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
君子慎独
原文
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彼小人者,一善当前,幸人之莫我察也,则趋焉而不决。一不善当前,幸人之莫或伺也,则去之而不力。幽独之中,情伪斯出,所谓欺也。惟夫君子者,惧一善之不力,则冥冥者有堕行,一不善之不去,则涓涓者无已时。屋漏而懔如帝天,方寸而坚如金石,独知之地,慎之又慎。
译文
独处这一现象,君子与小人都会遇到。小人因为他独处,于是产生一个非分念头,累积非分念头便生出放肆之心,如此欺骗人的事就出来了。君子因为他独处,于是产生一个诚信的念头,累积诚信念头便生出谨慎之心,如此自我鞭策的功夫更周密。那些小人,面对着一件善事,庆幸别人不察觉,则为善不果决。面对着一件不善的事,庆幸别人或许不会看到,则避之不力。在一人独处的时候,性情中的虚伪一面便出来了,这就是所谓欺。只有君子,担心一件善事办得不力,则冥冥之中品行堕落,一件不善事不离去,则唯恐不良之心虽小却无停止之时。在自己的家中都觉得有上天在监督,一颗心坚如金石,身处唯有自己一人知道的境地,应谨慎又谨慎。
评点
“君子慎独”这句话,出于《礼记·中庸》:“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又见于《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即谨慎地对待无人知晓无人监督时的独处行为。这是自修自律者的最高境界,所以圣贤只要求君子去做,而不要求小人去做。
道光二十一年,进京一年后的曾氏便拜理学家唐鉴为师,研习程朱理学。这种研习,不是做学问,而是切切实实地将程朱所主张的那一套在自己身上实现。程朱的那一套实际上是圣人境界,与凡人境界有极大的差距,要脱离凡人境界进入圣人境界是很难很难的,人的本性使然及定力的欠缺,使得曾氏常常在一边研习一边又不断地犯常人之错。于是曾氏借日记来天天检查,天天反思,并将这种反思提到慎独的高度。大约就在这段时期,曾氏作《君子慎独论》,详辨君子与小人独处时的不同,说明慎独的重要。梁氏所抄录者,系出于此文。
此段有“屋漏”一词,其词义与今天不同,特为略作点说明。“屋漏”出于《诗·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古人把居室内的西北角设置小帐的地方称为屋漏,故而屋漏即私室的代称。诗句的意思是说,即便在自己家里,也不做有愧于心的事。
原才
原文
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心之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讐所从来久矣。
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谢曰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一有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译文
风俗的厚与薄源于哪里呢?源于一二人的向往而已。天地生育民众,平庸弱小的所在皆是,有一二贤能而且有智慧的,则众人以他为领袖而听他的命令;特别智慧的,则领导的人更多。这一二人的心向往义,则众人与他一道赴向义;这一二人的心向往利,则众人与他一道赴向利。众人的这种趋向,便是形势的所指,虽有大的力量也没有谁敢不顺从,故而说干扰万物的莫厉害过风。风俗对于人心而言,从微小开始,而到后来则是不可抵御的。
