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韻標準》的分部

二、《古韻標準》的分部

《音均表》的《古異平同入説》與《切韻表》相近,不過江永這個説法,並不針對古音。雖然他也談到古音某些入聲與陰陽聲的關係(《四聲切韻表》第20頁),如果把《音均表》對比《標準》就更清楚。《標準》裏面的分部非常複雜,並不是簡單分成十三部,而是平上去三聲都各分十三部。在《標準》裏面説到“十三部”都在前面加上“平上去”或者“三聲”,就是表明平上去聲都是各分十三部,至於入聲分八部,如:“今書三聲分十三部入聲分八部”(第4頁),又説“臨文或用古韻,當於平上去十三部入聲八部,通其所可通”(第7頁),更明顯的是:“今分平上去三聲皆十三部,入聲八部”(第4頁),也就是説依照江永四聲的説法,就是四十七部,而非十三部再加入聲八部,“十三部”只是個籠統的説法。這一點,董忠司(1948~)《江永聲韻學評述》(第339頁~340頁)早就指出江永“合計四十七部”,並説:

江慎修先生所分的上古韻部,後世學者多指爲“十三部”,此或出於與不分四聲的古韻學家比較時的方便,但因此抺煞了江氏分部的事實,實在不應該!

“後世學者”到底誰是第一個?此外《標準》怎樣組織四十七部的呢?現在試補充一下董忠司的説法。

和江永“參定”《標準》的戴震很清楚説是四十七部,他寫的《江慎修先生事略狀》(《善餘堂文集》第268~269頁):“古韻起於才老,而崑山顧氏據證尤精博。先生則謂顧氏考古之功多,審音之功淺,正顧氏分十部之疏,而分平上去三聲皆十三部,入聲八部。”不單跟江永的表達方式相同,而且更同是針對顧炎武。《音均表》所説的“審音”,帶有《廣韻》分韻的意思。這裏戴震先説分十部粗疏,接着説江永按四聲分出各部,由此可以推論戴震的“審音”,跟段玉裁的説法相似,同樣是指與《廣韻》分韻有關。

段玉裁也許就是董忠司口中所謂“不分四聲的古韻學家”,因此在《音均表》再没有在“十三部”前面加上“平上去”之類。顧炎武主張“四聲一貫”(《音學五書》第42頁),他和段玉裁同被視爲考古派的古韻學家,古韻分部各有圖表,如果比較顧炎武和段玉裁的圖表,江永把古韻分爲四十七部更爲明顯,顧炎武的《古音表》(《音學五書》第546~555頁),和段玉裁《今韻古分十七部表》(《六書音均表》第7~9頁),都是先置古韻部,顧炎武放在表格之前,而段玉裁放在表格的頂端;《標準》則以四聲分列,每部先列今音韻目,然後列“詩韻、補考、總論”等。每部所列的今音韻目,有三種方式,一是只列出韻目;一是在前面加上“分”,則表示該韻部分歸入此部;一是在前面加上小字“别收”,大致是指語音相去較遠,但據韻腳推斷而歸入。然而,顧炎武的“四聲一貫”説,並非完全否定聲調;同樣,段玉裁也認爲“古四聲不同今韻”(《六書音均表》第16頁),段玉裁還提出“古平上爲一類,去入爲一類,上與平一也,去與入一也”(《六書音均表》第16頁),這個理論可能跟《標準》的説法有關。

《標準》的卷二“上聲第一部”的“總論”説(第48頁):“凡上聲、去聲與平聲無異論者,從略。”除此之外,在上聲和去聲再没有“總論”,表面上來看,好像平上去三聲的十三部都相同。但其實不然,在“入聲第一部”的“總論”(第73頁)説:

入聲與去聲最近,《詩》多通爲韻,與上聲韻者閒有之,與平聲韻者少,以其遠而不諧也,韻雖通而入聲自如其本音。顧氏於入聲皆轉爲平、爲上、爲去,大謬,今亦不必細辨也。

意思是入聲和平聲相距很遠,不能合爲一部,因此雖然江永的分部不是陰陽入三分,但也没有把入聲歸入平聲十三部之中[11],王力所謂“江永只分古韻爲十三部,而没有分爲廿一部(連入聲)”(《漢語音韻》第175頁),似乎與江永原意有出入,其原因大約是對“平上去十三部”以及江永入聲與平聲的論述有不同的理解。無論如何,江永説“入聲與去聲最近”,跟《音均表》“去入爲一類”的説法不是很相似嗎?誠然在《標準》裏,去聲與入聲“别收”不多,“去聲第三部”,“别收”“入聲十九鐸”(第64頁);“去聲第十一部”,“别收”“入聲二沃”(第70頁);“入聲第一部”,“别收”“去聲五十候”(第72頁);“入聲第四部”,“别收”“去聲四十禡”(第76頁);“入聲第六部”,“别收”“去聲七志、去聲十六怪、去聲十八隊、去聲十九代”(第79頁)。

