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背人垂泪:聚少离多意难合

2.背人垂泪:聚少离多意难合



首次婚姻中,19岁的女孩儿谁不虚荣,陆小曼恐怕也有过骄傲的时刻,但蜜月一过,她很快发觉自己并不快乐。婚后的生活逐渐归于平淡,陆小曼觉得自己不快乐,婚前的她生活在众星捧月之中,有那么多追求者殷勤备至地关怀,而婚后的她失去了不少的自由,丈夫王赓的表现更是让她失望到了极点。

王赓在美国待了多年,一切都按西式的工作方式行事,生活中一丝不苟遵循着军校习惯,什么时间工作,什么时间娱乐,泾渭分明,对自己要求极严,是一个尽心尽职的军官。周一到周六是工作日,绝不娱乐,每天早出晚归,在家里除了吃饭看书就是睡觉,根本不会带新婚燕尔的妻子出去逛街兜风,抽不出半点儿时间陪陪新娶的娇妻玩一玩,而是把家中寂寞无聊的妻子撂在一边,他的行为刻板到苦行僧的地步。到了周末,他也想不出什么花样来讨好憋了一肚子气的妻子。在对付女人的问题上他简直是笨拙得要命,不会笼络也就罢了,他简直连笼络的想法也没有。

想想陆小曼也真够郁闷—被捧惯了的美人儿,嫁给了一根不懂风情的木头。王赓更是个工作狂,坚决早起早睡,平时也不喜欢参加聚会。在所有人的眼中,他是一个尽职的军官、公民、男人,所有人对他的印象都十分好。当然,王赓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仕途,但所有的男人不都是这样被教育的吗?服务于统治集团,随时讨得上级的青睐,为了提升,为了满足他的成就感和虚荣心,好给妻子更好的生活。也许是一贯以来形成的军人生活习惯,王赓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了他的工作上。

当时有人说他不解风情,每回到家之后,不去和妻子温存温存,而是直奔书房而去,一看书就是几个小时,手不释卷。磊庵在《徐志摩与陆小曼艳史》中说他:“谁知这位多才多艺的新郎,虽然学贯中西,对与女人的应付,却完全是一个门外汉,他自娶到了这一如花似玉的漂亮太太,还是一天到晚手不释卷,并不分些工夫去温存温存,使她感到满足。”

尽管他对陆小曼也是喜爱有加,但常常是“爱护有余,温情不足”,更多的时候,倒像大哥哥爱护小妹妹一样对她。而陆小曼是一个任性、多情,被男人宠坏了的女人,喜欢玩、又玩惯了的女人,她渴望丈夫的百倍呵护和百依百顺,渴望丈夫的温存和浪漫,渴望他天天能带自己出去玩。然而丈夫偏偏不善解人意,整天就知道为他的仕途着想,把老婆娶进来就不管了,冷落在一旁,放在家里面当摆设。陆小曼需要自由,需要激情,要飞得更高。夫妻间在性格方面的差异,导致了矛盾的激发,日积月累,两人变得越来越疏远、冷漠,甚至成为怨偶。

如果是个一般传统的女人,也许对丈夫的冷落只会背地里生气,也许还会为丈夫的进取心而感到骄傲,丈夫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提升,丈夫会因而有成就感;而夫贵妻荣,同时也可以满足她的虚荣心,她应该为这样的男人骄傲和自豪,女人应该理解男人、支持男人才对。

可陆小曼已不是母亲辈的名媛淑女,她接受了现代的西式教育,受到西风的长久熏染,又涉足交际界多年,过惯了明星一样被捧追的生活,懂得什么是快乐和飞扬,也有了自我的启蒙,让她再回到家中,像笼中鸟一样生活,已经不可能。她不能忍受这种被冷落的生活,她希望丈夫多关心、体贴自己,多分一点时间陪伴自己,她渴望爱情,需要被男人呵护,她不想忍气吞声,甘于一个花瓶和摆设的角色。对于新女性来说,活着已不仅仅是为了丈夫和孩子,她还要张扬个性,还要找到快乐的感觉。陆小曼曾在日记中写道:“她们看来夫荣子贵是女子的莫大幸福,个人的喜、乐、哀、怒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也难怪她(母亲)不能明了我的苦楚。”

