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废妃之身,重返皇宫

重返皇宫

武则天接到圣旨时并不意外,她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自己的计划正在一步一步实施。当日自己冒险在众人面前表演了一场苦肉计,一半来自多年来受尽苦难的真情,一半来自试探。她知道自己的做法一定会在后宫引起轩然大波,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不了了之,一个是重返皇宫。而她坚信,自己的努力终会换来回报,那首缠绵悱恻的诗还在李治的心头,他如何能将自己彻底忘记呢。

武则天带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回宫的轿子,一路上,她都在眺望窗外,此时回宫的路和来时的路完全不同,轿子越走,窗外越热闹。武则天不由得多了一丝紧张,她思绪纷乱,太多往事冲击着自己的脑海,过去的事情历历在目。

武则天回宫后参见了高宗和王皇后,武则天跪下深情款款地对王皇后和高宗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王皇后扶起武则天,与武则天虚与委蛇,两人在高宗皇帝面前演了一出好戏。

王皇后仔细端详着武则天,武则天续发不久,头发还不过肩,但依然掩藏不住她的美丽。王皇后惊讶于武则天天生丽质,但并没有真正地把她放在眼里。王皇后有着极其显赫的家世背景,她出身于当时的高门大族,太原王氏。在所有世族中,“五姓七望”最有威望,王皇后的家族就在这“五姓七望”之中。而她的身后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关陇集团的大势力。关陇集团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就兴盛不衰,以长孙无忌为核心代表,发展至今更是鼎盛兴旺。太宗皇帝临终前还将王皇后与李治托付给长孙无忌等人。“我好儿好新妇,今将付卿。”——《武则天传》蒙曼。王皇后就是长期在这样的光环下养尊处优,她的优越感让她瞧不上一个先帝不宠爱的废妃,她只想着武则天一定会对自己感恩戴德,安排个位置便可相安无事。此时的武则天也心怀诡计,她想讨好王皇后,把她当成自己手中的一张王牌,提高自己的地位。首先,她想搞清宫中的环境和局势,对于武则天来说,离开皇宫四年,如今后宫的生活早已陌生,她需要重新扎根在这里,理清每一层关系,为她以后的道路奠定好基础。而王皇后,正是她非常需要的老师。

扎根后宫

武媚娘进入皇宫之后,采取了顺从王皇后、收买丫鬟等手段。她想营造一个乖巧温顺的婢女形象给王皇后,好拉拢王皇后,消除她对自己的敌意。面对王皇后的劲敌萧淑妃,武媚娘也采取低调默然的态度,少言寡语,虽然萧淑妃对武媚娘非常不满,屡次挑起事端,但武媚娘隐忍的态度为自己赢得了良好局面。武媚娘的劣势让王皇后对萧淑妃的跋扈愈加不满,同时武媚娘借助两人矛盾以表忠心。武媚娘抓住时机,在王皇后面前泪水涟涟,欲言又止,这样的做法,更加加重了王皇后与萧淑妃彼此的敌意。

武媚娘在顺从王皇后的过程中,不忘拉拢王皇后身边的丫鬟婢女,她与丫鬟婢女相处时,常常是谦卑低调的状态。她也常常把自己得到的封赏与婢女一起分享,婢女渐渐与武媚娘亲近起来。武媚娘常常深夜与婢女一起谈心,多谈一些自己小时候苦不堪言的经历,这样降低自己的身份,博得大家同情的做法非常有效。武媚娘渐渐在宫中得了人心。

王皇后待人一向刻板严厉,责罚宫女也是常有的事情,宫女常常暗自落泪,每当这时,武媚娘总会上前关怀,说些宽慰体己的话,渐渐地,那些讨厌王皇后的宫女都站在了武媚娘这边。

