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七言古诗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登进士第,释褐麟台正字。本年武周代唐,改元光宅,子昂诣阙上书。约于天授二年(691)迁右拾遗。圣历初因父丧解官回乡,后为县令段简诈诬得罪,死于狱中。陈子昂在唐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提出了反对六朝华靡虚弱文风、追求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的口号,为诗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有《陈子昂集》十卷。
登幽州台歌①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②,
独怆然而涕下③。
幽州台,是有故事的。查查资料,你就更加明白诗人为什么“前不见古人”了。
这是一篇历久弥新、千古传诵的佳作。仅此四句,何以有这样大的魅力呢?
【注释】①幽州台:也称蓟北楼、燕台、黄金台。相传战国燕昭王筑台于此,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故名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②悠悠:遥远,无穷尽。③怆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眼泪。
【点评】这首诗作于武则天神功元年(697)。据卢藏用《陈氏别传》记载,陈子昂本年随军进攻契丹,三月,唐军前锋为契丹所败,全军震恐不前。子昂屡进良策,不仅不被采用,反而遭主帅贬抑,因登幽州台有感而作此诗。幽州台曾是令人向往的君臣际遇的地方。可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感觉到的则是另一番滋味。曾经有过动人的君臣际遇的古人已随岁月流逝而不可复见,而这一故事只能留给后人凭吊;后来者或当有君臣际遇,但我见不到了,反正现在没有。眼前所见的是不被理解的现实。
天地无穷而人生有限,无论是谁也不能不怆然涕下,慷慨悲歌。在这里,诗人抒写了时不我与、壮志难酬的孤愤。他以慷慨悲凉的情调,表现了自己失意的境遇与寂寞苦闷的情怀。诗歌创造出北方原野苍凉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之上,站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这种沉雄悲壮的气势、苍劲质朴的风格,一扫初唐诗坛的齐梁余风,打开了盛唐诗歌的通路。此外,这首诗本自《楚辞·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本意在于感叹天地悠悠,人生短暂,宇宙无垠,个人渺小。初唐人用此意作诗者甚多,如卢照邻《长安古意》、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等,但情调大多低沉。只有陈子昂此作,虽写怀才不遇、知音难逢的孤独,但境界阔大,凌轹千古。这首诗的前二句也有来源和出处。唐孟棨《本事诗》云:“宋武帝曾吟谢庄《月赋》,称叹良久,谓颜延之曰:‘希逸此作,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昔陈王何足尚邪!’”陈子昂借用宋武帝称赞谢庄的语句,以表现自己的情怀,在用典的基础上使感情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李颀(690—751),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寄籍颍川(今河南许昌)。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及进士第,调新乡尉。因久不得升而弃官归隐。李颀诗题材广泛,边塞诗、音乐诗、怀古诗、咏史诗均有佳作,尤以边塞诗著称于世。其七古气势奔放,跌宕多姿;七律声调洪亮,风格疏朗。《河岳英灵集》卷上称:“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秀,杂歌咸善,玄理亦长。”《全唐诗》收其诗三卷。
古意①
男儿事长征②,少小幽燕客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④。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⑤。黄云陇底白云飞⑥,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⑦,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⑧,
使我三军泪如雨⑨。
【注释】①古意:指拟古乐府之作,常常以托古的方式写现实。②长征:这里指从军,从事于远方边塞的征战。③幽燕:幽是幽州,燕指战国时燕地。这里泛指河北、辽宁一带。此地古代战争频繁,游侠甚多。④七尺:本言七尺之躯,这里指生命。⑤猬毛磔:比喻胡须像猬毛那样攒起,形容威武之状。语本《晋书·桓温传》:“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猬是刺猬,磔是开张的意思。⑥黄云:谓黄云般的田野,指尘沙飞起如黄云一般。陇底:山下。陇,长坂、山坡。白云:比喻白马像白云一样飞驰而去。⑦辽东:辽水之北,指上文的幽燕一带,秦汉时为辽东郡。⑧羌笛:产于羌地之笛,三孔,与普通笛子不同。羌指西戎之地。⑨三军:全军,所有将士。春秋以后,大国通常设三军,或称上、中、下三军,或称左、中、右三军,或称前、中、后三军。
【点评】这首诗写一名戍边军士的乡思之情。首句总起,第二句至末尾都是描述“男儿事长征”的情况。先写男儿勇猛刚烈的形象,用五个五言句表现;再写久戍边塞而产生的厌倦与悲哀,用六个七言句表现。中间以辽东小妇弹奏乐曲使战士下泪,更衬托出离别之情、征战之苦。这首诗在结构上采取了前五言后七言的方式,在语言的风格上前后变化,五言质直古朴,七言流畅圆转,从而在轻生好勇、任侠使气的壮士形象塑造之中,也透露出军士们从戎远征时艰辛困苦的生活与凄苦哀婉的情怀。
送陈章甫①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