先王治理天下,使那些贤能的人都处于重要地位,他对于民众的影响也靠的是道义,故而道德一致习俗相同。治世的教化既衰,所被认为的那种一二人不完全在位,另外一些人的心之所向,势不能不依靠口说而以声气传播。至于民众,势不能不听从命令而形成习气时尚。于是党徒兴起,而一个时期的人才便涌现出了。有以仁义为倡导的,他的党徒也便为仁义死而不顾;有以功利为倡导的,他的党徒也便为功利死而不回头。如同水向湿润的地方流去,火靠近干燥之处,无一不得到应验,这种现象由来已久了。
现在有些处于重要地位的君子,常说天下无才。他自己处在高位,不能够做到以自己的向往来转移习俗陶铸世人,而反过来说无才,说他不诬行吗?十户人家的小地方,如有好义之士,他的智慧足以驱动十人的,就必定能选出十人中的优秀者而使他成才。他的智慧足以驱动百人的,就必能选出百人中的优秀者而使他成才。由此看来,转移习俗而陶铸世人,并不是只有处高位者才要这样做,凡有品衔的人,都在这点上有责任。君主得到我的学说而信从,则将谨慎选择与之共上位的人。士大夫得到我的学说而信从,则将小心翼翼地对待他的心的所向往,担心稍有不当而败坏风俗残害人才。依照所说的去做,数十年之后,收取成效的可能性会有万分之一吗?这不是我所能预料的了。
评点
梁氏所抄录的,是曾氏写于道光二十六年的文章《原才》。原,即考察原由之意。韩愈有两篇著名的文章:《原道》《原毁》,其中的“原”即此意。由此可知,《原才》是一篇探讨人才的论文。梁启超很欣赏这篇文章。他为这段抄录写了两处按语。一处按在“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句后:“‘势不能不’四字,极见得到。此深于社会学者之言也。”一处按在最后:“此篇公之少作也,深明社会变迁之原理。我国数千年来不多见之名文也。公于穷时达时,皆能以心力转移风气,可谓不负其言矣。”梁氏说是“少作”,其实曾氏写此文时已三十六岁,不再年少;官居从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也不能称“穷”。梁氏之所以这样说,皆因曾氏后来功业极盛、文章大显之故。
曾氏一生,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他的知人。其事业上的成功,得益于此甚多。这篇《原才》,应是探索曾氏人才观的重要文章。这篇文章透露出两个重要信息。一是人才要靠在位者影响与识拔。曾氏对身处高位既不能以己之榜样去影响人才,又不能以己之有利条件去识拔人才的人,表示很大的厌恶感。二是认为世之风俗取决于一二人的导向。这固然说明曾氏的英雄史观,也可看出,曾氏即便在做翰林院闲官时,也隐然以“一二人”为自励自许。这两点在曾氏日后的发皇时期,借助于广阔的军政平台,得到充分的展布与发扬。
规僚友之过
原文
先王之道不明,士大夫相与为一切苟且之行,往往陷于大戾,而僚友无出片言相质确者,而其人自视恬然,可幸无过。且以仲尼之贤,犹待学《易》以寡过,而今曰无过,欺人乎?自欺乎?自知有过,而因一时之失,展转盖藏,至蹈滔天之奸而不悔。斯则小人之不可近者已。为人友而隐忍和同,长人之恶,是又谐臣媚子之亚也。
译文
前代圣王的道义不明朗,士大夫互相参与所有的苟且之行,往往陷于大的错谬而同僚朋友并没有半句话的指摘,于是本人自我感觉怡然,庆幸自己无过。以孔子的贤德,尚且要依靠学习《易经》以减少过错,而今天有人说自己毫无过错,这是欺骗别人呢?还是欺骗自己呢?自知有过错,却因袒护一时的失误,而想方设法掩盖藏匿,以至于犯下滔天大罪而不后悔。这就是小人的不可亲近的原因。身为别人的朋友,却隐瞒容忍别人的过失,而与他和气相处,增长他的错误,这是仅次于专事调和与谄媚的臣与子一类人。
评点
这是曾氏所作的文章《召诲》中的一段话。召者,召集也;诲者,教诲也。召诲,即请求别人给自己以教诲之意,犹如君王之下诏求言。曾氏既决心躬行程朱之学,则务必洗心革面改过自新,除自我检讨外,召集友朋教诲便是必不可少之一途。这段话写的便是对于此事的认识。附带抄一段写于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三日的日记,借以见曾氏对朋友之诲的态度:“岱云言余第一要戒慢字,谓我无处不着怠慢之气,真切中膏肓也。又言予于朋友,每相恃过深,不知量而后入,随处不留分寸,卒至小者龃龉,大者凶隙,不可不慎。又言我处事不患不精明,患太刻薄,须步步留心。此三言者皆药石也。”
