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的形状

日月的形状[1]

在我国,很早就已经观测到月亮的盈亏变化,并对此作出了科学的解释。东汉时代卓越的科学家张衡(78—139)曾经正确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是日光照耀方使它发出光亮,而那些阴影则是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见张衡《灵宪》,原文为“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

沈括进一步阐述了张衡的论断。在本则笔记中,他把月球比做一粒银丸,本身并不发光,由太阳照射才能发光。同时,月球又好比是用白粉涂了一半球面的弹丸,侧面看就像一柄弯钩,正面看则是一个满圆,由此可以解释月亮的圆缺变化。他使用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了深刻的科学道理。

在文中沈括把太阳、月球看成是“有形而无质”的东西,并以此来解释它们“相值而无碍”的原因,这又是违反科学的。

又问予以:“日月之形,如丸邪?如扇邪?若如丸,则其相遇岂不相碍?”予对曰:“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2]。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3],日在其旁,故光侧而所见才如钩;日渐远,则斜照,而光稍满。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日、月,气也,有形而无质,故相值而无碍。”

【翻译】

又问我:“日月的形状,是像圆球呢?还是像扇面呢?如果是像圆球,那么它们相遇时难道不相互阻碍吗?”我回答道:“日月的形状像圆球。怎么知道是这样呢?从月亮的圆缺可以验证。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好比是个银球,太阳照耀着它才发光。每当月初刚有月亮的时候,太阳在它的旁边,所以阳光只能照在侧面,看见的月亮才像个弯钩。太阳渐渐远去,阳光就斜着照过来,月光就逐渐圆满起来。譬如一个圆球,用白粉涂它的一半,从侧面看它,粉涂的地方就像弯钩;从正对面看去,就全圆了。这就是我判断它们像圆球的根据。日、月是一种气,有形状而没有质体,所以相遇时并无阻碍。”

[1] 本书原文无标题,现有标题为译者所加。下同。

[2] 盈亏:月相的满缺。

[3] 光之初生:指阴历月初,初见月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