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玉真公主堂上坐客 安氏大燕阶下囚徒

第四章
玉真公主堂上坐客
安氏大燕阶下囚徒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真可谓妇孺皆知,耳熟能详。有“诗佛”之称的盛唐大诗人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王维不但诗写得好,而且工书善画,精熟音律,头上还戴着一顶“状元”的桂冠。

王维(701~761),字摩诘,河东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人。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和山水画家之一。少年时随父宦居汾阳(其父是汾州司马)。少年王维多才多艺,书画俱佳,尤其擅长音乐,弹得一手好琵琶。15岁的时候,王维离家南下,游历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在唐朝,王公贵族喜好附庸风雅,延揽文士艺人。才貌双全的王维得以出入侯门,常从岐王、宁王等宴游,赋诗弹琴以助雅兴。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仅20岁的王维高中状元。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的这首诗不是一首爱情诗。这首诗的题目叫《近试上张水部》,就是在临近考试之前呈进给张水部的。张水部就是张籍,不仅诗写得好,而且官居水部员外郎。更重要的是张籍与韩愈、白居易、元稹等大诗人、朝廷政要相友善。朱庆馀是想通过张籍的介绍继而得到韩愈等人的推荐。

在唐朝,别说考状元,就是考个进士,那也是“难于上青天”。一是因为录取率太低。据可考历史记载,唐朝近三百年,进士开科264次,录取进士不足七千人,平均每科仅录取进士二十余人。初唐时期,每科录取仅数人。到了盛唐,每科录取进士也只有二三十人。整个大唐朝的进士还没有我们今天一所大学的学生多。二是要有政要权贵的举荐。唐朝士子应试前,要将自己的诗文送呈名士权要,以求得赏识,这叫“行卷”。为免“贵人多忘事”,考前还要再次呈送,又叫“温卷”。名士权要们看中了就给主考官打招呼,这叫“公荐”,虽然难免情贿,但表面上却是堂堂正正的为国求贤。后面的考试貌似严肃认真,但主考官也要优先考虑权势者的举荐之人,有时甚至还要按照举荐者身份的高低来排列考生的录取顺序。如此说来,你书读得再熟、诗写得再好,如果没有权势者的举荐也是枉然。考生们拼的不是真才实学,而是举荐者的权势地位。

据《唐摭言》记载,中唐著名诗人杜牧就差一点连进士都没考上。唐文宗大和二年(828),礼部侍郎崔郾知东都洛阳贡举。就在三署公卿于长乐传舍为他送行的时候,太学博士吴武陵也骑着一头毛驴来了。把崔侍郎拉到一边说:侍郎众望所归为国家选拔人才,我自然不敢有贤不荐。这是杜牧写的《阿房宫赋》。崔郾朗诵一遍,深为杜牧的才情折服。吴博士便要求崔侍郎擢杜牧为状元。崔侍郎说状元已经有人,前三名都已内定。吴博士有些生气,便说:无论如何也要保证杜牧取在五名以前,说完拂袖而去。崔侍郎回到酒桌上,大家问他吴博士来干什么。他说要放杜牧第五名。席间有人提醒杜牧确有文才,只是有些不拘小节。而崔侍郎却回答道:我已答应了吴博士,杜牧就是个杀猪卖酒的也不能改变了。杜牧23岁作《阿房宫赋》,诗有“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要不是吴武陵倚老卖老,差一点就要珠湮浮土。而这一科的状元韦筹也确实史上无名。

王维这一科共录取进士38人。吏部员外郎员嘉静为主考官。据《王维年谱》考证,王维15岁离家赴长安,过骊山即有诗《过秦皇墓》。17岁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每逢佳节倍思亲”佳句。唐玄宗开元七年(719),18岁的王维即夺得京兆府解元(府试第一名)的好成绩。京兆府解元非同一般,凡是京兆府贡送的举子十有七八都能登科,而头名解元自不待说,有唐一朝三百年落第者只有9人。王维想,在来年的部试中得中进士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但是,开元八年(720)二月,王维却在部试中意外落第,成为京兆府屈指可数的几名落第解元之一。以王维的才气,以京兆府解元的身份,不说高中状元,考中进士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意外的落榜使王维认识到,根本原因是自己的“靠山”不硬。