武媚娘的口碑越来越好,王皇后身边的宫女也都在王皇后耳边说武媚娘的好话,王皇后也深感满意,她在李治面前也常常夸奖武媚娘办事勤劳,对自己尊敬。每当这时,武媚娘都诚恳地回答是王皇后对自己恩重如山。面对武媚娘毕恭毕敬的态度和感恩戴德的回报,王皇后暂时相信了武媚娘,正是王皇后的这种松懈,武媚娘才有机可乘。武媚娘在此期间受到李治的恩宠不计其数,史书记载:“武氏多权术,初,卑辞屈体以事后,后喜,数誊于帝。”武媚娘就这样牢牢抓住了李治的心,既迎合了王皇后,打击了萧淑妃,又做得天衣无缝,皆大欢喜。

《资治通鉴》记载:“未几大幸,拜为昭仪。”正在这时,天助武媚娘,武媚娘入宫后的第二年就怀有身孕,生下一个男婴,取名为李弘。正是这个男婴,让李治非常欢喜,李治决定给武媚娘一个名分。母以子贵的传统,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武媚娘也期望着以此来翻身,面对这个男婴,王皇后也无话可说,她对武媚娘是暗暗的嫉妒,但又无可挑剔,为了顺李治的心意,她也同意给武媚娘一个名分。武媚娘从先帝的废妃一下就升为了武昭仪,昭仪位居九嫔之首,官阶正二品,直逼萧淑妃的正一品。

武媚娘欢天喜地地成为了武昭仪,她还是一如既往地任劳任怨、低调做人。可是因为男婴的关系,王皇后的心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王皇后一直没有子嗣,身为皇后,生育皇子是非常重要的任务,这也是巩固自己地位的必要手段。面对萧淑妃的三个孩子,王皇后无能为力,她借助武昭仪打压萧淑妃的结果却成了按下葫芦浮起了瓢,武昭仪的孩子成了王皇后心里的又一个隐患。

三宫鼎立

随着武昭仪地位的提高,儿子的降临,王皇后对待武昭仪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王皇后意识到武昭仪已经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武昭仪不但在极短的时间内地位上升,还拥有了王皇后做梦都没有得到的子嗣。这时候王皇后才意识到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后悔也为时已晚。此时的萧淑妃已经被冷落多时,面对武昭仪这个先帝的废妃摇身飞上枝头变凤凰,又气又恨,但她毫无办法,就在这时,王皇后前来探望萧淑妃。

王皇后的出现,彻底扭转了局面。萧淑妃茅塞顿开,她已猜到王皇后的来意,赶忙跟王皇后行大礼,并且诚挚问安。王皇后自然也与萧淑妃寒暄,两个失落的女人互相诉苦,王皇后虽然端着皇后的架子,可是她心里的苦水直往外流。萧淑妃也装着将心比心,一个劲儿地说武昭仪狐媚惑主。两个女人的心瞬间拉近了,此时,她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打倒武昭仪。

武昭仪曾经拉拢的宫女们此时都成了她的心腹,她强大的情报网马上告知她,王皇后去见了萧淑妃。这个消息武昭仪并不吃惊,她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只不过这一天来得有些快。刚刚晋升的她没有喘息的机会,马上要面对王皇后和萧淑妃的联合,她难免有点担心。她只有沉住气,假装没有这回事,以暂时的谦卑忍让换取时间。

第二天,武昭仪就去王皇后寝宫请安,她将自己的荣耀全归功于王皇后的大恩大德,说到动情处哽咽落泪。王皇后表面跟武昭仪姐妹情深,暗地还在计较名分之事。武昭仪主动出击示弱,为的是自己可以赢得更多时间。

王皇后并没有因为武昭仪的一再忍让而停止计划,她和萧淑妃联合起来在李治面前诋毁武昭仪。萧淑妃做得更加露骨,甚至在武昭仪面前都恶语相加,武昭仪总是毕恭毕敬地对待王皇后,但是对萧淑妃,却选择以牙还牙。武昭仪常在李治面前说王皇后的好话,尽管她知道王皇后背地里如何责难她,她这么做是想让李治认为她是个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的人,这更衬托了王皇后的心胸狭窄。李治也曾暗示过武昭仪王皇后对她有不满情绪,可是武昭仪却依然说,王皇后待自己恩重如山,是自己做得不够好。面对萧淑妃的诋毁,武昭仪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她用同样的方法在李治面前说萧淑妃的不是,面对这样“爱憎分明,知恩图报”的武昭仪,李治更加宠爱了,久而久之,李治自然对萧淑妃更加冷落了。