嘶马出门思旧乡。陈侯立身何坦荡②,虬须虎眉仍大颡③。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④。东门酤酒饮我曹⑤,
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⑥。郑国游人未及家⑦,
洛阳行子空叹息⑧。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注释】①陈章甫:江陵人,排行十六,制策登科,官太常博士,隐居嵩山二十余年,与李颀交谊深厚。②坦荡:胸怀宽广,光明磊落。③虬须:卷曲的胡须。大颡:宽脑门,大额头。④草莽:草野。⑤酤酒:即沽酒,买酒。我曹:我辈,我们。⑥津吏:管理渡口的小官。⑦郑国游人:指作者。李颀家居颍阳,当时任新乡县尉。二地皆属古郑国地。写此诗时,诗人送对方罢官归乡而自己仍未归乡,故称“未及家”。⑧洛阳行子:指陈章甫。因陈章甫虽为江陵人,但隐居嵩山二十余年,嵩山距洛阳最近,故称“洛阳行子”。
【点评】这首诗是李颀送别友人陈章甫之作。据陈章甫《与吏部孙员外书》与《亳州纠曹厅壁记》,他曾隐居嵩山二十年余年,天宝九年(750)官亳州纠曹。这首诗作于陈章甫罢官回乡之时。开头四句叙述送别时的气候环境。在大麦变黄、枣花盛开、桐叶正长之时,送别友人,自然情动于中而不能自已。“陈侯立身”四句写陈章甫的品德、容貌、才学和气节。“东门酤酒”四句叙写饯别时陈章甫的情态,突出他胸襟阔大、品性清高的特点,表明饯别时仍然意气飞扬,举止不凡。“长河浪头”六句设想陈章甫走后途中的情形。尤其是最后二句,既写出了世态炎凉,又表现出泰然处之的豁达态度。昨日罢官,今日饯别,尚不至落寞,而归乡以后,故乡相识者甚多,必当欢迎于道左。这是对陈章甫的安慰之语,而慰人亦即自慰。本诗虽为送别诗,所写内容亦为困顿失意之事,却表现了旷达豪爽的情怀,体现了盛唐士人普遍的精神风貌。对于李颀来说,更是诗如其人。
琴歌
主人有酒欢今夕①,请奏鸣琴广陵客②。月照城头乌半飞,
霜凄万木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③,初弹渌水后楚妃④。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余里⑤,
敢告云山从此始。
【注释】①今夕:化用《诗·唐风·绸缪》中的典故:“今夕何夕,见此良人。”②广陵客:据《晋书·嵇康传》,嵇康善鼓琴,景元三年(262)被杀,临刑索琴奏《广陵散》,曲终叹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这里指善弹琴者。③华烛:带有装饰的蜡烛。④渌水、楚妃:都是琴曲名。嵇康《琴赋》有“初涉《渌水》”句,晋石崇有《楚妃叹》。⑤清淮:淮水,即淮河。李颀曾为新乡县尉,新乡地近淮水。
【点评】这是一首专门咏琴的诗。古代虽有一些咏音乐的诗歌,但极少有佳作,盖为音乐之声较为抽象,难以描摹。唐人咏诵音乐之佳者,仅李颀、白居易、李贺数人而已。李颀的名作尤多,仅本书所选,即有三首。本诗题为琴歌,属于乐府旧题。实际上是借乐府旧题而写的音乐诗,以摹写琴声而作离别之思。开头由饮酒引起弹琴。接着一转,用“月照城头乌半飞”二句写未弹琴以前的夜景。随后“铜炉华烛”四句写弹琴时的情景。作者通过室外气候环境和室内宴会场景的描写以烘托琴声的悠扬、清越、婉转、流畅的变化,以及给人带来的欢快、悲苦、愉悦、愁闷的感受。最后二句既是以琴歌留别,也是听到琴声之后的感触,由琴声而引起归隐之念。全诗扣紧题面“琴”字,将琴声这一非常抽象之物写得绘声绘色,有时间,有景色,有人物,有感触。既章法齐整、井然有序,又摇曳生姿、情趣盎然。
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①
蔡女昔造胡笳声②,一弹一十有八拍③。胡人落泪沾边草,
汉使断肠对归客④。古戍苍苍烽火寒⑤,大荒阴沉飞雪白⑥。
先拂商弦后角羽⑦,四郊秋叶惊摵摵⑧。董夫子,通神明⑨,
深松窃听来妖精。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
断绝胡儿恋母声。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珠部落家乡远⑩,逻娑沙尘哀怨生。幽音变调忽飘洒,
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高才脱略名与利,
日夕望君抱琴至。
【注释】①这首诗的题目,唐宋以来诸书记载有所不同。唐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所录与本书相同。宋人李昉《文苑英华》则作《听董庭兰弹琴兼寄房给事》。董大:即董庭兰,唐肃宗时宰相房琯门客,以善弹琴而深得房琯赏识。后借房琯招货纳贿,以至于房琯也受到斥责。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传说由汉张骞从西域传入,其音悲凉。弄:一本在“胡笳”下。弄是一种乐曲体裁。房给事:即房琯,天宝五年(746)正月为给事中,六年正月贬宜春太守。②蔡女:即蔡琰,字文姬,先嫁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汉末为胡骑所获,后辗转入南匈奴。曹操于建安十二年(207)将她赎回,重嫁董祀。③一十有八拍:指蔡琰作《胡笳十八拍》事。拍,指乐曲的段落。④汉使:指受曹操派遣前往匈奴赎蔡琰的使者。归客:指蔡琰。⑤古戍:年代久远的边塞。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⑥大荒:荒远之地。这里指胡地。⑦商弦、角羽:都是指琴的音调。古琴有七弦,配以宫、商、角、徵、羽及变宫、变徵为七音。⑧摵摵:本为落叶声,此处喻琴声。⑨神明:即神的意思。⑩乌珠部落:指南匈奴。乌珠即乌珠留若鞮单于,汉成帝时人。逻娑:唐时吐蕃的首都,即今西藏的拉萨市。幽音:指变调前幽咽之音。飒飒:形容水的声音。呦呦:鹿鸣声。长安城:唐都城,在今陕西西安市。东掖垣:唐代门下、中书两省在禁中左右掖,门下省在左,即东边。凤凰池:指中书省,又称凤池。青琐门:泛指宫门。高才:指房琯。脱略:不受拘束。
【点评】这首诗作于天宝五年(746),时李颀在长安,房琯为给事中。全诗描写董庭兰弹《胡笳弄》的情况,重在状琴声。开头八句先写胡笳声的来历,叙述蔡文姬事,创造荒凉孤寂、黯淡悲凄的气氛,接着过渡到琴声。从“董夫子”开始,一直到“野鹿呦呦走堂下”,完全是描写董庭兰弹胡笳弄的声音。这一段是从各个方面烘托与渲染,有正面描写,但更多的是侧面烘托。“长安城连东掖垣”以下四句,是专对房琯而言,表现对房琯含蓄的赞扬,以为他不重名利,超逸脱略。“日夕望君抱琴至”,既切房琯,又切董大,也切作者,暗示三人确为知音。这首诗的突出特点在于运用规制宏大、气势纵横、婉转流动的七言歌行体,来表现胡笳声的千变万化与复杂新奇,从而成为古往今来描摹音乐诗中的杰作。