立志及刻苦与坚毅
原文
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
译文
为学贵在起初要有决定不移的志向,中途要有勇猛精进的心态,最后还要有坚贞永固的定力。
评点
湘军将领李元度,举人出身,博学能文,尤擅对联,少时便有“神对”之称。李元度为曾氏部属多年,后自领一军,虽长年征战,却不忘名山事业。积三年之功编著《国朝先正事略》,叙述有清一代各个领域中的著名人物达一千一百零八人之多。同治八年三月,曾氏为此书作序。序文结尾处,引康熙皇帝的三句话,即梁氏所抄者来称赞李。
康熙的这三句话,意在指出为学应当立志、刻苦与坚毅。实际上不止在为学上,做任何事都应当如此。
骤为遽成与一览易尽
原文
凡物之骤为之而遽成焉者,其器小也;物之一览而易尽者,其中无有也。
译文
凡物品骤然去做而很快就成形的,它的器具一定是小的;凡物品一看就很容易看得清楚明白的,它中间一定没有什么内容。
评点
容易做成的事,一定不是大事,容易弄明白的事理,也一定不是复杂的事理。这是常识。这个常识启示我们,不要贪巧,不要图便利,真正的成就皆从艰难困苦中来。曾氏以此作为开篇,来写他的《送郭筠仙南归序》。郭筠仙即郭嵩焘。郭在道光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两试礼部告罢后,于二十五年四月南下回湘,曾氏写此文为他送行。郭资质聪颖,却科场不顺,心情自然抑郁,曾氏以大器晚成为勉。果然,道光二十七年,郭高中二甲,又点翰林,其时亦不过三十岁。
德不苟成业不苟名
原文
君子赴势甚钝,取道甚迂,德不苟成,业不苟名,艰难错迕,迟久而后进,铢而积,寸而累,及其成熟,则圣人之徒也。
译文
君子在跟上形势这点上很迟钝,所采取的方式很迂拙,道德上不随便成立,事业上不随便出名,遭受艰难曲折不顺心,长久之后才有进展。一铢一钱地堆积,一尺一寸地叠累,到他成熟的时候,则成为圣人的门徒了。
评点
这段话亦出于《送郭筠仙南归序》,所表达的意思也承上文而来。经过艰难困苦、日积月累的过程而造就者,可厕身于圣人之门。曾氏一向倡导拙诚,此文的意旨也在拙诚二字上。
安而思危乐而不荒
原文
贤达之起,其初类有非常之撼顿,颠蹶战兢,仅而得全。疢疾生其德术,荼蘖坚其筋骨,是故安而思危,乐而不荒。
译文
贤能通达之人的兴起,他的初期大致有着非同一般的困顿,颠簸挫折战战兢兢,才仅仅得以保全。德行权术在灾患中练就,筋骨体力在苦难中坚强,所以能在安逸时想到危险,欢乐时不荒废时光。
评点
此段出自《陈岱云母寿宴席诗序》。陈岱云,湖南茶陵人,曾氏同年,同官翰林。陈虽出身清华,然命运并不佳。在翰苑任职期间,他没有放过差,经济上一直不宽裕。儿子远济出生甫一月,妻子便得病去世。道光二十四年,陈放江西吉安知府,后调广信知府,再调安徽池州知府。咸丰三年,太平军攻池州府,城破,陈岱云自缢而死。
道光二十六年,陈在广信知府任上为母庆寿,僚属朋友纷纷献诗。陈将这些寿诗汇集成册,请曾氏为之序。因陈在京期间颇多坎坷,而今仕途顺畅,故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之意为勉。不料,陈命多舛,终未成贤达。
求人与不求人
原文
古君子多涂,未有不自不干人始者也。小人亦多途,未有不自干人始者也。
译文
古时的君子出仕有多种途径,没有自求人而开始的。小人的出仕也有多种途径,没有不自求人而开始的。
评点
古人云君子慎出处,即告诫人们须以正当清白的方式获得官位。古时以求官为耻,今日此风愈演愈烈,不仅求官,而且跑官、买官。官位既是买来的,做官后又怎能不贪污受贿呢?
