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石激起千重浪

第二章 一石激起千重浪

为了向全市人民宣传漂流黄河的意义和决心,正在筹备中的马鞍山市黄河漂流探险队由汤立波起草了《致全市人民一封信》,并自费在3月份的《马鞍山报》广告版上刊登了出来。

信中,他们向全市父老乡亲们表示:通过考察漂流黄河,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面貌,使我们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同时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锻炼成长。我们都是本市成长的青年,热爱自己的故乡,我们想通过漂流考察黄河为我们美丽的马鞍山争光。

信中还提出,由于是自发组织,尽管大家拿出了全部积蓄,但购买的漂流器材仍十分简陋,除了两只橡皮筏、两顶小帐篷外两手空空,6个月的黄漂期间的食宿费用也均要自理,我们非常需要装备器材、物品和资金的不断补充。尽管困难很多,但我们决心实现首漂计划,困难阻止不了我们钢城青年的意志。我们深深知道,我们的行动必须依靠市委、市政府和全体市民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我们也渴望得到全市厂矿企业的赞助,我们决心代表马鞍山人民驾驭黄河这条巨龙。

一封信的刊登,顿时在全市引起轩然大波,政府部门也感到难堪,打来电话责问,谁允许刊登这封《致全市人民一封信》的,经过审核了没有?一个自发黄漂组织能代表马鞍山吗?这是在胡闹!结果从报社总编到记者编辑、广告部主任都吃了批评。

客观来说,虽然是以付费广告的形式,但作为党报,在未经审查、批准的情况下刊登《致全市人民一封信》是有些莽撞,欠考虑,误导市民认为是政府行为。但这封信在市民中却引起很大反响,支持、报名要参加黄河漂流考察队的市民剧增,更为重要的是吊起了市民关注黄漂活动的胃口,聚焦了大家关注的目光。从市领导到市民都知道了,马鞍山有个自发组织的漂流探险队要到黄河上漂流探险,开展科学考察。

漂流探险属于户外体育运动范畴,但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对这个上面还没有认定的漂流探险体育运动项目,采取了谨慎态度。但声势已经造出去了,看着势头也拦不住,市政府既然知道了就不能撒手不管。这时,市领导想到了一个人选,马鞍山市总工会下属的工人文化宫分管群众体育工作的管亚楠同志。

在马鞍山市,管亚楠可是出了名的人物。出身老干部家庭,随父母筹建冶金部矿山研究院从东北来到马鞍山选址建设,并扎根在了马鞍山市。他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东北人那种豪爽助人义气,谁要是有个困难,只要找到他,都会两肋插刀。作为时任市工人文化宫副主任兼群众体育科科长,管亚楠在负责全市职工群众体育工作中,先后担任摔跤队、柔道队、篮球队、游泳队和自行车队等多支群众业余体育队伍的教练,不仅在赴省参赛中屡屡摘得名次,而且为省、市体育运动队培育和输送了众多的体育人才。他还多次出任全国比赛裁判工作,在全市14个体育协会中担任领导班子工作,可谓桃李满钢城。不仅市领导对他刮目相看,而且钢城的小青年更是把他当作偶像来崇拜。因而让他出面,以群众业余体育活动的名义来整合民间发起的黄漂活动,确实是最佳人选。

马鞍山市工人文化宫,摔跤练功房里,教练管亚楠正带着一班业余选手进行摔跤训练。练得正起劲时,一个工作人员跑了过来,“办公室有你的电话,赶紧去接一下”。“什么大事呢,这个时候来电话?”他嘴里嘟囔着,但还是披上运动服,奔到二楼的办公室。

电话的那头响起一位领导熟悉而急切的声音:“市里有些年轻人要自发黄河漂流你知道吧?”

“知道,我们摔跤队不少队员还在跟我讲这件事,要参加漂流呢。”管亚楠应声答道。

“你能否出面把我市小青年黄漂的事组织引导一下啊?”电话中的声音很诚恳。

放下电话,管亚楠感到此事非同小可,随即向工人文化宫书记兼主任卜恒林做了汇报。在得到支持后,管亚楠果断担起了重担,并找到在马鞍山市小有名气的马鞍山报社记者李鹰,协助开展队员选定、漂流活动计划安排,以及后勤保障、漂流宣传报道等一系列筹备工作。而市工人文化宫成了黄河漂流筹备组的大本营。

管亚楠深知,漂流黄河说来容易,但真正付诸实施,那就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了。但既然答应了,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他按照体育运动队的组建模式,在工人文化宫教室开班,给大家讲强身健体、冷水浴方法、如何水中睁眼睛、水上自救等一系列与水上运动有关的课程。并组成了马鞍山黄漂队筹备组领导团队。管亚楠担任总教练,报社记者李鹰负责宣传和媒体联络工作。工人文化宫群众体育科负责接待黄漂报名、登记工作等日常事务管理。同时市工人文化宫还腾出两个活动室,一个用来进行体能训练,一个用来存放社会各界赞助的物资。还腾出一个教室作为开会和上课培训使用。每天晚上,黄漂筹备组人员都要开碰头会,安排黄漂工作训练、器材购置等工作进度,研究破解遇到的难题。对报名参加黄漂的人员进行体质和游泳训练,进行军训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从中挑选品德好、体能好、水性好、心态稳的黄漂队员。同时积极联系媒体部门、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争取物资、装备和宣传上的支持。

