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增订版自序
孙权字仲谋,是孙吴王朝的开国皇帝,锦绣江南继越王勾践之后出现的又一位英雄霸主。当他完全凭借父兄所创基业当上江东君主之时,才是十九岁的小伙子,是那个时代货真价实的“90后”兼“官二代”。他是后世年轻人的镜子,因为他没有去“炫富”,去“啃老”,招摇过市,虚耗青春,而是志向高远,凭借超人的“忍耐”品格,还有抓紧时间读书充电,得以从容周旋于曹魏、蜀汉两大对手之间,时而放胆攻击威震天下的曹操,时而俯首麻痹虚荣短视的曹丕,时而翻脸偷袭骄傲自大的关羽,时而动手抗御倾力复仇的刘备,而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不辜负父兄留下的基业。赤壁战前曹操数十万大军压境之际,他一句“孤与老贼,势不两立”的决断,千载之后读来犹有振聋发聩的金石之声。他又是后世老年人的镜子,因为他在治国方面虽然成就多多,在齐家方面却犯了老年君王的通病,把家事与国事胡乱搅在一起,偏听偏信,疑神疑鬼,宠着娇妻,惯着爱子,还在选择辅政大臣上完全看走了眼,终于为孙吴王朝,也为自己的儿孙,种下了巨大的覆亡祸根。本书描绘了他年轻时的英武决断,也记录了他老年时的昏聩糊涂。总之,这是一部迟暮英雄的长恨歌。
本书是具有坚实学术基础的普及性读物;读者对象,主要是对历史文化颇感兴趣的广大普通读者。三国之史变化多端,以其为镜更可以知兴替;三国之人竞争激烈,以其为镜更可以明得失。以三国之人贯穿三国之史,融合人镜、史镜于一体,从而鉴古知今,鉴彼知我,是本书写作的动机。精心选取史学的真实素材,放手运用文学的生动笔法,将二者做有机、有趣的结合,则是本书写作的原则。真实严谨,但又不像学术著作那样艰深枯涩;生动灵转,但又不像戏说文字那样虚假无根。摆脱繁琐考证,拒绝随意穿越,追求简洁、流畅、温润、机趣,雅与俗共赏,老中青咸宜。
此书最初在1991年12月由台北群玉堂出版公司出版,获得海峡彼岸读者好评。当时,我在台湾出版了刘备、孙权、曹丕、袁绍、吕布、司马懿的新传系列。之所以选择此六人着笔,一是无人写,他们的白话专传系列还全都是空白。二是值得写,都是重量级人物不说,而且其活动涵盖三国各个时段,出身、个性、身份、行事等更是各具特色。袁绍、吕布,为酝酿阶段拉开三国序幕的割据群雄代表;刘备、孙权、曹丕,为正式阶段的开朝皇帝;而司马懿,则是衰落阶段终结三国竞争的先行者。有老有少,有南有北,有文有武,有优有劣,有高门贵胄,有草根平民,代表性非常广泛。通过他们,可以纵观三国风云的整体进程和千姿百态,行文走笔时也充满愉悦之感。二十年后,重视学术普及的北京大学出版社,邀约本人一并增订六本传记,同时出版,这是一种翰墨机缘,也是本人在史学普及方面的继续努力。
与台北初版相比,北京增订版的新特色,主要有如下五点:第一,近二十年来,本人在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又取得不少新成果,都将其改用生动有趣的文字,融入到各传当中,以提高其水准。例如刘备传中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方法的深刻文化背景,他何以会对刘备的来访异常感动,刘备的遗体究竟安葬在何处,曹丕传中“鸡肋”与杨修被杀的真正原因,等等。第二,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宽广的知识背景和更丰富的文化营养,又特别增加了“三国小百科”的内容设计。小百科分为六个部分,即概况篇、政体篇、军事篇、人物篇、风俗篇、轶闻篇,分别安置在六本传记的正文后面。每一篇当中,又分为若干条,分别介绍三国时期相应的有趣知识。结合传的内容去读小百科,读了小百科再回头去读传,将深度与广度相结合,一定会有更加可喜的收获。第三,将各本传记中古代重要地名所对应的现今地名,全部使用最新而且最权威的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逐一进行补充和更新,从而使读者能够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有更加准确清晰的认识。第四,全部六本传记的各章结尾,增加了一对七言古体诗句,提炼本章内容的精华,为全书风格增添文彩。第五,全部六本传记,都配齐了传主的“大事年表”,以醒目的表格方式,将其一生的重大事件,清晰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在大学从事三国历史文化的教学和研究,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因为深知学术普及的重要,所以坚持不懈;也因为深知学术普及的不易,所以锐意求新。谢谢你能关注这本小书,如果它能够帮你吸取借鉴而开启智慧,为明天的竞争增加一点点能量,或者能够使你兴趣盎然而会心一笑,为今天的歇息纾解一点点压力,那就非常之欣慰了。
方北辰
公元2012年暮春3月于成都濯锦江畔双桐荫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