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凡例

一、本书注释,择善而从,无古今汉宋门户之见,取欧阳修“据文求义”的态度,探求《诗经》的本义。训释方面,不仅采古今各家说法,凡甲骨文、金文及简帛文字研究的相关成果,亦尽量加以采撷,以期不囿于成见。

二、每首诗篇各章之下,附有对该章大意的说明,同时也选取一些前人对诗文的赏鉴性文字,意在帮助读者欣赏作品。分章注释之后,略仿《毛诗序》,先以简短一两句话概括全篇大意,继而对诗篇主题作具体分析,衡量前人说法之得失,以求达于一是。

三、注释语词,先出释义,以便读者一目了然,之后视需要列出证据或前人说法,以便读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同时,又力求简明,引用前人之说多概括其义,标出所引著作之名;重复出现者,或只标人名,或只举其著作之称。一些基本《诗经》著作如《毛传》《郑笺》等,不注出处。本书征引各种论文,对其出处及作者一般随文出注。所征引甲骨文、金文,为求简便,其难怪之字的隶定,一般也不标出处。重复出现的词句短语,首见时详注,重见时省注或简注,必要时标明互见,以便对照省察。

四、确定一篇作品的创作时间,如同摄像时的调准焦点。考订诗篇创作年代,是本书内容的重点之一。其判断的依据,除既有的各种方法之外,主要是利用西周金文所显现的数百年间语言流变。具体而言,西周金文从早期到中期再到晚期,不论是句法、语词乃至篇章风格等各方面都有明显流变,利用这些流变的痕迹,结合其他固有的方法判断《雅》《颂》作品的年代,正是本书的做法。

五、《诗经》涉及许多名物,若单以文字加以说明,总觉隔膜。为方便读者,特对诗篇所涉的一些动植物及器物绘制成图画;其中器物画图,一般以考古发现为参照,以期合乎当时的实际。然而考古发现多春秋战国时之物,所以,有时不得不以这些时间较晚的器物为据。

六、笔者学力有限,虽数度注解《诗经》,然在许多问题上仍感到力不从心。敬希大雅君子,匡正其谬。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