这样的局面就形成了三宫鼎立,以王皇后为首的一宫,武昭仪一宫,萧淑妃一宫的明争暗斗拉开帷幕。这三个女人各有各的厉害之处,此时占上风的仍然是王皇后,尽管王皇后没有李治的宠爱,可是她巨大的政治后台让武昭仪和萧淑妃不敢轻举妄动。王皇后出身高门大族不必再提,在当朝百官中,拥护王皇后的人非常之多,为首的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他们同属一个政治体系,彼此之间利益错综复杂。从血缘上来讲,唐高祖的妹妹同安长公主嫁给了王皇后祖父的兄弟,王皇后的舅舅刘奭是朝廷中的中书令,这个家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扳倒王皇后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武昭仪不偏不倚地处在中间位置,她比萧淑妃略好一些。虽然萧淑妃也是名门望族,但是她的族人在朝廷中没有重要位置,并不能帮上萧淑妃的忙。武昭仪此时也没有族人在朝廷当官,但是她在后宫却深得人心,与萧淑妃在后宫嚣张跋扈相比,武昭仪略占上风。这归功于武昭仪刚入宫时收买人心打下的基础。

三宫鼎立的格局就这样形成,总体来说,武昭仪还是处于劣势,因为三宫中的两宫已经强弱联合,两宫夹击让武昭仪焦头烂额,她越来越感觉,如此拖下去,只会将自己陷入绝境。王皇后可以打持久战,萧淑妃可以打冲锋战,武昭仪想了想,她决定逆转局面,主动出击。

公主之死

三宫鼎立持续了一年多,武昭仪生育了第二个孩子,这次是个公主。李治非常高兴,一个皇子,一个公主,皆大欢喜。

可是武昭仪却高兴不起来,一年的拉锯战让她身心俱疲,地位没有提升,再多的子嗣也无济于事。何况这次生的是个女孩。公主的降生让王皇后和萧淑妃心底充满了冷笑,尤其对于萧淑妃来说,更构不成威胁。武昭仪天天想着对付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办法,奈何王皇后行事严谨,没有差错,武昭仪一直找不到时机下手。

公主的降临却给了武昭仪一个很好的思路,她想,既然王皇后没有把柄,那就制造把柄。于是武昭仪精心策划了一场谋杀栽赃案,让王皇后无法翻身。

《新唐书·后妃列传》中记载:“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

一天,王皇后前来探望武昭仪,武昭仪给皇后请安之后,两个人虚情假意地聊了一会儿。武昭仪觉得时机已到,便借故说离开一下,希望王皇后少安毋躁,在此等候。武昭仪就这么走了,王皇后左等右等见不到人,心里自然有些恼火,她觉得武昭仪在给自己摆架子,心里愤怒之情油然而生,她站起来,准备回自己寝宫。恰巧这时,屋里传来婴儿的哭声,王皇后想起来武昭仪刚生的女婴,她顺着声音进了里屋,看到了哭泣的小公主。王皇后看到女婴在哭泣,本能反应将小公主抱在怀里摇了一会儿,小公主渐渐不哭了,王皇后将小公主放下之后,便离开了。

《唐会要》记载:“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皇后离开,孩子却死了。等李治来看武昭仪和小公主的时候,武昭仪还高兴地挽着李治往屋里走,她将小公主抱起来,却大叫一声,摸了摸小公主的脸蛋号啕大哭起来。整个过程,李治都没有反应过来,他看到武昭仪抱着孩子哭起来,赶忙问怎么了,边问边去摸孩子。李治的手触到孩子冰凉的身体时,他的心瞬间凉了,头皮发麻,像触电一般,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武昭仪边哭边嚷,问刚刚谁来过这里。武昭仪身边的宫女说:“王皇后刚刚来过。”

