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家世

母系家世

陈家三房尽管中落,但却结了两门好亲,严格地说,是一门好亲。亲家是同乡另一望族——豫章 罗氏。长子懋豫娶了罗丰禄的长女伯瑛,次子懋咸娶的是罗臻禄的长女伯珏。

陈岱孙母系族谱简图

豫章罗氏第四世至第八世

陈家世代科甲,属于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作风保守古板。罗氏则迥然不同,属于在清末洋务运动中应运而起的新贵。

与螺洲陈宝璐结亲的罗臻禄、罗丰禄兄弟于同治六年(1867年)一起入读福州船政学堂 ,为船政学堂的第一届学生,又于光绪三年(1877年)一起被首批派赴欧洲留学。罗臻禄与魏瀚、陈兆翱等留学法国,罗丰禄与刘步蟾、林泰曾、严复、萨镇冰、方伯谦、叶祖珪、林永升等留学英国,是中国留洋学生的老前辈。

福州船政局和船政学堂(来源于大英图书馆馆藏资料)

罗臻禄(1846—1904)在船政前学堂学习轮船制造,留学法国改学矿务。回国后为船政局造过船,为湖广总督张之洞探过矿,甲午战争后当过山东矿务督办。

陈岱孙的外祖父罗丰禄(1850—1901)

陈岱孙的外祖父罗丰禄(1850—1901)在船政后学堂学习驾驶,因成绩优异,加之英文特别好,毕业后破格留校担任教习。他以翻译身份与船政学堂第一批留学生同赴英国,其间入读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旧译“琴士官学”)学习物理、化学、气象学,同时兼任驻英、德使馆翻译,回国后任职南洋水师。南洋水师于“中法战争”覆灭后,罗丰禄被调往北洋水师营务处,成为北洋大臣李鸿章的重要幕僚,历任英文翻译、秘书、内勤总管、外交顾问、天津大沽船坞总办、天津水师学堂会办各职。北洋水师章程就是由他和丁汝昌、林泰曾、刘步蟾等共同起草的。

甲午战争(1894年)中,北洋水师全军尽墨。十年间,罗丰禄亲历了自己参与缔造的中国两大海军的灭亡,作为海军将领的生涯于他而言是永远地结束了,于是改行跟着老上级干起了委曲求全的营生——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官。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罗丰禄随李鸿章环游欧美诸国。其间,在俄国参加《中俄御敌互助条约》(即“中俄密约”,旨在针对日本)的谈判与签署。年底,罗丰禄出任驻英国公使兼驻意大利、比利时公使 。庚子事变(1900年)后,俄国成为对中国最具威胁的国家。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调罗丰禄任驻俄公使,委他与俄国交涉归还东北三省事宜的重任,但他因病重未能成行。

陈岱孙的母亲罗伯瑛(1878—1967),摄于1922年

罗丰禄的长子忠(陈岱孙的大舅)、次子忠诒(陈岱孙的二舅)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均承父业,为民国政府担任驻外使节。

大舅罗忠(1882—1971)当过驻伦敦的副总领事,育有四子三女。大表哥陈岱孙和这些表弟表妹们的感情极好。

二舅罗忠诒(1886—1963)长期担任驻丹麦公使(有零星史料记载,他也曾兼任驻荷兰公使),其间出任中国驻国际联盟第十五届大会(1934年)首席代表。1920年代初,当罗忠诒在北京外交部熬资格的时候,还与清华学校发生过一段哭笑不得的因缘,那时的陈岱孙正在校读书,他们舅甥二人的尴尬处境,本书将于下一章再表。

罗家生活方式十分西化,这是洋务派的职业特征。住洋房,坐洋车,穿洋服,用洋玩意儿,吃洋餐,小孩子出生后都起个洋名字。

罗丰禄的长女、陈岱孙的母亲罗伯瑛(1878—1967,中年后改名罗英)自小跟随父亲在天津长大,能说一口地道的天津卫土话,她在跟陈懋豫完婚前方才回到福州定居。伯瑛自小读书识字,颇通文墨,但出生的年代毕竟还处在西风东渐的早期,无奈自小就被裹了一对末代小脚,后来尽管放了足,但对于娘家弟弟妹妹们玩得兴高采烈的时髦运动,只有看看的份儿,不免引为终身之憾。

父系如螺洲陈氏,母系如豫章罗氏,陈岱孙在那学贯中西的一代人杰当中,论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先天条件,鲜有人能够与之匹敌。

末代旧学生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在科举考试中废除了八股文。四年后的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奏请,慈禧皇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发布上谕,“着自丙午科(注:次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自此,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宣告废除。

七岁时的陈岱孙

这道上谕对于陈岱孙的祖父陈宝璐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想到科举制几年前曾在“百日维新”时一度被废,而在“戊戌政变”后又得以恢复,他仍然执意坚持把六岁的长孙送入私塾。就这样,陈岱孙没有进入当时为数还不多的新式学堂,而自光绪三十二年至民国四年(1906—1915),上了九年半的私塾。

