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命的呼唤 ——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救援全纪录

为了生命的呼唤——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救援全纪录

2010年,春天来得晚,王家岭坡上的山桃花迫不及待地绽放着自己。就在这野花缤纷的坡下,一场猝不及防的矿难,声声撕裂人心的呼唤,惊天动地,痛绝人寰。

春天目睹了这场灾难。在山西省乡宁县,由中煤集团一建公司施工的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发生透水事故,153人命悬一线。

春天见证了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十多个日日夜夜里,无数人参与到救援之中,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

不幸之中的万幸:115人经过抢救奇迹般生还,让多少人欢呼击掌、欣喜若狂;万幸之中的不幸:截至4月11日12时,33名工人遇难、5人被困井下,又让多少人扼腕落泪、悲痛哀伤。

如今,王家岭矿搜救工作已告一段落。但让人们挥之不去的,是那一声声对生命的呼唤。

灾变——透水,瞬间将153个鲜活的生命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3月28日,清晨。太阳暖暖地照在王家岭碟子沟的山坳里。

这是黄河岸边、吕梁山南麓一个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山坳。地儿虽不大,下面却蕴藏着不菲的“黑金”。三年多前,新建的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煤矿在这里正式开工建设。39岁的孟小兵就是那个时候来这里当掘进工的。

八点来钟,吃过早饭,孟小兵和红旗队掘进班的其他5名工友领了矿灯和任务条疾步向坑口走去。

那是一个深度达640米的矿井。几个人全副武装乘坐人行车下到井底。下了车,上坡下坡,左转右行地往前走了600来米,孟小兵来到回风大巷工作面。

这是一个4米宽、5米多高的巷道,孟小兵熟练地操起凿岩机开始向巷道深处掘进,轰隆隆的机器声立刻响起,一时间噪音和煤尘弥漫了整个巷道。

10时30分,项目部副经理曹奎兴在20101工作面回风巷巷道右帮发现有少量出水。水很干净,用手蘸上点凑鼻子上闻闻,没什么味道。

这是什么水?是普通渗水,还是井下透水的前兆?曹奎兴操起了电话。

一个小时之后,另一位项目部副经理被派到出水点,在周边的区域里,他共发现了5个这样的出水点。出水量很小,无压力,水质清澈。

11时50分,这个消息被反馈到井上,项目经理与正在现场的西安煤科院技术人员商量后推测:这是小构造出水,不会对施工生产构成威胁。

一个本来应该得到重视的重要细节,就这样被忽略了,也就没有按照规定及时撤人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就在人们以为一切平安无事的时候,灭顶之灾突然降临。

没过一会儿,井下那几个出水点的水量陡然增大。水很快从正在附近作业的工人的脚下漫到了腰间。

“不好,透水了,快跑啊!”有经验的工人马上意识到灾难降临了。孟小兵没动地方——他手里的机器噪音太大了。突然,机器停电了。看到巷道的人们都在往井口跑,有人推了他一把:“还不快跑,晚了就没命了。”他这才发现脚下的水涨了起来,不远处,更高更猛的水流呼呼地卷着浪头涌了过来。他撒腿就跑。

眼看着水追着赶着扑了过来,怎么办?孟小兵和十多个矿工一起拼命往巷道高处跑,但已经来不及了。

“弟兄们,快上锚杆!快上锚杆!”不知谁喊了一嗓子,孟小兵手脚并用迅速扒着巷道壁上的钢筋锚杆往上爬。霎时,身后的回风巷道就被淹没了。

13时40分,井上。项目经理收到了北翼工作面被淹的消息。他扑到电话机前:“喂,喂,各队作业人员立即升井!”但为时已晚!出水巷道工作面的电话已经无法打通!

14时40分,总回风皮带巷出水基本没顶,已无法进入。

王家岭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除108人安全升井外,153人被困井下。初步分析,是掘进过程中导通老空区而引发透水事故。

井下,孟小兵双手攀着锚杆,像蝙蝠一样挂在巷道壁上,胳膊一会儿就酸了,腰以下的身体浸泡在水里,刺骨的凉。

孟小兵低头看见了自己身上的工装腰带。那是一种特制的下井皮带,厚厚的皮质,非常结实。他灵机一动,一手解开腰带,褪下一条裤腿,用那条裤腿把自己整个身体绑到了锚杆上,最后再用皮带加固。酸麻的双手终于解放了。

其他的工友也学着他的办法把自己绑在锚杆上。尽管泪水在眼圈里打转,但他们相约,谁也不许哭。“党和政府不会扔下我们的。等着吧!”