竹出“南山”,乐出“龟兹”,而吹奏者为“凉州胡人”,为觱篥蒙上一层神异的色彩。
以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来正面描摹觱篥之声的变化多端。
以形象色彩的变化来表现音乐色调的抑扬顿挫与情感的喜怒哀乐。
关注这首诗歌的“韵脚”,反复诵读,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①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②。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③。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④。
枯桑老柏寒飕飗⑤,九雏鸣凤乱啾啾⑥。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⑦,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⑧,上林繁花照眼新⑨。
岁夜高堂列明烛⑩,美酒一杯声一曲。
【注释】①安万善:凉州胡人。属于唐代西域康国昭武九姓之一的安氏。觱篥:古乐器名,又名悲篥、笳管。本出龟兹,后传入中国。以竹为管,以芦为首,状似胡笳,有九孔,形又似喇叭。②龟兹:汉西域国名,位于天山南麓,在汉通西域北道交通线上,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一带。③凉州胡人:指安万善。凉州,甘肃武威。④长飙:疾风,比喻乐声的急促。⑤飕飗:风声。⑥啾啾:鸟鸣声。⑦渔阳掺:此处指一种曲调。⑧变调:转调,变化曲调。杨柳:指《杨柳枝》曲调。《杨柳枝》是从古曲《折杨柳》变化而来的,曲调轻快,故此句言“变调”。⑨上林:本是秦旧苑,周三百里,汉又加扩展。此处指唐宫。⑩岁夜:除夕。
【点评】这首诗与前二首都是描写音乐之作,主要不同点在于形式变化较大。全诗虽只十八句,但七次换韵,以此描摹音乐的千变万化。在描写觱篥时以正面描写为主,先写制作、出处、流传,接着写听歌、赏音。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使音乐之声亲切可感。中间描摹觱篥的声音,极言其可以为春,可以为秋,以见音节之动人。最后二句是作者的感慨,表现了异乡孤客除夕伤怀的情思。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在于通过物象的描摹以衬托琴声。音乐本是抽象之物,非常难摹,而物象之声可闻,用以衬托,故音乐之声亦可想见。故诗中“枯桑老柏”“九雏鸣凤”“龙吟虎啸”“万籁百泉”“黄云萧条”“上林繁花”都是物象,又都可以想象为觱篥之声。北宋时晏殊作《浣溪沙》词:“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当即得益于李颀此诗。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①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②。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③,忽到庞公栖隐处④。
岩扉松径长寂寥⑤,唯有幽人自来去⑥。
【注释】①鹿门:即鹿门山,作者隐居之地,在今湖北襄阳。②渔梁:在襄阳东,离鹿门山较近的一个渡口。③开烟树:指月光将烟雾缭绕的树丛照得清楚。④庞公:即庞德公,东汉时隐士。⑤岩扉:山岩住所的门。⑥幽人:深山隐士,此处指作者自己。
【点评】这首诗作于孟浩然隐居鹿门时期,其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作为幽人的作者形象。前半描写鹿门山的情景,是作者隐居的环境。时值夜归之时,钟鸣日暮,归人争渡而喧,人们沿着沙岸,返回江村。就在此时,作者也走向自己的归隐之处。后半写自己隐居生活情景。作者已到鹿门山,见月明而烟树俱开,正是庞公旧隐之处。此时山岩之内,柴扉虚掩,松径长年寂寞,只有隐居幽人自来自去而已。全诗描写鹿门晚景,逼真如画;表现隐士生活,清幽恬静。同时句句押韵,节奏急促,读之又平易舒缓,冲淡自然,可代表孟浩然诗的风格。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①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②。手持绿玉杖③,朝别黄鹤楼④。
五岳寻仙不辞远⑤,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⑥,
屏风九叠云锦张⑦,影落明湖青黛光⑧。金阙前开二峰长⑨,
银河倒挂三石梁⑩。香炉瀑布遥相望,迥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
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注释】①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卢侍御虚舟:字幼真,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肃宗时为殿中侍御史。曾与李白同隐庐山。谣:诗歌体裁的一种。②“我本”二句:楚狂,名接舆,春秋时楚人。《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高士传》以为陆通,字接舆,楚人,时谓楚狂。此处是李白以接舆自比,表示决心退隐。③绿玉杖:以绿玉作为装饰的手杖。一说是仙人所用之杖。④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昌,传说费文祎登仙,常乘黄鹤,在此憩驾,因名楼曰黄鹤。⑤五岳:本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里泛指名山。⑥秀出:突出。秀,本义为麦出穗,此处是突出的意思。南斗:星名,即斗宿。庐山所在地属南斗分野。⑦屏风九叠:庐山五老峰东北为九叠云屏,也称屏风叠,其下有九叠谷。云锦张:像云霞锦绣一样展开。⑧明湖:指鄱阳湖。