开元九年(721),20岁的王维再次应举。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载,这一回王维谨记前车之鉴,当他闻传玉真公主已荐举士子张九皋为京兆府解元时,立即请求岐王李范引荐拜谒权倾一时的玉真公主。岐王李范是玄宗皇帝的异母弟,而玉真公主则是玄宗皇帝的同母小妹。在玄宗朝,玉真公主地位至尊。除了皇上,她的话一句能顶一万句。岐王便要求王维准备好十篇诗作和琵琶曲目,换上华丽的伎人演出服装,一同来到玉真公主府上。聪明的王维并不急于献诗,更没有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准确把握玉真公主的嗜好,先为玉真公主搞了一个琵琶独奏专场。据说,王维为玉真公主弹奏的曲子名为《郁轮袍》,那悲凄哀切的曲调,令闻者无不耸容。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就在玉真公主身心俱悦的时候,岐王不失时机地向她介绍,说这个风流倜傥的小伙子不仅仅只是琴弹得好,诗写得更好。王维这才趁机献上诗作。当然,他献的诗作既有“红豆生南国”和“空山新雨后”这样的干货,也不乏满纸媚气的逢迎之作,如《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查。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把玉真公主的修道生活吹得天花乱坠。这两招都实实在在地挠到了玉真公主的痒处。玉真公主当即让王维更衣,赐坐来客的首席。又问岐王:这样的人才,怎么不参加考试呀?岐王要的就是这句话,当即答道:听说公主已举荐张九皋为京兆府的解元了,所以他不打算参加考试。玉真公主当即表态:“子诚取,当为子力致焉。”就这样,岐王和王维两人一唱一和,演了一出双簧好戏,哄得玉真公主云里雾里。事后玉真公主果然把主考官员嘉静召来府上,让官婢传话,荐王维为状元。员嘉静自然是惟命是从。

本来这一科的状元是张九龄的弟弟名士张九皋,结果被王维半路杀出,夺走了状元桂冠。

张九龄是武周长安二年(702)状元。开元二十一年(733)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玄宗朝的宰相。开元九年(721),张九龄虽然只是一个中书舍人内供奉,但深得宰相张说的倚重。他弟弟张九皋被定为状元,除了文才出众外,肯定也是因为有这么一座过硬的“靠山”。只是,再过硬的靠山碰到玉真公主也就成了太阳底下的冰山。

根据《登科记考》的记载,张九皋早在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即以明经登第。那时王维才八岁。可见,王维与张九皋争状元并不存在。但王维能够高中榜首,得到了王公贵族的鼎力相助是毫无疑问的。当然,以王维的才气,得中状元也是当之无愧的。但如果他不行“干谒”之事,不得权贵保荐,能不能高中状元就很难说了。诗仙李白与王维同年出生,才情更胜王维一筹,别说状元,连个进士都考不上。这只能说明唐朝科场的荐举并不是“唯贤”,而是彻头彻尾的“唯亲”。

通卷图(图片来源:风飘石)

王维状元及第,初授太乐丞,也算是人尽其才。但不久即因手下伶人演黄狮子舞而贬济州(治今山东省东阿县)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735)得宰相张九龄提携,诏入京师为右拾遗。开元二十五年(737)擢监察御史。开元二十八(740)年迁殿中侍御史。天宝元年(742)转左补阙。后历任侍御史、库部郎中、吏部郎中。天宝十四年(755),五十五岁的王维转任给事中。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唐,“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六月潼关失守,玄宗皇帝圣驾西移入川。王维被掳,成为安禄山大燕国的阶下囚。

安禄山洗劫宫廷后,下令把唐王朝的文武百官、嫔妃、乐工等押到洛阳。王维“服药取痢,伪称瘖疾”“勺饮不入者一旬,秽溺不离者十日”。但安禄山久仰王维才名,将他关押在普施寺的经藏院里,“白刃临者四至,赤棒守者五人”,强迫他出任大燕国的给事中。一天,安禄山在凝碧池上大宴群臣,唐廷的乐工、舞姬被迫为之奏乐歌舞。一个叫雷海清的乐师悲愤难抑,把手中的乐器摔得粉碎,朝着西面磕头恸哭,当即被安禄山的手下杀害。王维听说了这件事后,心里十分难过,偷偷地写了这样一首诗: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正是这首诗救了王维的命。唐军收复两京后,将出任过大燕伪职的官员划为三等按程度定罪。就是因为这首诗,唐肃宗不但没有追究王维的罪错,还封他为太子中允。乾元年间,屡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

王维曾以诗解救民女。传说宁王曾掳掠民女为宠,其夫以卖烧饼为生。宴饮宾客时不但让新宠侍奉左右,还要招来其夫。夫妻相见,民女泪流满面。满堂宾客肃然。王维心里不平,献《息夫人》相谏: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王维借楚王灭息国霸占息夫人的典故讽喻宁王。满座宾客连称好诗。宁王也醒悟到强扭的瓜不甜,十分惭愧,便当众让卖烧饼的领走妻子,破镜重圆。

王维一生参禅悟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尤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诗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全唐诗》存其诗作102首。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工草隶,擅山水人物。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以代表作《辋川图》最负盛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