俭约可不求人
原文
能俭约者不求人。
译文
能够俭朴简约的人可以不求人。
评点
人以无求而品高。怎样才能无求,曾氏为读者指出一途:俭约。
不自暇逸
原文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其过如驷,其去如矢,虽有大智神勇,莫可谁何。光阴之迁流如此,其可畏也,人固可自暇逸哉?
译文
天缺可补,海阔可填,南山可搬移,唯有光阴逝去不可再追回来。光阴的经过如同四匹马拉的车子一样奔驰,它的离去如同射出的箭一样迅疾,即使有大智神勇也无可奈何。光阴的如此流逝,真令人畏惧,人怎能自我虚度呢?
评点
曾氏同邑好友朱尧阶,在其父七十大寿时,曾请曾氏为父寿作序。曾氏答应了,但一拖就是三年。三年后再作,便有《朱玉声先生七十三寿序》一文。这段话即出于此文中。曾氏对于自己无所事事地便过去了三年而深有感叹,继而感到恐惧。志士惜阴,古今同慨。
所习之重要
原文
人固视乎所习。朝有媕婀之老,则群下相习于诡随。家有骨鲠之长,则子弟相习于矩矱。倡而为风,效而成俗,匪一身之为利害也。
译文
看一个人,要看他所受的染习。朝廷中有善于逢迎的老臣,则下面的官员习惯于无原则地跟随附和。家庭中有正派敢言的家长,则子弟习惯于遵守规矩。有人倡导则为风气,众相效法则成习俗,这些就不是一个人的为利与为害了。
评点
曾氏同年陈仲鸾的父母七十大寿,乡亲友朋纷纷以诗文为之庆寿。陈为人戆直伉爽,官场中所少见。陈的这种性格,系从小受其父母的影响而形成。此事再一次验证“性相近,习相远”的道理。曾氏在其所作的《陈仲鸾同年之父母七十寿序》中,由此发挥“视乎所习”的观点。常言说“性格即命运”。性格有先天部分,也有后天部分,后天部分多由染习所决定,故而好的习性是可以给人带来命运之收获的。
导向之重要
原文
天之生斯人也,上智者不常,下愚者亦不常,扰扰万众,大率皆中材耳。中材者,导之东而东,导之西而西,习于善而善,习于恶而恶。其始瞳焉无所知识,未几而骋耆欲逐众好,渐长渐惯而成自然。由一二人以达于通都,渐流渐广,而成风俗。风之为物,控之若无有,之若易靡,及其既成,发大木,拔大屋,一动而万里应,穷天人之力,而莫之能御。
译文
上天所孕育的人类,特别智慧的不常见,特别愚蠢的不常见,芸芸众生,大致都只是中等才智罢了。中等才智的,引导向东则东,引导向西则西,学习为善则为善,学习为恶则为恶。初始时懵懵懂懂没有什么知识,未过多久便放纵嗜欲追逐众多的爱好,慢慢长大慢慢习惯而成为自然。由一二个在大都市里发达的人提倡导引,渐渐地向四面八方广阔的地方流传,于是成为风俗。风作为一个物体,抓它像是没有,压它像是容易披靡,到了它成气候时,则拔起大树,吹倒大屋,一旦发作则万里回应,穷尽天人之力量,而不能抵御。
评点
咸丰十年,胡林翼以私产在家乡湖南益阳建箴言书院,请曾氏为文记述此事。这段话即出于此文。由普通人到人才,这中间的关键在教育,最好的教育场所便是学校。孔子最早办学校招收弟子,并亲自教授,又制定出一整套教材,所以孔子成了万世师表,成了中华民族最受尊敬的人。胡氏父子为官而重视教育,这是曾氏所深为嘉许的。曾氏一向看重领袖人物对社会风尚所起的作用,常常以“一二人”如何如何来表明这个观点。此文中的“一二人”,除开他之外,大概也包括胡林翼在内。
不敢造次忘艰苦
原文
安乐之时,不复好闻危苦之言,人情大抵然欤!君子之存心也,不敢造次忘艰苦之境,尤不敢狃于所习,自谓无虞。
译文