青黛:青黑色。⑨金阙:庐山西南有石门山,状若双阙。二峰:指香炉峰和双剑峰。⑩三石梁:即三叠泉瀑布。王琦注:“今三叠泉在九叠屏之左,水势三折而下,如银河之挂石梁,与太白诗正相吻合。”香炉瀑布:《庐山记》卷三载:“香炉峰与双剑峰相连属,在瀑水之旁……水源在山顶,人未有穷之者。”迥崖沓嶂:指山的高险之处。迥,高远。沓,多。凌:凌越。苍苍:指天空。吴天:庐山一带春秋时属吴国,三国时亦为吴境,故称。九道:长江至九江分为九道。自庐山顶下望,但见白波九道。石镜:山峰名,在庐山东悬崖之上,圆形,近之能照见形影,故名石镜。谢公:即谢灵运,曾游庐山,有《入彭蠡湖口》诗:“攀崖照石镜。”还丹:道家语,道家炼丹之术,以九转丹再炼,化为还丹,服之白日升天。琴心三叠:道教术语,指修炼身心,达到心和气静的境界。玉京:指道教所奉天神元始天尊所居之地。“先期”二句:据《淮南子·道应训》记载,秦始皇时博士卢敖周游世界,到达北海,遇见一个形状奇怪的人。卢敖邀他与自己结伴同游,此人不应约,说:“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住。”遂跳入云中。汗漫,无边无际。九垓,九重天。太清,最高的天空。
道教以“玉清”“上清”“太清”为三清或三天。
【点评】这首诗是李白遇赦后,自江夏来庐山时作,时间大约是肃宗上元元年(760)。全诗歌颂庐山景色的幽美奇特,游庐山有似到达仙境,油然而生学道成仙的希望。诗作于诗人被系狱又逢遇赦之后,此时虽仍有用世之抱负,但政治上已无出路,只好以求仙访道作为解脱。此诗成功地塑造了作为狂人的作者形象。“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以楚狂人自比,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凤歌笑孔丘”,更是对当时社会各种封建束缚的嘲笑。从结构上说,开头以述志为主,中间主要描写庐山风景,最后表现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诗中有震撼山岳的气势,有豪迈开朗的激情,有丰富奇特的想象,有跌宕多姿的韵律,也有归隐求仙的逸致,无怪乎后人称之为“天仙之词”。
梦游天姥吟留别①
海客谈瀛洲②,烟涛微茫信难求③。越人语天姥④,
云霓明灭或可睹⑤。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⑥。
天台四万八千丈⑦,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⑧,
一夜飞度镜湖月⑨。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⑩。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
慄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释】①诗题一作“别东鲁诸公”。天姥:山名,在今浙江新昌县东,临近剡溪。吟:歌行的一种体裁。留别:分别时所留下的题咏。②海客:来自海外的人。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③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信难求:指海外神山之说并不可信。④越:指今浙江一带。⑤明灭:忽明忽暗,时隐时现。⑥拔:超越。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境内。因山色皆赤,状如云霞,故称赤城。⑦天台:即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北。四万:一本作“一万”,陶弘景《真诰》:“天台山一万八千丈。”⑧因之:随着越人的谈话。⑨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因波平如镜,故名。⑩剡溪:水名,在今浙江嵊州南,即曹娥江的上游。谢公宿处:指谢灵运游天姥峰时在剡溪投宿之地。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诗:“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谢公屐:一种底部有钉的木鞋。南朝宋谢灵运登山常穿有齿木屐,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青云梯:指山中石级。半壁:半山腰。海日: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天鸡:《述异记》卷下:“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壑:山谷。路不定:山路曲折。殷:形容声音宏大,此处用作动词。慄:使恐惧。层巅:一层一层的山峰。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列缺:闪电。霹雳:形容雷声。丘峦:山峰。洞天:道家称神仙所居之处为洞天,意谓洞中别有天地。此处形容山洞之幽美。石扉:石门。訇然:形容声音很大。青冥:指天空,此处言洞中别有天地。金银台:指神仙所居之处。霓:彩虹。云之君:指云神,《楚辞·九歌》有《云中君》篇。这里泛指群仙。虎鼓瑟:语本张衡《西京赋》:“白虎鼓瑟。”鼓,弹奏。瑟,一种弦乐器。鸾回车:《太平御览·道部·真上人》引《白羽经》:“太真上人,登白鸾之车,驾黑凤于九源。”回车,拉车。列如麻:形容众多。悸:心惊。恍:心神不定。嗟:叹息。向来:刚才,指觉醒前。白鹿:传说中仙人的坐骑。摧眉折腰:低着眉头弯下腰,意谓委曲自己。事:侍候。
