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郑 和
七下西洋
郑 和
Zheng He(1371~1433)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孙中山《建国方略》
郑和,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人,回族。本姓马,初名三宝,洪武时被阉入宫,又称三宝太监。洪武十八年(1385)随军到北平,入燕王朱棣藩邸。永乐二年(1404),由于“靖难之役”立功,明成祖朱棣赐姓郑,始名郑和。后升为内官监太监。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的28年中,郑和七下西洋,从南京下关宝船厂出发,沿江、浙、闽、粤海岸南下复西行,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肯尼亚的蒙巴萨,访问了亚非沿岸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德八年,他在归途中客死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之科泽科德)。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和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
乘风破浪济沧海
西洋,在明代是指南海以西的海洋及沿海洋诸地,约当于今之印度洋。明成祖即位后,疑惑建文帝逃到海外,又欲向海外炫耀中国的富强,决定派人出使西洋。郑和因“有智略,知兵习战,姿态貌才知,内侍中无与比者”,被任为正使。郑和下西洋前三次主要任务是在东南亚和南亚建立国际间和平安宁的局面,为明王朝树立“声威”,并为下一步向南亚以西更远的地方航行建立中途候风转航的据点。后四次主要任务是向南亚以西继续航行,通过开辟新航路,让自古罕通中国的海外国家“宾服”于中国,为明王朝在海外建立广泛联系。
永乐三年(1405)六月,郑和使团第一次下西洋,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海,依次访问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旧港(今印度尼西亚巨港)、苏门答剌、南浡里(在今苏门答腊岛北部)、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古里等国。郑和使团对古里进行了成功的访问,并在此为船队建立了交通、贸易中心转运站。永乐五年,经台湾作短期停留后,九月返回南京。继而二下西洋,统舟师前往爪哇、满剌加(今马六甲)、锡兰山、古里、柯枝(今印度柯钦)、暹罗等国访问。永乐七年(1409)七月,郑和返国。九月又前往占城、爪哇、满剌加、苏门答剌、阿鲁(今苏门答腊岛日里河流域)、南巫里(即南浡里)、锡兰山、小葛兰(在今印度柯钦南)、柯枝、甘巴里(今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科因巴托尔)、阿拔巴丹(今印度阿默达巴德附近)、古里等国访问。十年十一月,第四次下西洋,访问占城、爪哇、满剌加、苏门答剌、南浡里、彭亨(今属马来西亚)、急兰丹(今马来西亚的哥打巴鲁)、锡兰山、加异勒(今印度南部的卡异尔)、甘巴里、柯枝、古里、沙里湾泥、溜山(今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忽鲁谟斯(今伊朗阿巴丹附近)、剌撒(今也门木卡拉附近)、木骨都束(今肯尼亚摩加迪沙)、不(卜)剌哇(今布腊瓦)、麻林迪(今肯尼亚的马林迪)、比剌(今非洲爪达富伊角外的阿卜德库里岛)、孙剌(今地不详)等亚非国家。这次出使开通了中非航路。同年十一月,麻林迪来中国献“麒麟”(长颈鹿),显示郑和使团对东非沿岸国家的访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成为明朝鼎盛时代在外交上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
永乐十四年四月,朱棣特立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以为纪念。同年十二月,郑和第五次下西洋,于十七年(1419)七月回国。这次出使期间,明王朝已决定迁都北京,需要各种珍禽异兽来充实内苑,于是随郑和船队带回了忽鲁谟斯国的狮子、金钱豹、西马,阿丹国(今南也门首都亚丁)的麒麟、长角马哈兽,木骨都束国的花福鹿、狮子,卜剌哇国的千里骆驼、驼鸡,爪哇、古里国的縻里羔兽等。这些珍贵礼品象征着亚非国家同中国的真挚友谊。永乐十九年正月,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护送忽鲁谟斯、阿丹、喃渤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甘巴里等十六国使臣回国,对沿途所经国家和地区又进行了友好访问。郑和使团与海外诸国的贸易往来也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宣德五年(1430)六月,郑和奉明宣宗朱瞻基之命,第七次下西洋。主要访问忽鲁谟斯、锡兰山、古里、满剌加、木骨都束、苏门答剌、阿鲁、阿丹、加异勒等二十国及旧港宣慰司。郑和在古里逝世后,船队由王景弘统领,于宣德八年(1433)七月返回南京。
