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冰山一角

推荐序 冰山一角

叶飞

有人告知我,“给莱科宁的自传写个序吧”!天啊,这是个烫手山芋吧……

毫不夸张,这就是我当时的反应。

莱科宁是个非常独特的人,独特到有人愿意以同样独特的方式概括一个20年的时空——

2001—2020,起于索伯,止于索伯(Maybe),1个世界冠军头衔。

简到抓狂的、跨越两代车迷的这四句话,有没有让你感受到一种莱科宁式的力量,叫“我不Care”。

他的拥趸被这种力量宠幸了近二十年,以至于我和他们,差不多快忘了,我们对这个芬兰人其实应该是“一无所知”的,就像原版书名的其中一个单词那样,Unknown,这个男人主动或被动展示出来的面目,无非都是“冰山一角”而已吧。

因此,对这个“Unknown”男人的评价,都避不开粉丝们严苛的审查,这是烫手山芋的来源。

说说这么多年来在我的身上与他有关的事吧。

实际上,我本人唯一粉过的车手与莱科宁有些陈年旧怨,当初在索伯同为一年级生的德国车手海德费尔德,也是迈凯伦2002年车手阵容的选项之一,但最终输给他,从此走上不同的人生路径……大概在我的审美观里,身高跟我差不多的帅气车手才能产生共鸣吧。

有趣的是,莱科宁在迈凯伦的遭遇一方面让我庆幸海费的落选,另一方面也让我对这个才华横溢的车手充满了同情,毫无疑问,在我内心,莱科宁和阿隆索是当时仅有的能挑战红色舒马赫的两个人选。

他在迈凯伦的那5年,引发了我与一位私人好友长达3年的关于“车手驾驶风格是否影响赛车稳定性”的争论。那段血泪史对于莱科宁的拥趸来说是不堪回首的,2003年开始,机械故障如影随形,不仅是动力系统,连带机械结构和空力套件全都着了魔,不需赘述。虽然,车手风格与赛车稳定性是一种假大空的讨论,至今无人能说服对方,但与此同时,女车迷们那个平行时空酝酿出的“母性关怀”盛极一时,一副高冷的盛世美颜,一段怀才不遇的挫折史,引无数女子竞折腰。

莱科宁没法在迈凯伦抢走舒马赫的世界冠军,但他穿上了舒马赫的红色战袍。我一直认为,2006年底,我们《F1速报》设计总监在2007年一月刊编前会上决定将莱科宁头像以不规则方式分拆排列在12期杂志书脊上的提议,毫无疑问是“巅峰之作”。当时的想法是,莱科宁在2007年没夺冠,就是年底小彩蛋;如果夺冠,就成了旷世神预测!结果,你们都知道了,只是如今想来唯一遗憾的是,当时没有如此发达的社交网络。

即便如此,莱科宁这个有可能是他职业生涯唯一的一个世界冠军,让他圈粉无数,从此奠定后舒马赫时代F1世界第一KOL地位。

时移世易。世界冠军窗户纸捅破了,冰人却并没有迎来我们想象中的燎原之势。2009年从跃马的黯然出局,两年的拉力玩票,直到从神莲复出,进而再入跃马受虐,他几乎是以一种坐实了的悲情的人设游弋于F1世界,继续吸取着粉丝们的疯狂和爱。这是一种怎样的商业力量呢?以39岁高龄的大叔形象落叶归根至索伯,那个梦开始的地方,已经让这支车队开始收获“偶像红利”,即将把那个传统的威廉姆斯车队彻底推向F1副班长的位置……

这剧情的后半段又滋生了我和好友另一段假大空的讨论,“莱科宁的天赋大于他的努力”。这又是会引起粉丝不适的敏感话题,然而到了职业生涯的暮年,任何一个有争议的讨论是否存在一个“正确的结论”还重要吗?每一位车手都掌控着自己的方向盘,给自己的职业生涯贴上独特的标签,强势进取的汉密尔顿、命运多舛的阿隆索、维特尔、罗斯伯格……

基米·莱科宁,一个吝惜言辞的人,一个隐藏自己的人,你我所见,无非都是冰山一角。

这本传记,又会让冰山浮出多少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