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始于20世纪50年代,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截至目前,学界依然缺乏对于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系统性研究。本研究的内容有三:其一,系统梳理1978~2017年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情况;其二,深入剖析影响译介活动的多元要素;其三,探究中国当代小说本体与其德译活动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依托卫礼贤翻译中心数据库和东亚文学杂志数据库,建立了独立的1978~2017年中国当代小说德译出版信息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地区的译介经历了三大周期,即1978~1991年的高潮、1992~1999年的低谷、2000~2017年的新时期。

总体上,中国当代小说的德译情况欠佳,译介缺乏持续性和在场性,读者数量也很有限。报纸、杂志和文集/单行本是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三大渠道。德语地区的译介主体以学术和商业出版社为主,多受学术兴趣和商业利益的主导,而中国官方出版社的译介活动则深受国内外政治形势和市场化的影响。从选题上看,译介活动多受意识形态和诗学因素的操控,纪实性、“文革”类、禁书类以及反映中国风物的短篇作品受到德语出版机构的偏爱。

本书以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和文化翻译学派的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在文学系统中由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者、译介渠道、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六大环节构成的文学译介模式,文学译介模式中的外部影响因素包括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诗学。文学译介活动具有历史观、整体观和语境观。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研究展开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978~2017年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地区的译介活动受到意识形态、诗学的影响最大,背后又与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中国当代小说本体的发展变化紧密相关;在固有意识形态和诗学观念的强大惯性影响下,德语读者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政治和社会学解读视角将长期存在。然而,随着中国当代小说本体回归文学本体,德语读者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接受逐渐摆脱了固有的思维习惯,不再仅仅局限于政治与社会学的解读视角,而是更加注重作品的文学性并日趋多元化。而这种转变也符合文学译介的历史观。

此外,本书以图书销量和媒体评论为依据,分别选取了三个译介周期内最成功的中国当代小说德译作品,针对影响其译介效果的关键因素及具体的翻译策略展开个案分析。分析显示,这种成功是各个译介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再次印证了文学译介活动的整体观和语境观。再者,在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文学系统中身处边缘的情况下,译者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作品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而译者兼顾作品文学性和可读性的面向源语的“充分性”翻译则更具借鉴意义。因而,中国文学在对外推介的过程中应树立历史观、整体观和语境观,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文学译介活动的本地化。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