(1)仪记(节选)

东汉
马第伯

是朝(2)上山,骑行。往往道峻峭,下骑,步牵马。乍步乍骑,且相半。至中观(3),留马,去平地二十里。南向极望无不睹。仰望天关(4),如从谷底仰观抗峰(5)。其为高也,如视浮云;其峻也,石壁窅窱(6),如无道径。遥望其人,端如行朽兀(7),或以为白石,或以为冰雪,久之,白者(8)移过树,乃知是人也。殊不可上,四布(9)僵卧石上,有顷复苏,亦赖赍(10)酒脯。处处有泉水,目辄为之明。复勉强相将行。

到天关,自以已至也,问道中人,言尚十余里。其道旁山胁(11),大者广八九尺,狭者五六尺。仰视岩石、松树,郁郁苍苍,若在云中。俯视溪谷,碌碌(12)不可见丈尺。遂至天门(13)之下。仰视天门,窔辽(14)如从穴中视天窗矣。直上七里,赖其羊肠逶迤,名曰环道,往往有(15)可得而登也。两从者扶掖(16),前人相牵。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所谓摩胸石,扪天(17)之难也。初上此道,行十余步一休,稍疲,咽唇焦,五六步一休。牒牒(18)据顿(19),地不避湿暗,前有燥地,目视而两脚不随。

早食上,晡(20)后到天门。郭使者(21)得铜物。铜物形状如钟,又方柄有孔,莫能识也,疑封禅具(22)也。得之者汝南召陵(23)人,姓杨名通。东上一里余,得木甲(24)。木甲者,武帝时神也。东北百余步,得封所。始皇立石及阙在南方,汉武在其北。二十余步得北垂圆台(25),高九尺,方圆三丈所(26),有两陛,人不得从。上从东陛上。台上有坛,方一丈二尺所,上有方石,四维(27)有距石(28),四面有阙。乡(29)坛再拜谒,人(30)多置钱物坛上,亦不扫除。国家上见之,则诏书所谓酢(31)梨酸枣(32)狼藉,散钱处数百,币帛(33)具道。诏问其故,主者(34)曰:“是武帝封禅至泰山下,未及上,百官为先上跪拜,置梨枣钱于道以求福,即此也。”上曰:“封禅大礼,千载一会,衣冠士大夫何故尔也!”

泰山东上七十里,至天门东南山顶,名曰日观。“日观”者,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长三丈所。“秦观”者,望见长安;“吴观”者,望见会稽;“周观”者,望见齐。黄河去泰山二百余里,于祠所瞻黄河如带,若在山址。山南有庙,悉种柏,干株大者十五六围(35),相传云汉武所种。小天门有秦时五大夫(36)松,始皇封泰山,逢疾风暴雨,赖得松树,因复其下,封为五大夫。西北有石室。坛以南有玉盘,中有玉龟。山南胁神泉,饮之极清美利人。

日入下去,行数环。日暮时颇雨,不见其道。一人居其前,先知蹈有人,乃举足随之(37)。比至(38)天门下,夜人定(39)矣。

赏析

马第伯,东汉初人,生平不详。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光武帝刘秀在泰山举行祭祀天地的封禅典礼,马第伯作为一名虎贲郎将,随从参加了本次典礼,并负责前期探查路况。《封禅仪记》是他参加这次典礼的记录。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这篇文字并不为旅游而作,而是出于工作需要所做的记录。由于出自亲身体验,且目的是对泰山路况做详细说明,因此我们今天看来,它很不像记述游山玩水的游记,呈现给我们的是很自然的结构、质朴实在的语言、具体而生动的实况记录,读之如临其境,如历其险。

它为我们了解近两千年前人们攀登泰山的情形,提供了一手的珍贵文献记载。在没有完备基础设施的当年,登顶泰山的艰辛可想而知,如走到最困难的路段时,他写道:“两从者扶掖,前人相牵。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初上此道,行十余步一休,稍疲,咽唇焦,五六步一休。”此情此景,今天读来都是如在目前,感同身受。

(1) 封禅: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隆重仪礼。“封”是祭天,登泰山筑坛举行。“禅”是祭地,在山南梁父山上辟基举行。

(2) 是朝:指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十二日或十三日的早晨。

(3) 中观:泰山寺观名。

(4) 天关:泰山地名,在中关与天门之间。

(5) 抗峰:高峻的山峰。

(6) 窅窱(yǎo tiǎo):幽深。

(7) 朽兀:干枯木然的样子。

(8) 白者:白色的东西,指仰望天关上的人形。

(9) 四布:四肢舒展开的样子。

(10) 赍(jī):带着。

(11) 山胁:指登山道路两旁陡峭的山壁。

(12) 碌碌:石貌。

(13) 天门:泰山地名,是秦、汉祭天处,即举行封禅仪礼地点。

(14) 窔(yǎo)辽:深邃幽远。

(15) 索:粗绳。

(16) 掖:一作“挟”。

(17) 扪天:摸着天,喻极高。

(18) 牒牒:通“迭迭”,指多次、不断地。

(19) 顿:指停下来休息。

(20) 晡(bū):申时,即今午后三时至五时。

(21) 郭使者:指光武帝派遣修路的黄门谒者郭坚伯。

(22) 封禅具:指秦、汉举行封禅仪礼所用的器具遗物。

(23) 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东。

(24) 木甲:指木制的神像。

(25) 北垂圆台:坐南朝北的圆形土台,即汉武帝祭天的土台。

(26) 所:约计之词,等于说“大小”“左右”。

(27) 四维:指祭台的四角。

(28) 距石:弯曲角形的石块。

(29) 乡:通“向”,朝着。

(30) 人:泛指登天门朝拜祭台的人们。

(31) 酢:同“醋”。酢梨:指烂梨。

(32) 酸枣:指烂枣。

(33) 币帛:古以绢帛作货币。

(34) 主者:指负责管理封所的官员。

(35) 围:量词,两臂合抱的圆周长。

(36) 五大夫:秦代勋爵名称,列第九级。

(37) “先知”句:谓先用脚试探脚下的路,踩着前面的人的足迹,以确定道路。

(38) 比至:等到。

(39) 人定:人们都安息的时候,即谓深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