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篇

八佾篇

原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

⑴季氏:当时执掌鲁国大权的贵族季孙氏,即季平子。

⑵八佾(yì):佾,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人,《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能够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够容忍呢?”

原文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释

⑴三家:当时执掌鲁国政权的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⑵《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会唱这首诗歌。

⑶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维,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⑷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译文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歌来撤去祭品。孔子说:“《雍》上说:‘诸侯恭敬地助祭,天子静穆地主祭。’怎么能把它用在三家的庙堂里呢?”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注释

⑴林放:鲁国人。

⑵易:周到。

⑶戚:悲哀。

译文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很重要!一般的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原文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注释

⑴夷狄:泛指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

⑵诸夏:中原地区。

⑶亡:通“无”。

译文

孔子说:“偏远边地落后的蛮族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

原文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释

⑴旅:祭祀山的仪式。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境内名山大川的资格。

⑵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孔子的弟子,当时是季氏的家臣。

⑶女:通“汝”,你。

⑷救:劝阻。

译文

季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释

⑴射:射箭,在古代射箭是集会、宴饮时必有的娱乐项目。

⑵揖:作揖行礼。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倩(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素,是指脸颊与美目。绚,是指笑倩盼动的情况。

⑵绘事后素:绘事,是绘画之事。素,是缯或绢之类的丝织品,通常是白色,可以用来绘画,如后世画家所用的画纸。

⑶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

子夏问孔子:“‘笑容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是明亮啊,有这样美好的脸颊与美目,才有笑倩盼动之美。’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绢后,才能有绘画之事。”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产生在(仁义)以后呢?”孔子说:“商,你真是个对我有所启发的人,现在可以与你讨论《诗经》了。”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⑴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所建立的封国。

⑵征:证明。

⑶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所建立的封国。

⑷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原文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注释

⑴禘(dì):当时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不过由于鲁国开国君主周公的特殊地位,以后鲁国之君也能够举行这样的典礼(因此孔子不想看)。

⑵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⑶而往:以下的礼仪节目。

译文

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原文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注释

⑴说:理论、规定。

⑵示:通“视”,观看。

译文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看待天下,就如同看这里!”指着他的手掌。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注释

⑴与:参与。

译文

祭祀祖先就像祖先在世,祭神就像神存在。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原文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注释

⑴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是当时卫国有权势的人。

⑵媚:谄媚、巴结、奉承。

⑶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

⑷灶:这里指灶旁的神。

⑸天:以天喻君,一说天即理。

译文

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上天,那连祷告也没用了。”

原文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注释

⑴监:通“鉴”,借鉴。

⑵二代:指夏朝和商朝。

⑶郁郁:丰富。

⑷文:典章制度。

⑸从:遵循。

译文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原文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⑴大庙:祖宗的神庙,同“太庙”。此文指周公的庙。

⑵鄹(zōu):孔子的父亲曾经担任过鄹邑(在今山东曲阜附近)的大夫,孔子就出生在鄹邑,所以人们称他为“鄹人之子”。

译文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原文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注释

⑴皮:皮做成的箭靶子。

⑵科:等级。

译文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原文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

⑴告朔: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

⑵饩(xì)羊:祭祀用的活羊。

⑶爱:爱惜。

译文

子贡提出去掉告朔时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注释

⑴尽礼:礼数周全。

译文

孔子说:“我完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侍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谄媚呢!”

原文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

⑴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侍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心侍奉君主。”

原文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释

⑴《关雎(jū)》:它是《诗经》的第一篇。

⑵淫:放纵。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原文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注释

⑴社:指神庙中供奉的社主。

⑵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

⑶战栗:恐惧,发抖。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社主应该用什么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木,商朝用柏木,周朝用栗子木。用栗子木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原文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

⑴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

⑵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

⑶摄:兼任。

⑷树塞门:树,树立。塞门,门前发挥遮蔽作用的墙壁。

⑸反坫(diàn):厅堂上用以放置器物的土台。

译文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与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原文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注释

⑴语(yù):告诉。

⑵大(tài)师:大师是乐官名。

⑶翕(xī):形容声音一齐奏响。

⑷从(zòng):展开。

⑸纯:美好、和谐。

⑹皦(jiǎo):音节分明。

⑺绎:连续不断。

译文

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热烈;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

