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硬件”与“软件”

柳如烟

如今,在大中城市里,住宅装修颇为流行。钱多的,钱少的,新房子,老房子,竞相装修者甚众。吾非经济界人士,未知装修是否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看样子反正很火就是了。

吃、穿、住、用乃人类的基本生活消费,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尺。拥有住房并能装修得漂亮和舒适一点,是好事,说明改革开放这些年群众的生活水平确有提高,无可非议。不过,我对此还是有些零星的思绪,想在这里扯几句闲言。

咱们中国人多,啥事一闹哄,都会呼呼地“刮风”。装修住房,似乎亦应注意及此,不要一窝蜂,盲目攀比。装修不装修,装修档次高低,当从各自的家情出发,以不超过实际承受能力为限。外埠的行情我不了解,在北京,很普通的家庭装修,得花两三万元,这对收入平平的工薪家庭来说,可不是个小数字。再说精力的付出,那就实在难以确计,总之是挺累挺熬人的。

日前我赴H城参加老同学聚会,听说这样一件事:在我曾经任教的大学里有位先生,赶着给回国结婚的女儿装修新居,由于过度疲劳和兴奋,早年的心脏病复发,房子刚装修好,人却猝然离去,喜剧引出悲剧。至于因装修住房累出伤病来的更多,我周围就有过几例。由此可见,要把好事办好而不办坏,装修住房务必掌握“量力而行”的原则——装修之前要周密策划,切戒力不能支的破费;进入操作过程要悠着点,慎勿火急火燎,拼死拼活,以致引发不测的后果,值不得。此其一。

其二,依我看,在整个家庭建设中,住房装修只能算是属于“硬件”的项目之一。家庭建设,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即“硬件”与“软件”。物质“硬件”是基础,精神“软件”是灵魂。舆论皆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却又是一篇做不尽的大文章。其所谓“大”,内容主要在“软件”。我在一篇短文中说过:“家,必得有房子住;然而,房子不一定就是家。”“家,顶顶重要的是有爱情,有亲情,有同这些情感血肉相连的甜酸苦辣等等。倘若没有了这些,家就不存在了。”俗话说,“家贫和也好”,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两句唱词,“寒窑虽破能遮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今天的读者看了它,有人或许认为这观念太陈旧了,甚至讥之为文人的穷清高,而我则以为,这位古代贤哲重视家庭“软件”的思想,显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华,值得后人好好体味。

柳如烟寓居京城二十五载,一直住着五十年代建造的老房子。居室三间(实际是两室一厅),四代同堂,叠床架屋,拥挤之状可想而知。赡养人口多,人均收入低,温饱虽无虞,但不敢动装修住房之念。他日果入小康,房子要不要装修一下,眼下还说不准。即使装修,也只图简洁、朴素、实用、方便,决不追求富丽铺陈。或又畏其劳顿,干脆就不装修。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养几盆花,采多点光,窗明几净足矣。我想,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头等要紧的是把家庭关系处理好,饮食起居安排好,学习工作坚持好,一家老小健健康康、和和美美地过日子。能如此,也就甚感惬意了。

(此文略有删节)

1998年第9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