牵星过洋驾宝船
郑和历次远航,随员均多达两万七八千人,包括行政官员、军事人员、航海技术人员、船舶修造工匠、一般管理人员和办理杂务的人员,以及通事(翻译)和医务人员。船队主体一般由63艘(一作62艘)大、中号宝船组成。大号宝船长44丈4尺,阔18丈;中号宝船长37丈,阔15丈;加上其他类型的船只,如座船、战船、粮船、水船等,每次出使,共乘巨舶百余艘,其中第一次208艘,为七下西洋中动用船只最多的一次。
郑和船队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纵横驰骋近三十年,不仅开辟了横渡印度洋直达非洲,以及通往阿拉伯诸国的新航路,而且向南越过南纬4°以上,在印度洋和南洋的各个海域,分别开辟了多条新航线,对后代的印度洋和南洋航海所采取的航线有很大的影响。新航线的开辟有赖于郑和使团掌握的先进航海技术和所具有的海洋科学知识。其天文航海技术已由以往海上对星象的占验,发展到牵星过洋,并配合以罗盘定向,测定针路,形成为一整套先进的航海术。《郑和航海图》中所注的过洋牵星数据及所附4幅“过洋牵星图”,为后世留下了中国最早、最具体完备的关于牵星术的记载。过洋牵星图为方形,代表一水平方框,分为南、北、东、西四边,共四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基本上和今天地图的设计一致,4幅图各有名称和图文,对本图用于何段航程,所牵星座名称及其高度,作一扼要的说明。每边外方之星座位置,代表航行时所观测某星的高度及其方位,星座旁有简要的文字说明,即所谓图注。郑和船队在过洋牵星时,常南北或东西两星同时并用,互相核对。最常用的是通过观测北辰星的海平高度,来确定在南北方向上的相对船位,探知船舶所在位置与地点以及所过岛屿名称以及礁险等情况;同时,又记下所经地点测定的罗盘所定方位和所取针路。郑和下西洋所用“针经图式”,就是船队在往返亚非诸国的路程中,不断探明海道而制定出来的。郑和船队以“过洋牵星图”和“针经图式”为依据,将航海天文学与地文航海技术相结合,大大提高了航行方位的精确程度。船队在驶往海外诸国途中,须穿越一些危险的海区,经认真的观察研究,郑和船队已很好地掌握了印度洋上的季节风,以及随之而发生的季节性海流流向的变化规律。船队一般在十月至翌年正月东北季风时节从国内启程,而在西南海洋季风到来的四月至六月从印度洋、南洋动身归国,因而船队往返皆处于顺风条件之下,可以最短的时间驶完预定的航程。
“共享太平之福”
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建立了亚非国家间的和平关系,提高了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郑和使团奉行与海外诸国“共享太平之福”的和平外交方针,执行明成祖朱棣的对外开放政策,赢得了亚非许多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和友谊,数十个国家沿着郑和所开辟的航路,不远万里,纷纷来朝,向明王朝赠送珍贵的礼品。仅永乐六年至永乐十八年(1408~1420)中,亚非国家中就有渤泥(今加里曼丹岛)、满剌加、苏禄(今菲律宾群岛南部)、古麻剌朗(在今菲律宾)4个国家的国王亲自来华访问。郑和下西洋时期,明王朝声威远播,实为历代所罕有。另外,郑和下西洋使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把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国际贸易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以景德镇为中心的瓷器业、以苏州为中心的丝织业、以松江为中心的棉织业、以芜湖为中心的漂染业等,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郑和下西洋既使亚非各国人民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又使中国人民在认识亚非国家方面大大开阔了眼界,丰富了中国人民对海外的地理知识。郑和使团重要成员马欢著《瀛涯胜览》、费信著《星槎胜览》以及巩珍著《西洋番国志》中,对郑和下西洋所访问的主要国家的情况都作了翔实而生动的记述。《郑和航海图》中,有关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地理知识,也有集中的反映。
郑和下西洋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非国家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友好关系,作出了巨大贡献,在15世纪初期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