“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新唐书·后妃列传》。紧接着,李治发怒,大声喊:“皇后竟然杀了我的女儿,她素日看不惯武昭仪,今天竟然如此歹毒做这等恶事。”武昭仪只在一旁哭泣,李治一通怒骂之后,也伤感落泪,并且答应为武昭仪找到凶手。李治内心已经认定凶手就是王皇后,他觉得王皇后罪不可赦,于是有了废王皇后的念头。

废后之念

小公主的死引起了轩然大波,后宫之中议论纷纷,这种议论逐渐蔓延到朝廷之中。此时,废立皇后的事情变得尤为重要。

王皇后寝食难安,百口莫辩,她曾向李治辩解,李治却不想听她半点分辩,每次都愤怒地呵斥她休提此事。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也曾劝李治理智对待此事件,可是李治已经认定凶手是王皇后,任何人的话他都听不进去。

武昭仪静静等待风起云涌的变化,然而变化不像自己想得那样顺利。支持王皇后的人都声称公主之死是栽赃,极力庇护王皇后。这种呼声恰恰来自朝廷,而不在后宫。武昭仪的势力在后宫起不到任何作用,她干涉不到朝廷舆论,她意识到,想通过这次事件扳倒王皇后是非常困难的。然而小公主不能就这么白白死掉,她既然牺牲这么多,就要孤注一掷,将王皇后置于死地。

武昭仪意识到,自己在后宫的力量只能牵制王皇后的步伐,却不能将她彻底消灭,于是,武昭仪把手伸向了朝廷,她希望通过朝廷大臣的力量,帮助自己改变不利局势。

武昭仪没有家族背景,跟朝廷大臣攀不上一点关系,她只好借助李治的手,建立自己与大臣的来往。首先,她想探探朝廷重臣的口风,虽然她知道,大部分人都会站在王皇后这边,于是,武昭仪想用金钱、权力去贿赂这些人,让他们站到自己这边。

小公主之死让王皇后非常被动,她不想坐以待毙,于是王皇后选择了主动出击。王皇后集合大臣散播关于武昭仪不利的言论,努力为自己昭雪,并且就小公主的死提出了质疑。王皇后散播的不利言论导致大臣更加坚定地抵制武昭仪,人们开始纷纷猜测小公主的死是武昭仪一手造成,并栽赃在王皇后身上。

武昭仪面对这种言论不能再坐视不管,于是,她跟李治联手去见长孙无忌,想从长孙无忌身上下手,扭转不利局面。

长孙无忌对于李治和武昭仪的来访并不感到惊讶,他知道二人为何而来,长孙无忌行礼之后,让李治和武昭仪进屋,三个人开始寒暄。长孙无忌好酒好菜款待李治和武昭仪,却对废立皇后、小公主之死之事一句不提。武昭仪见状,不停地给李治使眼色,让李治开口。李治坐如针毡,一会儿清清嗓子,一会儿喝几口酒,感觉想说的话始终在嗓子眼儿里卡着。长孙无忌看在眼里,笑在心里,他依旧不动声色地跟李治说着题外话。李治终于坐不住了,他先询问长孙无忌家中的孩子可否有在朝廷任官,并对他们加官晋爵,长孙无忌没有回绝而是磕头谢恩。之后三个人又坐下来,李治又说王皇后没有子嗣的事情,又提到了小公主之死的事情。而长孙无忌只是说,小公主的案件有悬疑之处,不能肯定是王皇后所杀,就这样把话题绕了过去。

李治和武昭仪明白了长孙无忌的立场,这也是他们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两人都不想放弃,既然来了,不能白来一趟。李治又让手下把金银财宝抬进来,摆在长孙无忌面前。李治开始从自己登基说起,感谢长孙无忌对自己的大力支持,感谢长孙无忌任劳任怨、公正廉洁,感谢来感谢去,为这一笔珍宝找了个贿赂的理由,送到长孙无忌手中。长孙无忌也没有推辞,千恩万谢,收下了。然而长孙无忌依旧不提皇后的事情,就仿佛赏赐和废立之事毫无关联。

