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网络文学研究的方法及对策

六、网络文学研究的方法及对策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网络文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而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想在今后开展更为有效的网络文学研究,个人以为需要从根、茎、叶三个方面进行突围,积极开拓网络文学研究的空间,有效参与到网络文学的发展中。

根指的是对网络文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众所周知,基础理论研究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当下网络文学研究并没有寻找到一个非常“称手”的理论工具,所使用和借鉴的多是一些既有的文艺理论思想,如后现代理论、传播学理论、叙事理论、符号学理论、狂欢理论等,这些理论部分地解释了网络文学的生产传播理论,却没有一个系统理论可以对网络文学进行系统阐释,缺乏有效的理论武器必然导致不能对这一文学文化现象进行有效分析。因而加强对网络文学的文艺理论基础研究必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

茎是指网络文学的总体研究。虽然到目前为止对网络文学的整体研究已经较多,科研成果丰硕,但由于网络文学生成时间较短,技术更新较快,因而考察网络文学的审美独特性,它与传统文学文化的关系、它在文学、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发展方向等仍有很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发展方向方面,由于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变化快,很少见到能对网络文学起到指引性作用的评论文章,研究者多是对已经生成的文学现象进行评论,但缺乏前瞻性、引导性意见。此外,网络文学不断生成新的形态和新的亚类,即使是已经高度成熟类型的小说,在新技术和新读者的影响下也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再加上之前的网游小说、同人小说、仙侠小说、官场小说、军事小说等研究洼地,因而网络文学的研究空间很大。深入思考网络文学成因、模式、创作心理、读者接受、价值取向等,对文学和文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大有裨益。

叶是指具体的作品评论。虽然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庞杂众多,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却是最少。虽然近些年一些现象级作品受到评论者的关注,但从总量上来看还远远不够。这里固然有此前提到的作品参差不齐、数量庞大筛选不易、研究者主观意愿低、发表相对困难等原因,但其中还隐藏着一个潜在的“文学鄙视链”,即受诸多因素影响,网络作品研究处于文学研究食物链的最底层,研究者较少能从研究对象及研究成果中获得学界肯定,进而影响其自身价值认同。因而,为避免给自身制造尴尬,对具体作品噤声或含糊其辞就成为研究者们的选择。但学界放弃对具体作品的评论,实际上等于放弃自己在网络文学的话语权,进而导致网络文学与研究的背离。事实上有不少网络写手公开声称“网络文学评论没有价值”“从不读网络小说评论文章”等诸如此类的话语,这些都在网络作家和读者心中产生了负面影响,会逐步导致学界丧失评论的主动权和参与文学进程的主动权。因而,加大对网络文学作品的具体研究,才能使研究获得读者并进而影响读者,对社会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这方面,可参照马季、夏烈等研究者的文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