【点评】这首诗作于天宝四年(745),时李白离开东鲁,南下吴越,其时尚未到吴越,故称“梦游”。全诗皆写梦境,开头并未直接写天姥,而是以海上仙山瀛洲作为陪衬,引出天姥。然后“天姥连天”四语正面写天姥,入正题。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直到“恍惊起而长嗟”,都是写梦游,紧扣题目。此处描写,惝恍迷离,纯是梦境,与实写游览山景之态者迥然不同。从“惟觉时之枕席”开始一直到结束,又由梦境转到人事。“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二句点明作诗之旨,写出林中幻想不常,悟出人间万事也是如此。从结构上看,这二句是结束上文,振起下文。下面几句是对神仙世界的热烈向往和追求。最后二句表现了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性格,具有鲜明强烈的反抗性。全诗通过梦游,抒写了对名山大川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神仙世界的追求,并表现了作者鄙弃尘俗、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艺术上主要是想象丰富,描写生动。体制非常解放,句法上四言至九言均有,且除了用古诗句法外,还用了骚体句法和辞赋句法,而形式上的这些方面,作者并不受任何拘束,而是才气奔放,兴到笔随,气势磅礴,有如排山倒海。再加上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用语奇谲,形式多变,构成了全诗浪漫主义的主旋律,堪称李白的代表作。
金陵酒肆留别①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②。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③。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①金陵:今江苏南京。酒肆:酒店。②吴姬:吴地女子,这里指酒店的侍女。压酒:米酒酿制将熟时,压榨取酒。③欲行不行:指诗人自己和送行的金陵子弟。欲行,要走的人。不行,停留在店中的人。
【点评】这首诗作于开元十四年(726)春,时李白初游金陵,并将赴广陵。诗写酒席间留别送行之人,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情绪,从中也可看出李白与金陵子弟深厚的情谊。首句写环境,“风吹柳花”是时令在春天,“满店香”写地点。“风吹柳花”与“满店香”并不是因果关系,店中之香也并非必是柳花香,当然还有酒香等。诗人只是通过对时间、地点这些特定环境的渲染,表现惜别之情。次句写酒,尤其突出酒店的人,三句写送别之人,四句写送别之人与离别之人依依惜别之情。这种感情又由酒来表达。最后“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故作问语,以流水的具体形象,表现离别的抽象之情,而这种离情又轻轻地被春风吹散,弥漫在酒店的清香之中,似有而无,似淡实浓,真可谓得神之趣,传神之笔。清人王尧衢《古唐诗合解》卷七评曰:“首句非谓柳花香也,乃风吹柳花时,则满店香耳。丽春美酒,别意更浓,自当徘徊尽兴而去,流水无尽时,如君之意,又宁有尽耶?此篇短调急节,情景名胜。”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①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②。蓬莱文章建安骨③,
中间小谢又清发④。俱怀逸兴壮思飞⑤,欲上青天览日月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⑦。
【注释】①宣州谢朓楼:南齐诗人谢朓官宣城太守时所建,又称谢公楼或北楼。校书叔云:即李云,曾官秘书省校书郎。按,宋代《文苑英华》载录此诗,即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题注标明:“集作《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侍御叔华即唐代古文家李华。②酣:尽情畅饮。③蓬莱:《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章怀太子注:“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录并皆在焉。”这里借指唐代秘书省。建安骨:即指建安风骨。因建安诗歌志深笔长,慷慨激昂,颇有骨力,故为后人称道。④小谢:指谢朓。因区别于谢灵运,故称小谢。清发:清新秀发。⑤逸兴:超逸豪放的兴致。⑥览:同“揽”,摘取。⑦散发:脱去簪缨,披开头发,狂放不羁之意。扁舟:小舟,此处暗用范蠡“乘扁舟浮于江湖”的典故。
【点评】这首诗作于天宝末年,既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也流露出了隐逸出世的思想。开头即意气豪迈,词语慷慨,如风雨骤至。作者言日月如流,光阴疾驶,已去之昨日难留,方来之忧思烦乱。何况人生聚散不定,而秋气更加可悲。当此秋风送雁、高楼临眺之际,更不辞尽醉沉酣,以发泄我之烦忧。中间四句言校书文章具有建安风骨,而我之诗歌亦如小谢,中间清发多奇。此皆逸兴不群,壮思飞越,有此才华,可与日月争辉。最后四句因怀才不遇而生愁,以抽刀断水起兴,并言人生既不称意,不如效袁闳散发、范蠡乘舟以自适。全诗章法上,破空而起,破空而结,变化莫测。韵律上,第一句十一个字连用九个仄声,第二句连用三平声救转,都表现了一泻千里的气势。这首诗以纵逸的笔调写出了难以抑制的激愤,虽是抒发穷愁失意的悲哀,但这种激情将失意的萎靡一扫而空,所有的烦忧仿佛都随着万里长风、青天明月以及美酒玉杯而去。“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孤立地来看,或在其他诗人笔下,都是极为悲凉的句子,但在李白的这首诗中,却透露出无比的狂放:就算水流永不歇、愁怀终难断,可抽刀、举杯本身就是面对烦忧的抗争,就是以伟岸的人格战胜人生苦难的象征。这种激愤中的酣姿、悲慨中的自傲,正是李白诗歌激情的内核。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①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②,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③,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④,汉家大将西出师⑤。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⑥,幕中草檄砚水凝⑦。
虏骑闻之应胆慑⑧,料知短兵不敢接⑨,车师西门伫献捷⑩。
