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泥池与深泥丘

深泥池与深泥丘
——绫辻行人《深泥丘奇谈》解说

在京都度过学生时代时,我经常会和朋友搞“试胆挑战”。

要是有女孩子也参与进来,就能期待她会在某个瞬间突然抱住自己,利用吊桥效应让我们飞跃性地进展为亲密关系吧?或许有人打的是这种算盘,但在我们身上绝无此事。我们两个男人总是在丑时三刻夜访大文字山或是鹭森神社,又或是爬上伸手不见五指的南禅寺水路阁,在深夜的琵琶湖畔飙自行车,钻进清泷隧道。这对我们的人生有何裨益呢?当然是毫无益处。说得更直白一点吧,我们根本经不起考验,胆子小得不值一提。

深夜造访北边的“深泥池”也是那阵子的经历。

我已经忘记是从谁那里听说了一条流言——“那个池塘附近会有幽灵出现”。同行的朋友说:“我现在哪怕找个幽灵当女朋友也行,只要是美女就行。”如果这是一篇小说,发言不慎的这位朋友肯定会被胖乎乎的大叔幽灵附体,从此走上悲惨的末路。可惜,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并没有诞生出《深泥池奇谈》这本书。我们只是呆若木鸡地盯着池塘,嘀咕了几句“没劲”就回去了。虽说“深泥池”这个词念起来像煞有介事,但压根儿没出现什么灵异现象。

看到深泥丘这个地名,我就不由得想起了深泥池。

《深泥丘奇谈》的故事发生的(大致)地点,就是我上学时到处溜达的地方。

在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我就会有意识地想:“这家医院指的就是那边的吧?”“这里的Q电铁指的是那个吗?”

当初我非常喜欢内田百闲日记里的一句话:小巷中必有秘闻。我自己也时常在日常生活中探索神秘的气息。而阅读《深泥丘奇谈》的时候,就感觉到这本小说是绫辻老师根据自己发现的“小巷秘闻”创作而成的。

“小巷秘闻”最简单粗暴的解释,大概就是萦绕在日常生活周围的异世界气息。既然是异世界,我们的理论就不起作用了。那个世界一定是基于彻底不同的系统来运作的。

把《深泥丘奇谈》读下去,就是体味那种系统的过程。第一个短篇《脸》或许让人摸不着头脑,但逐篇阅读下去,碎片与碎片就联系起来了,一个以独特系统运作的世界浮出水面。此处的精髓就在于,系统的全貌必然无法理解。尽管我们不明白它是以何种原理在运行,但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肯定存在着某些事物并发挥着效用。

我们不知晓绫辻老师将这个世界的系统设计到了何种地步。但从个人兴趣的角度来说,相比拼凑作品中的种种证据来厘清整个系统,我更喜欢投入进去,大声感叹:“啊,这儿有个稀奇古怪的世界!”

只要持续不断地逃离理性逻辑,这个世界就会无限延伸。

这是很重要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系统有了说服力,从而驱动整个世界呢?

第一点是独特的词语。“人文字山”“Q电铁”“如吕塚线”“徒原之里”“黑鹭川”“猫大路大道”“红叡山”“猫目岛”“水鱼山”“龙见山”“青头山”“耳山”“刀山”……它们看似是将京都的地名改了字眼,说不定还藏着什么别的出典。把它们摆放在一起就能发现,给人的阅读感是一致而连贯的。“六山之夜”[1]中出现的送火文字“人”“永”“ひ”“目形”“虫虫”也是以文本来呈现。总之我对这个“虫虫”是一见钟情了。然后,在这些词语背后还有“深泥丘”这个地名将它们牢牢吸附住。

第二点是“妻子”。主角与读者都不甚理解这个世界的系统,故事中的妻子却似乎很懂。尽管主角遭遇了诡异事件后显得战战兢兢的,妻子却不为所动。对她来说,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这个事实告诉了主角,也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我们不理解但切实存在的系统在运行。说到底,对一个丈夫来说,还有什么事情比“妻子认可”更有说服力的吗?绝不存在。正因为那些事情对妻子来说是稀松平常的,所以这位体贴却来路不明的妻子是绝不会把世界的系统构造解释给我们听的。

第三点是医院相关人员。包括神秘兮兮的好几个石仓医生和咲谷护士。他们也和主角的妻子一样,熟知这个世界的系统,甚至连操控它的方法都知道。说到底,对一个患者来说,还有什么事情比“医生是这么说的”更有说服力的吗?绝不存在——这么说或许并不恰当,但是在深泥丘的世界里,就是这么回事。而他们也一样不会向我们解释世界的系统构造。

《深泥丘奇谈》从病而始,从病而终。主角之所以能够在谜团重重的系统四周徘徊,展开模棱两可的冒险,是因为有眩晕等莫名其妙的身体不适。

假如主角精神百倍并且头脑清晰,那恐怕就别想在这诡异系统支配下的世界里平安存活下来了。他如果正面挑战这个世界的系统,要不然就是脑子被巨大的彩虹色爬虫从里面啃食殆尽,要不然就是摔进奇怪工厂遗址的废液池里被溶解得一干二净,总之等在后头的不会是什么好结果。在深泥丘的世界里,并不是“只要有精神就好”的。这便是所谓的“一病消灾”了。

正因为精神萎靡,主角才能在这个世界存活下来,这个世界是在主角精神萎靡的条件下才成立的。尽管在作品中发生了残酷的事件与灵异现象,却依然没丧失独特的温柔与幽默。这是因为主角通过疾病才与这个异常的世界不谋而合了。自己有病与世界有病这二者是浑然一体的。短篇《恶灵附体》中,故事的发展很有悬疑色彩,不过当读完全书再重温这个短篇时,就会陷入一种奇异的感觉。在这个有病的世界里,悬疑风格的整合性反而成了难能可贵的东西。

毕竟这是一个把深泥池颠倒成深泥丘的世界。昔日我曾与好友在半夜三更造访,妄图寻找美女幽灵,又说着“没劲”嗤之以鼻的地方,颠倒过来竟能出现这样的世界。

从池到丘,从外到内,从健康到疾病。

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截然相反的。

如此总结一番,总算有点解说的样子了。写着写着,我又一不小心掉入了理性逻辑的陷阱,这可不好。

想要巧妙地持续逃离理性逻辑是一件困难的事。

(绫辻行人《深泥丘奇谈》解说 角川文库 2014年6月)


[1]“六山之夜”的原型是京都的“五山送火”仪式,分别要在京都的五座山上点燃“大文字”“妙法”“船形”“左大文字”“鸟居形”这五种形状的篝火,绫辻行人在书中写成了原创的形状。——译者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