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不可一处无此君——酒在唐诗中的文化功用
第一节 酒旗风影落春流——唐朝的饮酒风气
唐朝是一个国力强大、经济繁荣的朝代,尤其是盛唐时代,它是当时亚洲甚至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书记载,贞观年间,“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人。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供待,或发时有赠遗”(《论政体》,《贞观政要》卷一)。杜甫在《忆昔》一诗中回忆开元时期的四海承平、经济繁盛情况时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由于粮食丰收,米价便宜,这就给唐代的制酒业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唐代的酒业很兴盛。从北方到南方,从城市到农村,到处都可见到酒肆、酒楼,即使在道路旁也可看到飘扬的酒旗:
绿眼胡鹰踏锦(gōu),五花骢马白貂裘。
往来三市无人识,倒把金鞭上酒楼。(薛逢《侠少年》)
孤城易水头,不忘旧交游。
雪压围棋石,风吹饮酒楼。(贾岛《怀博陵故人》)
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杜牧《润州二首》其一)
青帜阔数尺,悬在往来道。
多为风所飏,时见酒名号。(皮日休《酒中十咏·酒旗》)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
惟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陆龟蒙《怀宛陵旧游》)
不但在京城、大河上下、长江南北等经济发达地区到处有酒楼沽肆,即便在遥远的西蜀等边远地区,也到处有人当垆卖酒:“塞接西山雪,桥维万里樯。夺霞红锦烂,扑地酒垆香。”(杜牧《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在东西两京,不但酒楼林立,而且还有不少胡人所开的酒肆和酒店,店中还有胡姬提供热情服务:
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锵锵。
红毾(tà)铺新月,貂裘坐薄霜。
玉盘初鲙鲤,金鼎正烹羊。
上客无劳散,听歌乐世娘。(贺朝《赠酒店胡姬》)
年少郑郎那解愁,春来闲卧酒家楼。
胡姬若拟邀他宿,挂却金鞭系紫骝。(施肩吾《戏郑申府》)
唐代饮酒现象十分普遍,不光在沽肆酒楼中饮,而且从朝廷到民间,从官宦之府到百姓之家,无处不饮;上至天子王公,下到黎民村夫,无人不饮。光皇帝的宴饮就有许多名目,有大酺(pú)、节日赐宴、赐宴功臣等。
此外,比较著名的宴会,还有进士宴会,或称杏园宴、曲江宴。进士宴会本来是及第的进士们为了谢师会同年而举行的宴会,同时,一些下第的举子为了宽心,也在此举行宴会。后来,那些中第进士的宴会越开越大,落第的举子觉得没有面子,就退出了,只剩下进士宴了。当时举办进士宴的有一个叫做“进士团”的组织,为之具体操办。宴席越办越大,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水准也越来越高,“四海之内,水陆之珍,靡不毕备”,“其曰,状元与同年相见后,便请一人为录事。其馀主宴、主酒、主乐、主花、主茶之类,咸以其日辟之”。到曲江大宴的那一天,“(皇)上御紫云楼,垂帘观焉。时或拟作乐,则为之移日”。而其时举城若狂,“曲江之宴,行市罗列,长安几于半空。公卿家率以其日拣选东床,车马阗塞,莫可殚述”(王定保《唐摭言》卷三)。
除了朝廷所举行的国宴之外,官府有时也举行饮宴,如迎接上峰,接见同僚,送往迎来,等等。但最大量的还是官民家庭所办的私宴、家宴。尤其是那些诗朋酒友在一起饮酒赋诗的欢会,与唐诗关系尤为密切。下面各种情况将分别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