原文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注释

⑴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即镇守边疆的官。

⑵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⑶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⑷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

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原文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

⑴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

⑵美:就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

⑶善:就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的。

⑷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

译文

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内容却差一些。”

原文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注释

⑴宽:宽宏大度。

⑵临:参加。

译文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故事

张良拜师礼仪显

张良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他生活在秦朝末年、西汉初期。史书对他的身世交代得不是很清楚,大概可以知道他是韩国(战国时期七个强势诸侯国之一)人,祖父和父亲都是韩国的相国。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因此于公元前230年成为第一个被秦所灭的战国诸侯国。张良是韩国贵族,立志为国报仇,经过一番策划,他想刺杀秦始皇,但失败了,他本人也遭到秦王朝的逮捕。还好,张良幸运地逃脱了,躲到了下邳(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这个地方。

张良在下邳人生地不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有一天,他经过一座小桥时,遇见了一位身穿粗布短衣的老人。这位老人看到张良过来,故意把一只鞋甩到了桥下,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帮我把鞋捡起来。”

张良出身豪门贵族,虽然现在落魄了,但以前什么时候做过这些服侍人的事呢?面对老人的举动,张良一开始很愤怒,很想揍他两拳。但张良受过良好的教育,懂得礼仪,知道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他想:“这样一位老人怎么能够经得起一拳?算了吧,忍一忍,还是不要再惹事了。”于是张良跑到桥下,把老人的鞋子捡了回来。

当他把鞋子交给老人时,老人却毫不客气地把脚伸到张良面前,命令道:“替我把鞋子穿上。”张良心想:“已经忍着气下去帮他捡了上来,就服务到底吧!”他压住了心中的怒火,跪在老人面前,帮老人穿好鞋。

可是老人竟然连声“谢谢”都没有说,就笑着走了。张良十分吃惊:“世人还有这样的老人!”他望着老人离去的背影有些发呆。

老人大概走了一里多路又回来对张良说:“你是可以教诲的,将来一定有出息。在第五天天亮的时候,和我在这里见面。”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就来到了桥头。但老人已经先到了,看到张良来,他生气地说:“跟老人家约会,你却迟到,什么道理?”说完掉头就走了,还一边走一边说:“五天后早点来见面。”

过了五天,五鼓鸡鸣的时候,张良就起身前去,可是老人还是比他先到,又生气地说:“五天后,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

这第三次,张良还没等到半夜,就提前去赴约。他到了没多久,老人就来了,看张良已经在桥上,很高兴地对他说:“就应该这样。”

老人从怀里取出一本书(当时的书是用竹简编成的),交给张良说:“你以后要用心好好研读它,这样将来可以做帝王的老师的。十年之后,形势一定会有变动。十三年后,你到济北来见我。你找到谷城山下的黄石,那就是我了。”老人交代完就走了,也没有和张良约下一次见面。

面对老人的举动,张良既惊又喜。他把书拿回去,等到天亮了一看,老人给的书是传说中的《太公兵法》。他兴奋激动,如饥似渴地研读起来。这个时期的张良努力修炼自己的功力,他在等待一个大展才能的机会。

这一等就是十年。十年之后,正是秦二世统治时期,当时的暴政引发了百姓的激烈反抗。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声势浩大,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积极回应。沛公刘邦率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了他的部属。张良经常向刘邦献计献策,计策都是从老人交给他的《太公兵法》中学到的。这些计策帮了沛公的大忙,刘邦认为张良的计谋很好,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一起流传百世。刘邦当了皇帝以后,论功行赏,封张良为留侯。

张良功成名就,但是始终没有忘记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十三年之后,他跟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张良把它取回,并把这块黄石命名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他的家属把这块黄石与他葬在了一起。

评论

给张良《太公兵法》的老人,行为举止非常奇怪,张良在面对考验时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张良拜师的故事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记载。对于张良的这段奇遇,很多人都觉得很神奇,连司马迁也觉得不可思议。虽然对这个故事有不同的解读,但是从张良的身上,能看到他对老者以礼相待的美德。张良的这种美德帮助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张良拜师最终演绎成一段历史佳话。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