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之“更上一层楼”:看得远,更要看得开

王之涣之“更上一层楼”:看得远,更要看得开

【成语】更上一层楼

【释义】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再提高一步。

【出处】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是公认的中国四大美女,能顶上这个桂冠,不是因为她们真的在美色上天下无敌了,主要还是因为她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她们受到了文人的关注。这就像传说中的中国四大名楼一样,不是因为蓬莱阁、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这四座楼阁,在建筑上多么巍峨雄伟,而是因为它们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歌咏的对象,它们的名气更多的是沾了文气的光。

还有一座楼阁,有时也被人们归入中国四大名楼之列,它就是山西永济的鹳雀楼。此楼沾了谁的光,恐怕连小孩子都能答出来——谁不会背那首著名的唐诗《登鹳雀楼》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如果王之涣生前没有去登鹳雀楼,或者登了楼却没有写《登鹳雀楼》这首诗,那现在知道鹳雀楼的人恐怕少之又少了吧?因为此楼建于北周时期,至元代毁于战争,明代之后连遗址都看不到了(现在能看到的那座鹳雀楼是1997年重建的)。

所以说,是唐朝诗人王之涣成就了鹳雀楼的千年美名。

鹳雀楼,因一种名为鹳雀的水鸟停于其上而得名。之所以有水鸟出没,是因为鹳雀楼位于蒲城以西的黄河东岸。

鹳雀楼共有三层,到了唐代,经常会有诗人登楼赋诗。这话是北宋大学者沈括说的:“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

李益大约要比王之涣小四十岁,畅当则是中唐诗人,所以说,他俩写鹳雀楼要比王之涣晚多了。

李益的那首诗是:

鹳雀楼西百尺墙,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随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

风烟并在思归处,远目非春亦自伤。

畅当的是: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两人的诗都有相当的水平,李益写出登高而望的苍茫感和惆怅情绪,由怀古而思乡,畅当写出了居高临下、一览无余的感觉,清高而奔放。

而两诗与王之涣的相比就少了那样一份胸怀和气势,少了那种煌煌大唐的气象。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得高,看得远,真的是那么容易的事吗?

王之涣,出身于名门望族,少时结交的也多是豪门子弟,他们整日一起或舞剑,或悲歌,或纵酒,或打猎。王之涣成年后立志读书作文,一年后,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子,他一有诗作问世就会有乐工拿去配曲,供歌女演唱。

一次,王之涣与好友王昌龄、高适在长安的一家酒楼相聚,喝酒时,有歌女过来唱曲儿。几人出主意说:这几个歌女不认得咱们几个,等会听她们唱,谁的诗被唱的次数最多,谁就是诗界老大!

然后歌女开始唱。第一个歌女唱的是王昌龄的一首绝句,王昌龄很是得意;第二个歌女唱的是高适的一首绝句,高适也微笑着点点头;第三个歌女唱的又是王昌龄的绝句,王昌龄就有点飘了;第四个登场的歌女最漂亮,也是唱功最棒的,三位诗人都希望她能选唱自己的诗。在静静的等待中,那位大美女开口唱了: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接着又唱了一首,也是王之涣的。歌罢,王之涣笑望着王昌龄和高适两人,眼光里的意思是:结果还用问吗?

王昌龄和高适只有向王之涣拱手认输的份儿了。

这毕竟是一个传说,再说一篇诗作的优劣,不可一概而论的,所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无论是创作水平还是欣赏水平,要想不断提升,都需要“更上一层楼”的实践和见识的。

王之涣创作的绝大多数诗歌都遗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遗憾。不仅诗作,就连他的生平,史书记载的也少之又少:生于唐睿宗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成名后不屑科考,当过冀州衡水主簿,但因才高气傲,为官场所不容,很快辞官,之后居家十五年(此间写了《登鹳雀楼》),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补文安县尉,当年死于官舍。

但王之涣凭仅存的六首诗歌,就让自己成为唐朝诗空上一颗闪耀的明星,这要是没有相当的实力,那是绝对办不到的。

诗人卡片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少有侠气,性格豪放。擅写绝句,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现仅存诗6首,其《登鹳雀楼》《凉州词》脍炙人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