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票据,大历史
2009年3月初,参加《厦门晚报》的读书沙龙活动,由研究厦门地方史的黄绍坚老师主讲,讲的是20世纪30年代厦门的日常生活。曾经在《厦门晚报》读到过这部分的介绍,在厦门网搜索,果然有,刊登在2008年8月29日的“文化周刊”版面。讲座中,黄绍坚展示了许多报上没有刊登出的三四十年代的票据,还说起这些票据的来源,很有意思。
2006年,厦门华侨银行发现了一间密室,请清洁工去弄开密室的铁门。铁门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制造,非常牢固。几个清洁工弄了两个星期才弄开一个小洞,要求加价。华侨银行答应那个铁门归几个清洁工所有。本来以为密室会藏有珠宝之类的物品,后来打开一个人能钻进去的洞,才发现里面只有十个大麻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票据。开始,华侨银行打电话给图书馆和博物馆,表示免费赠送,结果两家都表示:太脏了,不要。华侨银行就决定送给清洁工按垃圾称重卖。这个信息被一些研究厦门历史的收藏家知道了,厦门的陈亚元买了一袋,还有一些20世纪40年代的票据,其他的陆续流散到了全国各地。据说,最远的现在已经到了新疆。票据时间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内容涉及米、电、电话、捐款、工资、制衣、洗衣,生活的方方面面。票据上还印有当时的单位称号,对一些厦门有争议的地名是非常有力的证据,对研究厦门的历史也很有价值。
这让我想起正在阅读的岳南著作《南渡北归》,想起历史上另一次类似的故事,只是结局不太一样。
岳南的《南渡北归》号称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分。全书一百二十万字,注释四十万字,还有五百多幅珍贵照片。2011年1月出版,到我的手上已经是2012年第9次印刷了。在2013年立春日的《厦门晚报》读书会上,我推荐书友们阅读这套书。这套书每一部的封面都写着这样一句话: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读《南渡北归》,不由得人不佩服抗战时期,冯友兰、梅贻琦、梁思成、金岳霖、闻一多、林徽因等大批知识分子跋涉西南、艰难办学的精神。且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硕果累累。
在《南渡北归》第一部《南渡》,第十三章《三千里地山河》“三百年来一大师”中,介绍了陈寅恪加入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并出任第一组,即历史组研究员兼主任。1929年春末,清宫流出的八千麻袋,约六万公斤的内阁档案被当作废纸卖掉,被藏书家罗振玉、李盛铎先后获得。当时陈寅恪与李盛铎多次谈判,终于以史语所的名义买下这些“废纸”,运到北海静心斋供陈寅恪主持的一组整理研究。这些“废纸”成为史语所成立以来的第一笔宝贵史料和学术研究资源,从此史语所“声光顿起”,一鸣惊人。加上安阳殷墟发掘成果的扩大,到1948年,史语所虽然在研究院十三个研究所中排行第九,但人数已是其他所的一倍至九倍,被那些兄弟们称为“大所”。那一袋袋的“废纸”功不可没。
那段时间,傅斯年统率史语所,借北大授课之机发现读书种子和有希望的学术研究苗子加以培养,拉入史语所。放置在北海静心斋数量惊人的内阁档案,傅斯年认为非陈寅恪主持整理不可。于是,陈寅恪除了在清华授课,大部分时间都在北海静心斋带领史语所历史组的徐中舒、劳榦、李光涛等人整理内阁档案。他们拟列了一个庞大的出版计划,要将珍贵的史料公之于世,取名为《明清史料》。
我在网上百度《明清史料》,得台湾百科关于《明清史料》的资料,正是由史语所、陈寅恪他们整理编辑的资料。资料显示如下:
《明清史料》由中国档案汇编,明清档案史料集刊之一。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编辑刊行。以干支为编号,甲、乙、丙、丁四编于1949年以前出版。戊、己、庚、辛、壬、癸六编于1959年—1975年陆续在台湾省编印出版。线装,每编10册,每册100页。该集刊公布了从明隆庆元年(1567年)至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近二百年间形成的一万零三百余件官方档案史料,其中包括明天启、崇祯、清顺治、康熙等朝的诏书、诰命、谕、题本、奏稿、塘报、揭帖、图、单,以及内阁各项档案、外交文书等。其内容大多是关于明末辽东战争、农民战争,清初社会各阶层的抗清斗争以及有关郑成功的史料。其中尤以明末辽东战争、农民战争两种资料为其他史书所讳避或载而不详,为研究明清之际的历史,提供不少珍贵原始资料。
2013-03-02
- 岳南:《南渡北归》,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