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印第安谱系——土著文明与外来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第一章 印第安谱系——土著文明与外来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引言

历史发展的脚步已经印证,美国这个世界性的“大熔炉”汇聚了世界文坛中最多样性的文学作品,最多维化的文化背景和流变发展,以及林林总总形态各异的文学作品风格。与此同时,文学发展的脚步也已经印证,“文学作品并不超越,它们受时代和地点的滋养,它们不是在真空中,而是从共同的语言和信仰的社会库存中提炼形象和意境。而且,当作品的语言与意境达到一定张力时便出现一种突出的品质。”纵观美国多元性、多维化的文学发展历程,印第安谱系是这一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维,也是成全美国文学独立发展的“突出的品质”之一。当我们站在多元化、多维度的角度上重新梳理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独立发展之路时,印第安谱系这一独特的维度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更为广阔的研究视角,我们的研究视野也随之扩大,于是“美国文学”发展中的另一个纯美世界徐徐展现在我们面前,而这个维度的文学世界,不管是其源起还是其发展,处处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美与真。

印第安人是北美大陆最早的居民,在白人入住之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在哥伦布1492年踏足这片新大陆之前,他们已经在此繁衍生息了两万五千年左右。散居在美洲大陆各地的印第安人归属于不同的部落,他们在各自的生存斗争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口头文学。“在没有‘文字’的口语社会中,文学是指任何值得反复吟唱,最终能被广泛记忆和流传的语言。”印第安人的这些口头文学世代相传,反复吟诵,在白人的英语文学统治北美大陆之前一直处于主流地位。但是在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美国文学史叙事,几乎都从1492年或1607年前后开始;前者是葡萄牙航海家哥伦布首次踏足美洲大陆的时间,后者是1607年首批英国移民横渡大西洋到达现今美国弗吉尼亚一带、并在那里建立起第一个永久性殖民点的年份。”而这之前的土著文学直接就被排除在文学史之外,一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地位。

不过,印第安裔作家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文学和传统,即便受到来自白人主流社会的重重压迫,他们仍然在努力为自己发声。他们一方面通过口口相传,保留并发展了传统口头文学;同时“随着白人对印第安土地的侵占和随后印第安子女在白人开办的学校里接受教育,美国印第安土著作家也随之产生”。印第安人学会了用外来文字传承他们的传统口头文学,并且创造出具有印第安特点的文学作品。印第安文学从传统意义上的口头文学进入了一个用外来语创作的新的发展时期。到了20世纪,印第安小说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涌现出大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诸如,莫宁·达夫(Mourning Dove,1884-1936)、约翰·马修斯(John Mathews,1894-1979)、麦克尼克尔(McNickle,1904-1977)等。1968年,印第安小说家司各特·莫马迪(Scott Momaday,1934- )的小说《黎明之屋》(House Made ofDawn,1968,又译《日诞之地》)出版发行,并于翌年荣获普利策奖。这部小说的成功成为印第安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掀起了一场“新”印第安文学复兴运动。

于是,印第安文学的发展再也不能被忽视,再也无法被刻意排除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之外。印第安文学理所当然应该被列入美国文学的概念范畴当中。1988年,埃默里·埃利奥特(Emory Elliott)主编的《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问世,作为权威的美国文学史著作,该书首次肯定了印第安文学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并且将“土著人的声音”作为整本书的发轫章节。主编埃利奥特在总序中的第一句话就摆正了印第安文学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当人类第一次在这块后来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上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时候,这个国家就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学史。”此后陆续出版的《剑桥美国文学史》《诺顿美国文学选集》《牛津美国文学百科全书》等都有专门章节介绍和评价了印第安文学包括口头传统文学。与此同时,市面上不断出现印第安文学的专门研究著作。较早的有“第一部具有民族主义视野的著作”的查尔斯拉尔森的《美国印第安小说》(American Indian Fiction,1978)、肯尼斯·林肯的《土著美国文艺复兴》(Native A-merican Renaissance,1983)、印第安诗人和评论家埃伦的《印第安文学研究》(Studies in American Indian Literature Critical Essays and Course De-signs,1983年)、《蜘蛛女的孙女们:印第安女性作家的传统故事和当代书写》(Spider Woman‘s Grandaughters Traditional Tales and Contempo-rary Writing by Native American Women,1989)以及《圣杯:恢复美国印第安传统中的女性特征》(The Sacred Hoop Recovering the Feminine in American Indian Traditions With a New Preface,1992)等。从历史叙述角度来讲,《美国印第安文学史》(American Indian Literature,1990)“应该是以单本著述形式出现的第一部关于这一文学传统的历史叙述”;后来还有《美国族裔文学的源起》(Beginning Ethnic American Literatures,2001),“将本土裔文学列为当代美国四大族裔文学传统之一”。还有安德鲁·威格特编著的《美国土著文学辞典》(Dictionary of Native American Literature,1994)等。这些都足以说明印第安文学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得到认可,并且成为美国主流文学和文学评论中重要的一部分。