【注释】①走马川:地名,在轮台附近,其地位于今新疆境内。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封大夫:指封常清,天宝十三年(754)受命为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翰海军使,并加封御史大夫,故称封大夫。封常清此时奏调岑参为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西征:指封常清征播仙事。②雪海:位于新疆的山区之名。③轮台:唐时属庭州,隶北庭都护府。④金山:即阿尔泰山。阿尔泰山,汉语曰“金”,蒙古语称“阿尔泰”。烟尘飞:指战争已经开始。⑤汉家大将:指封常清。唐文人习惯于以汉代唐。⑥五花连钱:指名贵的马。五花与连钱都是马身上的斑纹。⑦草檄:起草声讨敌人的文书。⑧虏骑:敌军。古人称北方民族为虏。慑:惧怕。⑨短兵:指刀剑一类的武器。⑩车师:汉西域国名,唐北庭都护府治所。唐北庭即汉代车师后国之地,唐交河即汉代车师前国之地。伫:等待。
【点评】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时岑参为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全诗通过描写走马川一带艰险的环境,热情赞颂了出征将领不惧险阻、勇于征战的豪情。开头五句描写环境,叙述西域风沙的险恶,以见行军的艰苦。“匈奴”以下三句写封大夫出师,“将军”以下六句写行军,“虏骑”以下三句表明对将军出征的必胜信念。诗的最大特色是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这是一种特殊的诗体,渊源甚远,《诗经》中的《采芑》第二章即是此体,刘邦《大风歌》亦为早期之作。文人作品则推曹丕的《燕歌行》。唐代除岑参此篇外,尚有富嘉谟的《明河篇》。宋时亦有黄庭坚《观伯时画马礼部试院作》等。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①
轮台城头夜吹角②,轮台城北旄头落③。羽书昨夜过渠黎④,
单于已在金山西⑤。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⑥,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⑦。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⑧,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⑨,
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⑩,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释】①歌:古诗的一种体裁。封大夫:封常清。②角:军中吹奏以报时的乐器。③旄头:星宿名,即髦头,是二十八宿中的昴宿,古人以为是“胡星”,象征胡人。旄头跳跃,主胡兵大起,此处“旄头落”象征胡兵即将败亡。④羽书:调兵遣将时的紧急文书,又称“羽檄”。古人以木简为书,长一尺二寸,有急事则插羽于其上,表示火急。渠黎:汉西域诸国之一,在轮台东南。⑤单于:本是匈奴君长的称号,这里指播仙军队。⑥上将:大将。旄:节旄,古时皇帝赐大臣与将领的信记。唐代赐给节度使,使其掌管军事。⑦阴山:指北庭、轮台附近的这一段天山。⑧剑河:水名,在今新疆境内。⑨亚相:指封常清。汉代御史大夫位次丞相,称亚相。封常清为节度使时又加官御史大夫,故称亚相。勤王:给皇帝出力。⑩青史:古以竹简记事,故称史籍为青史。
【点评】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此时岑参随封常清到塞上,受到赏识。诗为乐府体七言歌行,纵横奔放,如风发泉涌,惊风骤雨飒然而至,读之使人振奋。诗的主旨是“誓将报主静边尘”,怀着这种雄心壮志,因而写出了充满爱国豪情之作。开头悬想轮台告警,是虚写;接着说封大夫出师,是实写;最后四句以颂扬作结,希望封常清扫靖胡尘,立功异域。诗虽想象之词居多,但风景如画,情真意切,皆源于岑参丰富的边塞经历与军中生活的切身感受。
前十句直接描写西北八月飞雪的奇特景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①
北风卷地白草折②,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③。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④,都护铁衣冷犹着⑤。
瀚海阑干百丈冰⑥,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⑦,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⑧,风掣红旗冻不翻⑨。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⑩。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后八句白雪退为背景,写雪中送别朋友的情形。
有人说此诗的最后一句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你的看法呢?
【注释】①武判官:名未详,当与岑参同为封常清幕中判官。②白草:西北地区所产之草。③梨花:指雪。④角弓:用牛角作装饰的硬弓。控:引弓。
⑤都护:唐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唐时设六大都护府,各设大都护一员。
⑥瀚海:北庭、轮台附近的雪山。⑦中军:主帅所居的营帐。⑧辕门:古代作战,多用战车,扎营时常以战车首尾相接,围成栅栏,出入处车辕竖立相向作门,称为辕门。后世称营门为辕门。⑨掣:牵拉。⑩天山:一名祁连山,横亘新疆中部,长六千余里。
【点评】这首诗约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时岑参在轮台,送武判官回京都长安。诗以雪天送别为题材,以白雪为线索,先写早雪,接着写因早雪而奇寒,再写戈壁冰雪封冻的壮阔景象,最后写武判官雪中远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造语奇警,设喻新颖,最为后人传诵。以花比雪,前人诗中已有之,但以岑参诗句最为开阔壮丽。他通过对开阔壮丽的雪景的描写,表现了远戍者博大的胸怀与雄伟的气魄。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①
国初已来画鞍马②,神妙独数江都王③。将军得名三十载,
人间又见真乘黄④。曾貌先帝照夜白⑤,龙池十日飞霹雳⑥。