武昭仪心中非常恼火,可是她又不得不佩服长孙无忌,到底是老江湖,什么场面都见过,这样淡定和从容,让她没有可乘之机。可长孙无忌越是这样,武昭仪越想要拿下他。“上及昭仪皆不悦而罢。”——《资治通鉴》。武昭仪心里已经知道今天是拿不下长孙无忌了,只有来日方长。于是她看了看窗外的天色,跟李治说先回宫去,来日再探望国舅。于是李治和武昭仪一无所获地走了。长孙无忌目送着二人离去的马车,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长孙无忌知道,武昭仪就要行动了。

《资治通鉴》记载:“昭仪又令母杨氏诣无忌第,屡有祈请,无忌终不许。”武昭仪回去之后,也没有停止对长孙无忌的攻势,她让自己的母亲杨氏去跟长孙无忌长谈。杨氏一向指点武昭仪为人处世的方法,武昭仪遇到难题之后,就请杨氏出马帮忙。长孙无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任何方法他都只淡淡一笑,立场没有丝毫转移。

武昭仪看到长孙无忌没有突破口,只好扭转方向,实行别的计划。然而在她心里,已经把长孙无忌狠狠地记了一笔。

昭仪之心

武昭仪发现,仅仅用之前拉拢人心的手段是不行的,这样的伎俩只能在后宫通行,因为那是女人的天下。女人容易为眼前的小恩小惠所打动。武昭仪现在面对的是朝廷重臣,是一群智勇双全的男人,他们经历的比后宫女人要多,眼界自然也不同于后宫的女人,尤其是长孙无忌这样的重臣。

如何拉拢朝廷重臣,在朝廷之上树立自己的支持者已经成为武昭仪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目前的朝廷重臣都站在王皇后一边,没有人支持武昭仪。武昭仪想,朝廷重臣之间的利益跟后宫嫔妃之间的利益没有本质区别,必然有党羽之争,帮派之别。武昭仪在后宫争斗的经验已经有所积累,她很快想出一招,只有让朝廷重臣知道皇帝心中的天平是在武昭仪这里的,那么自然有人会为了利益选择站到武昭仪这边。只要有第一个人敢站出来,就重赏,对于反对武昭仪的进行打压,利用皇帝的威信,不久就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站出来跟随武昭仪。

李治经过上次探望长孙无忌的事件后,自尊受挫,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和束缚。废立皇后的事情因为这次的碰壁渐渐变成了皇权与朝臣权力抗衡的事情,事情的转变让李治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废立皇后的家事变成了权力抗争的国事,李治偏要跟长孙无忌较真。本来李治与武昭仪只是感情上的盟友,李治对武昭仪的许诺和提拔全是因为感情,而这次事件,却让他在政治上倾向了武昭仪,排斥了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集团。

武昭仪抓住时机旁敲侧击,她不断暗示李治,千万不要大权旁落。武昭仪列举了史上无数被臣子篡位的案例,她婉转的表达却深深刺激了李治的神经。借助这不满的情绪,武昭仪开始怂恿李治贬罚关陇集团的成员,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正当李治拿捏不准先拿谁开刀时,武昭仪又命手下报告李治,王皇后与她母亲柳氏合谋“厌胜”。“后惧不自安,密与母柳氏求巫祝厌胜。事发,帝大怒,断柳氏不许入宫中,后舅中书令柳奭罢知政事,并将废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固谏,乃止。”——《旧唐书》。“厌胜”是古代的一种巫术,人们通常用纸做出一个小人,在小人身上写上某个人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再在上面扎针。王皇后的寝宫被搜出来小人,并且上面写着皇上的名字,这可是非常严重的事情。王皇后知道这件事后,如五雷轰顶,她拒不认罪,并且委屈痛哭。可是一切都无济于事,证据已经被搜出来,王皇后无可辩驳。