是的,时间的脚步嘀嗒地走着,一场井上井下与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开始了。

集结——不同的地方朝着同一个方向,王家岭!不同的人群怀着同一个信念,为了153个矿工兄弟的生命!

王家岭发生透水事故的消息,像风一样地迅速传向全国,震惊了大地。

事故发生后,一路路救援队伍立即以急行军的速度从全国各地开向王家岭。

霍州煤电集团、汾西集团、西山煤集团、潞安集团……十支救援队紧急驰援。

当日17时,霍州煤电100余人的救援队伍,满载8卡车的水泵、管道、电缆、开关等救援物资来到王家岭,成为第一支到达的救援队伍。

事故发生5个小时后,汾西矿业的38名救护指战员赶到事故现场抢险救援……

预备役部队来了,武警部队来了,海军和省水利厅的潜水员来了……这一刻,无论是谁,大家只想全力以赴,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拧成一股绳,把153位矿工兄弟从死神的手里夺回来!

王家岭,这个平素不为人知的地方,此刻,成为全国人民心头最沉重的牵挂。

当晚23时50分许,张德江一行抵达王家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慰问救援人员,并发出总的行动令:要把抢救井下被困人员工作放在第一位,抢时间,争速度,调动各种资源,尽快解救被困人员。

29日凌晨。在王家岭矿一间临时的简易房里,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成立了。指挥部下设抢救、医疗、宣传、善后处理等小组。随后,指挥部定下三条救人决策:

——抽水救人,尽最大努力从各方调集抽水设备,以最快的速度安装,以最大能力排水。

——通风救人,要向井下强压通风,为井下被困人员提供生存支持。

——科学救人,成立专家组,科学评估,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办法进行抢救。同时,要防止瓦斯爆炸、塌方等次生事故。

在党中央、国务院果断有力的部署下,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争夺仗在王家岭打响了。

抢救——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抢险救援艰难推进,绝不抛弃!被困矿工努力自救,绝不放弃!

29日上午,王家岭下起了小雨。矿区的救援工作在高速运转。

早排水一分钟,就能早一分钟下井救人!在保证24小时往井下压风、时时监测井下有害气体的同时,重中之重是排水、排水、再排水!

在事故发生的最初阶段,是用矿井上原有的两个小水泵抽水,但这无济于事,一边是抽水量小,一边是水还在从入水口涌进。

在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那间不足30平方米的简易房里,到处贴满了王家岭巷道的各种图纸。指挥人员在急促地下达着各种指令。他们以一种近乎不可能的速度在与时间赛跑。安装一个大型水泵,一般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在这里,只用一天。

到29日23时,雨差不多停了。霍州煤电负责的排水装备试运转。

30日凌晨2时15分,排水系统开始正常运行。这是从矿外调来的抢险队伍形成的第一个排水系统。

当混杂着煤灰的黑水顺着长长的管道喷涌到井外的那一瞬间,人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井下的孟小兵们已经听得见外面水泵的声音,身下的水位开始下降。

2010年3月29日,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救援人员在泥泞中搬运水泵。当日,天空飘起了小雨。指挥部传来消息,到上午9时30分,已从省内调来了7支、近200人的矿山救护队;省内外紧急调集的33台水泵、4000米水管已经到位,井上井下共有5台水泵排水,每小时排量为150-200立方米。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被困的矿工意识到:“这是在救我们了,一定要坚持活下去!”

两天了,他们干渴难耐。眼前是汪汪的水潭,混着煤渣,漂着油污,怎么下咽?但为了活命,他们喝下了,吐出来,再喝下。

他们饥肠辘辘。吃了些纸箱子碎片,就是井下用来装炸药的那种,很难下咽。他们昏昏欲睡。身上的毛衣毛裤棉袄冰凉地贴在身上,冷水刺骨,一旦睡下,就怕再也醒不过来。大家就轮流值班,隔一段时间互相叫醒。

在另外一条大巷道辅助运输巷里,工人们也在寻找逃生的办法。在大水袭来的时候,30岁的山西晋城籍工人刘学军和工友们爬到了一处几十平方米、地势较高的平面上。随后,人越聚越多,大约六七十人。

而在相邻的皮带大巷里,工友们炸开了两个巷道间4米厚的密闭。大伙儿跑上去掏煤粉、刨煤块,巷壁上露出一个仅够一人钻的小洞。几十个人纷纷爬过来,会合后的他们一共106人。

看到这么多人,大家不害怕了:即便出不去,死也要死在一起!

