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代的“世界公民”

巴洛克时代的“世界公民”

亨德尔

1754年,画家古皮绘制了一张名叫《迷人的畜生》的漫画,讽刺作曲家亨德尔是戴假发套的猪,坐在啤酒桶上弹琴,琴的四周悬挂着各种食物。此时年近七十周岁,身形高大、肥胖的亨德尔自然勃然大怒,除了与古皮绝交、伺机报复这两个选项外,已没有年轻时动不动就与人决斗的气力。自尊心受贬,却无损于他在英国王室受宠,锦衣玉食,大吃大喝依旧。1759年亨德尔去世,英国为这个德国人举行盛大葬礼。不知古皮见此情形会怎么想。

作为巴赫的同代人与同行,亨德尔的人格与巴赫恰恰相反。巴赫一生几乎是守定一个圆点不动的人,亨德尔却浪迹天涯,在德国、意大利、英国、爱尔兰奔走,从未婚娶,是个世界公民。他性格豪爽,反复无常,与人可以瞬间拔剑相向,瞬间又成为友人,化干戈为玉帛。其角色也令人眼花缭乱,既是作曲家,也称剧院经理,弄潮于政治与社会,愿赌服输,运气非凡,近似今天所谓的成功人士。为了赢得名利,他大肆抄袭与剽窃,尤其是针对法国作曲家吕利,简直信手拈来。这种创作上的“世界主义”,在其生前不仅不被指责,还有不少辩护的声音,可见其势力之强。但贝多芬十分崇拜亨德尔,说“亨德尔是所有大师中无可企及的大师”。在临终前,贝多芬还在研读他的作品,喜爱之情持续一生。

一个作曲家今生的外在际遇也许并不重要,一切以作品为凭才是依归。就我个人趣味,亨德尔指向英国王室的作品——《水上音乐》《皇家焰火》等等,应景意味太浓,状景写物,亦步亦趋,富丽堂皇,并没有显露多少才华,像皇家布满金纽扣的复杂袍衣。而他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写成的《12首大协奏曲》则才华横溢,可以与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媲美。虽没有巴赫的精密数学与几何构造,但充满一种意大利风味,乐器之间的应和温暖、细腻,像皇家与民间的混合编舞,华丽与朴素并存,感官之美扑面而来。他的宗教作品如《弥赛亚》,与巴赫相比低一个级别,但旋律磅礴大气,琅琅上口,气势逼人,容易被人接受。他的歌剧与清唱剧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一些片段还被接受与演绎。当然,亨德尔在西方音乐史上的影响与地位毋庸置疑,属于前十位之列,尽管在20世纪声望已经下降。

英国的“圣马丁室内乐团”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乐团,原本由内维尔·马里纳爵士执棒,录制了大量室内乐精品。前些年乐团来过北京,水平依旧精湛,但执棒者已非昔人。虽然如此,乐团演绎亨德尔还是让人信服,尤其是布朗女士指挥,1981年录制的《12首大协奏曲》,堪称飞利浦公司的录音精品。这套唱片一共三张,是乐团首席布朗女士兼任乐队指挥的力作。她是提琴手出身,这部12首的协奏曲其实不用复杂的指挥,乐手间心领神会,呼吸与节奏相合即可保证质量。

至今我还能记得初听这套唱片的感受,那种法国画家布歇画中的春日意境。亨德尔像在状写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小广场,琴声相缠,交汇后又默默离去,等着接下去舞蹈的命令。听时甚至能感到傍晚的暖风拂面,精致的琴声像编组的喷泉。一段旋律离去,另一段情绪饱满地前来。那种回环与缭绕,如同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斯万告别奥黛特时听闻音乐的感觉。据说,普鲁斯特是听了德彪西的《小提琴奏鸣曲》后写出音乐回忆的段落。那是迄今为止写音乐感受最华彩的章节。亨德尔作品的华丽与饱满,堪与普鲁斯特的文字风格匹配。

当然,今天亨德尔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弥赛亚》。据说最初演出时震撼异常,英国国王听到《哈利路亚大合唱》部分,竟站了起来。在场的听众也纷纷起身,听命于作品催眠的魔力。这个习惯一直保持着,那种万民齐诵上帝的声音势不可挡。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与《马太受难曲》也有这种气势。不知道崇拜亨德尔的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的合唱部分是否受到《弥赛亚》的启发。这些大作品,都是一个量级的声音文献,伟大的极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