现在美国学术界对印第安文学非常重视,不仅有专门的“印第安文学研究会”,还有专门的研究期刊,例如,《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美国印第安研究季刊》等。这些都促进了印第安文学在美国本土的发展。

我国对印第安文学的发展也保持了持久和较高的关注,对印第安文学的介绍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是诗歌的介绍,后来慢慢关注多种形式的印第安文学,尤其是小说。1961年《世界文学》的“世界文艺动态”中就有专门介绍印第安女诗人鲍兰·约翰逊诞辰一百周年的文章。之后从1980年开始,对印第安文学的介绍以及系统性研究陆续开展起来。据中国知网数据库统计,1980年到1989年的十年间,全文涉及“印第安文学”关键词的各类文献有1,764篇,其中从1985年开始,每年的发表的文献超过200篇。而从1990年到1999年的这十年中,涉及印第安文学的文献就增加到3,396篇,每3~4年实现一次跨百位的增长。到了21世纪,研究文献从数目上不断创出新高。从2004年开始,每年的文献总量突破1,000篇,达到了1,134篇;到了2010年突破了2,000篇;2012年突破3,000篇。在研究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研究的纵深也在不断推进,从对美国印第安裔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到对这一本土族裔文学的发展流变以及后现代审思等涵盖广泛;既有资深教授的扛鼎之作,也有中青年学者的上乘之品;既有对印第安本土文学的纵览,也有针对具体印第安作家作品的深入剖析;既有基于文学本身的研究,又有跨学科跨领域的探索;既关注其历史源起,又展望其未来发展。

代表性论文有《美国十九世纪印第安典仪文学与曲词文学》(张冲:《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关于本土裔美国文学历史叙事的思考》(张冲:《国外文学》2011年第1期)、《世界主义还是民族主义——美国印第安文学评论中的派系化问题》(王建平:《外国文学》2010年第5期)、《美国印第安文学的性质与功用:从克鲁帕特与沃里亚之争说起》(王建平:《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第4期)、《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的民族主义》(王建平:《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同化·回归·杂糅——美国印第安英语小说发展周期述评》(邹惠玲、丁文莉:《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当代美国印第安小说的归家范式》(邹惠玲:《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年第2期)、《美国印第安人的自我叙事传统与当代印第安自传》(邹惠玲、朱文瑶:《当代外国文学》2015年第3期)、《论美国印第安文学演变历程中的内外因素》(胡铁生、孙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生存的抉择——北美印第安人的民族意识与印第安文学》(刘克东、邹文君:《外语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生存之道:希尔科《典仪》中的文化融合》(刘克东:《外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4期)、《论印第安人的民族意识与自我救赎——兼评托马斯·金〈国界〉》(刘克东、李昶:《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6年第1期)、《传统文学在现代语境中的文化建构——当代美国土著小说创作述评》(秦苏珏:《当代文坛》2010年第1期)、《天、地、神、人的四元合一——论《仪式》中的生态整体观》(秦苏珏:《国外文学》2013年第3期)、《美国印第安女性文学述评》(刘玉:《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3期)、《美国印第安女作家的生态情怀》(刘玉:《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年第2期)等。专著有《后殖民理论视角下的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研究》(邹惠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文化对抗——后殖民氛围中的三位美国当代印第安女作家》(刘玉: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趋于融合——谢尔曼·阿莱克西小说研究》(刘克东: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从边缘到经典:美国本土裔文学的源与流》(张冲、张琼: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王建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等。

由此看来,国内外对美国印第安文学的研究方兴未艾。而当今多元化的文学发展则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研究视角,带我们享受更加丰富的文学盛宴。

  1. 萨克凡·伯克维奇:《惯于赞同——美国象征建构的转化》,钱满素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7页。
  1. Andrew Wiget,ed.Dictionary ofNative American Literature,New York and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 Inc.,1994,p.3.
  1. 张冲、张琼:《从边缘到经典:美国本土裔文学的源与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第6页。
  1. Andrew Wiget,ed.Dictionary ofNative American Literature,New York and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Inc.,1994,p.145.
  1. 埃默里·埃利奥特(主编):《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朱通伯等译,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总序第9页。
  1. 王建平:《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的民族主义》,载《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第63页。
  1. 张冲、张琼:《从边缘到经典:美国本土裔文学的源与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7页。
  1. 张冲、张琼:《从边缘到经典:美国本土裔文学的源与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7页。

读书导航