内府殷红马脑盘⑦,婕妤传诏才人索⑧。盘赐将军拜舞归⑨,
轻纨细绮相追飞⑩。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昔日太宗拳毛,近时郭家狮子花。今之新图有二马,
复令识者久叹嗟。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霜蹄蹴踏长楸间,
马官厮养森成列。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忆昔巡幸新丰宫,
翠华拂天来向东。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注释】①韦讽:曾为阆州录事参军。曹将军:曹霸。②国初:指唐朝开国初年。③江都王:指李绪,以画鞍马擅名。④乘黄:神马。⑤貌:描绘形貌。先帝:指唐玄宗。照夜白:马名。⑥龙池:兴庆宫内池塘。因常有云气,或见黄龙出其中,因名龙池。飞霹雳:比喻马像龙一样腾跃飞舞。⑦内府:皇宫中府库。殷红:鲜红。马脑盘:即玛瑙盘。⑧婕妤:宫中女官。唐时内宫有婕妤九人,官位正三品。才人:亦为宫中女官,内宫共有九人,正五品。⑨拜舞:指曹霸得到玄宗赏赐后表示感激的动作。⑩轻纨细绮:精美的丝织品,此处指别的赏赐。屏障:屏风。拳毛:唐太宗的六匹好马之一,黄马黑喙,平刘黑闼时所乘。后刻于昭陵北阙之下。狮子花:马名,即九花虬。唐代宗将御马九花虬及紫玉鞭辔赐郭子仪。此马因身被九花纹,故号狮子花。骑战:以马队交战。缟素:指曹霸绘制的绢画。殊绝:与众不同。霜蹄:语本《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蹴踏:指马行走。长楸:此处指大道。楸是一种落叶乔木,古人植楸于道,故曰长楸。马官:养马之官。厮养:养马的役卒。神骏:神奇雄健。支遁:字道林,东晋名僧。《世说新语·言语篇》:“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新丰宫:即华清宫。因华清宫所在的昭应县本是新丰县,故称。翠华:指大旗,用翠羽作装饰,是皇帝仪仗所用之旗。腾骧:跳跃。磊落:众多的样子。献宝:据《穆天子传》卷一记载,穆天子西征,河伯与天子披图视典,用观天子之宝器。穆王视图,乃道西迈。这里以穆天子上升比喻唐玄宗死。上元二年(761)四月,楚州刺史崔侁向玄宗献宝,次日玄宗就死了。“无复”句:指唐玄宗已死。金粟堆:唐玄宗葬处。玄宗葬于金粟山,号泰陵。龙媒:良马。《汉书·天马歌》:“天马徕,龙之媒。”指天马来预示着龙将至,故后来称良马为龙媒。
【点评】这首诗作于广德二年(764)杜甫再至成都时。韦讽为阆州录事参军,家居成都。诗中赞叹曹霸画马之妙,并由此追思先帝之马,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感慨。全诗虽写曹将军,开头却从天落下一江都王,笔势矫悍。随后一放一收,紧扣诗题。从“曾貌”句开始,又放开着笔,笔起笔落,有似龙池霹雳。“昔日”二句突然又转入真马的描写,以真马烘托画马,真乃绝妙之笔。随后又以支遁比韦讽,更是思入风云,想落天外。最后纵笔写开,由在韦讽宅看马,想到玄宗东巡,并以此作结,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之痛。杜诗咏物,往往并非就物写物,而是将丰富的政治内涵融入极小的题旨之中,以臻于抑扬顿挫、苍凉沉郁。
丹青引①
将军魏武之子孙②,于今为庶为清门③。英雄割据今已矣④,
文采风流今尚存⑤。学书初学卫夫人⑥,但恨无过王右军⑦。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⑧。开元之中常引见⑨,
承恩数上南薰殿⑩。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
英姿飒爽来酣战。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
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赐金,
圉人太仆皆惆怅。弟子韩幹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幹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将军画善盖有神,
必逢佳士亦写真。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但看古来盛名下,
终日坎缠其身。
【注释】①题下原注:“赠曹将军霸。”丹青:丹砂和青雘,是两种可制颜料的矿石。后来泛指绘画用的颜料,此处引申为绘画艺术。引:诗体名称。曹霸,唐代著名画家,擅长于画马与人物。谯郡人,魏曹髦之后。霸在开元中已得名,天宝末,每诏画御马及功臣,官至左武卫将军。②魏武:指魏武帝曹操。③庶:平民。清门:寒门。④“英雄”句:是说曹操建立三分割据的事业已为历史的陈迹。⑤“文采”句:是说曹操的文采风流后继有人。⑥卫夫人:晋人,名铄,字茂漪,李矩之妻,工书法。王羲之曾从她学书。⑦王右军: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官右将军。⑧“丹青”二句:语本《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写曹霸不慕荣利,毕生从事绘画。
⑨引见:指受皇帝召见。⑩南薰殿:在唐时兴庆宫内。凌烟功臣: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绘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开元时,玄宗命曹霸重画一次。少颜色:指旧画颜色暗淡。开生面:指重新摹画生动的图像。进贤冠:古时儒者之冠,唐代为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冠。大羽箭:唐太宗时特制的插有四支羽毛的长箭。褒公:即段志玄,封为褒国公,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画像中位列第十。鄂公:指尉迟敬德,封鄂国公,在画像中名列第七。飒爽:神采飞动的样子。酣战:言图画中人物好似要进行猛烈交战一样。先帝:指唐玄宗。玉花骢:指唐玄宗最心爱的名马之一。赤墀:宫廷中的红色台阶。迥立:昂首站立。阊阖:天门,此处指宫门。拂绢素:指在绢素上作画。意匠:指绘画时的巧妙构思。惨淡经营:指作画的艰苦过程。斯须:不久。九重:指深宫。真龙:指真正的骏马。古人称天马是神龙之类,故称骏马为真龙。至尊:皇帝。圉人:养马者。太仆:管理车马之官。惆怅:怅然若失的样子。弟子韩幹:韩幹,大梁人。官至太府寺丞。善画人物,尤工画鞍马。初师曹霸,后自独擅。入室:得到老师的真传。穷殊相:穷尽各种形态。骅骝:良马。写真:写出真容,是肖像画的一种。干戈际:指安史之乱时。坎:指遭遇不顺利。
