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初版自序

台北初版自序

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孙权写一本传记,这个想法已经在我心中酝酿很久了。

起因很简单。六年前,出于研究工作的需要,我匆匆翻阅了不少近代人所撰写的魏晋历史人物传记。结果偶然发现:有关诸葛亮和曹操的传记著作称得上是“连篇累牍”,而有关孙权的传记著作却几乎一片空白。我很困惑,不知何以前贤会如此冷落孙仲谋。因为,在当时三分鼎立的局势中,就政治上所起的作用和影响而论,吴国皇帝孙权,和蜀汉丞相诸葛亮、魏王曹操一样,都属于“最重量级”的人物,很值得一书。总不会嫌他是“碧眼紫须”,长成一副西番之貌,就不屑一顾吧。于是,为“碧眼儿”立传的想法在我心中萌芽了。

后来,在和那些不是从事史学研究的朋友交谈之中,我又似乎发现了“新大陆”。这些明友熟知诸葛亮和曹操自不必说,就是对孙权麾下臣僚的事迹,诸如周瑜爱听音乐,鲁肃劝借荆州,黄盖诈降曹操,陆逊火烧刘备之类,也如数家珍。然而一说起孙权来,他们的话就少了,只知道孙权在逍遥津差点被曹军活捉,如此而已。最初我有些奇怪,其后一想,也就明白。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倒是给孙权立了传,但那是文言,这些朋友难得一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虽然生动,可是文中的主角是诸葛亮、刘备、曹操、周瑜等人,对孙权真是惜墨如金。近代用白话撰写的孙权传记,又几乎是一片空白。既然如此,这些朋友对孙权怎么会不陌生呢?这个发现,更促使我把已经萌芽的想法变成现实。

其实,孙权其人是值得我们了解的。如果按照通常的看法,认为诸葛亮一生都体现着一个“好”字,而曹操一生都体现着一个“坏”字的话,那么孙权就是一个有“好”有“坏”、“好”“坏”杂糅的历史人物。对我们后世之人而言,会感到与这种杂糅型的历史人物距离最近,最容易从他们身上得到有益的启示。

于是,我抽出时间,写成这本小书。如果读者翻阅之后,能够感觉到有一个名叫孙权的真实的人站在面前,他有出色才能,也有卑下情操,他有轰轰烈烈的成功,也有悲悲惨惨的失败,总而言之,他也是在尘世之中经受磨难的肉身凡胎,并非什么与神龙交配而降临天下的真命天子,那我就非常满足了。

以上是为序。

方北辰

公元1989年春节夜于濯锦江畔之自得书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