井下,工人在苦苦支撑;井上,救援在加快推进。

救援指挥部下令,必须尽快将排水能力提高到每小时2000立方米!那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水排到可以下井施救的程度。为加快排水进度,专家和技术人员及时提出了四种排水方案:一是往井上排水;二是在井下往无人的空巷里倒水;三是打水平钻孔泄水;四是从地面打钻抽水。在督促加快排水的同时,指挥部还专门成立了打眼组,负责地面和井下钻孔方案的实施。

王家岭矿挖煤在临汾乡宁县,而出煤在运城河津市。一条十几公里的通道已经基本完工,在巷道与出煤通道之间,只剩下100多米的距离。救援人员打下钻孔,水哗哗地自流入出煤通道,大大加快了排水的进程。

水位降得快,移泵频率就高。每一次移泵和接长管线,都很艰难。一根重达上千斤的泵管,单单搬运就已经很困难了,还要在井下狭窄的巷道中完成对接,就更是难上加难。要做到接口连接处严丝合缝,全凭工人的双手搬移对接,每个螺丝的紧固都要掌握好分寸,才能确保不渗不漏。

当管线出水时,许多工人累得腿打颤,站都站不稳。600米长的井巷一步步挪了45分钟才爬上来。腿肿了磨破了,汗水血水把靴子粘在脚上,脱也脱不下来。

看到队员们实在太辛苦了,带队的不忍心,想换一拨人,就问大家:“谁愿意继续留下,就举手。”

大伙齐刷刷地举手,所有人都选择了坚持。

推进!再推进!就能再现生命的曙光!坚持!再坚持!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希望——“生命之孔”传递着对生命呼唤的回声

救援人员始终坚信:每一个被困的矿工都还活着。受困人员始终坚信:政府正在抢救自己。但无情的大水阻隔着他们。而在从地面打通巷道的一个钻孔,成了传递信心和力量的“生命之孔”。

在救援推进中,与煤矿打了27年交道的专家组组长贺天才想到了:煤矿中经常从地面向下打孔抽排瓦斯气体,这次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呢?

很快,专家组连夜赶制了钻取“生命之孔”的技术方案,上报指挥部。

在指挥部,这份技术方案引来了激烈的争论——

“王家岭矿是个高瓦斯矿井,金属钻垂直下打会形成强大的冲击力,一旦打穿时形成火花,随时可能燃爆井下瓦斯气体,后果不堪设想!”

“一旦打穿后,地下气体上冲,可能使井下氧气含量更低,造成被困人员窒息!”

……

指挥部领导也追问:“两个钻孔的位置经过科学定位了吗?”

贺天才直截了当地在图纸上指点着回答:“1号孔的位置,打入井下透水点附近,处于水位最低处。施工该孔可以尽快疏排巷道积水,还可以向地面抽水,加大排水量。”

指挥部领导又追问:“2号钻孔呢?”

“2号钻孔十分重要,将是联系井上井下的生命通道!”贺天才强调说,这个钻孔对应的井下巷道积水高度2米左右,尚有3米的空间,井下被困人员有在此集中待援的可能。

指挥部几位负责人紧急商讨后宣布:“救人不能等,你们干吧!”

31日凌晨,在经过GPS定位之后,在辅助巷道顶部,令人揪心的2号钻孔开钻,巨大的机器轰鸣声震动着人们的心。

打开“生命之孔”,并不简单,由于2号钻孔所在的谷底没有路,重达40多吨的钻机无法运过来,抢救人员在10多个小时的时间里,开辟出一条1.5公里的道路出来。钻孔队员们挥汗如雨,奋力下钻。经过17个小时不间断打钻,4月1日上午9时30分,2号钻孔终于顺利贯通!此后,1号钻孔也于3日凌晨顺利贯通,而后主要用于排水、通风,发挥了重要作用。

2号钻孔钻通后,成了传递信息的“生命之孔”。抽出钻头,在钻孔里套上中空钢管,并打入钻杆后,2日14时15分,贺天才站在井口尝试敲击着:“咚咚咚……”

敲击声传到井下。钻孔正对下方是两米多的积水。此刻,被困的106人所处的平台,离钻孔还有60多米的距离。但,他们听到了。

湖南籍矿工罗欠徕此刻已经疲惫之极,但仍使尽平生力气,操起一根钢筋,攀着巷道里湿滑的皮带,艰难爬行60多米来到钻孔下,猛敲钻杆。

“当当当……”井下传来了敲击声。

此时距透水事故发生已经是120小时。

有人还活着?——有人活着!!