安乐的时候,不想再听危难痛苦时的话,人的性情大抵都这样啊!君子的用心,是不敢轻率忘记艰苦时的境况,尤其不敢沉溺于过去的成功经历中,自己觉得再无忧虑。
评点
同治三年十月,曾氏上奏朝廷,请在南京城里分别建陆师昭忠祠与水师昭忠祠。同治六年,曾氏为陆师昭宗祠作文,以记述吉字营战事。同治八年,曾氏又为水师昭忠祠作文,以记述水师战事。这段话系出于《金陵楚军水师昭忠祠记》。所谓昭忠祠,即祭奠死难将士的祠堂。祭奠亡灵,固然是纪念往者,但更重在警示生者。故而曾氏要在东南大定五年之后,再说些安乐时人们所不想听的话,要特别告诫今人不可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要“因时适变,不相沿袭”。
克己爱人去伪崇拙
原文
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世之乱也,上下纵于亡等之欲,奸伪相吞,变诈相角,自图其安而予人以至危,畏难避害,曾不肯捐丝粟之力以拯天下。得忠诚者起而矫之,克己而爱人,去伪而崇拙,躬履诸艰,而不责人以同患,浩然捐生,如远游之还乡,而无所顾悸。由是众人效其所为,亦皆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呜呼!吾乡数君子所以鼓舞群伦,历九载而戡大乱,非拙且诚者之效欤?
译文
君子为人的原则,莫大过以忠诚作为天下的倡导。世道混乱时,上下皆放纵于亡身之欲,彼此以奸伪相吞食,以变诈相角斗,谋求自己的安逸,而将最大的危险留给别人,畏惧艰苦躲避祸害,竟不愿意捐丝毫之力来拯救天下。有忠诚者崛起,改变这个状况,克己而仁爱别人,去掉虚伪而推崇朴拙,亲身经历各种艰苦,而不要求别人与自己共患难,浩然捐献生命,如同远游之人的回乡,而毫无顾惜与害怕。于是,众人学他们的样,也以苟活为羞愧,以躲避事端为可耻。啊!我的家乡几位君子之所以能激励众人,经历九年战争而戡定大乱,难道不是拙而且诚的效应吗?
评点
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国内战争中,曾氏的家乡湘乡县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县邑。湘军的雏形——千人大团,便是来自湘乡的团勇,湘乡先后有十余万人参加过湘军。三河之役死的六千人都是湘乡人,攻打南京城的吉字营也都是湘乡人。因此,湘乡也崛起了一大批军政要人。除曾氏兄弟外,还有罗泽南、王錱、李续宾、李续宜、蒋益澧、杨昌浚、刘松山、刘锦堂、陈湜、刘蓉、刘岳昭等等,都是当时的著名人物。湘乡的昭忠祠,也相应地成了湖南最大最有名的祭奠湘军的祠堂。梁氏所抄录的这段话,便出于曾氏所作的《湘乡昭宗祠记》。曾氏在这篇文章中指出,湘乡这批士人,是以自身的忠诚节烈为邑人榜样,凭着这种精神力量来号召、团结、鼓舞全体湘乡人的。曾氏认为,此种精神,就是他常说的拙诚。拙,指方式朴拙;诚,指心思忠诚。曾氏将拙诚视为应对天下至艰至难的法宝。
气节与养士厚薄无关
原文
世多疑明代诛锄搢绅而怪后来气节之盛,以为养士实厚使然。余谓气节者,亦一二贤者倡之,渐乃成为风会,不尽关国家养士之厚薄也。
译文
世人多怀疑明代打击压抑官员,从而奇怪后来士人气节的旺盛,以为是供养士人厚实的结果。我认为气节这一点,也是一二贤德者倡导,逐渐成为风气,不完全与国家养士的厚薄相关。
评点