王皇后就这么被抓了起来,关入大牢。此事一出,整个朝廷更是吵得沸沸扬扬,大部分人都指责李治被冲昏了头脑,“厌胜”之事虽大,却是个阴谋,因为王皇后实在没有动机这样做,以王皇后的尊贵身份,怎么可能做这样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呢。可是面对非议,铁证如山,大臣再怎么叫嚣也无济于事。此时的李治,也无暇顾及夫妻情分和事情的真实性,他心里更多的是对王皇后的厌恶,对大臣们的反感,对长孙无忌等人干涉的强烈不满。他已经忽略了事情原本的面貌,而是针对这个事件,强烈有力地提出废掉王皇后,改立武昭仪。

宫中波澜

废后之事加紧提上了日程,“公主之死”和“厌胜”之事的矛头直接指向王皇后。这两件大事的冲击非常之大,波及了王皇后身后的大批王公贵臣。

王皇后形势的不利首先影响到了关陇集团,曾经八大柱国的代表人物都与关陇集团息息相关。最先受到打击的当然是王皇后的舅舅刘奭,他与王皇后有直接的亲属关系,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事件中,刘奭选择逃跑,他主动向李治提了辞呈,卸官走人。

然而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依旧不同意废掉王皇后,但是长孙无忌深知大势已去,他选择默然,不表态。在李治上朝的时候,长孙无忌总是借身体原因不上早朝,李治也明白长孙无忌的意图,他更希望长孙无忌这样做,尽管他不同意,但是他选择弃权,反而少了一层阻力。

随着刘奭的辞官,一批不得志的官员便借这个机会想向上爬,他们看到李治废后决心坚定,知道王皇后大势已去,新的时代将由武昭仪开启。此时,大批不得志的朝廷官员开始倒向武昭仪,以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等为代表的文臣开始公然站在武昭仪这边。

许敬宗等人长期被长孙无忌压制,在朝廷上不能放开手脚。长孙无忌非常鄙夷许敬宗,《旧唐书·列传三十二》记载:“初,虞世基与敬宗父善心同为宇文化及所害,封德彝时为内史舍人,备见其事,因谓人曰:‘世基被诛,世南匍匐而请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许敬宗的父亲许善心早年被宇文化及所杀,而许敬宗为了活命苦苦哀求宇文化及不要杀死自己。就这样许敬宗苟延残喘地躲过了一劫,后来许敬宗参与了李密的瓦岗寨起义军,瓦岗寨起义军所向披靡,但最后因为内部矛盾重创而屡战屡败,最后投降唐朝。然而许敬宗这一段不光彩的过去人尽皆知,文人向来把风骨看得比命都重,所以,许敬宗在大家眼里一直都抬不起头。小公主事件和“厌胜”事件让许敬宗等人嗅到了先机,他们很快就站到了长孙无忌的对立面,他们甘愿为了日后的仕途与长孙无忌一搏,不搏永世不得翻身,搏一搏,兴许可以永享富贵。

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和以许敬宗、李义府为首的昭仪派激烈地进行口水战,先是由许敬宗等人不断上书,抨击王皇后的“恶行”,昭仪派将他们的文采发挥得淋漓尽致,直接将王皇后抨击成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筛子”。长孙无忌派也毫不示弱,韩瑗等大臣更是追着李治不断上书纳谏,上朝时也口若悬河,大肆宣扬王皇后德行高尚,因被奸人所害而无法昭雪。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治非常头疼,他有些把控不了局面,两边的人实力悬殊,关陇集团一直处于优势,可是自己却是希望许敬宗等人占得上风。武昭仪此时却换了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她知道,再这样争吵下去依然毫无结果,废后已经非常困难,改立自己为皇后更是难上加难,既然如此,不如放慢脚步,一点一点来。于是武昭仪决定,让李治将自己立为皇后的事情先搁置一下,用一个封号——宸妃,来提升自己的地位。而宸妃在唐朝后妃制度中并没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四个妃位是制度规定好的,此时冒出一个“宸妃”这让关陇集团等大臣不能接受。武昭仪自创“宸妃”,为的就是突显自己的地位,虽然她暂时无法攀登皇后的宝座,但她依旧与众不同。

