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

木兰花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译文】

绿杨青草,在长亭的路上分布,少年的欢情,最容易抛人不顾。楼头五更的钟声,敲断了美梦的继续,三月的细雨,催酝出花底的离绪。无情的人怎知道多情的苦楚,起初只短短一寸,却变作了千丝万缕。天涯海角,总会找到尽头之处,只有相思,永远没有结束。

【注释】

⑴长亭路:指送别的驿路。长亭,官道旁的驿站,为送别和行人歇息之处。古代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⑵年少:应指那位年少的情郎。

⑶一寸:指愁肠。韦应物《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品赏】

此词写思妇相思之苦。起句点出别时(“绿”、“芳”点明春时)、别地(长亭路)。“抛人”、“容易”表现出她的嗔责和哀怨。由此引发,专写离思。钟惊楼头梦,人醒梦残,好不容易在梦中与“他”相会,却被五更钟声惊醒;三月的风雨摧落的片片落红,更引起了她无尽的愁思。两句含意深蕴,下字工巧。下片以对比手法,言“无情”、“多情”之别,并以“千万缕”言情肠寸断,苦心百折;以“相思无尽处”极言离愁别苦之深、之大,只能以无穷无尽、绵绵不断来状之。全词以女子口吻诉怀人之苦,婉转缠绵一往情深。但除了“多情苦”的诉说外,全无怨怼,即便对那个抛下自己的薄情少年,也无一句埋怨之话,对于自己遇人不淑,也无一句悔恨之语。更没有让他抛却功名与自己相守终生的要求,这就是士大夫们眼中最高贵、最完美的爱情——“丽而有则”,即“发乎情,止乎礼”。故《蓼园词选》说:“‘楼头’二语,意致凄然,契起多情苦来。末二句总见之苦耳,妙在意思忠厚,无怨怼口角。”

(查明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