就在这一刻,120小时的坚持,生命的声音第一次穿过钻孔传出了。

不知是谁突然提出:“写信送下去,激励受困人员!”

很快,与营养液一起,塞在空矿泉水瓶子里的信也顺着钻杆送了下去,信中写道:“弟兄们你们好:请耐心等待,地面上国家领导、省领导带领队伍在全力以赴,加管、加泵排水,很快就会排下去的,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下面气体、风量情况如何?需要我们做些什么?请回信。”但,由于气流太强,信和食物顺水漂走,被困的矿工并没有收到。

也许是一种心灵的契合,就在上面写信下井时,井下的受困人员也在写信。

刘学军想起身边安检员上衣口袋里的笔,抓过来,又扯了块包装纸,用矿灯照着,一口气写了封信,上面写着:“下面有120人被困,需水和食物,放一部电话下来联系。”

信放在一个砸扁的小盒子里,然后交给身强力壮的龚长中,让他把盒子绑在钻头上送到地面。

考虑到铁丝太细,龚长中又从巷道里找到一根粗铁丝,用尽力气多拧了几道,牢牢地用铁丝把盒子绑上钻头。可惜由于钻孔太小,他们的信,地面也没有收到。

但,15时10分,在出井的钻杆头上,钻孔队员和专家们惊喜地发现了那根铁丝。井下的生命信息瞬时在各个角落传递开来。整个王家岭沸腾了!

消息迅速传遍王家岭,传遍全中国。

正因为这个“生命之孔”,坚定了受困人员的获救信心,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奇迹——共同的坚持,从死神手中夺回115条生命

4月4日,王家岭矿难抢险救援进入第8天。晚上23时20分左右,在回风巷道,监测井下状况的救护队员郝喜庆发现巷道深处的水面上有光点晃动。他以为自己看错了,揉揉眼再看,果然就是灯光。

“有人!”他兴奋地抓起电话,消息传到了地面。

在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电话那边疾速地汇报着。省委书记张宝顺要求:“赶快核实!”

负责回风巷道排水的焦煤集团负责人此时也在井下,他举起矿灯走到水面,挥灯在空中划了个圈,里边水面上紧跟着也划了个圈。“确实有人!”

“马上进去,赶紧救人!”早就部署好的各个救援环节立即全部调动起来。

汾西矿业救护大队大队长陈永生立即带着23名救援人员从回风井入井,徒步奔向北回风巷掘进头救援地。

大家身背氧气瓶、备用呼吸器,手持探险棍,兜里装着营养液、蒙眼罩,总共约50斤重的物品,踩着湿滑的台阶、顺着约摸25度的斜坡奋力前进。

巷道深处水面上矿灯晃动越来越快,大家更加兴奋起来。皮筏充气、挪入水中,几乎在转眼之间救护队员王根生快速爬上皮筏,与另一名救护队员两人划皮筏直奔光亮而去。

近了,灯光近了!只见两辆漂浮的矿车里,分别蜷缩着4个人和5个人,抬起头,九双眼睛都瞪得大大的。

2010年4月4日,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救援队员集结,准备下井搜寻被困人员。当日,水位下降974厘米,比头一天下降了2米多,这意味着已经具备了下井施救的条件。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困在里面的孟小兵和工友们看着救援队员艰难挤过巷顶,说道:“你们慢点,不急,等水位落落再过来吧,我们还能等!”

王根生和队友毫不犹豫,干脆跳下皮筏,涉水奔向被困矿工。王根生与同来的那名救护队员利用救生圈,连拖带抱,将孟小兵和另两名工友搁在了皮筏上,奋力向外冲去。

皮筏接近“岸边”时,担架救护队早已守候在巷道上。看到橡皮筏由远而近,“把灯关上!把灯关上!”大家喊道。为了防止光照刺伤获救工人的眼睛,300号人齐刷刷地关闭了头上的矿灯。

近了,近了,看清了皮筏上躺着的工人,“哗!”巷道里所有人鼓掌、跳跃,泪水从每一个人的脸庞上“刷”地流过。

“愣着干啥,快抬人啊!”不知谁喊了一句,大伙儿这才冲上前,七手八脚将孟小兵三人分别抬上担架,蒙上眼布,盖上棉被。早已编队的救援人员分成9个6人小组,4人抬担架,2人护卫,300米的巷道上靠右侧一路小跑直奔升井底。