私塾内教授的主要是经史,辅以诗文。进私塾前,陈岱孙已经学过若干方块字,背过《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等幼儿读物。入私塾后,先读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念完四书便开始读十三经 。其中,《论语》《孟子》《孝经》在刚入塾时就已经读过,《尔雅》是古代的词典,没法当书来念,其余则都通读了一遍。

读经之外主要读史,通史念过《纲鉴正史约》《纲鉴易知录》《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等,断代史主要念四史——《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其他还有《战国策》《国语》等。

诗文是辅科,没有一定的教材。古诗似乎不受重视。古文是由先生在各种文集中选出文章作为课文,时代的范围很广,从秦汉至明清都有,选得最多的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古文太严肃,少年陈岱孙对骈体散文大感兴趣,觉得这才富于文采。

四书是要背的。诗文是要背的。大部分经是要背的。史是不要背的。

入私塾三年后,陈岱孙开始学做文章。先写日记、游记一类写景和叙述性的,然后才写较为抽象的带有思辨性的文章:义(代圣立言)、论(历史评论)、策(时事对策)。“史无前例的‘文革’十年动乱中,看到了、听到了一些对于‘经典著作’中某些词句及几种‘语录’的所谓‘活学活用’的文章和报告,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自顾年龄老大,赧于再为‘冯妇’了。”

陈岱孙在塾中年龄较小,但因家学渊源,天分又极高,应付课程对他来说不在话下,于是一到课余便钻进家中的藏书阁楼广览闲书杂书。这些书,一类是传奇性的历史或历史性的传记;一类是诗词、戏曲,此外还兼带几种子书,如《道德经》《南华经》等;还有就是小说,从中国古典小说到西洋小说的早期译本,陈岱孙看了不下一百种。其中一定颇有些是属于少儿不宜的,例如闽县同乡前辈林纾(字琴南,1852—1924)用文言福州话所翻译的法国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

尽管如此,陈岱孙没耽误过功课,没挨过竹板子打手心,于是颇有骄矜轻狂之气。十二岁那年的端午,师生互赠节礼,塾师石卓斋赠岱孙团扇一把,上面画着棵松树,树上一只仙鹤,题诗云,“本是龙门诩李膺,虬枝得所气休矝;人间饮啄原前定,不露聪明即寿徵”,大意是,家世越显赫,天资越聪慧,做人就越要低调。这一训诫,使岱孙羞愧难当,“一直记着,不敢忘”。

少年陈岱孙

在私塾学童们的琅琅书声中,宣统三年(1911年)过去了,大清朝终于还是亡了。

  1. 豫章: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唐代王勃所撰《滕王阁序》便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之语开篇。这里是天下罗氏的发源之地。
  2. 福州船政学堂:又称马尾水师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是中国现代海军的摇篮。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准于福州成立船政局,制造船舰及火炮等军械。同年,左宗棠调往陕甘,沈葆祯任船政大臣,以马尾为基地兴建船坞以及相关海军设施,从欧洲聘请工匠及教习教授造船。同时成立“求是堂艺局”招收学员,培养造船和航海人才。首批考生多为清贫子弟,获首名录取者为严复。求是堂艺局于1867年年初开学,同年迁至马尾并改称船政学堂,分为“前学堂”“后学堂”两部,学制五年,导师全从外国聘用,使用外语及原文教材授课。前学堂为制造学堂,学习法国,培养船舶制造和设计人才,又称“法语学堂”;后学堂为驾驶学堂,学习英国,培养海上航行驾驶人员和海军船长,又称“英语学堂”。前学堂学生毕业后派往船厂实习监工,后学堂学生毕业后则上训练舰实习驾驶,成绩最优异者再被送往欧洲学习。前学堂学生派往法、德各大船厂,后学堂学生派往英国皇家海军学校深造后再入英国海军见习。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南洋水师覆灭。1888年北洋水师成军,于是南洋人员北调。自此,北洋水师骨干军官清一色都是从马尾训练出来的人物,及至民国,“福建帮”仍是海军中一大派系,连军官俱乐部内的通行语言都是福州话。船政学堂自开办至1907年停办,毕业生共628名。1913年,船政前学堂改为海军制造学校,后学堂改为海军学校。
  3. 公使: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通过的《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外交代表分为四级, (接上页)即特命全权大使、特命全权公使、常驻公使、代办。这种安排的实质意义是将国家分了三六九等。最初,大使仅在实行君主制的大国之间互派,君主制国家向共和制国家仅派遣公使。后来,君主国也开始逐渐向共和国派遣大使,但具有强烈的制度优越感的美国偏就不吃这一套,它在1893年以前一直只对外派遣公使,其理由是公使只需与驻在国政府进行公务往来,而不必参加君主及宫廷举办的典礼和仪式。清末,中外互派外交代表,列强将中国视为二流君主国,派来的尽是公使,清政府采取对等原则,亦仅派出公使(对外称“二等出使大臣”,内部定级二品,其实这二品还是定得过高了)。
  4. 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包括《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