陆小曼不是这种自我牺牲的女人,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她自我意识很强,她想做一个新时代的新女性,解放自己,从厨房厅堂里走出来。陆小曼内心也是苦楚的,苦楚是因为没有爱情,没有自由恋爱的权利,而所有人都要求她做一个好妻子,所有人都对她指手画脚,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她的需要和感受。她虽然是一个新女性,但社会还是旧社会,她的自由是相对的。但她却不认这个理,她是那样任性,她要过她想过的生活。于是,这必将和社会和他人冲突。

她不管丈夫高兴与否,经常与一群小姐太太们一起出去吃饭、打牌、跳舞、唱戏,将夜生活过得相当丰富。总之,新婚不久的陆小曼对王赓很不满,而且这种不满愈演愈烈。她要反抗这种生活,于是她每天沉迷于交际活动当中,与一些悠闲的权贵千金、太太们凑在一起整夜整夜地打牌、捧戏子、跳舞、唱戏,耽于五光十色的夜生活之中。她常常是快天亮了才回家,白天有一大半的时间在睡觉,到下午才起床,起床后又要梳妆打扮,为新一天的夜生活做准备了。她对什么都漠不关心,过着名媛富足而百无聊赖的生活,生活没有目标、没有信心,对什么都漠不关心。

王赓虽然不能常在家中陪伴她,但对她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并不满意,因此常常劝她不要出去,免得把身体搞垮。其实关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面是不愿意妻子抛头露面,不愿意妻子惹事。陆小曼后来的第二任丈夫徐志摩也是这样,希望妻子乖乖待在家中,因为这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妻子,守着丈夫。见到这种情况,陆小曼就会大发脾气,因为没有人了解她的心理和感受。她向王赓诉说自己一个人在家多么无聊、多么难受,不出去玩又能做什么,怎样打发时间?任性的陆小曼说到气愤处就会恶语相讥,为了出气专拣难听的话说,时间久了互相伤了和气。陆小曼为此也很痛苦,但又无可奈何。

陆小曼是个极要面子的人,婚姻的不幸福埋在心里,无人可诉,她只能借酒浇愁,借交际转移注意力。陆小曼曾在日记中写道:“其实我不羡富贵,也不慕荣华,我只要一个安乐的家庭、如心的伴侣,谁知连这一点要求都不能得到,只落得终日里孤单的,有话都没有人能讲,每天只是强自欢笑地在人群里混。”

王赓的脾气也并不是太好,性情有点急躁,能为一点小事而和陆小曼犯急。结婚不到半年,两人便屡屡发生争吵,分歧日甚。

国内电视剧把陆小曼演成个交际花,是粗浅的处理。说她是社交名媛,不外是说她时髦奢华,活泼美丽,驰名于十里洋场,受人欢迎。当然,她天生的不知节俭不爱惜金钱,给徐志摩带来了不少烦扰。人们很容易同情徐志摩:老婆要是能勤俭过日子,老公何至于北京上海的飞来飞去,也就不会遇难而死了吧。可是,名媛犹如名花,不见得一个个都是既上得厅堂,又下得厨房。陆小曼就是陆小曼,她喜欢快乐自由的生活。

陆小曼的独立性格,看起来比林徽因更彻底更果敢,不过在当时却只是表现为爱情上的任性,她不曾像林徽因那样,执意做一个改造社会的职业女性。这也许跟家庭教育的不同有关。陆小曼的父亲,从富商成为政界要人。林徽因的祖父是光绪年间进士,翰林院编修,父亲留学日本,是民初立宪派名人。也许,在她们身上也多少带着点北京与上海的区别。

不过在一个资料里还有一种说法,那是陆小曼晚年的学生、篆刻家王亦令写的《忆陆小曼》,里面为陆辩解说:“有一件事陆小曼亲口告诉琴(王亦令的妻子),今天为了证明陆绝非生性浪漫,喜爱风流的人,不妨把它公开。她初嫁王赓,虽出于父母之命,但也并非违背己意。……后来破裂的原因,正是由于王赓体力过人,可以整夜贪欢,而陆小曼觉得无法适应,遂告仳离。”

王亦令与陆小曼交情几十年,他居然说二人闹别扭是因为王赓对房事过于热衷而陆不堪其扰,根本不是陆贪玩成性。不过斯人已逝,外人更难辨真假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