很多學者喜歡以《切韻表》來分析江永的古韻分部結構,這未必可取,不過也有點啓示,其中有一圖非常特别[12],就是把廢月跟真軫震質、諄準稕術相配。廢韻在《七音略》之中,全置在入聲欄内(第42、44頁),《韻鏡》也置在入聲,並在圖上標注“去聲寄此”(第34~37頁)。那麽《切韻表》的第九圖以廢月陰入相配再上真軫震質等陽入相配,這個特殊搭配是否反映江永主張古音去聲跟入聲最近的想法?無論如何,段玉裁寫《音均表》時就算没有見過《切韻表》,但《標準》“入聲第一部”的“總論”一定看過,因此《古四聲説》所謂“去入爲一類”是否受江永的影響,似乎值得重新思考。

現在再看看所謂《標準》把入聲配平上去的證據。“平聲十二部”的“總論”説(第46~47頁):

二十一侵至二十九丸九韻,詞家謂之閉口音,顧氏合爲一部。愚謂此九韻,與真至仙十四韻相似,當以音之侈弇,分爲兩部。神珙等韻分聲攝爲内轉,咸攝爲外轉,是也。南男參三等字,古音口弇呼之;若巖詹談餤甘監等字,《詩》中固不與心林欽音等字爲韻也,雖諸韻字有參互,入聲用韻復寬,若不可以韻爲界,然謂合爲一部則太無分别矣,今不從。[13]

這段“總論”有些學者視爲入聲第七、第八兩部配平上去的第十二、第十三兩部的證據[14],不過,入聲第一至第六部,在《標準》裏面没有説到其對應的平上去的分部,很明顯除了第七、第八部入聲是放在最後,可以跟平上去的第十二、第十三部對應,其他六部的次序,並不對應。退一步來説,閉口音九韻没有配對的陰聲韻,古韻學家多是把陽聲韻跟入聲韻對應起來,就算所謂“審音派”也是如此。

段玉裁對江永有關十三部跟入聲的論述,比較含糊,因此還不能算做所謂“後世學者”。抺煞江永分部的事實的,恐怕最早是夏炘(1789~1871)《詩古音表二十二部集説》,基於這本書是以圖表爲骨幹,因此爲《標準》分部編成了“婺源江氏十三部表”(第4B~7A頁),其中所列只是參照中古的韻圖把入聲和平上去十三部對應起來,不單違背了江永的原意,更把江永的分部簡單化[15]

以《標準》的第一部爲例,平上去三聲的第一部,大致跟《廣韻》以及中古韻圖相應,入聲第一部除了收跟《廣韻》平上去三聲相應的“一屋、二沃(部分)、三燭、四覺(部分)”,還“别收”了“二十三錫”以及“去聲五十候”,因此不是純粹的對應。夏炘把這一部對應平上去十三部的第十一部,下注“一部”(第6B頁),但“别收”的錫韻和候韻卻無影無蹤。現在把《標準》平上去十三部的第十一部列成圖表比較一下(第41、57、70頁):

平聲第十一部十八尤、十九侯、二十幽分十虞、分三蕭、分四宵、分五肴、分六豪(别收)上聲四十五厚
上聲第十一部四十四有、四十五厚、四十六黝分九麌、分二十九篠、分三十一巧、分二十二晧(别收)五旨、(别收)去聲五十候
去聲第十一部四十九宥、五十候、五十一幼分十遇、分三十四嘯、分三十七號(别收)三十六效、(别收)入聲二沃

如果平上去的十一部可以合作一部的話,“别收”的“四十五厚、五十候”就不須要列出來;夏炘把入聲第一部與平上去第一部對應起來(第6B頁),那麽去聲第十一部“别收”二沃也是没有意思。

江永並没有在古韻分部那裏把入聲與陰陽一起配對,王力只是依照江永《切韻表》來推斷(《漢語音韻》第152頁),無論如何《切韻表》並不是討論上古音,而且《切韻表》的配對也跟《標準》不能完全對得上,這些“後世學者”都可能誤解了江永。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