曾氏有一篇不足三百字的短文,名曰《书周忠介公手札后》。这段话即出于此文。周忠介公即周顺昌,明末江苏吴县人,曾做过吏部主事。此人性格耿介刚直,因得罪魏忠贤而下狱,受酷刑死。同时受捕的还有五个人,后都被杀。门生潘祖荫以周顺昌被捕时的手札出示曾氏,曾氏读后,认为周可与之前的杨继慎、之后的史可法并称为晚明三仁,并由此发了一通气节与养士厚薄有无关系的议论。
明代散文家张溥有一篇题为《五人墓碑记》的著名文章,其中也涉及这个问题:“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张溥并没有在文章中回答自己所提的问题,曾氏代他回答了,即贤者倡导渐成风会的缘故。
亲历艰苦食之弥安
原文
凡菜茹手植而手撷者,其味弥甘。凡物亲历艰苦而得者,食之弥安也。
译文
凡菜蔬亲手种又亲手摘的,它的味道特别甜美。凡物品是从亲历艰苦而获得的,吃时心里特别安宁。
评点
曾氏晚年,曾为他的祖父母、父母写了两篇墓表,分别为《大界墓表》《台洲墓表》。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用于叙述较为重大的事件,著名的有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墓表,系叙述墓主生前行状的文章。这段话出于《大界墓表》,是曾氏转述其祖父生前之语。曾氏的祖父早年较为放荡,中年后折节向善,倾心操持家业,打下耕读之家的坚实基础;又热心公益,为邻里排难解纷。曾氏一生以祖父为精神偶像,其治家观念多半来源于祖父日常的所作所为。直到晚年,他还常常回忆祖父、父亲日落前亲摘蔬菜佐餐以教导子孙,又时时刻刻不忘教育家人勤劳。同治十年给二子留下四条遗嘱,其四则为“习劳则神钦”,告诫后人“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这就是所谓“食之弥安也”。
不必一一求有济
原文
道微俗薄,举世方尚中庸之说,闻激烈之行,则訾其过中,或以罔济尼之。其果不济,则大快奸者之口。夫忠臣孝子,岂必一一求有济哉?势穷计迫,义不返顾,效死而已矣。其济,天也;不济,于吾心无憾焉耳。
译文
道德式微风俗浇薄,举世正推尚中庸之说,一听说有激烈行为,则指责这种行为不符合中庸,或者以于事不济来阻止。到时果然不济,则奸猾之徒大为快乐。对忠臣孝子来说,哪里想求得每一件事都有济呢?形势急迫,义无反顾,效法前人一死而已。于事有济,这是天意;于事无济,则我的心里没有遗憾罢了。
评点
这是曾氏早期思想的一段袒露,却借表彰一个妇人而发出。前面提到曾氏好友陈岱云命运多舛,生子甫一月而妻子去世。去世的陈妻便是曾氏所要表彰的易安人。
易安人在丈夫久病未逾、万般无奈之时,曾割臂和药以进。不久,陈病逾而易安人患疾,数月后以虚弱之身生子,遂造成子生甫一月而去世的悲剧。刲臂疗亲,书籍上虽有记载,但现实中毕竟罕见。想不到好友之妻竟然是如此烈性女子,曾氏为之感动不已。在为易安人撰写墓志铭时,他叹息说“陈氏累世赖以不坠者,独此人耳,而有他乎”,接下来,便发了这样一通议论。易安人此举,非常人所能做到,属“激烈之行”;又不一定于治病有济,属“罔济”一类。世人多不赞成,但曾氏却大为称赞。他所称赞的,其实是为义而不返顾的果决之心。曾氏的这种理念,在八年后他出任湖南团练大臣时,得到一段时期的痛快实施。他甚至矫枉过正而不顾,甚至身得残忍之名而不辞。曾氏的“激烈之行”实施五年之后,终于因障碍重重而有所醒悟有所改变。这自然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