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清华去

考清华去

民国七年(1918年)春,陈岱孙查阅了当时全国差不多所有高等院校的章程和招生简章,最后选定清华学校、北京大学、金陵大学(南京)、东吴大学(苏州)、圣约翰大学(上海)、沪江大学(上海)为投考对象。

当时我国并未实行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而是由各高等院校分别各自招生。为了方便考生应考,各校在考期上似乎有某种默契,尽量地错开,考生也尽量多参加几个学校的入学考试,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或者,倘若为一个以上的学校所录取,还可以增加选择的机会。上海之外各高校的入学考试,除了在其本部所在地设考场外,大都在上海另设一考场,这是由于此地交通便利,易于吸收生源。

陈岱孙按照选定的几所学校考期的先后,为自己排出一张应考表。清华学校在6月中旬,为各校中最早。他从福州坐海船到上海,考期大约四天,考完后即回福州,因为其他各大学的入学考试都要晚至七八月份才举行。

自从清宣统元年(1909年)起,美国开始向中国按期退还庚款,相应地,清政府外务部、学部联合奏请设立游美学务处,附设肄业馆。游美学务处是一个管理机构,“专司考选学生、管理肄业馆、遣送学生及与驻美监督通信等事,并与美国公使所派人员商榷一切”。学务处专设游美学生监督,管理在美留学生,安置学校,照料起居,稽查功课,收支学费。肄业馆则是一所功能单纯的留美预备学堂,“专为已经选取各省学生暂留学习”。

留美学生名额是根据当时各省实际负担庚子赔款的数额按比例分配。每个省每年从五六名到十余名不等,江苏、浙江、四川人数较多,江苏最多,有二十六名;甘肃、贵州、云南、新疆等省的名额很少,而新疆则少到每隔几年才轮得一名。

大清朝最后三年(1909—1911),中国向美国派出前三批留学生,每年一批,第一批四十七名,第二批七十名,第三批六十三名,计一百八十名。录取前三批时,肄业馆尚未开张,所以一待录取便直接送走,他们被清华称为“史前期校友”,当中有金邦正、梅贻琦、张子高、秉志、赵元任、张彭春、竺可桢、胡适、杨光弼、虞振镛等人。

游美肄业馆馆址位于京城西北郊的清华园,原计划于宣统二年(1910年)秋季开学,但由于馆舍不能按时完工,延至年底开始招考入读学生,来年春季开学。

肄业馆学额五百名,学制八年,初等科(后改称中等科)四年,高等科四年。前六年相当于中学的六个年级,高等科三四年级则相当于大学的一二年级。高等科分为文科、实科(理工科的旧称),教授美国大学一二年级的必修课。

便在此时,当局者意识到,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游美肄业馆的性质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学堂的设计规模远远超出了仅为留美而预备的初衷,而根本就是一所准大学了。庚款总有花光的一天,学堂则是百世的基业。念及此节,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字子廙,山东单县人,1871—1923)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向学部、外务部呈文,请求将肄业馆更名清华学堂,不出一个月,学部回文核准。

宣统三年三月十三日(1911年4月11日),外务部、学部联合奏请清华学堂订章开学,朱批:“依议,钦此”。四月一日(公历4月29日,星期六),学堂正式开张。此后,清华定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校庆日,到2011年4月24日,清华已满整整一百岁了。

开学后不久,国家改朝换代。好在以清帝逊位以及优待条件生效为标志,辛亥革命总体上是一次我国史无前例的政权和平交接,国内大部分事业得以庚续。

清华学堂既立,游美学务处便已完成历史使命,再无存在之必要。民国元年(1912年)5月,外务部、学部联合宣布裁撤游美学务处,其一切职权归清华学堂。又过半年(外务部已改名外交部,学部已改名教育部),根据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学堂“监督”改称“校长”。

清华学堂校门(清华大学校史馆提供)

根据我国历来的“条块式”行政管理模式,清华学校在“业务”上“归口”教育部管理。不过,由于庚子赔款首先是个外交问题,外交部掌握着美国退还的款项,自然牢牢控制了清华的财务权、人事权。随着游美学务处的裁撤,清华顺势改为由外交部专辖。

陈岱孙于民国七年(1918年)年初从英华学校毕业后,在家忙了半年,除了备考,还要按照清华的要求,准备一些此前闻所未闻的申请材料。那段时间里,陈岱孙常想,远在天边的北京是个什么样子,京城里的人们又都在做些什么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