黄漂首先要对队员们进行漂流训练。由于在上胶四厂订购的橡皮筏还未到货,那就先用市物资局金属公司赞助的海洋救生筏做水上训练吧。当把这八角形的海洋筏充上气放漂到雨山湖时,却发现筏底有漏气,又赶紧把船抬出来,找来最好的胶水进行修补。好歹算是有个漂流训练的工具了。

为了解决马鞍山黄漂队食品供应等后勤支持问题,管亚楠在向市领导汇报后,又通过金铭鑫上海朋友的帮助,带着队员洪元锦来到上海食品公司,求援到了包括军用压缩饼干、锡箔包装军用肉罐头、铁罐午餐肉、巧克力、麦乳精、袋装干粉葡萄糖和瓶装饮用水在内的5吨多食品。一并托运回了马鞍山,存放在市工人文化宫。

黄漂这事,听起来热闹,可真正操作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这些要自发黄漂的小年轻,个个争强好胜,一人一个主意,谁也不服谁,真是一盘散沙。要把这帮“草头王”整合到一起,还真够管亚楠费了一番脑筋。

在钢城自发漂流黄河的青年人中,张大波个性最强。这个时年24岁的马钢民建公司工人,天生就有种散漫劲儿,行事向来是我行我素。在看到长江漂流的报道后,就想学尧茂书,要自发漂流长江,也没心思上班了,成天骑着摩托车转悠筹划漂流活动,还弄了个皮划艇就在雨山湖里练划桨。看到黄漂热兴起后,又想要独自去漂流黄河,想法一天三变。黄漂筹备组每次组织开会,就他意见最多,嗓门最大,又喜欢吹嘘,因而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大喇叭”。

而25岁的汤立波则显得早熟。这位市工艺美术厂的工艺设计师不但在绘画、家居设计和室内装潢等方面多才多艺,而且还是个细心缜密之人,年纪不大却显得老成持重,遇事有办法,很有人缘。他从1986年就开始周密筹划黄河漂流活动了,并和同事们骑着自行车到黄河沿线考察,详细记录下黄河上游沿线的峡谷地貌、水情等,并绘制了黄河上游沿线漂流的路线图。返回马鞍山后,于1987年初起草了《告全市人民一封信》,在报纸上发布招收黄漂队员广告,到各企业寻求赞助,都是他主导操作。他也被大家信赖地称为“汤总管”。

与汤立波一个单位的黄德喜近1.8米的个头,虽然平时沉默少语,但也是个铁杆黄漂,为了表达漂流黄河的坚毅决心,甚至把自己原来黄德喜的名字也改为“黄毅”。但朋友们都喊惯了他的外号“老鸦”,以致他的本名倒淡化了。

个头同样高挺的王来安,是当时化工部马鞍山向山硫铁矿动力车间工人,为了漂流黄河,他拿出全部积蓄购买摄影器材,要在漂流中拍下黄河的壮丽风光。由于性格直爽,快人快语,有话就讲,被同伴们戏称为“大牙”,即大嘴巴直言快语的意思。

身材硬朗、人又帅的洪元锦是马鞍山冶金部矿山研究院的一名试验员,性格沉稳又有主意,虽然话不多,但为人敞亮大气,在关键时刻总能想出办法化危为安,还有一手快速野炊的手艺,这在野外露营派得上用场,被大家称为“洪大厨”。

身体健硕的钱海兵是马钢一钢厂技术科热工组工人,爱好就是健身、冬泳和摔跤,业余时间都在市工人文化宫摔跤房度过,是马鞍山市摔跤教练管亚楠的得意弟子,被同伴们称为“小板汉”。组建黄漂队,管亚楠首先就看中了他。

毛世卫是马钢焦化厂工人,平时就爱好体育健身,曾在全市长跑比赛中获得第四名,不仅身体结实耐力好,而且为人义气善交际,能说会唱有口才,还能弹得一手好吉他,被选中加入黄漂队后,由于年龄只有19岁,总被人当作小毛孩使唤,喊顺口了,“毛毛”就成了他的代名词。

王越明是马鞍山沪皖针织厂工人,作为上海援建马鞍山市的国企职工,既精明,又为人淳朴能吃苦,懂技术,因而在黄河漂流中,漂流装备遇到故障或受到轻微损坏,可以自行修理,为漂流器材完好提供保障,被大伙儿戏称为“王工”。

苗玉玺是马鞍山火车站的货运员,身材魁梧,结实有力气,也是市摔跤队队员,由于是铁路职工,可帮助队员解决在铁路乘车上遇到的难题。

灵活机巧的马鞍山采石茶干厂销售员秦德根,在看到招收黄漂队员广告后,积极报名参加黄漂,不但表示愿意提供资金支持,还积极帮助出主意想办法,骑个脚踏车四处联络,显得十分活跃,但同伴们并不看好他,由于总是爱在别人的意见和主意上发挥创意,被戏谑为“小金豆”。