武昭仪为什么要让李治封自己为“宸妃”?古代的后妃制度很严格,名字的设立都是有严格意义规范的。“宸”为北极星所在位置,常用于指宫殿、王位,也用作帝王代称。这样有意义的称号正彰显了武昭仪不满现状、努力向上的野心。

朝廷力量

昭仪之心人尽皆知,武昭仪因为不能被立为皇后退而求其次地表达自己的欲念,她并不怕天下人知道她的雄心壮志,因为她有充分的把握,她坚信自己会胜利。

册封武昭仪“宸妃”的事情又有人出来阻挠了,阻挠者依旧是关陇集团的那几个代表人物。他们不断上书抗议,将自己一肚子的文墨倾洒在纸上,说祖宗的规矩不可改,后妃之位自有祖制,不可随意变更云云。此时的武昭仪已经忍无可忍,她不能容忍自己一退再退,她想,这次一定要一争到底。因为武昭仪的不让步,和高宗皇帝的强硬态度,武昭仪终于得到了“宸妃”的称号。根据《旧唐书》的《高宗传》和《武则天传》的确切记载,武则天最后进号“宸妃”。

身为宸妃的武则天依旧没有放弃皇后的宝座,她更加大胆,不再退缩迟疑,她开始跟随李治上朝,躲在帘子后面偷偷听政,全面掌控朝廷信息,并且不断让许敬宗、李义府等人上书,公然与韩瑗、褚遂良等人作对,以此激怒韩瑗等人,从而找到把柄以治其罪。

机会就这样来了,一次早朝,李治再次旧案重提,希望武宸妃可以立为皇后。朝廷重臣依旧是老调子,而支持武则天一派的人不断蛊惑人心,不断发表激昂言论,褚遂良情绪激动,一怒之下,跪在李治面前大呼:“武昭仪昔侍先帝,大众共知,今若复立为后,岂不贻讥后世?臣今忤陛下意,罪当万死。”——《武则天》,这一激奋的话甚是刺耳,李治心里非常不痛快。可此时,褚遂良的怒气并没有消,他在地上狠狠地磕了几个响头,把头都磕破了,又说:“今将朝笏敬还陛下。”

这一番话和一系列动作让李治非常下不了台,他更加愤怒,命左右将褚遂良赶出宫殿。就在这时,帘子后面传来武则天的怒骂声:“何不扑杀此獠!”——《新唐书·褚遂良传》

武则天这一声怒吼,大家才发现她竟然躲在一旁听政。此时朝廷更是议论纷纷。也正是武宸妃这一声怒吼,将废后立武的事情公开化、强硬化。武则天作为当事人,已经深入其中,她是注定要做这场斗争的赢家。

褚遂良就这样被贬官,被流放到潭州任都督。褚遂良一走,局势更加危急,关陇集团的大臣明显感觉到皇上要动真格了。与关陇集团对立的武则天派又积极行动起来,李义府开始游说朝廷里的文武百官,拉拢中间派,希望以此能扩大自己的势力。

李义府也是一个不得志的文官,他才华横溢,却两面三刀,人称“笑里藏刀”。可见此人城府之深,头脑之灵活。但他因为跟长孙无忌有瓜葛,一直被长孙无忌排斥,常年不能出头。恰巧在这时,他又被长孙无忌抓到把柄,贬往偏远的壁州当官,李义府非常苦恼,又没有办法。一个叫王德俭的人给李义府出了个主意,他怂恿李义府去投靠武则天,这样武则天和皇上一高兴,就可以将他留下。《资治通鉴》记载:“上欲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者,直恐宰臣异议耳。君能建策立之,则转祸为福矣。”李义府只好死马当活马医,去找了武则天和高宗,在两人面前慷慨激昂地表了一番决心。坚定站在武则天这边,为武则天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这一招还真是管用,李义府终于被留了下来。武则天此时也需要用人,需要人支持她,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形成同盟合作关系。李义府终于抓住了时机,他与许敬宗等人相互勾结,声势浩大地拥护武则天,很快就成了武则天的心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