在那里,又有30人的队伍分组负责把获救工人抬上绞车升井。

时间定格在4月5日凌晨1时左右。生命的接力棒传递到白衣天使手中。早已等候在坑口的医护人员协助担架员将孟小兵等9名获救工人逐一抬上车,挂上输液瓶,直奔离得最近的山西铝厂职工医院。

第一批9人被救的消息振奋了小山沟里5000多名参与救援的人们。179个小时,有人说这是一个奇迹呀!但救援人员相信:还会再有奇迹发生!

奇迹果真又发生了!

上午8时30分,救护队员乘橡皮筏进入辅助运输大巷搜寻,在“生命之孔”曾经传递生命信息的地方,准备救助第二批受困矿工。

他们一边艰难地行走,一边喊话:“有人没有?”没有回应声。在走过一片水面时,救护队员张金发现地上有很多脚印。

“有没有人?”10时30分左右,当走到20102工作面皮带机头的时候,张金再喊。

“有!”终于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

话音未落,眼前先是有一盏矿灯亮了,几盏矿灯亮了,十几盏矿灯亮了,接着所有的100多盏矿灯“刷”地一下亮了起来,顿时驱散了眼前的黑暗。

几乎所有的被困工人都互相搀扶着站了起来。那一刻,救援队员热泪纵横,大家全哭了。

从11时18分到14时15分,橡皮筏在巷道里来回穿梭,106名被困工人艰难地走出了险境,陆续升井,同样被早已守候在井口的救护车疾驰送往医院。

5日中午,从北京赶来紧急驰援的医疗专家,和当地医疗专家一起为115名获救工人会诊,当晚决定将60名病情较重的工人转往太原治疗。铁道部紧急调配专列运送病人,停开了沿线所有的车辆。太原公安交警全力疏导交通,确保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各大医院。

得知这一消息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向获救人员表示亲切慰问,向所有参加救援的人员表示崇高敬意,要求前方救援指挥部,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进一步加大救援工作力度,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千方百计搜救其余被困人员,同时精心做好获救人员的医疗救治工作。

消息传遍全中国。一场生命大营救,牵动着亿万群众。消息传遍全世界。各国媒体纷纷以大量篇幅和时段报道中国政府全力以赴救援被困工人,并由衷称赞营救成果和工人们创造的生命奇迹。

坚守——我们相信他们仍然活着

从5日营救出第二批被困矿工后,救援步伐更快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留给他们抢救生命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为了适应井下复杂的地形,救援人员拉来了更多的排水软管,应急发电车和水泵的轰鸣声,以及忙碌的救援人员都告诉人们,这里的救援仍在加紧继续。不断地抽水,不断地有水涌入,但他们仍坚定执著地向最后的出水口支巷挺进。

那些还没有见到亲人的家属们,还在望眼欲穿。

是啊,用真情坚守生命,用信念维护尊严,不放弃、不抛弃,奇迹,或许就在前方!

截至4月11日12时,事故发生第15天。井下仍有5名工人被困。井下排水搜救工作仍在全力推进。事故已造成33人遇难。

王家岭矿透水事故,是一场本不该发生的灾难,事故原因已开始调查。事前接到渗水报告,但未及时撤人;赶工期、赶进度,安全责任不落实;事故巷道此前多次积水但排查治理不力……

正是一个个人为的隐患,将矿工们推向了黑暗的“深渊”。

遇难的矿工,为了给孩子挣学费,为了让父母、妻子和儿女过上更好的生活,下到幽暗的井底辛勤劳作。无情的灾难却夺去他们鲜活的生命。亲人们失去了父亲、丈夫、儿子和兄弟,失去了家庭的顶梁柱,怎能不悲痛欲绝,让我们为这些失去的生命送上深切的哀悼和缅怀。

为了使悲剧不再重演,我们必须再次警醒——以生命的名义。

透水事故的发生,以及生命大救援的十多个日日夜夜见证:一段惨痛的记忆,将化作沉重的警钟;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一声声不离不弃的生命呼唤,还有那血脉相连、共度危难的民族大义与人间大爱,将凝成人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那逝去的生命,那悲壮的一幕,那感天动地的精神,我们永不忘记!

(新华社记者 赵承 陈忠华 宋振远 郑晓奕 朱立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