钢城黄漂队伍的组织和训练紧锣密鼓进行,而全国各地组建黄漂队争抢黄河第一漂的报道也不断见诸报章,钢城小伙子们也沉不住气了,他们也要逞个强,抢夺“黄河第一漂”。组队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严格筛选,确定了由总指导管亚楠,宣传后勤保障李鹰,张大波、汤立波、王来安、洪元锦、黄毅、秦德根、王越明、苗玉玺、夏忠明、毛世卫和钱海兵等组成“爱我中华马鞍山黄河漂流科学考察队”(简称“安徽马鞍山黄漂队”)为首批队伍成员。

在当时的环境下,要想师出有名,就得有相关部门出具的介绍信,而介绍信就是地方政府部门接待的依据。如果漂流探险活动属于户外体育运动的范畴,应由市体委出具介绍信,可是市体委因没有得到上级部门将漂流探险活动列入户外体育运动项目的文件,表示了爱莫能助的无奈。

于是大家动脑筋,寻求新的渠道。找团市委去,张大波提出了这个想法,既然是由青年人组成的漂流探险队,团市委理应支持。而团市委对钢城青年人黄河漂流探险的精神,也给予了肯定,团市委主要领导先后多次接待上门的张大波一行,但思来想去,觉得没有得到上级明确支持的意向,再加上由团市委出具的介绍信是否管用也心存疑虑。最后还是建议到市体委再做做工作,由他们出具介绍信比较名正言顺。

这条路也行不通了,怎么办?

就在万般无奈时,负责黄漂宣传工作的《马鞍山日报》记者李鹰提出,既然到黄河漂流也算是科学考察,能否到科技部门去试试?于是登门找到市科协,市科协在听取了黄漂筹备组介绍黄漂组织情况和钢城青年人漂流黄河的决心后,认为对年轻人的科学探险精神应该鼓励和支持,更重要的是在当时保守有余、创新精神不足的社会风气下,由青年人开创勇于探索的风气之先,借此推动全市科技工作解放思想,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新局面也有益处。

出于这些考虑,马鞍山市科协以敢于担当的勇气,为马鞍山黄河漂流探险考察队出具了介绍信,介绍信中恳请黄河沿岸的地方科协组织为马鞍山黄河漂流探险队的活动提供帮助。天下科协是一家,正是这封介绍信,为马鞍山黄漂队在黄漂初期遇到困难时,得到黄河上游青海省、市、县各级科协的帮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就在出发前,在市工人文化宫群众体育科办公室商议奔赴黄河源头的漂流队队长人选时,又炸开了锅。有人选张大波,理由是张大波拉到的赞助多、能说会道人活络、个子高形象好;有人选汤立波,理由是汤立波有考察过黄河的经历、处事稳重有主意、能团结大家人缘好。双方各有理由,争执不下。而张大波又使出性子,要脱离队伍自己单独去漂流黄河。

这时管亚楠发火了:“大家都是一个目标为黄漂走到一起的,实现漂流黄河壮举靠的是团队精神,到了这个时候,你们还为一个队长名分争来争去,真让人泄气。”

到底是汤立波大局观念强,主动提出:“漂流黄河是大家共同愿望和意志,不要再在队长人选上做无谓之争了,就让大波当队长吧。”

在统一大家的意见看法后,管亚楠提出了折中意见:“张大波、汤立波都担任队长,但各有侧重,对外发布消息和接受记者采访事宜由张大波负责,财务管理、具体漂流路线、时段和分段漂流人员安排以及资金统一保管使用等由汤立波负责。大家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确保安全,顺利完成黄漂任务,平安归来。”

为选择最佳出发时间,组建后的马鞍山黄漂队在查阅了黄河源头气候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国内各支黄漂队进展信息,确定了3月20日出发,力争第一个抢上黄河源头。这也是马鞍山黄漂队基础准备工作扎实的表现。

1987年3月20日晚8点,第一批队员张大波、汤立波、王来安、洪元锦、黄毅、秦德根,每人行囊里背着20多公斤的食品,带着104型、128型两只橡皮筏、船桨等漂流器材在马鞍山火车站集合,转道南京,开始了奔赴黄河源头的探险之旅。出发前,管亚楠与队员们一一握手道别,紧紧拥抱,再三叮咛安全第一,而队员们这时也都拿出了事先写好的遗书交给管亚楠,表示黄河漂流探险是自觉自愿的行为,如果出事后果自负,展现出一种视死如归的勇士气概,大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豪情。

而第二批队员毛世卫、王越明、苗玉玺、夏忠明,则于3月21日背着装满食品的沉重行李,带着海洋救生筏、野营帐篷、睡袋等,乘晚9点火车离开马鞍山。李鹰等前往火车站送行,临行前大家紧紧拥抱,仿佛生离死别一般。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