【点评】这首诗作于广德二年(764),诗以曹霸画马为中心逐步展开。安史之乱后,曹霸与杜甫相遇于成都,故杜甫作诗描述曹霸的遭遇,并抒发自己的感慨。诗以画马为契机,将身世之感融于其中。开头叙述曹霸家世,中间追叙昔日之盛,最后感叹今日之衰,归结到“漂泊”“途穷”。“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化用《论语》典故,赞扬曹霸潜心绘画,品格超拔脱俗,堪称妙笔。此外在诗中还表现了杜甫对绘画的看法,以曹霸与韩幹进行对比,见出杜甫偏爱骨瘦多神的画法。韩幹画马形体肥大,故称“画肉”,而杜甫以为只画肉会丧其神气。本诗在题材的组织上更是别具匠心。以马为中心,横的方面,从各个角度作铺垫陪衬,以表现观之神;从纵的方面,详写曹霸的身世。句句写画,而句句是伤感,末尾突然煞住,有一唱三叹之妙。
寄韩谏议注①
今我不乐思岳阳②,身欲奋飞病在床。美人娟娟隔秋水③,
濯足洞庭望八荒④。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⑤,或骑麒麟翳凤凰⑥。芙蓉旌旗烟雾落,
影动倒景摇潇湘⑦。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⑧。
似闻昨者赤松子⑨,恐是汉代韩张良⑩。昔随刘氏定长安,
帷幄未改神惨伤。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美人胡为隔秋水,
焉得置之贡玉堂。
【注释】①韩注:官谏议大夫。②岳阳:今湖南岳阳。③美人:古人常以美人喻君子,这里指韩谏议。娟娟:美好的样子。④洞庭:洞庭湖,在湖南北部,长江南岸。八荒:八方。⑤玉京:道家所谓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北斗:指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故人认为是人君之象,号令之主。⑥翳:语助词。⑦潇湘:湖南境内二水名,在零陵合流。⑧羽人:穿羽衣的仙人。⑨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神农时为雨师,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不烧。至昆仑山,常入西王母石室,随风雨上下。⑩张良:字子房,其先世为韩相,后佐刘邦定天下,封留侯。后辟谷,从赤松子游。定长安:指辅佐刘邦安定天下。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时建都于此。帷幄:本指帷帐,后比喻大臣决策的场所。色难:不愿的意思。腥腐:指龌龊的世界。餐枫香:指隐居山林。周南:洛阳。留滞:滞留。《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后以“周南”为滞留某地而毫无建树之典。南极:星名,即老人星。玉堂:即玉殿,汉宫殿名,这里指朝廷。
【点评】这首诗作于大历元年(766)秋。韩注在安史之乱后,目睹朝政日衰,非常灰心,想效法张良、赤松子,隐居学道,杜甫以为韩注是有用之才,所以想劝他重新出来。诗的前六句致怀思韩君之意,次六句比喻贵胄盈朝而高人远隐。接着六句写明韩君去职归山之迹。最后四句,惜其终隐,而望其再出。全诗隐曲婉转,若断若续,在杜诗中别具一格。
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①,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②,
黛色参天二千尺③。君臣已与时际会④,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⑤,月出寒通雪山白⑥。忆昨路绕锦亭东⑦,
先主武侯同宫⑧。崔嵬枝干郊原古⑨,窈窕丹青户牖空⑩。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扶持自是神明力,
正直原因造化功。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苦心岂免容蝼蚁,
香叶曾经宿鸾凤。志士仁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注释】①孔明庙:即夔州武侯庙,与刘备庙分立。②霜皮:树皮如霜一样苍白。溜雨:雨水顺滑地流下,形容树皮光滑润泽。③黛色:青黑色。④君臣:指刘备及诸葛亮。际会:遇合。⑤巫峡:在夔州之东,今巫山县境。⑥雪山:在四川松潘县南,为岷山主峰。这里指岷山。⑦锦亭:成都锦江亭。武侯祠在亭之东,故称。⑧先主:刘备。武侯:诸葛亮。因其曾封武乡侯,谥忠武,故世称诸葛武侯。同宫:指武侯祠堂附在先主庙中。宫,本为《诗经》篇名,系咏庙祀之诗,后来亦代指祠庙。⑨崔嵬:高峻的样子。⑩窈窕:深邃的样子。丹青:指武侯庙壁上的绘画。落落:出群独立的样子。盘踞:指扎根牢固。得地:得到适宜的地势。冥冥:本指空中的颜色,这里代指高空。造化功:自然化育之功。言松柏的正直是天生的。大厦:双关语,比喻国家。梁栋:亦双关语,比喻治世之才。万牛回首:万牛因拉不动而回首,极言古柏之重。丘山重:比喻古柏如丘山之重。不露文章:不炫耀文采。未辞剪伐:不避砍伐以做栋梁。谁能送:谁人可以采送。言欲为时用而无人引荐。苦心:柏心味苦。容蝼蚁:成为蝼蚁之穴。鸾凤:凤凰的一种。
【点评】这首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时杜甫在夔州。夔州白帝城中有武侯庙,诗人借咏庙前古柏,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八句一换韵,自成三段。第一段描写古柏的古老高大,以兴起君臣的际会。第二段因夔州古柏而联想到成都武侯祠的古柏,引出武侯佐蜀未竟全功。第三段因物及人,咏古柏而表现武侯的遭遇,并抒发自己的感慨。表现手法上多用比兴,句句咏古柏,句句亦是说武侯。“志士仁人”二句,点明题意,说明“材大难为用”是自古如此,志士仁人不必为此嗟叹。其实,“莫怨嗟”三字,正是托物兴感,是真正的、强烈的“怨嗟”,所谓“卒章显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